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7 毫秒
1.
网络问政     
《信息系统工程》2010,(3):12-12
截至2009年12月,中国网民人数达3.84亿,居世界第一。中国普兴网络问政,温家宝在“两会”前再次与网民交谈,广东省委书记汪洋邀网民“拍砖”建言,上海市长韩正在网上推介世博会,中部安徽则首次将“网络问政”写入该省政府工作报告。政府通过网络集纳民意、民智,网民以留言、博客、微博等参政议政,这种平等、互动的交流方式成为中国政治生态中的新亮色。  相似文献   

2.
"网络问政"中网民媒介素养的培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天再去回望中国历经大事的2008年时,无论是西藏事件、汶川大地震,还是北京奥运会,总有一个群体与这些大事随行,那就是"网民".网民是一种力量--这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网民力量的作用下,网络监督、网络问政已经不仅是政府建设和谐社会、推进以人为本社会建设的措施,更是历史的一种必然趋势.总书记、总理多次与网民网上对话,地方领导亦是如此,网络问政极其火爆,"网络汇集民意,政府顺应民意"成为潮流,网民在推动社会进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从2007年网络公共事件看网络舆论的新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的网络舆论发生了一些令人瞩目的变化.这些变化表现为:公共性事件成为网民关注的主角,在这些事件的舆论形成过程中,出现了多元的意见领袖和理性的意见表达.在网民的意见交流中,理性的声音成为主导力量,网民们表达意见的方式也更加理性化.同时,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的舆论互动又为网络舆论的公正性和理性提供了保障.总体看来,2007年的网络舆论强大的影响力显示了民意的胜利,从这场胜利中,人们看到网络舆论正朝着一个更为理性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4.
网络时代的公共政策智库结构可能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由专家学者独揽向官方咨询机构与分散的网民并重.网民来源的广泛性、丰富性支持网络民意的理性与民智的科学性,网络表达的便捷性、匿名性保障网络民意的真实性与民智的专业性,网络民意足以充当公共政策的“民间智库”.本文通过分析“个税起征点”调整政策的出台过程发现,网络民意的活跃程度取决于决策者对于民意与民智的态度.本文认为,从政策问题建构到政策评估及反馈,网络“民间智库”全程充当咨询师和信息员;从常设民意平台到科学分析网络民意,决策者须主动利用和发挥“民间智库”的功能.  相似文献   

5.
我国网民以年轻人和学生为主,其中初中生占37.9%,高中、中专和技校生占25.5%,且有逐年向低学历、低收入人群扩散的趋势.这样的网民结构,使得网络民意与真实民意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偏差,比如占网民多数的年轻人,在网络上表达自己的意见时,存在着一种发泄和游戏的心态,以“愤青”的面目出现,激情澎湃、口无遮拦、全无理性可言.而真正的民意则是一种理性的、严肃的民意,它兼顾了国家策略与社会诸方面关系等因素.因此,网络民意并不能真正体现民意,如果让网络民意支配一切,就意味着主流群体意见的缺失,就意味着真正民意的消解.  相似文献   

6.
卿志军 《传媒》2014,(7):53-55
正网络问政是随着网络普及和社会进步而兴起的新现象,是政府部门及政府工作人员与网民进行政治沟通的新形式。网民通过网络渠道对公共政策等方面提出质疑、建议及发表评论,政府部门借此来了解民情、汇聚民意,保证政府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同时网民也可以通过网络途径解决自身所遇到的问题,政府工作人员借助网络平台了解社情民情,听取批  相似文献   

7.
在互联网时代,数目庞大的网民群体倾向于通过参与有组织的"爆吧"行动行使言论自由权,这种虚拟社区的集合行为使网络民意表达与网络暴力的界限变得模糊,网民在网络匿名状态与群体感染机制的双重影响下,很难进行理性的表达,网络暴力发生的概率大大增加。本文从"爆吧"现象着手,分析网络民意与网络暴力的本质、特征、成因等,以期找到网络暴力的治理方法,为网络民意的理性表达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易康辉 《大观周刊》2012,(17):56-57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网民人数的增加,网络舆论的力量逐渐增强,社会影响力也日益增大,并成为政府了解民意的重要平台和影响政府决策的新兴力量。网络舆论对政府决策的影响是通过一定的渠道完成的,认清这些渠道并对其加以利用,有利于政府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  相似文献   

9.
主要领导批示网民留言,出台政策为网络问政保驾护航、与干部作风大整顿相结合,为民办实事……在郴州,网络问政不仅成为党委政府了解民意、汇聚民智、排解民忧的一种新方式,也成为党政部门倾听网络民意、实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0.
据统计,我国网民已达到2.53亿人,域名注册量达1218.8万个,网站150余万家,论坛60余万个,网民数量和域名注册量均已跃居世界第一,网民规模还继续呈现持续高速发展的趋势。在这一背景下,我国的电子政务推广迅速,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不时上网与网民对话,越来越多的政府官员主动借助网络征询民意。“市(局)长电子信箱”、“在线交流”、开设博客、公开个人的QQ号……一股“触网”之风正在各地兴起。一系列现象表明,在高度信息化的今天,重视吸纳网络民意正在成为中国的执政潮流。  相似文献   

11.
正确设置议题,引导网络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网络媒体要从网络传播的特点入手,正确设置议题,引导网络舆论。具体方式包括网络媒体要主动设置议题,旗帜鲜明地引导网络舆论;及时开通民意传递通道,获取网民的关注点,并对网民关注的热点进行正确引导;加强与传统媒体的合作,让各种媒体的议题设置,相互呼应、补充加强;设置一些地区性议题,使之通过网络传播成为全球性议题。  相似文献   

12.
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网络论坛、社区、博客、微博等持续快速发展,使网络成为信息聚集地,成为公民信息交流的公共平台。如"郭美美事件""药家鑫事件"引发了数百万网民参与,形成了强大的舆论力量,说明互联网已经成为展现民意,汇集民意的新通道。网络已经成为主流媒体之一。我国政府已经意识到了网络安全的重要性,一些地方政府已经相继采取网络实名制等的行政管理形式。然而,由于网络的交互性与匿名性等特性,又增加了行政管制的难度。  相似文献   

13.
截至2011年6月底,我国网民总数达到4.85亿,互联网普及率为36.2%,根据梅特卡夫定律,网络的价值与网络规模的平方成正比,①中国网络的价值将不断膨胀.相当数量的网民已经习惯在网络中发表自己的观点,并将之视为自己的网络生活状态.但网络谣言、虚假民意、网络暴民等不理性现象也随之产生.如何在推动互联网持续发展的同时,兼顾网民利益、倾听网络民意,提高民众参与,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4.
马玉洁 《今传媒》2016,(1):55-56
网络舆情是民意自由表达的结果,能够自我纠错,因此具有珍贵的反映民意的作用.但是网络舆情常常和真实民意有不小的差距,这和网络舆情的引发事件、事件信息发布方式、舆情发展过程以及网民素质息息相关.社会管理者只有了解这种差距,进行有效监测和正确分析,才能让网络舆情对社会管理起到应有的推动作用.只有增强"把关人"的作用、严格执行网络实名制、提高网民素质,才能保证网络舆情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网络调查已经成为网民反映民意的一大渠道,许多问题尤其是事关民生的问题都能在门户网站看到民意调查的行迹.在看似无序的网络空间,无数网友的声音迅速聚集,并用鼠标和键盘"投票",通过被动或主动借助网络,民意顽强"置顶",并提供给决策者.  相似文献   

16.
文慧 《新闻世界》2012,(4):212-213
网络作为伴随科技兴起而获得高速发展的一种新媒介形式,拉近了政府与公众之间的距离,开辟了一个政府与公众沟通的新渠道。政府部门若要利用好这一平台,还需扩展通畅的信息渠道,形成良性的监督、引导机制,通过舆情引导尊重民意,尽可能获得网民的认同。  相似文献   

17.
随着网络媒体的日益发达和网民数量的不断增加,互联网已经成为民意表达的最主要空间。在网络之中,网民以多种方式参与政治,热议国内外重大事件,关注政风、行风、民权、民生等方方面面,经常不可预见地掀起一波又一波的浪潮。虽然网络是个虚拟世界,但是网络与现实世界有着复杂多样的联系。反映民意的网络舆情,起源于现实世界,又会正面或负面作用于现实世界;而且,  相似文献   

18.
胡彬 《青年记者》2009,(15):18-19
如果我们不信任网民,对正常的网络监督、网上投诉和批评采取敌视态度,千方百计封杀与围堵,那就很容易把网络民意、把这股巨大的力量推到对立的方面去。  相似文献   

19.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伴随互联网而兴起的网络民意收集已成为政府提高政府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重要渠道。本文以"以房养老"为例对政策公开讨论阶段网络民意收集制度的完善提出了建议。政府在对网络民意有正确认识的基础上,依托网络平台制定多种多样的民意收集方式,建立动态的民意监控收集系统。媒体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加强不同媒体间的融合并与政府建立信息联动机制。  相似文献   

20.
在"躲猫猫"事件中,网民的巨大力量得以再次彰显.网络所承载的民意日益受到政府的关注,成为调节国家和社会关系的重要依据.本文通过对"躲猫猫"事件的剖析,揭示了公共领域的网络化表现,详细阐述了我国网络公共领域建构的现实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