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钱加清 《云南教育》2002,(34):17-17
语文教学不仅是认识活动,也是情感活动。情感既是语文教学的目标,又是语文教学的手段。它作为推动师生双边活动的强大动力,直接影响着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但从教学实际看,有的教师对语文教学中的情感因素重视不够,仅把语文当作工具课,把语文训练当作一种单纯的技能训练,忽略了情感因素的激发,以至于把活生生的语文课讲“死”,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因此,要真正实现语文课的审美价值,充分发挥其应有功能,教师必须深入研究激发学生情感的途径和方法,掌握教学的激情艺术。首先,语文教师要有良好的情感修养,对教学倾注深厚的情感。…  相似文献   

2.
语文是情感的语文,因为语文不仅学语文知识,还承载着传承文化,文化具有丰富的情感色彩。一篇散文,一首古诗,一句名言,哪个不具有情感呢?语文是对诗意的追求;语文是要呵护学生心底最柔软的东西;语文是要为学生打好精神的底子。所有这些理想的信念,无不需要激情的支撑。要想教好语文,教师首先有情感,这种情感来源于对文本的解读,来源于对生活感悟,来源于对学生热爱。有人说,教师的激情是一种造作,我认为这样的认识不正确的。一个充满激情的教师始终是想学生所想,始终和学生一起共享着生活的快乐与幸福。激情需要点燃,需要走进文本与读者的内心。  相似文献   

3.
尤鹏举 《甘肃教育》2011,(14):35-35
新课程标准已经把情感教育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认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共同构成一堂课的三个维度。但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许多教师往往重视了知识与能力的培养、过程与方法的指导,却忽视了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熏陶。笔者认为,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要实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学目标.就必须灵活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内心情感。激发学生的情思.引领学生步入作品所创设的意境中,  相似文献   

4.
语文是最诗意化、最富有情感色彩的学科。语文老师要竭尽所能引领学生去感悟蕴含在语言文字背后丰富的文本意义、情感内涵,要用真情去上好每一堂语文课。第一,深挖教材,备出感情。语文课通过一篇篇凝聚着作家灵感、激情和思想的文字,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情感和态度,影响着一个人对  相似文献   

5.
叶圣陶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语文教学中每一篇课文是一个例子。语文教学中一篇篇课文教完了,目的又是为什么呢?例子的作用是什么?语文不也正是通过一篇篇课文例子的教学,让学生的思想、情感受到熏陶,让学生的精神世界更加丰富,并能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文吗?简单地说就通过例子的教学,通过课堂教学平台,促进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的发展。语文的课例作用也在于举一反三,举三反一,良性循环。那么,如何以课文为例子,找准突破口,引导学生学用语文呢?  相似文献   

6.
一、文本,一个岁月与激情交织的生灵 语文的激情.是生长于文本之中的。即使从最狭隘的观念出发来理解语文.我们也可以在撇开考试的功利目的后.欣赏到课文选文中那一篇篇作品所蕴含的情感波澜。  相似文献   

7.
语文教育是“爱的教育”,是一门充满情感,充满爱的艺术,每个学生都会有一个属于自己的色彩斑斓的情感世界,所以情感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必然会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在语文教学中一样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情感是纽带,它能把教师和学生连接在一起,它能把学生和课文的作者连接在一起,它能把学生和他人连接在一起。情感是催化剂,它能催动学生学习语文的欲望。”新一代的语文教师应充分调动和利用好教学中的情感因素,在激昂的感情和抑扬顿挫的语调中传递情感,使学生在学爿语文中产生包括道德情感、理智感和美感等各种情感,从而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实现“以情引情”,运用情感促进语文教学的效果。那么,教师如何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利用自身情感资源,以情取胜呢?以下就是几点设想:  相似文献   

8.
语文教学应是一种情感丰富的教学.它不单是借助一篇篇典范的作品向学生传授语文知识的教学,更应是教师以自己对学生真挚的爱心,借助作者的情感和学生进行情感的交流的教学过程,教师要努力使自己的语言生动有趣,富有感染力,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情感,用真情拨动学生的心弦,引起感情上的共鸣,让课堂教学生动高效.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程的教学是一个充满人文性和生活化的过程.它通过一篇篇凝聚着作家灵感、激情和思想的文字.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个学生的情感、情趣和情操,影响着他们对世界的感受.对生活的体验。但是长期以来,语文教学充斥着浓厚的工具色彩,它更多关注的是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精神成长却被排挤到了语文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的边缘地带。由此,语文教学的情感流失,导致教学的单调乏味,苍白无力。  相似文献   

10.
语文是一门充满诗意的学科。作为学生学习母语的“家园”,语文不仅仅是“字词句篇、听说读写”,它还承载着丰富的情感、深邃的思想和人类绵绵不绝的文明。语文是“川流不息的生命”,它充盈的主体情感和人生体验为学生构建了“诗意栖居”的世界。语文是一门精彩的艺术,它看似无声的语言却能激起澎湃的浪花,流淌着诗一样的意境。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语文与诗水乳交融,“诗意”是语文教育的生命与活力所在。口积月累,潜移默化,滋润心灵,积淀文化,语文就会折射出人性的魅力,流放出生命的光彩。一、在精彩的表演中感受一份情感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学习具有重情感体验和感悟的特点”。语文教学需要“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可见情感目标是语文教学的一个很重要的目标,这就要我们的语文教学紧扣情感之弦,让课堂飞扬激情,使学生在强烈的情感共鸣和审美愉悦中受到美的,陶、情的升华,为他们的一生打下精神的底子。  相似文献   

12.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要注意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相互渗透,融为一体。”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教学一旦触及学生的情感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便能发挥其高度有效的作用。”与其他学科相比,语文似乎更强调情感。情感是语文学习中理解和表达的心理基础,情感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内在动因,只有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才能准确地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和写法,才能细致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13.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人的一切学习活动都带有情绪色彩,作为最具有人文特点的语文教材,本身大都文质兼美,情感浓郁,充溢着作者强烈的爱憎,是作家心血的结晶。语文教材的这种特点决定了语文教学要注意从情感入手,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情感,使语文课成为具有充沛活力和无穷魅力的课程。那么,如何在教学中创设条件,激发学生的情感呢?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以情育情启发想像 唐代诗人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写琵琶女演奏时,首先写道:“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说明好的表演要饱含感情。教学也是这样,要想学生动情,教师…  相似文献   

14.
语文教学应是一种情感丰富的教学。它不单是借助一篇篇典范的作品向学生传授语文知识的教学,更应是教师以自己对学生真挚的爱心,借助作者的情感与学生进行情感的交流的教学过程,教师要努力使自己的语言生动有趣,富有感染力,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情感,用真情拨动学生的心弦,引起感情上的共鸣,调动学生的情绪,让课堂生动。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因为语文是生命之声,是文化之根。是人的精神家园。小学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多彩的情感内容,教学中如果能充分挖掘课文中的情感因素,就能使学生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主人翁的感情产生共鸣,  相似文献   

16.
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感是学生学习中不可忽视的心理因素,激发学生的情感是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途径。尤其在语文教学中,教师更应注重自己的讲课激情,并透过文字启发和引导学生触摸作者感情的脉搏来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与作品中的人物同喜同悲,以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  相似文献   

17.
刘海军 《文教资料》2009,(34):52-54
“激情”是语文本身的呼唤,“激情”是语文有别于其他学科的本质。“激情教学”也是当前语文人文性的要求和情感教育的呼唤。“激情教学”呼唤智能型、情感型、艺术型兼具的教师,“激情教学”呼唤敏感多情、激情四射的主体性、自主性兼具的学生.“激情教学”呼唤灵活多样不断创新的教学方法。本文作者通过对“激情教学”重要性的阐述.提出了“激情教学”实施的条件和几点实施策略,意在倡导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用和重视“激情教学”.改变语文教学枯燥乏味的现状。  相似文献   

18.
语文教学应是一种情感丰富的教学。它不单是借助一篇篇典范的作品向学生传授语文知识的教学,更应是教师以自己对学生真挚的爱心,借助作者的情感与学生进行情感的交流的教学过程,教师要努力使自己的语言生动有趣,富有感染力,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情感,用真情拨动学生的心弦,引起感情上的共鸣,调动学生的情绪,让课堂生动。  相似文献   

19.
语文教育的意义绝不仅仅在于教给学生文字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它要通过一篇篇凝聚着作家激情和思想,代表人类创造的精神财富的文字,潜移默化地影响一个人的情感,从而净化心灵,欣赏学习语文的美。在语文教学中,我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  相似文献   

20.
语文教学是一项充满激情的事业。很难想象,语文课如果没有了激情,那么我们的语文教师靠什么去感染学生,进而把语文这洋溢着情感美的事业一代代传承下去呢?审察当今的语文课堂,激情的缺失已成普遍现象,究其原因有五:1、多媒体的介入,师生情感的交流受阻。2、教师自身的性情,导致课堂激情的欠缺。3、教材选文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