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小学教学要不要考试,考什么,怎样考,成为教学改革的讨论焦点内容之一。李岚清副总理指出:“推进素质教育不是不要考试,而是要改革考试的内容和方法。”《九年义务教育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指出:“语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革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我们依据这一指导思想,在考试的内容、形式、方法等方面作了些探索。本仅以书面考试的部分试题为例,就命题内容改革就教于同仁。  相似文献   

2.
沈卫君 《班主任》2012,(2):26-27
新学期伊始,我接任初三(9)班班主任。听前任班主任说,班中有个学生性格孤僻,特别不合群,几乎无人跟他交往;对学习无兴趣,成绩很差,考试时经常交白卷,初二期末考试语、数、英、科四门功课加起来都不足70分;曾多次打架斗殴。并且动用刀具。当我问起他的优点时,  相似文献   

3.
李国锋 《中学文科》2005,(11):62-62
中考取消地理科考试后,许多学生都不重视地理科的学习。如何提高地理科的教学效果,我认为关键是要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  相似文献   

4.
我与教师教研或座谈时,一些老师讲了许多学生向他们反映学习数学的感想,老师讲的题目,他们基本上能听懂,但往往在考试的时候不会做,因而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帮助他们形成一种主动探求知识的学习方式,一个问题的解决,并不是问题的终了,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对问题的反思、总结,积极探究,拓宽思路,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培养学生的良好思维品质和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5.
在《新课程异步教学方法论》的指导下,我在小学语起始年级尝试使用异步教学。一年多来学生历次考试的平均分达到98.4分,合作率100%,优秀率100%。实践证明,实施异步教学能使学生自觉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并乐于学习。  相似文献   

6.
什么是语研究性学习?我以为在语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调查,阅读,写作,了解社会,获取知识,探求同题的语学习活动就是语研究性学习。其目的是让学生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形成自主学习语的习惯,掌握语探究性学习的方法,培养独立思考、自主学习语的能力和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其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7.
吴双江 《教书育人》2001,(23):22-22
在传统教育中,教学与考试就好像一个句子的文字与最后的句号,泾渭分明,自成体系。而教与考本是促进学生发展的一个共同体。这种把教考截然分开的做法不仅会导致对学习与考试的误解,而且可能导致学生对学习的怠慢和对考试的焦虑。作为一名心理学专业的毕业生,我一直在思索着如何把学与考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受竞争与考试,在考试中学习与提高。从而有效地提高学习积极性与效率,在淡化考试的同时充分发挥考的作用。今年以来,我在教学中尝试采用一种新的形式———考试过程化,即把课堂的成绩与表现作为期末成绩的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8.
心理案例我是一名来自农村中学的高一学生,父母对我期望很高。但每每面对考试,提起数学;总是心有余悸。我对数学很难入门,怎样才能提高数学学习兴趣呢?  相似文献   

9.
韩艳红 《师道》2005,(6):25-25
通过自己的亲身教学和对家长、学生的问卷调查,我发现低年级教材中增大识字量影响着我们的语课堂教学效率,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情绪。  相似文献   

10.
彭移风 《上海教育》2007,(12A):53-55
采用科学的方法分析学生的考试结果,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帮助学生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学生终身发展,是任课教师和班主任的重要任务。[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语的兴趣,将语的“工具性”与“人性”渗透到学生的学习中以提高他们的语素养,一直是我在教学中思考和探索的。同时,我还尝试了一些方法,且称之为“开放式语教学”,现在与大家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2.
语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在这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考试作为一种较公正、客观的评价方式,在校园里仍很受欢迎。但是,小学生年龄小,心理承受能力有限.对考试有恐惧之心,因此我们要积极努力地营造一种宽松的考试氛围.让考试伴随学生快乐成长。  相似文献   

13.
新的语课程标准,新的语教育理念,对语课堂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教师的教学行为,学生的学习方式,必将发生新的变化.语课堂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景,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同时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分析了学生高考数学取得好的成绩的秘诀:想学习,会学习,会考试。  相似文献   

15.
综合性学习体现了“语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的大语观。强调的是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的整体发展,各科课程的沟通,书本知识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我联系实际,开展丰富多彩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引起了学生极大的举兴趣。  相似文献   

16.
胡少明 《教学月刊》2002,(12):53-54
高中《语读本》是高中语的必要补充。综观高中第一册《语读本》,119篇可以分为三部分。一是与语学科相关的理论章,共23篇。有单元知识小结,有语言运用规则解说,有写作知识介绍,有语学习方法点拨等。这些与语学科相关的读物是学生学习语的理论武器。学生掌握这些武器,才能  相似文献   

17.
杨裕海 《江苏教育》2007,(24):16-18
考试,是语文教学评价的方式之一。《语文课程标准》旗帜鲜明地提出:“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作为评价方式之一的考试,其目的必然就是:促进师生这一“学习共同体”的发展,引领有效教学的方向,让教师更好地教,让学生更好地学。  相似文献   

18.
“研究性阅读”,也就是教师尊重学生个性,开发其语学习潜能,促进其发展,激发其学习兴趣。培养他们语学习的合作性、独立性、创造性的一种学习方式。它与传统的以“讲”为主的教学相比,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学习活动也成了,语课堂上的重头戏,教师的角色也随之相应发生了转变,真正成了学生学习的组织,成了学生学习语言的“点拨”。  相似文献   

19.
王磊 《宣武教育》2005,(6):13-16
一、终结性评价——历史开卷考试 考试,有着突出的可行性和公正性,所以历来是一种最基本的终结性评价方式。我采取了进行开卷考试的方式进行考试改革,意图让考试变得有趣,考察学生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能在最大限度的考察学生们的学习情况和促进他们的发展。下面是我所出的一些考试题及其出题思路:  相似文献   

20.
高:听说你在学习上很会总结,那你也总结几条语学习经验吧!周:呵呵,过奖了。我觉得在高中学习语最重要的是积累。积累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语基本知识的积累。像字词语法等高考要考试的内容;另外一个就是学习语乃至学习学最重要的方面了,就是对字的感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