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运用对比分析学习者语料的方法对中国英语专业学生和美国大学生在议论文中使用的词汇模糊限制语进行了对比分析,旨在回答三个问题:(1)中国EFL学习者在书面语篇中使用的模糊限制语与本族语者在同类语篇中使用的模糊限制语之间存在哪些整体性差异;(2)中国EFL学习者在书面语篇中使用的模糊限制语与本族语者在同类语篇中使用的模糊限制语之间存在哪些类别性差异;(3)中国EFL学习者在书面语篇中使用模糊限制语的能力与其英语水平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中国EFL学习者有在书面语篇中少用模糊限制语的倾向;但随着英语水平的提高,这种倾向有明显的减弱趋势.  相似文献   

2.
拟就模糊限制语在硕士学位论文中的使用情况进行语际对比研究。通过对中国英语学习者在学位论文中使用模糊限制语情况的调查,探讨影响中国英语学生使用模糊限制语的各种因素,以提高中国英语学习者在英语学位论文写作中恰当运用模糊限制语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章清月 《海外英语》2023,(23):86-89
英语学术写作中应具备的语法特征之一——模糊限制语的使用,是当代大学生在学术写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大学生对学术写作中使用的模糊限制语不具备系统性的认知,导致了模糊限制语使用出错或过度使用等问题。大学生应知悉英语学术写作所需要的语法特征,尤其是在学术写作中具有重要地位的模糊限制语的使用技能。因此,文章通过案例研究,为大学生和教师提供学术英语写作中模糊限制语的学习和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4.
模糊限制语就是在英语的表达中将一些事物变得模糊或者是不那么模糊的词语。但是不同层次的英语专业学生在英语的写作中,对于模糊限制语的运用并没有太大的差异。随着大学英语越来越重视英语的表达,在现在的英语写作中,模糊限制语越来越受到重视。基于此,对模糊限制语在英语专业学生写作中的应用进行探究,并探索模糊限制语在非专业英语专业写作中使用的策略,以期提高英语专业学生的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5.
通过语料库文本分析的方式,把中国英语学习者(英语专业学生)书面语中推导性话语标记语的使用情况和英语本族语者使用情况进行对比。结果显示,(1)中国英语学习者书面语中推导性话语标记语的使用存在严重的过多和过少使用并存现象,且呈简单化、口语化倾向;(2)推导性标记语使用水平会随着学习者语言水平的提高而有所提高,但个别推导性标记语的使用具有语用"石化"特征。  相似文献   

6.
通过研究发现,在商务电子邮件写作中,不同英语水平学习者在使用模糊限制语的频数上存在显著差异。究其原因主要是产出的模糊限制语呈现出过度使用的倾向,副词性模糊限制语缺乏多样性并倾向口语化,缺乏表达可能性的副词性模糊限制语。这些构成了学习者中介语中模糊限制语使用特征,对国内相关语言研究及其教学有一定参照和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论文尝试性的采用了国内英语学习者写作语料库CLEC和英语本族语者在线书面语语料库LOB进行对比研究,希望通过对比分析发现中国英语学习者和本族语者在英语写作中替代现象的使用情况,找到各自的特点以及相互之间的差异。同时,本文从二语习得理论的视角,试图从更深层次上找到形成中国英语学习者写作中替代特点潜在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通过两个自建的英语硕士学位论文语抖库,研究者对其中出现的模糊限制语的频率、种类、分布规律等进行了定量和定性的对比分析。针对两者的差异及影响因素,本文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期望能够在英语教学中增强中国英语学习者使用模糊限制语的意识及在英语学位论文写作中恰当运用模糊限制语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中国大学非英语专业学习者(简称中国学习者)口语中模糊限制语的使用情况进行了研究,采用的是"中间语对比研究"的方法,将中间语语料库与本族语语料库进行对比,探寻其中的规律。研究发现,与英语本族语者相比,中国学习者过多地使用了模糊限制语,但具体语言形式的数量却非常有限;模糊限制语的分布极其不均衡,一些基本词汇明显被过多使用,从而导致该类别甚至总体的模糊限制语的频数过高;另外一部分基本或典型的模糊限制语出现较少甚至缺失。以上结果表明,中国学习者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模糊限制语意识,能够在交流中使用这一重要的语用手段来表达不确定性。然而,受英语水平限制以及教学中缺乏系统的讲解,模糊限制语的能力还有待于提高。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中国英语学习者语料库(CLEC)为基础,对不同水平中国英语学习者书面语中的重述使用频率、功能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并且将其结果与本民语语言使用者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重述作为中国英语学习者中介语一部分,处于一个动态的不断完善的过程。重述在中国学习者的书面语中起了澄清概念、引导读者理解和减少歧义等语用和修辞作用。和本民族语言使用者相比,中国英语学习者书面语中存在过度重述、颠倒重述和误用重述等问题。  相似文献   

11.
怎样提高英语写作,写出好文章,一直是中国学习者感到头痛和困惑的问题.中国学习者在英语写作中往往受汉语结构的负面影响,应突破障碍,养成用英语思考的习惯,用准确的书面英语表达思想.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在注重英语口语的同时却相对忽视了写作中的重要要素与技能。中国英语学习者的写作中常常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在严格区分口语和书面语的特征的基础上,本文旨在通过收集语料来分析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写作中的口语化特征及其产生的可能性原因来指导英语写作,增强英语学习者的语言实际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3.
不同体裁的英语写作中模糊限制语的使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模糊限制语影响到话语的语用结构和功能.通过学生在英语写作中使用模糊限制语的频率和类型的调查分析,结合Jef. Verschueren提出的顺应理论,指出学生在不同体裁的作文中使用模糊限制语的频率和类型不同主要是为了顺应一定的社会规约、具体场合、以及读者的心理世界, 从而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相似文献   

14.
基于小型音体美专业主题写作语料库,名词为中心语的搭配结构错误可分为名字中心语错误和修饰语错误两大类。中英语法层面和语义层面的差异是造成这一错误的深层认知原因。英语教师应针对以上错误进行重点讲解,启发学生利用英文的语义表达习惯和特殊语法结构进行名词词组修饰,以减少此类错误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张畇 《海外英语》2011,(10):129-130
中国学生在英语写作时习惯用汉语的思维模式去构建篇章,因此,写作中很容易出现汉语语篇模式的负迁移。该文通过分析、对比英汉语篇构建方式差异,指出在英语写作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篇意识,注意语篇衔接和连贯的训练,帮助其提高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6.
母语与目的语之间的差异造成了第二语言或者外语学习中母语的负迁移,这对中国学生的英语学习造成诸多障碍。本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得出给以汉语为母语的英语学习者写作学习中造成负迁移影响的最大因素,帮助英语学习者消除母语负迁移对英语写作学习造成的干扰。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比中西文化在词汇、句子、段落方面的差异,讨论了母语——汉语——的负迁移对英语学习者写作在各个层面的影响,分析了产生负迁移的原因,即思维方式的不同。从结构性思维的角度比较英汉表达方式的差异,目的是在英文习作过程中逐步建立结构性思维,使语言的交流与思想的表达能更加完美地结合起来。认为外语教师在写作教学中应自觉遵守两种语言各自的规律,注意两种语言迥异的外在特征。  相似文献   

18.
章以中国学生在用英语写作时所犯的语言错误为基础,主要分析他们的英语过渡语中的迁移错误和语内错误,探讨那些会干扰他们学习目的语的因素,提出应该让学生认识到导致错误产生的根本原因和解决办法,帮助他们适应英语写作的习惯,逐步提高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