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书室     
《新体育》2012,(12):22-22
推荐 日本绘本天后高木直子爱上跑马拉松已进入了第二个年头。菜乌开始越战越勇,这回要挑战马拉松接力赛,甚至全程马拉松,这次成绩能否突破5小时?在这本书中,高木直子再一次向我们展示了马拉松运动的魅力,展示了她在跑马拉松的过程中所收获的幸福与快乐,另外,还介绍了不少关于马拉松运动装备和路跑礼仪。  相似文献   

2.
《游泳》2009,(6):47-49
马拉松为希腊地名,在腓尼基语中,马拉松意为多茴香之地。公元前490年,希腊人在马拉松平原战胜了波斯军队。希腊军人裴迪皮从马拉松跑到雅典传递胜利喜讯,在完成42195米的长途奔跑报捷之后,当场累死。为了纪念裴迪皮的功绩,希腊人创造了马拉松长跑比赛。当今世界,马拉松式的比赛已经从长跑扩展到诸多体育项目,马拉松游泳就是其中引人注目的一项。  相似文献   

3.
阐述马拉松运动的起源、体育特质、价值分析及其制约性,论述马拉松运动文化及其文化内涵,并就以上两方面提出相应的结论和建议,如在开展马拉松运动的同时普及马拉松文化,完善马拉松运动的管理体制,重视马拉松运动的组织、宣传与普及,注重马拉松运动的科学锻炼。通过马拉松运动普及马拉松文化,传播马拉松文化,提高马拉松运动影响力、运动水平和普及性,更大程度地发挥其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4.
参照休闲限制理论,编制马拉松参与行为问卷,对全国301位马拉松参与者进行问卷调查,并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结构方程分析,测试休闲限制协商模型在马拉松运动中的应用。研究探讨了动力、限制、协商因素和马拉松参与行为之间的关系,发现了动力对马拉松参与行为的重要影响及两条不同的影响路径,结果接受感知-限制-减少修正模型。进一步分析发现:人际限制、结构性限制是阻碍马拉松参与行为的主要因素;马拉松跑者在遭遇限制因素时,会在技术、时间、经济方面采取协商策略。  相似文献   

5.
马拉松这个运动项目对于我国广大人民来讲早已不是一个陌生的运动项目了。现在我国北京、大连、上海、天津、成都、重庆等地,相继都开展了马拉松比赛,越来越多的长跑爱好者,都已加入了马拉松的行列之中。马拉松这个运动项目在我国已经得到普遍的开展。但是,超长距离马拉松,对于我国广大人民来讲,的确还是一个新的项目。 超长距离马拉松,可以说早在100多年前起源于欧美,其英文的名字为UItra Marathon。  相似文献   

6.
在波士顿马拉松比赛大会上,高嫚美智子揭开了女子马拉松的序幕。十年来,女子马拉松比赛在全世界呈现一片兴旺景象,世界田径联合会、国际奥委会一致决定,女子马拉松作为1984年洛杉矶奥林匹克大会田径比赛的正式项目。也许是由于这种原因,各种内容的女子马拉松选手体力的科学研究也活跃起来。在这里,以关于日本  相似文献   

7.
通过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对马拉松的起源、马拉松到城市马拉松的演进、城市马拉松在国内外的发展进行考察。在此基础上对城市文化内涵及马拉松与城市文化的契合进行深入地分析:认为马拉松是健康、积极向上的城市形象的展现;马拉松的包容精神打破城市的社会排斥;马拉松促进城市的和谐及培养市民对城市的认同感、增强城市的凝聚力;举办城市马拉松本身是一种城市文化标识;马拉松彰显的是城市积极的进取精神等。最后,依据我国城市马拉松举办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8.
自从1896年第一届奧林匹克运动会创立马拉松比赛项目以来,已经有八十多年的历史了。经过无数次的比赛,马拉松这一项目成绩在日益更新。特别是最近几年,随着世界长跑热的出现,越来越多的体育爱好者加入到马拉松跑的行列中,世界性的马拉松比赛在世界各地频繁举行,强手的争夺,使得马拉松成绩不断提高,当代马拉松比赛的概念,已不是过去的那种长时间 慢速度,而是耐力、速度、力  相似文献   

9.
金秋十月,在北京国际马拉松比赛暨第八届全运会马拉松决赛上,传来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内蒙古选手胡刚军以2小时9分18秒荣获冠军,成为我国第一个闯入2小时10分大关的运动员!他的队友潘金红,也以2小时26分39秒的成绩,荣获女子马拉松比赛桂冠。 翻开中国马拉松史册人们不难发现,近30年来,内蒙古的马拉松运动水平始终处在全国前列。在那片天苍苍野茫茫的大草原上,先后涌现出几代名将,他们不仅成为了历次国内马拉松大赛的优异成绩创造者,也成为了我国马拉松运动由小  相似文献   

10.
从70年代末开始,女运动员才开始真正涉足马拉松运动。从那时起,随着她们对此项目兴趣的增加,使女子马拉松项目的成绩大幅度地提高。 现代运动员的独特素质在马拉松运动中明显地表现出来,这使得马拉松成为一个独特的项目,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在1992年世界最好成绩的排名前20名中,仅有三名女子选手既进入10000米的前20名,又进入了马拉松的前20名。马拉松项目既不是没有发展前途的  相似文献   

11.
马拉松猝死风险防范对于我国马拉松赛事健康可持续发展、全面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具有重要意义。运用文献资料法、归纳逻辑法在对加强马拉松猝死风险防范的动因进行解析与对WSR系统方法论特点及适用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构建基于WSR的我国马拉松猝死风险防范模式,提出基于WSR的我国马拉松猝死风险防范机制。其中,马拉松猝死风险防范模式以零风险管理、让人民共享健康福祉为目标导向,以营造良好的马拉松文化底蕴为根基,采用PDCA范式对影响马拉松猝死“物理-事理-人理”风险因素进行全面防范、闭环管理。马拉松猝死风险防范机制以建立健全马拉松赛事运行机制、完善马拉松猝死风险预警机制、加强马拉松猝死风险评估机制、健全马拉松猝死风险应对机制与优化马拉松猝死风险防范协同机制为主要抓手,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马拉松猝死风险防范共同体,实现全风险、全要素、全主体、全过程的马拉松猝死风险防范治理格局。  相似文献   

12.
一九七九年在呼和浩特举行的第四届全国运动会马拉松比赛中,第一次参加马拉松比赛的云南长跑选手许亮以2∶21′17″的成绩夺标。今年三月十六日他代表我国参加了法国第六届埃松国际马拉松比赛,以2∶13′32″的优异成绩创造了我国马拉松最好成绩。无独有偶,三月廿三日在合肥举行的“全国竞走,马拉松春季比赛”  相似文献   

13.
一、我国女子马拉松发展概况我国女子马拉松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 1988年以来,女子马拉松比赛捷报频传,山东李秀霞、肖红艳在香港国际马拉松比赛中分获冠亚军。在日本名古屋国际女子马拉松比赛中,我国江苏选手赵友风战胜世界女子马拉松名将、荷兰的贝约罗斯肯斯,一举夺冠,成绩为2小时27分56秒,另一名吉林选手谢丽华也以2小时31分43秒获得亚洲女子马拉松锦标赛的冠军。从此,我国女子马拉松开始跻  相似文献   

14.
和星也乱认识是在去年11月在北京举行的2012马拉松赛事上,当时他做为阿迪达斯签约的马拉松运动员参赛队员全程参加了比赛,不光他的毅力和精神折服了记者;而更给记者留下最难忘的印象是他的自画漫画:《星也乱》漫画。星也乱原名梁广,他创作的《星也乱》漫画主要是刻画了一个马拉松爱好者在生活、训练、比赛中的一些有趣的事情,这让大多数的马拉松爱好者感觉到漫画既生动又幽默,还富有哲理性。星也乱同时也是国内第一个马拉松题材漫画作家,每每有很多的马拉松爱好者  相似文献   

15.
前言在波斯顿马拉松比赛大会上由“高满”美智子开始跑女子马拉松10年以来,女子马拉松引起世界各方的兴趣。国际“田联”和国际奥委会决定,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把它列为正式比赛项目。随着女子马拉松运动的开展,研究女子马拉松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内容也繁多起来。在本文中,重点介绍日本女子马拉松运动员身体身质。  相似文献   

16.
李克梅 《体育风尚》2020,(1):198-199
2019年,中国马拉松产业依然在"高速公路"上一路狂奔,根据中国田径协会的统计,从2010年马拉松注册赛事仅有13场,短短9年时间,中国马拉松赛事数量实现了100倍的增长,预计到2020年,全国马拉松赛事场次将超过1900场。在赛事审批放开、地方政府和公司企业办赛热情高涨的情况下,一项赛事服务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其未来的发展。因此,如何对志愿者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如何能够物尽其用人尽其责,如何与志愿者携手共同实现马拉松比赛顺利举行,均成为马拉松管理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从马拉松志愿者参与动机的角度出发,分析马拉松志愿者的参与动机,以满足其动机为抓手,提出相对应的科学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17.
运用体育情报学的研究方法,对国际田坛资讯进行了多年的跟踪研究,试图从历史的、科学的和专业的角度对亚洲女子马拉松竞技项目的发展和实力进行分析。本文对亚洲女子马拉松选手在过去7届奥运会上的表现(1984-2008),亚洲女子马拉松选手在世界锦标赛中的表现,亚洲女子马拉松选手近8年在五大赛(波士顿、纽约、芝加哥、柏林、伦敦)中的成绩以及1979—2000年亚洲女子马拉松选手进入年度世界排名前10名和2001-2010年亚洲女子马拉松在世界年度优秀成绩(即2小时30分以内)进行了统计分析,以便在此基础上取得一些启示,为中国女子马拉松成绩水平的提升出谋献策。  相似文献   

18.
十一、男子马拉松 2005年,男子公路赛见证了4名运动员进入了有史以来男子马拉松前6个世界最好成绩名单的难忘时刻。9月,18岁的肯尼亚小将旺吉鲁在荷兰鹿特丹以59分16秒改写了同胞特加特在1998年在意大利米兰创造的59分17秒的男子半程马拉松世界纪录。接着,厄利特里亚的塔德赛在英国纽卡斯尔跑出了59分05秒的半程马拉松最好成绩,比特加特在2000  相似文献   

19.
从马拉松本地赛事参与者视角讨论了马拉松赛事文化和城市居民幸福指数的关系。首先构建了马拉松赛事文化和城市居民幸福指数的指标结构,进一步提出马拉松赛事文化和城市居民幸福指数关系的理论假设模型,以2016年参加杭州马拉松比赛的杭州籍运动员、工作人员等520人为调查对象,通过对调查数据进行相关和回归分析表明,马拉松赛事文化构成3个预测模型分别为:1)由马拉松赛事的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构成对居民幸福指数社会条件的影响模型(R^2=0.018);2)由马拉松赛事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构成对居民幸福指数身心健康的影响模型(R^2=0.059);3)由马拉松赛事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构成对居民幸福指数自身因素的影响模型(R^2=0.045)。研究发现,马拉松赛事文化主要通过其形成的物质文化现象作用于居民的身心健康,从而提升幸福感。研究结果预示,马拉松文化在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未来研究可对马拉松文化如何改变居民的生活方式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20.
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分析智慧马拉松赛事的价值、发展困境与破解对策,并结合中国智慧马拉松赛事的特点,对其发展提出建议:完善智慧马拉松赛事科技信息体系,在赛事数据的开放、共享和"体育+"战略的引领下形成智慧马拉松全产业链运营模式;构建智慧马拉松赛事人才培养机制,加强从业人员智能应用素养培训;打造智慧马拉松精品赛事,开展更多具有差异化的智慧马拉松赛事;加快制定智慧马拉松赛事规范和信息标准,建立智慧马拉松赛事产业运营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