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近年来,由于受众需求的多元化,媒介分层现象越来越显著.方言新闻在这个时代大背景下重新回到公众的视野.从目前的收听率、收视率以及广告费用来看,方言新闻的市场占有率较高,为电台、电视台带来了较多的收益.但是,政策对方言新闻的制约直接影响到方言新闻的良性发展.以漳州电视台《本地话新闻》为例,简述了方言新闻的特点和存在的必要性,探讨了方言新闻未来健康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本文探讨方言在社会新闻中的使用情况,分析方言在社会新闻中使用的现实意义,剖析方言在社会新闻中的使用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如何在社会新闻中合理使用方言的几点建议。虽然方言在社会新闻中的使用存在诸多问题,但新闻工作者如果从我国的实际国情出发,扬长避短,合理恰当地在社会新闻中使用方言,就能发挥方言作为自然语言的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探讨方言在社会新闻中的使用情况,分析方言在社会新闻中使用的现实意义,剖析方言在社会新闻中的使用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如何在社会新闻中合理使用方言的几点建议。虽然方言在社会新闻中的使用存在诸多问题,但新闻工作者如果从我国的实际国情出发,扬长避短,合理恰当地在社会新闻中使用方言,就能发挥方言作为自然语言的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4.
方言新闻传播的特质分析及其优化策略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方言新闻是媒介和受众双重选择的结果。方言新闻以其独特传递新闻信息的魅力赢得了较大的收视市场,但同时也因它与大众媒介的传统行为和功能的不一致而受到非议。本文从方言新闻传播本身的特质分析出发,探索广播电视媒介中的方言新闻如何在批评和赞成中实现优化。  相似文献   

5.
国内方言电视已经从最早的方言曲艺节目发展出方言电视剧、方言栏目、方言新闻,进而又集结为全部使用方言播音的方言频道。方言是地域文化的综合表征,地域文化承载着纯正的传统文化,方言电视推动了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嬗递。方言电视播音提升了方言的社会地位,方言历史文化类节目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地域传统文化的传承,方言娱乐综艺节目的不断创新开创了别具一格的方言流行文化,推动了地域传统文化的嬗递。  相似文献   

6.
新闻背景为了抢救保存各地的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今年10月,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启动。对此,一位网友说:我感觉我家乡的方言,是世界上最动听的语言。有效保护,将使她永远‘年轻'。  相似文献   

7.
方言类新闻节目的角色定位与创新论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方言为载体和平台的新闻节目要定位于清晰明快并易于接受,节目内容要永葆创新保持活力。因此,要精心筛选节目内容,真实展现、深刻报道新闻事件,寓地方特色于节目之中。方言类新闻节目为了追求新闻的猎奇性和故事性,有时以纯粹的娱乐方式对新闻进行报道与解读,难免使新闻陷入低俗媚俗平民化的发展弊端  相似文献   

8.
穆青栋 《华章》2007,(12):226-226
东北方言具有简洁生动、幽默生动的特点.东北方言已经成为现今最具魅力的方言之一.本文就东北方言入手,简单探讨一下方言幽默感的获得和东北方言之所以流行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纵论方言剧     
方言的正确运用在文学创作中是必要的.方言剧创作的成功由戏剧艺术的成功与出色运用方言塑造人物、推动戏剧矛盾冲突的发展两方面构成.方言剧创作不应一哄而上,也不可无端扼杀.剧作家应该从题材需要出发,通过恰当的方言形式,努力营造出富有文化内涵和较高艺术品位的方言剧艺术精品.  相似文献   

10.
卢丹志 《快乐阅读》2011,(4):120-122
文章以温州家喻户晓的《百晓讲新闻》栏目为案例,试析温州方言节目与地域文化的关系。从方言节目兴起这一现象,不仅使温州方言走进了媒体,而且无论是节目的外在形式还是节目的内在要素,方方面面都映射着温州浓厚的地域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11.
胡佳倩 《文教资料》2013,(27):19-20
语言是文化的承载,方言是语言的地域变体.方言不仅是一种社会现象,而且是一种文化现象,反映了丰富的文化内容.通过对方言和文化的探究,能够更细致、更充分地挖掘和展示汉民族文化的丰富内涵和特色.本文是关于汉语方言与中国文化关系的研究,概略地对方言与地域文化、方言与文学、方言与普通话流行语的关系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12.
吴健 《现代语文》2009,(6):95-97
溧阳河南话是太平天国战争后移民形成的官话方言岛方言.由于移民固守祖籍地文化的强势态度,直接影响了溧阳河南话与当地优势方言溧阳话的接触,以至于溧阳河南话在经历了一个半世纪后,依然能够以强势之态对峙于当地的优势方言.  相似文献   

13.
李倩 《文教资料》2012,(34):123-126
本文从不同维度,以南京话为例,考察了电视方言新闻节目的现状,主要探讨了电视方言新闻节目的特点、电视方言新闻节目的产生动因、电视方言新闻节目的传播等问题。利用内省和演绎的方法,论证电视方言新闻节目的播出意义及发展价值,以期其更好地为广大受众服务。  相似文献   

14.
枞阳方言中既有北方方言的一些成分,又有吴语、赣语、湘语等南方方言的一些成分.通过音义结合、方言比较等方法考证枞阳方言中的一些本字,将有助于进一步探讨枞阳方言的形成,同时也为江淮方言区的划分提一些新的证据.  相似文献   

15.
从方言同源词看方言特征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言特征词研究在学界已取得不少成果,但仍存在选取方法不当、横向比较不够、选词标准不一、分级不当等问题.方言特征词研究必须要以方言同源词的考证为前提,统一选词标准,调整体例安排,使研究结果更扎实、准确.  相似文献   

16.
从常用的襄阳方言词语中,列举出40例具有典型地方特色特征的词,拟从语音、音韵、文化习俗等诸方面对方言词语的本字进行探究.这在指导方言规范化书写,正确使用方言、宣传和保护方言方面有积极作用和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7.
民生新闻作为社会新闻的一种形式,有其自身的特点.作为民生新闻的媒介——语言,也有其固有的特点.对这些特点的运用不当将不利于民生新闻的发展,并造成消极的社会影响.本文旨在以语言学的理论为出发点,从方言语音、网络词语、元话语、语用准则和语体特色五个方面探讨民生新闻语言的特点和问题,为当代民生新闻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辽南方言从属于胶辽官话.目前学界主要是从辽南方言语音的归属、辽南地区个别方言点的语音研究以及语言教学的方言语音辨正三个方面进行研究.本文从语音特点、方言区的划分和分析形成原因等角度进行归纳梳理,不仅能够深入地把握辽南方言地区的特点,更有利于发现方言研究中出现的问题,以便更好地研究方言语音.  相似文献   

19.
方言是民族共同语的变体.方言也有书写符号.桐乡方言是吴方言的次方言,属浙北片,既有吴方言的一般特征,又有其“个性”,如无摄口呼.桐乡方言的书写符号可从古字典及今之地方志中找到,十分丰富.  相似文献   

20.
骆莹莹 《文教资料》2008,(24):39-41
罗山县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其特殊的语言特点,即方言的地理过渡性.罗山邻近地区方言研究较为充分,为我们的方言比较研究提供了大量详实的资料.而罗山方言特别是罗山城关方言的研究并不多见,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