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教学虽然有千差万别,但却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教学有方。世界著名科学家达尔文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我国老教育家叶圣陶同志说:“教任何课程(不限于语文),‘讲’是为了达到用不着讲,换个说法,‘教’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怎么叫用不着‘讲’,用不着‘教’呢?学生入门、上路了,他们能在繁杂的  相似文献   

2.
课堂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有效结合的双边活动,教师和学生都是活动的主体。这种活动是以主体参与为内容,以主体互动为过程,以主体建构体验为结果,以学生的发展为起点和归宿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但是当前课堂教学中重教法轻学法,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的行为仍然较为普遍,仍在严重地影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制约着学生的发展。因此,我们必须进一步改革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在课堂教学中要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的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教学,而教学展示的舞台是课堂,课堂教学的成败又取决于教师,因此教师教学观念、教学方式不转变,课程改革就将流于形式,事倍功半甚至劳而无功。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用教材教,要使学生成为教学中心,建立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这就必然促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角色的转换,也就是教师要从台前退到幕后。尤其是英语这一门语言性学科,语言是说会的,而非学会的,其实践性很强,这就需要教师在幕后做大量的工作,精心导演好每一个语言项目,作好组织者、策划者、指挥者、评判者,让学生真正走到台前,充分实践运用,在用中学,在用中熟悉、在用中掌握,在用中理解,在用中升华。然而现在还有相当一部分教师,还热衷于一言堂,满堂灌,以自己为中心,把学生当作被动接受的容器,抱着陈旧的教学观念,他们只顾在讲台上表演,而把学生置于观众席上被动的听,这样的教学造就出了大显的“聋子”和“哑巴”,背离了学英语主要用于交际的根本目的,可见这种英语课堂教学是失败的,课堂教学的变革势在必行,我们认为新一轮课改下的素质教育,要求从更本上改变教师盲目讲授语言知识的局面,把师生位置颠倒过来,实现教师幕后“导”,学生台前“演”的变革,...  相似文献   

4.
按 “系统整体性”原理 ,我们应把语文单元看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科学设计发挥其优势这不仅是教材处理与教法改革的问题 ,更重要的应是观念的更新。要树立单元观念 ,“即系统整体观 ,要有全局观点 ,防止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因此 ,我对语文单元阅读教学作了如下处理 :根据单元知识的相对独立性 ,把语文分成四个梯度 ,由低到高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一、示范教读课这种课是通过教师用精讲与启发诱导的方法讲清教材的知识重点、难点以及某类文章文体的学法。它是一个“示范——导学”齐头并进的教学过程 ,其中的着眼点是在于“教学生字”。在…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是2006年秋季开始实施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教学方案的核心课程。这门课程的开设对教师的知识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讲好“概论”课程要求教师必须有深厚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功底、丰富的历史知识和实践知识以及运用先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能力。这些知识的把握,有助于加深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理解,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6.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师当然须教,尤宜致力于‘导’.”所谓“导”者,即教师自始勿须多讲,而以提问与多指点代替”.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实际上是不断遇到问题而又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可以说,教师认真备课,精心设计一系列问题,是改变陈腐的语文课堂教学结构,使之达到最优化的关键.提问设计得好,能够体现一个教师的教学思想和教学艺术,因为教师对实现培养目标的蓝图、教师  相似文献   

7.
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学法指导引起了广大教师的关注。特别是在民族地区的农村学校,教师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新课程怎样教、学生怎样学的问题摆在了面前,引发教师去认真思考,除了改变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尤其是学生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实现学习方式的变革,那么如何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就必需成为一个突破的重点。下面,笔者就民族地区农村学生在初中化学方面的学法指导问题作如下探讨。  相似文献   

8.
根据《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的规定,全国高等院校开设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只有通过了解教育对象、强化理论研究、改革教学方法,唤起学生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自为性和自主性,实现教师教的主导性与学生学的能动性的交相互动,才能增强该课程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9.
教学民主,就是教师时时处处为学生的学习和身心发展需要着想,采取有效的教学措施,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师益友式的学习场”。从心理方面构建教学民主的平台,可以开辟教学民主的新天地。树立教师自身良好教态形象,看重学生主体地位,讲究教学机智是构建教学民主心理平台的三大策略。在构建技巧的层面上,教师要如实生动地表现出‘和蔼’、‘礼貌’、‘热情’……‘变通’的具体构建技巧,方能构建出和蔼、礼貌、热情、虚心、相信、尊重、体贴、满足、启发、激发、风趣、暗示、沟通、变通等三大类14个教学民主的心理平台。  相似文献   

10.
教育家陶行之说过:“语文即生活.”这句话有可能暗示.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是一致的,学好语文是一个学生非常重要的事.叶圣陶先生关于语文教学的思想是:“教语文是帮助学生养成使用语文的良好习惯.”叶老把教师的作用概括为“教学、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交给学生,而是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学生就可以受用一辈子.”“教是为了不教”.帮助学生养成使用语文的良好习惯是语文教师的重要责任,而使用语文的先决条件是学好语文.一、教给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能力教给学生哪些学习方法才能使学生学好语文呢?语文知识与能力的掌握是通过一篇篇课文的学习进行的,教师要帮助学生掌握学习语文知识的规律,寻求解决语文实际问题的门径,首先应“培养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大概内容的能力[《九年义务教育全  相似文献   

11.
语文校本课程资源的丰富让广大教师在开发过程中有较大的选择空间。语文教师要肩负起"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的责任,注重课程内容选择的现实性、兴趣性、活动性,以防止课程走向"成人化课程"、"只关注地方差异或特色性事物"、"确定课程后实行‘统一制’"的误区。  相似文献   

12.
教育实习是教师专业成长的起点。通过对14位高中实习数学教师课堂教学的分析,发现实习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优点与不足。对其中的不足进行分析,可以看到实习教师的数学教育观念、知识、思维方式以及自信心影响着实习教师的教学言行。由此,师范教育工作者至少需要注意三点:一是帮助实习教师更新数学教育观念;二是鼓励实习教师采取“从‘模仿’到‘创新’”的学习方式。三是鼓励实习教师自我反思。  相似文献   

13.
“双减”政策下的课堂教学,应聚焦学科核心素养,更加突出学生的主体参与性,组织学生开展深度学习,让师生在短短的40分钟里产生“教”与“学”的和谐共振,通过“做”“说”“思”去碰撞智慧的火花,更深层次地去把握知识生成的本质。  相似文献   

14.
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改变学生学习方式,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促进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因此,在实施“新课改”的过程中,我们必须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要充分认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合作者、咨询者和指导者。在课堂中必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切实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变教师“一言堂”,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为师生共同研究,学生自主探究获取知识;变“学生围着教师转”为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发现、自己研究、自己讨论。教师相…  相似文献   

15.
从“学生习得盲从”说起“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学程序,以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一直是老师的追求目标,也是教师提升自我教学艺术的基本途径。这原本无可厚非,但是在不知不觉中,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却陷入了一种状态:教者总想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里实现“最优化”,知识的由来常常被不经意地省略,习惯从既定的教案出发,用发问“牵”着学生,不惜为学生提供“一条龙服务”,以便学生尽快接受知识,使学生不得不亦步亦趋,盲从师教,被动地习得教师赏给的一个个数学结论。这样的课也许结构严谨,层次分明,但学生却无法感受到真正的“数学化”,“长…  相似文献   

16.
合理应对高校师生冲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成功的前提和保证。结合具体冲突事件及教师应对策略的分析发现:合理应对高校师生冲突需要高校加强学生评教制度的改革,使得学生评教更加客观公正;需要教师提高自身专业素养,端正态度、丰富知识、提高能力;需要高校加强学生的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相似文献   

17.
传统教育认为 ,要给学生“一杯水 ,教师自己必须具备“一桶水”。而新的课程改革的重点是要学生经历学习过程 ,要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这就要求教师用“一杯水”引出学生的“一桶水”。两者都要求教师要有丰富广博的知识 ,不然就难以胜任其职 ,乃至会误人子弟。前者重在“给” ,而后者重在“引”。教师用“一杯水”引出学生的“一桶水” ,必须树立新的育人观 ,研究育人的新途径。过去 ,教师把“传道、授业、解惑” ,看作是天经地义的本分之事 ,而当今教师的职责不再只是单纯的“传道、授业、解惑” ,而是要开发人类的智力资源。托尔斯泰说…  相似文献   

18.
教学过程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相结合的双边活动过程.教学过程中师生相互作用的核心是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的最佳结合,因此发挥师生相互作用,就要围绕“最佳结合”这个核心,既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并使之有机结合起来.下面就教学过程中师生相互作用的发挥,谈些个人的浅见.1.注意师生的情感协调一致,这是发挥师生的相互作用实现“最佳结合”的前提.教学过程不仅是认知过程,其中也交织着情感、意志活动.情感与意志互为动力作用,一定的情感能激发一定的意志行动,意志又能控制情感.师生之间没有彼此的心理相容,教学只能是低效的或消极的.所以,在实际教学中,如果学生对教师产生了反感厌恶的情绪即使教师的专业水平很高,教学效果也只能是事倍功半甚至于功力全废.而有些教师深受学生敬重和爱戴,对他们所讲授的课,学生认真学习、对他们的教导,学生言听计从.因此,师生情感协调一致本身就是师生心理上的最佳结合.这首先取决于教师要具备良好的认知能力和师德等心理品质,以渊博的知识、精湛的教学艺术,赢得学生的信任.2.在教学过程中协调学生认知结构与知识结构的序列关系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呈现知识,是影响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要做到协调教学内容知识  相似文献   

19.
“教师自我导向学习”是对传统“他人导向”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的挑战,体现了以师为本的教师教育理念.课程变革的“常态性”、“问题性”、“情境性”和“生成性”为教师自我导向学习提供了契机.基于“多维度论”的教师自我导向学习将教师学习视为一个内外统一的发展过程.自我引导、经验建构、反思、知识转化、共在性成长是教师自我导向学习的特征.教师自主学习意识的觉醒,学校场域下教师学习精神、制度、物质及管理环境的创设是教师自我导向学习的生成基础.  相似文献   

20.
要想让学生上体育课时有兴趣、乐于学,积极练。就要提高教学质最,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 1、学法指导要有整体教改观体育教学过程中学习方法既是学生获得知识、掌握技能的措施,又是学生把知识、技能转化为能力的手段。学生的学法,受教师教法的制约,教法不改革,必然影响对学法的指导。要使学生“乐于学,积极练”,必须教法多变,形式多样。例如,耐久跑可采用定时跑、花样图形跑、越野跑、竞赛跑等等,学生总希望能有自由独立的练习机会,盼望练习得生动活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