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让孩子早日成长,这是每个家长的心愿,也符合社会的要求。近两年,市场上出现了由京华出版社出版的几本关于早期教育的书,它们一下子成了畅销书。这几本书是《卡尔·威特的教育》、《俗物与天才》、《M.S.斯特娜的自然教育》、《哈佛女孩刘亦婷》。《卡尔·威特的教育》写的是19世纪初一个叫卡尔·威特的小孩。他小时候被他的父母和周围的人认为是弱智,后来他的父亲对他进行早期教育,他14岁就进入大学读书,并最终成为博士和大学教授。《俗物与天才》写的是20世纪初哈佛大学塞德兹博士的儿子小塞德兹。他在其父所采用的卡尔·威特式早…  相似文献   

2.
小卡尔·威特提前一个月来到世界上,又接二连三地生病。后来发现他反映迟钝,经过反复测试,人们认为他先天不足,是个智力低下的呆儿。可是,后来他却成为19世纪欧洲最著名的神童,9岁进入莱比锡大学,16岁获得哲学博士,成就卓越的法学家和研究但丁的权威。为什么一个众人眼中的痴呆儿变成了闻名欧洲的神童? 小卡尔·威特说:一样的天生天才,不一样的后天天才。  相似文献   

3.
《卡尔·威特的教育》一书在今天可谓路人皆知。然而,在此书的作者——德国一位普通的乡村牧师(老)卡尔·威特生活的十九世纪,他把自己教育儿子的心得体会和成功经验记录下来编就的该书却不被人们认可和接受。是金子总会发光。随着岁月的流逝,卡尔·威特的教育思想逐渐显现出光芒。重新挖掘其教育思想内涵,不仅可以丰富我们对西方早期教育思想的认识,而且对今天的教育工作者及父母们也有着很大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博览书屋     
《卡尔·威特的教育》(续篇)作者:[德]小卡尔·威特/出版:京华出版社/定价:19.80元 本刊去年推介的《卡尔·威特的教育》在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销量位居“博览书屋”全年推介书目榜首。《卡尔·威特的教育》是老卡尔·威特介绍其教子之道的,而这本《卡尔·威特的教育》 (续篇),则是一本小卡尔·威特自述其成长历史的著作,书中详细介绍了父母亲的教育方法对自己成长的影响,同时也对其他许多父母教育孩子的方法做出了自己的分析和批判。两书珠联璧合,在欧美及世界各国影响巨大。  相似文献   

5.
170多年前,德国乡村教师卡尔·威特创造了一种独特的教育子女的方法,用这种方法可以把任何智力平常的孩子培养成天才人物。为了证实此法有效,他同一个十分普通的农村姑娘结了婚,生下一个男孩也叫“卡尔”。他用自己创造的一套办法对小卡尔进行教育,结果小卡尔智力发展十分超群:5岁就记住了3万个单词,10岁考上了莱比锡大学,13岁获哲学博士,16岁成为法学博士。后来一位名叫詹姆斯·萨姆森的人采用卡尔·威特式教育法训练自己的孩子。结果他的两个  相似文献   

6.
“只要上帝赐给我一个孩子,而且你们认为他不是白痴,那我就一定能把他培养成为非凡的人。”这是19世纪德国教育问题学会会员卡尔·威特在一次学会上的辩词。在这次大会上,有人发表言论说:“对于孩子来说,最重要的是天赋而不是教育。”卡尔·威特不同意这个见解,他反驳说:“对孩子来说,最重要的是教育而不是天赋。孩子成为天才还是庸人,不是决定于天赋的多少,而是决定于从生下来到五六岁时的教育。就是那些只具备一般禀赋的孩子,只要教育得  相似文献   

7.
如果不是为了研究教育,笔者绝不会硬着头皮读完《卡尔·威特的教育》一书,这本书目前颇为流行。历时24天,记下1225条感悟和发现,最终得出的结论却是:卡尔·威特扯了一个弥天大谎。老卡尔·威特是德国的一个牧师,他“把一个低智儿培养成了闻名全德意志的奇才”,并且把孩子14岁以前的成长经历写成了“杂乱无章”的书,这就是老卡尔·威特在教育上的全部成就。这个“低智儿”就是他的儿子小卡尔·威特用句俗语,父子二人正是“一条绳上的两只蚂蚱”,是相互依存,相得益彰的,儿子的成就同时就是父亲的成就,两者都只因为同一个事实:儿子由弱智成为了…  相似文献   

8.
追赶承诺     
何山石 《初中生》2006,(11):86-86
百事可乐的总裁——卡尔&;#183;威勒欧普到科罗拉多大学演讲的时候,有一个名叫杰夫的商人通过演讲会的主办者约卡尔见面谈一谈。卡尔答应了,但只能在演讲完后,而且只有15分钟的时间。  相似文献   

9.
"我很少将儿子抱在怀里,而是让他随便地爬。父母应该是孩子最早的教师,而不应该是他的保护神。当儿子不慎摔倒在地时,在大多数的时间,我不会去扶起他,而是让他自己站起来。儿子应该从这些小事中学会独立;他应该明白,他不能永远依靠父母,要靠自己。"1801年,当53岁的老卡尔·威特写下这段话并努力加以实践时,奇迹出现了,一个被公认为智力低下的小男孩在八九岁时就能娴熟地运用德语、法语、意大利语、拉丁语、英语和希腊语等六国语言,并且通晓动物学、植物学、物理学、化学,尤其擅长数学;10岁进入哥廷根大学;14岁被授予哲学博士学位;16岁获法学博士学位,同时被任命为柏林大学的法学教授;23岁发表《但丁的误解》一书,成为研究但丁的权威。这个小男孩叫卡尔·威特,是德国著名的数学天才。200年后,中国一位普普通通的母亲用卡尔·威特教育法培养自己的女儿,奇迹同样出现  相似文献   

10.
十九世纪初德国诞生了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八九岁时已能自由地运用德语、法语、意大利语、拉丁语、英语和希腊语,并且通晓动物学、植物学、物理学、化学,尤其长于数学。九岁考中莱比锡大学。未满十四岁已获得了哲学博士学位。十六岁又获得法学博士学位,同时被任命为柏林大学法学教授。这位大器早成者就是当时德国尽人皆知的著名法学家卡尔·威特。人们不禁要问:他是怎样成长起来的呢?本文将要介绍的就是卡尔·威特的父亲一些颇有见地的教子方法。老威特认为,语言是接受知识和获得知识的工具,孩子只有尽早地掌握了这个工具,才有可能很好地发挥其潜在的能力。当小威特刚会辨别事物时,老威特夫妇就拿许多东西给他看,并用缓和清晰的语调重复东西的名称。待小威特稍长大一点,父母就抱着他教他饭桌上的餐具和食物、身体各个部位、衣服各个部分、室内的器具、房子各处和院子里各种能引起威特注意的事物的名称,同时还教他动词和形容词。当小威特稍能听懂说话时,  相似文献   

11.
约翰&;#183;戈弗雷&;#183;帕里&;#183;托马斯;考珀&;#183;菲普斯&;#183;科尔斯;居里夫人;卡雷尔&;#183;苏塞克;威廉姆&;#183;布洛克;李林塔尔……  相似文献   

12.
《职业教育研究》2005,(12):113-113
近日,教育部部长周济在北京饭店分别会见了前来参加中非教育部长论坛和第五届全民教育高层会议的非洲7个国家教育部长。他们分别是埃及教育部长艾哈迈德一贾迈勒&;#183;丁&;#183;阿卜杜&;#183;法塔赫&;#183;穆萨.莫桑比克教育部长艾雷斯&;#183;阿里、埃塞俄比亚教育部长辛塔耶乎&;#183;武登未克、坦桑尼亚教育部长约瑟夫&;#183;蒙盖伊、苏丹教育部长彼特尔&;#183;纽特&;#183;库克.贝宁教育部长巴格南&;#183;凯莫高&;#183;奥塞尼.刚果(布)教育部长亨利&;#183;奥塞比。  相似文献   

13.
教育视野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 吕达 张廷凯在《课程&;#183;教材&;#183;教法》(2000.2)撰文认为,当前我国课程改革的整体趋势表现在以下8个方面。 1.以学生发展为本。2.从“双基”到“四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能力及基  相似文献   

14.
九州撷韵     
《老年教育》2007,(4):48-49
太常引&;#183;赞青藏铁路;忆江南&;#183;春;清平乐&;#183;赠老友王迪;眼儿媚&;#183;重阳;《中吕》尧民歌&;#183;咏放蜂人;元旦感怀。  相似文献   

15.
影片介绍: 蒙娜丽莎的微笑 Mona Lisa Smile 导演:麦克&;#183;纽威尔 Mike Newell 演员:茱丽亚&;#183;罗伯茨 Julia Roberts 克利斯滕&;#183;邓斯特 Kirsten Dunst 茱丽叶特&;#183;斯蒂文森 Juliet Stevenson 麦琪&;#183;格伦哈尔 Maggie Gyllenhaal 约翰&;#183;斯拉特里 John Slattery  相似文献   

16.
1809年,德国一位9岁的孩子卡尔·威特考入莱比锡大学,14岁时他被授予哲学博士学位,两年后,又获得了法学博士学位,并被任命为柏林大学的法学教授,后来成了德国著名的法学家。卡尔·威特的成名,除了自身的努力外,与他的父亲对他特殊的建“行为录”的家庭教育方法还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7.
九州撷韵     
《老年教育》2006,(10):48-49
蝶恋花&;#183;合岛弊案,江城子&;#183;梨花待会畅吟,满江红&;#183;过卢沟桥,浣溪沙、&;#183;读白居易《琵琶行》,江城子&;#183;赠《鹭江唱晚》,  相似文献   

18.
兴文 《教育文汇》2004,(2):47-47
关注教育的人都不会忘记两年前的两本畅销书——《卡尔·威特的教育》与《哈佛女孩刘亦婷》。这两本书的发行量都已超过100万册,主人公的成功教育经历也被不少家长、教师视为教育的蓝本。卡尔·威特从小即通五国语言,九岁进大学,十四岁获哲学博  相似文献   

19.
忙里偷闲     
其时我大约只有14岁,年幼疏忽,对于卡尔&;#183;华尔德先生那天告诉我的一个真理,很随便的未加注意,但后来回想起来真是至理名言,嗣后我就得到了不可限量的益处。  相似文献   

20.
《教育科学论坛》2001,(11):16-18
拉丹:天下恐怖第1人   据资料   奥萨马&;#183;本&;#183;拉丹1955年出生于沙特阿拉伯的吉达,父亲是沙特最富有的建筑业大亨阿瓦得&;#183;本&;#183;拉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