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正>教学中,有时候需要我们数学教师"懒"一点,学生能做的,教师不做;学生能说的,教师不说;学生能想到的,教师不代替。教师的"懒"有时对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的"懒"可以在平静的课堂激起涟漪;教师的"懒","润物细无声",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成长。一、"懒"是教学中的一种自然"懒"并不是教师撒手不管,而是在课堂上不能太勤快,把所有问题的答案都告诉学生,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去动脑  相似文献   

2.
著名特级教师魏书生曾经作过一个类比:妈妈越勤快,女儿就会越懒惰.同样,教师越勤快,学生也会越懒惰.因此,在新课程改革的形势下,在促进学生发展的要求下,教师要学会并善于讲究"节约"艺术,不妨学着做个"懒"教师.那么课堂教学中如何贯彻"节约"艺术呢?  相似文献   

3.
“谁来把这个实验给同学们演示一下?”“谁来告诉同学们这道题怎么做?”“这个问题老师也不会,你们先讨论一下。”这是笔者上课时经常用的语言。久而久之,这种“懒”逐渐激起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于是,我总结出一个道理:“笨”教师能教出聪明的学生,“懒”教师能培养出富有创造力的学生。我们不妨做一名“懒”教师。做一名“懒”教师,要更新教育理念,把想像的空间还给学生。爱因斯坦说:“想像比知识更重要。”有这样一则故事:1968年,美国内华达州有一位名叫伊迪丝的3岁小女孩告诉妈妈,她认识礼品盒上“OPEN”的第一字母“O”。妈…  相似文献   

4.
吴波 《学周刊C版》2014,(1):135-135
正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听人说,父母对孩子要"懒"一点,不要大包大揽,因为父母"懒",孩子才会"勤"。的确是这样,父母把什么事都做好了,孩子当然什么都不用做,长期下去,只能培养出一个什么都不会做也不想做的懒孩子。仔细想来,教学中何尝不是如此呢?我们经常看到一些语文教师上课讲得口干舌燥,从字词句到文章分析再到课后练习,  相似文献   

5.
正著名教师魏书生常说:"我是个懒老师。""我上课时有个想法:老师不替学生说学生自己能说的话,不替学生做自己能做的事,学生能讲明白的知识尽可能让学生讲。"这就是魏老师对"懒"老师作  相似文献   

6.
做一个有智慧的"懒"老师,不光可以解放自己,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新课程在推进的过程中,让广大教师更新了教育观念,用全新的理念重新审视教师这个角色。是否是燃烧自己如蜡烛的老师才是传统意义上的好老师。课改应深入发展,让新课程的理念真正转化教师的观念,真正做一个事倍功半的懒老师。  相似文献   

7.
“懒”带有明显的贬义,怎么提倡做“懒”教师呢?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做“懒”教师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正>为让学生"勤快",教师有时需要"懒"字当头,让学生自主安排学习活动,自主探讨问题,自我批改作业。但教师"偷懒"之前却必须"勤"字为先,充分准备,精心设计,当好"导演"引好"路",做好"范例""制"好"模"。俗话说:"懒婆娘养出勤快儿。"教学上有时需要"懒"字当头,能让学生做的都让学生自己做。一、学生活动学生安排活动课是语文课堂少不了的一种形式,而这样的活动课往往就是老师偷偷懒的好机会。比如学习《烛之武退秦师》这一课时,我大胆改变授课形式从激发兴趣  相似文献   

9.
陈浩 《学周刊C版》2019,(21):166-166
要想给学生自我管理的空间和自我约束的锻炼,班主任必须发扬"四懒"精神。即"懒得想""懒得看""懒得说""懒得做"。班主任要做到当"懒"则"懒","懒"得循序渐进,"懒"得恰如其分,做一个会"偷懒"的聪明的班主任。  相似文献   

10.
教育一定要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为己任,教师要发现、引导和唤醒学生,而不是灌输和打压学生。学生乐在其中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而以"勤"作为铺垫的"懒"老师课堂,正是打开"幸福教育"之门的一把钥匙。教师退一步、让一步、缓一步、慢一步,做个会指导的"懒"老师,让学生乐于——勤看、勤听、勤思、勤讲,做个有能力的"勤"学生。  相似文献   

11.
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心就是要转变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的局面.改变传统教学中学生被动、消极、他主的学习方式,努力实现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人.为此,教师要退出主宰课堂的角色,当好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在实际教学中,笔者认为教师要做到"懒"与"傻",让学生勤起来.聪明起来.  相似文献   

12.
"懒" 字考释     
本文综合一些重点字书对"懒"字的解释,结合文字演变的规律,分别从"懒"字的字形、字音、字义、出现的时间及其文化内涵作了一些说明和考证.  相似文献   

13.
面对大班教学,教师的工作量往往很大。其实,作为老师,只要"懒"得有目的",懒"得有方法,同样会用"懒"换来学生的勤,换来他们的自主学习。一、中文"懒"得提示目前,仍有一些英语教师认为,不给学生解释课文的中文意思是不行的,所以在他们  相似文献   

14.
正一直以来,那些兢兢业业、全身心放在教学身上,天天与学生摸爬滚打在一起,甚至生病也不下讲台的教师的事迹广为流传。而提到"懒"教师,大家肯定会不屑一顾,躲避这样的教师唯恐不及,更害怕与这样的教师搭班。读了《做一个会"偷懒"的班主任》,你就明白了,原来班主任还可以这样当。会"偷懒"的班主任与"懒"班主任,是截然不同的,时代呼唤会"偷懒"的班主任,因为他们把成长的权利还给了学生。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倡导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我想可以从教师的“懒”开始。教师要改变以往的“保姆”角色,该放手的就应该放手,做一个“懒”教师。下面就谈谈“懒”教师的三部曲。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强调,要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一名班主任,如何在班级管理中实现此目标呢?要学会做一个智慧型的"懒"班主任,但这个懒不是简单的偷懒,要"懒"得有智慧,"懒"得有理念,"懒"得有方法。用班规和考核制度实现班主任的"懒";用高效负责的班干队伍实现班主任的"懒";用竞争机制来实现班主任的"懒";用班级正气来实现班主任的"懒"。  相似文献   

17.
每接手一个新的班级,任课老师总要去熟悉所教学生的学习情况,这是教师有责任心的表现.本无可厚非,但眼前所见的一切却让笔者对某位教师的"责任心"感到一丝担忧.只见点名册上一些学生名字的旁边被作上了标记:周A(懒)、张C(坏)……  相似文献   

18.
在中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勤在"引导"、懒在"灌输"。教师的先勤而后懒有助于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习惯的养成。  相似文献   

19.
马际娥 《教育导刊》2006,(12):52-53
我们从小就非常同情二叔家的哥哥们,因为二叔娶了一个“懒婆娘”(人们对我二婶的称呼),他们便永远有干不完的活。说也奇怪,几个哥哥却出奇的勤快,干起活来个个能干和利落。父母就常对我们说:“懒娘指使勤孩子。”意思是说做娘的“懒”,把事情放手让孩子去做,孩子由不会、不熟到熟能生巧、得心应手,久而久之,孩子的独立性就增强了,也就尽快成长、成熟起来。当时,我对这样的“懒娘”(二婶)颇有微词,认为这样的娘太狠心,太无情,不配做母亲。长大后,我做了母亲,从一篇文章中读到我国现代著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的一句话:“做母亲的最好只…  相似文献   

20.
当今社会,干什么工作就得会念什么经:和尚要念和尚经,道士要念道士经,做教师的自然要念教师经。教师经不好念,别人念经"勤"字当先,而我却背道而驰,"懒有所得""懒有所乐"。"懒人经"一:角色互换每每学完一篇新课文,学生们就会把与之相关的配套练习做完。这时,我都会带领他们一起核对里面各种问题的答案,俨然已经成为了习惯。这不,我又在不厌其烦地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