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可能是什么时候写的  钱钟书《读〈伊索寓言〉》一文选于他的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该书 1941年 12月由钱钟书的夫人杨季康女士编定,由上海开明书店采入《开明文学新刊》出版。关于写作时间,有三种看法:一、上海说;二、海外说;三、昆明说。关于第一种,明显不妥,尽管钱 1939年曾回上海。 1939年 2月钱钟书为该书写的序说“下面的几篇散文只能算是写在人生边上的”,可知文章是在 1939年之前就完成的。第二种认为当写于 30年代清华和英国留学这段时间,如国外学者夏志清、连茗等①。这一种认同者较多②。第三种看法较合适,理…  相似文献   

2.
《论快乐》选自钱锺书的第一本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锺书创作的基调是讽刺。社会、人生、心理、道德的病态,都逃不出他敏锐的观察力。①钱锺书的这种讽刺有时近于刻薄,往往  相似文献   

3.
《写在人生边上》是钱钟书的散文集,共收入《魔鬼夜访钱钟书先生》等10篇。作者以淡泊从容的旁观者的姿态对世间种种发表看法,旁征博引,睿智幽默。举重若轻,诙谐有趣。  相似文献   

4.
钱钟书(1910~1998)字默存,号槐聚,笔名中书君,江苏无锡人,现代文学研究家、作家、文学史家、古典文学研究家。他长期致力于中国和西方文学的研究,著有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短篇小说集《人·兽·鬼》,  相似文献   

5.
钱钟书先生世称“文化昆仑”。他的长篇小说《围城》以机智诙谐,才情横溢饮誉海内外。学术著作《谈艺录》、《管锥篇》,从中国古代文化中披沙拣金,融广博知识和精卓见解于一体。滴水见光,著从微现,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亦能窥见机智诙谐和识义卓绝两个特点。《读〈伊索寓言〉》是其中的一篇,作者以智慧之笔洞烛世相,以哲人之思观察社会,用幽默语言展人生别开生面之情趣。  相似文献   

6.
最是读书滋味长。那悠长的回味,萦绕于眉间唇边,更倾注于字里行间。"《我们仨》问世四年后,九十六岁高龄的杨绛先生推出《走到人生边上》。年近百岁的老人居然还有如此真挚的思考与坦然的心态。乍看书名,自然会使人联想到钱钟书先生的《写在人生边上》。钱钟书先生也曾这样说:"人生是一本大书。"他要把自己的灵魂嵌在人生边上的文字中。斯人已去,而他生命的文学又从他夫人杨绛的生命中延续。从《写在人生边上》到《走到人生边上》  相似文献   

7.
钱钟书先生以学者冷静从容的心态,敏锐地审视观照对象,将学问、才情、感悟、哲理融为一体,对人生这本大书写下种种富有远见卓识的批注。《写在人生边上》是破体名作,钱先生将学术、创作相互打通,使之有界而又无界,由《写在人生边上》已露端倪。  相似文献   

8.
钱钟书(1910~1998),江苏无锡人。毕业于清华大学外国语言系,获文学学士学位。1933年在英国牛津大学英文系毕业,获副博士学位。解放后历任清华大学外文系教授、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古典文学组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文学所研究员。以中西文化比较的方法研究文学,成绩卓著。主要著作有: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短篇小说集《人鬼兽》,长篇小说《围城》,论文集《谈艺录》《管锥篇》(四卷)等。  相似文献   

9.
一、能够淡看这几次改动吗  钱钟书自命“文改公”,已经发表的作品总是不厌其烦地增删修订,如《管锥编》,增订的文字几近全书的 1/5。《写在人生边上》再版多次,钱钟书也是反复修改,其中《读〈伊索寓言〉》有几处修改,不仅关乎语言运用,而且还可以咀嚼出钱钟书的一些思想。 1983年福建人民出版社在 1984年版的基础上准备简体横排重版《写在人生边上》,钱钟书在《读〈伊索寓言〉》“生前养不活自己的大作家,到死后偏有一大批人靠他生活,譬如写回忆怀念文字的亲戚朋友”之后加“写研究论文的批评家和学者”。可以看出,这一改动,…  相似文献   

10.
钱锺书的《围城》和《人兽鬼》存在化用旧作的现象,即化用早于《围城》和《人兽鬼》的《写在人生边上》及《人生边上的边上》中某个情节或语句,或直接引用,或稍加点染。揭示此类化用,有助于我们从另一个角度对钱锺书小说的创作旨趣有所认识。  相似文献   

11.
<正>钱锺书先生的文章多以幽默的语言为外衣,包裹着他的奇思妙想和真知灼见,令读者初读眼前一亮,咀嚼回味之后,更觉其高明。那么,在20世纪30年代幽默小品文盛行之时,钱锺书先生有着怎样独到的见解呢?下面,让我们一起来阅读他的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中的《说笑》(节选),以求从中窥见一斑吧。  相似文献   

12.
由甘肃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纪念甘肃教育创刊三十周年丛书》经过一年多的汇编、整理、编辑,已于2011年7月出版。丛书分为《写在教育边上》《那些岁月那些人》和《教苑漫笔》三册。  相似文献   

13.
由甘肃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纪念甘肃教育创刊三十周年丛书》经过一年多的汇编、整理、编辑,已于2011年7月出版。丛书分为《写在教育边上》《那些岁月那些人》和《教苑漫笔》三册。  相似文献   

14.
由甘肃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纪念甘肃教育创刊三十周年丛书》经过一年多的汇编、整理、编辑,已于2011年7月出版。丛书分为《写在教育边上》《那些岁月那些人》和《教苑漫笔》三册。  相似文献   

15.
欧行,难掩一片乡愁──读郑振铎的散文《海燕》陆荣椿郑振铎的著名散文《海燕》,是他在1927年5月间赴欧洲学习和考察途中于海轮上所作,初次发表于同年6月上海出版的《文学周报》第273期,后来又被收入他的散文集《海燕》(1932年上海新中国书局出版)之中...  相似文献   

16.
人教版高中教材《读〈伊索寓言〉》一文,选自钱钟书先生的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1939年作者曾为此文集写过序:“世界上还有一种人。他们觉得看书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写批评或介绍。他们有一种业余消遣者的随便和从容,他们不慌不忙地浏览。每到有什么意见,他们随手写在书的空白上注几个字,写一个问号,像中国旧书上的眉批,外国书里的Marginali。a”这段文字很明确地告诉我们,钱钟书先生这个文集中写的文章是“眉批”式、随感式的,《读〈伊索寓言〉》一文正是这种“眉批”式文章。多数教师在备课时依据《教师教学用书》的参考内容进行教学预…  相似文献   

17.
台湾女作家张秀亚是创作实绩显著的抒情散文家,她的散文在台湾多次获奖。张秀亚是河北沧县人,1919年出生,中学时代就钟情于文学创作。中学毕业时结集出版了小说散文集《大龙河畔》北京辅仁大学毕业后,她又考入辅大研究所史学组,抗战时期在重庆任《益世报》副刊主编,1948年到台湾,执教于台湾辅仁大学。她在台湾出版的散文集有《牧羊女》、《三色横》、《水仙辞》、《湖水·秋灯》等。含蓄美是古往今来无数优秀诗人、作家追求的审美特质之一。清人袁枚说:“凡做人资直,而做诗文赏曲。”散文写得曲折委婉、富有坚实的艺术内蕴力,往往…  相似文献   

18.
一、文本解读《都江堰》是余秋雨先生的散文集《文化苦旅》中的一篇文章,全书的主调是凭借山水风物以寻求文化灵魂和人生秘谛,探究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和人格构成。因此《都江堰》这篇文章与其说是在写都江堰,不如说是在写李冰,通  相似文献   

19.
大师小传钱钟书 (1910.11.21—1998.12.19) 字默存,号槐聚,笔名中书君。江苏无锡人。现代文学研究家、作家、文学史家、古典文学研究家。193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外国语文系,获文学学士学位。1937年毕业于英国牛津大学,获副博士学位,又转法国巴黎大学研究院研究法国文学。1938年秋回国后,先后在西南联大等校任教。解放后,任清华大学外文系教授。1953年转任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新时期又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院特邀顾问。1998年12月19日,钱钟书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主要作品有: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短篇小说集《人·兽·鬼》,长篇小说《围城》,选本《宋诗选注》,文论集《七缀集》《谈艺录》及《管锥篇》(五卷)等。  相似文献   

20.
学术与教学结合的好尝试──读《应试议论文导写》和《应试记叙文导写》肖言读了陈果安、赵炎秋等主编的《应试议论文导写》(贵州人民出版社1993年3月出版)和《应试记叙文导写》(湖南地图出版社1993年8月出版)(以下简称两书),很受启发,感到是两本好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