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两栖动物概念形成的教学,一般教师采用的教法是:先根据概念的几个方面,提出几个具体的问题,引导学生逐条逐条地找出青蛙和蟾蜍在外形、繁殖、生长发育过程等方面的相同点,然后得出两栖动物的共同特征,最后根据这些共同特征再认识几种两栖动物。分析上述教学中学生的认识过程,学生对两栖动物共同特征的认识是从找相同点开始的。一方面,没有让学生全面收集形成两栖动物概念所必需的事实材料,没有事实材料作依据,“相同点”从何而来?另一方面,“相同点”是教师按概念所包涵的3个方面的内容逐条逐条提问  相似文献   

2.
青蛙是两栖动物的典型代表。由于两栖动物肺的结构简单,呼吸功能不强,所以其皮肤有辅助呼吸的作用。教材中没有就此设计实验验证,笔者在教学实践中通过生物兴趣小组的学生利用课外活动时间设计探究实验方案,并在实验室进行实验,通过在课堂教学时的交流,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将几种探究方案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日常概念,亦称前科学概念,是指未经专门的教学,而是在个人成长过程中,主要通过社会交往和生活经验自发形成的概念。日常概念是构成学生原有认知结构的重要内容。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形成了大量的生物学日常慨念,如细菌、花、遗传等。如果问到底什么是花,学生往往说不清楚。再如,“两栖动物”.学生认为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的动物就是两栖动物,这样把龟、鳄等一些爬行动物也包括在其中了,从而缩小了两栖动物的内涵,扩大了其外延。可见,不同的生物学日常概念与其科学概念的差别是不同的。在生物学教学中,尤其是在生物…  相似文献   

4.
通过观看视频、调查汇报、小组讨论等活动,使学生认识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特点;通过各种活动培养学生的能力,增添学生学习的乐趣和珍爱生命的情感。  相似文献   

5.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掌握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及特点;②通过调查实践活动和资料分析,掌握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与环境的相互关系;③培养学生学会利用、收集各种相关资料  相似文献   

6.
两栖动物由于相对较弱的运动能力,是研究生活史理论的优秀模式材料.该文从繁殖对策、胚胎发育、生长率、身体大小及寿命几方面对两栖动物的生活史地理变异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对今后两栖动物生活史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两栖动物的深入研究和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生物学习能力就是学习的方法与技巧,有了这样的方法与技巧,学习到知识后,就形成专业生物知识;学习能力是所有能力的基础。在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能力成为生物教师共同关心的问题,也是生物实验教学中值得重视的问题,更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关键问题。结合生物教学实践着重从三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1 案例背景 "以人为本"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生本教育对这一核心理念阐述更清晰明确,"一切为了儿童,高度尊重儿童,全面依靠儿童".在"生本教育"思想指导下,生本教学应运而生.课堂上,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想法、意志和认识规律,重视、鼓励学生思考、表达. 2 案例描述 (在学习动物分类时,笔者给列举一些动物,请学生分类.) 生:扬子鳄是两栖动物. (学生哗然,可笔者微笑着示意学生安静下来.) 师:"你们别着急,他没说错,只是没说完." (接着又转向那位学生.) 师:"你说的对,扬子鳄是两栖动物,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两栖动物的生殖必须…… 生:在水中. 师:两栖动物的幼体必须…… 生:生活在水里,所以扬子鳄不是两栖动物.  相似文献   

9.
教材分析:“鸟类的生殖与发育”是苏教版八年级生物“生物的生殖与发育”最后一节的内容.这部分内容不但与前几节植物的有性生殖以及昆虫、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有一定的联系,而且还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但是鸟卵的发育过程比较复杂,学生也不常见,所以教师要充分利用多种图片以及视频资料等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体验到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相似文献   

10.
在新课改的教育大背景下,问题解决法在高中生物学科中的应用已越来越普遍。生物问题解决法中所体现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学生生物学科能力体现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教师积极地将问题解决法寓于高考生物复习中,有助于培养学生对生物问题的解决能力,问题解决法是新时期下生物教学过程中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1.
两栖动物种群数量减少的原因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两栖动物与其他野生动物相比,对环境更敏感,在地球生态系统中能够衡量环境的优劣,是地球健康与否的生物指示器.本文主要从生境破坏与丧失、环境污染、病菌感染、外来物种入侵和人为过度捕捉的角度探讨两栖动物数量减少的原因,以提高人们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12.
李文化 《科学教育》2004,10(5):48-49
两栖动物在脊椎动物进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脊椎动物由水生向陆生过渡的一个类群。两栖动物既保留了水栖祖先的许多特征,有获得了一系列陆栖脊椎动物的特点,因而学生了解两栖动物的特征,能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根据生物学大纲和学生知识的现状,针对教材的特点,利用学生对动物的喜爱与探索的心理特征制定了本节目标:  相似文献   

13.
两栖动物种群数量减少的原因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两栖动物与其他野生动物相比,对环境更敏感,在地球生态系统中能够衡量环境的优劣,是地球健康与否的生物指示器。本文主要从生境破坏与丧失、环境污染、病菌感染、外来物种入侵和人为过度捕捉的角度探讨两栖动物数量减少的原因,以提高人们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14.
<正>在高中生物计算中,数学逻辑推理是有必要运用的方法。生物学科属于实用性较强的学科,任何生物理论都与实践有关,生物计算是对生物理论的支撑。为了让学生对生物计算充分掌握,需要学生具备数学逻辑推理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物问题。为了确保学生具备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需要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对学生予以引导并灵活运用数学知识,之后有效地将生物解题方案制订出来,由此提高学生生物计算题的解题速度。  相似文献   

15.
生物学实验课是生物教学中的重要环节,通过生物学实验可以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生物学实验是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调动学生学习生物学兴趣的重要手段.下面,笔者就生物实验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能力谈几点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16.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利用问题引导学生研究、实践,从而了解生物知识本质,掌握其学科特性,让学生在学习中养成自主学习、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并在生活中运用生物原理解决日常遇到有关问题的能力。因而高中生物教师应利用问题教学法有效开展生物教学工作,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7.
生物实验教学是高校生物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生物实验教学不仅仅是对理论的验证,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学习的能力.实验教学还能为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提供更好的桥梁,是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探索未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优良环境.本文对高校生物实验教学现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对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以及如何应对这些生物实验教学中的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通过生物实验教学,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9.
在新课改背景下,问题导学法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生物是初中最基础的自然学科之一,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是生物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因此必须加强问题式生物教学方法的研究和创新。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浅析如何培养学生有效参与生物探究实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问题。笔者从事生物教学二十多年,深知学生对生物课不够重视,抱着"死记硬背得高分"的陈旧观念,忽视了能力养成这一终极目标,因此教师应当创设一个让学生主动参与,积极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最终寻找答案的生物探究实验的课堂教学环境,以培养学生积极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