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文是语言的艺术,在写作中,除了追求表达准确,我们还应追求语言的灵动新鲜和音韵美感,使文章不仅意味深长,耐人寻味,而且朗朗上口,流畅自然。为了达到这一目的,运用诗化语言不啻为一种好方法。所谓诗化语言,就是在作文语言中运用诗化词语、诗化修辞、诗化句式,从而使描写对象更加形象生动,更具有可读性的一种语言。诗化语言分为以下  相似文献   

2.
中考作文"有文采"标准:"词汇丰富,句式灵活,善用修辞,意蕴丰富","文采"是作文"发展等级"重要标准。近年来,各地都不约而同地加大了作文评分标准中语言的比重。"言之无文,行而不远",灵动的词语、飞扬的文采、诗意的语言能够给文章增添无穷的魅力。那么,如何让文章的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文采呢?不妨看看2011年中专满分作  相似文献   

3.
张利莹 《湖南教育》2005,(21):38-38
一篇优秀的文章,不仅要立意深刻,文从字顺,还应语言生动形象,具有文采。子曰“: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刘勰在《文心雕龙》中也说“:言以文远。”大意是说,文章因有文采,才能流传千古。而写作中最让人头疼的便是写出的语言“干巴巴”,不生动、不形象,没有文采。如何使语言具体、形象,笔者认为一种最有效、最重要的手段就是巧用比喻修辞手法。比喻,又叫“譬喻”,俗称“打比方”,就是根据心理联想,抓住并利用不同事物的相似点,用人们常见的事物或具体的形象来描绘所要表现的抽象、深奥的事物与道理。比喻一般分明喻、暗喻等。它一般由三个要素…  相似文献   

4.
<正>孔子曰:"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文章要讲究文采,讲究美。没有文采的文章,就难以传播。因此,作文应从审美的角度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去表达,去创造。那如何才能点亮作文的语言呢,主要有以下方法:方法一:学会使用"文学语言""茶杯放在桌子上"这一句话,还可以这样写成:"桌子上放着茶杯。"这两种写法都可以称为"信息语言",而在写作中为了增强表达效果,我们可以使用"文学语言",文学语言示例:1.茶杯在桌子上沉默;2.茶杯  相似文献   

5.
章莉 《现代语文》2013,(6):148-149
说理性文章忌空洞说教,如何让学生学会形象说理是议论文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老师应引导学生注意语言的形象性并自觉地运用。可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充分利用教材和阅读文本中的文章或文段,引导学生学会形象说理;二是作文评讲,善于运用比照法引导学生提升形象说理的能力;三是仿写热身,在语用训练中不断强化形象说理的技巧和文采。重议论,会议论,固然是议论文写作之重,但空洞的说理苍白无力,板着面孔说教令人提不起精神。一篇文章全用概念、判断和推理等方式的抽象思维进行,单调、枯  相似文献   

6.
编辑往来     
《小学生》2016,(Z1):96
来自太原的"木宝贝儿"问编辑部:怎么样才能写出文采飞扬的作文呢?主编说:一篇文采飞扬的作文必定是吸引读者的作文,而要让作文文采飞扬,必须要在语言上下功夫。彤彤姐姐说:首先,可以恰当地引用一些名言警句和古代诗文,能收到言简意丰、增添文采的效果。"好山好水"哥哥说:可以适当运用比喻修辞,使语言生动形象,让人充分感受作者语言的文采和气势。  相似文献   

7.
孔子曰:"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刘勰也说过:"言以文远,诚哉斯验."这里的"文"指的是文采,大意是说.文章因有文采,才能流传千古.从阅读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有文采的文章的确能够刺激人的大脑皮层,给人带来阅读的兴趣.因此有人会说:"读文采之作,如饮醇酒,令人陶醉;读无文采的篇章,味同嚼蜡,难以下咽."由此可见文采对于写作的重要性,即语言的运用要有一定的技巧性和表现力.那么怎样教会学生在作文时语言新鲜活泼而具有文采呢?  相似文献   

8.
林雪晖 《课外阅读》2010,(11):197-197
写文章,要求“语言准确,形象生动”。孔子曰:“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意思是文章要讲究文采,讲究美,没有文采的文章,就难以传播。在教学中发现,大部分学生的作文语言枯涩、词汇贫乏,读来让人感觉味同嚼蜡,更谈不上有感染力。怎样才能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去表达,让文章的语言光彩夺目,摇曳多姿呢?  相似文献   

9.
孔子曰“: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这里的“文”指的就是文采。一篇文章没有文采,读它就如嚼蜡。因此,我们要想使自己的文章脱颖而出,令人耳目一新,就得精心推敲语言,着意雕琢文采之花。如果说主题是文章的灵魂,那么语言便是衣裳;如果能给主题披上一身亮丽的外衣,那么它就会让你的文章魅力倍增。一、运用修辞,追求韵律美。修辞,犹如语言百花园中的艳朵奇葩。妙用比喻,形象生动;铺陈排比,气势恢宏;大胆夸张,灵动飞扬;……如果能在文章中适当地插上几朵,或使文章富有韵律美,或使文章生动形象,让读者通过联想、想像,就能达到身临其境的美妙境界。…  相似文献   

10.
夏天敏的中篇小说,语言简洁凝练、意味隽永,具有较为明显的"诗化"特征。夏天敏小说语言的"诗化"特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小说题目的"诗化";二是景物描写的"诗化";三是情节叙述的"诗化"。这种别具一格的"诗化"语言,不但有助于展现云贵高原独特的风土人情,对于小说人物形象的塑造也有很好的烘托作用。  相似文献   

11.
孔子曰: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文采对于文章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阅读文采飞扬的文章,如徜徉姹紫嫣红的花圃;又如置身幽兰深谷之中。作为教师怎样才能使学生探得通幽的曲径呢?一、指导学生恰当运用修辞,方能使文章华丽修辞最易使语言生动、形象鲜明,表意丰沛,从而使文章  相似文献   

12.
<正>语言是写文章的工具手段,任何精辟的思想、生动的形象、感人的材料离开语言都难以传情达意。早在两千年前,孔子就说过:"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文章要讲求文采,讲究美,否则,就难以广泛流传。"文采"是什么,往往只可意会,不可以言传。词句漂亮,行文华丽,这当然是文采的一种;然而,在更多的情况下,文采多指内涵的一种韵味,一种光泽,一种气派。它以自然流露为上,返璞归真为上。  相似文献   

13.
【开头】优秀的考场作文,它们的开头大都具有短、雅、快的特点:快速入题、开篇切题、文字简约、新颖别致、文采斐然。由此看来,考场作文开头一般要求有三:一是要快速引出主题;二是要语言凝练,一般控制在三行左右;三是要有文采,有意蕴。(下文书名号内,均为所引文章的题目。)  相似文献   

14.
什么是诗化语言?简言之,诗化语言是指具有诗的韵味、诗的意趣、诗的风格的语言。这样的语言具有情感美、形象美和音乐美,最能感发人心,以其特有的情感魅力和审美让学生投入忘我的学习之境。心理学研究也表明,最能引起学生兴趣的就是对感官富于刺激性的语言。  相似文献   

15.
杨志芳 《新读写》2008,(2):46-48
一篇优秀的记叙文,除了形象感人、真情动人、情节引人之外,必然文采照人。那么,怎样的记叙文才算有文采呢?根据《考试说明》的要求和近几年考试优秀作文来看,主要有三条:一是在语言通顺的基础上展示个性化的语言风采;二是语言须有活泼泼的生命力;三是力求文句有意蕴。  相似文献   

16.
《一个人的战争》是一部完全按照女性主义理论操作的精致的女性文本。小说作者在独特的女性视角下用诗一般的语言塑造着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结合美学原理的知识,文章将从女性形象、叙事风格、诗化语言三个方面探究《一个人的战争》的审美意蕴。  相似文献   

17.
语言是作文的外衣,光亮与否,直接影响到阅卷老师对作文的评分。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道:"水含珠而生色,山蕴玉则生辉。"孔子又云:"言而无文,行而不远。"那我们怎样对文章的语言进行锤炼加工,让它听起来生动悦耳,读起来琅琅上口,看起来光彩照人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八个方面着手:一、活用修辞亮出文采修辞是运用语言的艺术,比喻拟人可使语言生动形象,富于美感;排比对偶可使语言富有气  相似文献   

18.
《考试》2007,(9)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没有熟练驾驭语言的能力,想写出得高分的文章是很难的。考场作文的语言不仅要准确、简练,更要生动、活泼、有诗意和灵动。孔子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缺乏文采的文章是没有生命力的。考场作文语言要出彩,就要灵活地调动语言的表现力,能让读者心灵产生震颤飞扬的快乐,而"引诗人文"  相似文献   

19.
一篇好的文章,不仅要具有缜密的结构,丰富的内容,更要有斐然的文采。抛开结构与内容,如何使文章富有文采呢?修辞可以使文章的语言生动、形象,恰当的修辞会使语言文采斐然。因此本文想要讲的是初中生如何利用修辞来增加文章的文采,将作文提升一个档次。  相似文献   

20.
北宋中后期词人贺铸词中呈现出"诗化"的特点,主要表现在:题材的"诗化"和表现手法的"诗化"。题材的"诗化",包括抒怀词、怀古咏史词、思边词和悼亡词,这些词对宋词对题材的开拓具有重要意义;表现手法的"诗化",包括比兴手法的运用、化用唐人诗句入词和运用典故等方面。在北宋中后期沿着苏轼开辟的"以诗为词"的道路进行创作的众多词人中,贺铸的创作成就是最突出的。贺铸词之"诗化",对其词多样风格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其词之"诗化"及其"诗化"后的豪放词对南宋辛弃疾及辛派词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