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物体的重力势能具有相对性,要确定Ep首先要确定零势能面。原则上可以任意确定零势能面,一般取地面为零势能面。但是当我们要比较两个不同质量物体的Ep大小时,零势能面的选择不能任意,否则,就会得出与实际相反的结论,下面以具体事例说明。  相似文献   

2.
一、机械能守恒定律的三种数学表达式 1.守恒观点:物体(系统)初态的机械能等于末态的机械能:Ek1+Ep1-Ek2+ED2利用这种方法一定要选取零势能面;  相似文献   

3.
在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时,必须选定一个零势面来确定物体的重力势能.零势面的选取是任意的,通常选择便于解题的零势面.  相似文献   

4.
在物理学中,势能是一个重要的概念,而保守力场的势能又是普通物理学所研究的重点。现行教科书一般都选取任意点M_0为势能零点,另一任意点M与零势点M_0的势能函数U_0之差叫点M的势能。一般来说,在不同的参照系中,对同一物体的同一运动状态来说,它的描述是不同的。本文经推导指出保守力场的势能与参照系无关,并给出确定势能零点的一般定义。这对解决实际问题很有益处。  相似文献   

5.
梁俊 《物理教学探讨》2002,20(11):35-36
“零”在不同学科或不同问题中 ,甚至在社会中的不同场合下都具有着不同的含义。下面笔者就物理学中对“零”的理解及其应用做一初步探索。1 表示一种规定物理学中 ,为了描述问题的方便或揭示问题的本质属性 ,常用“零”来做参考点或分界点。①力学中常规定一个“零” ,以表示物体在某一高度的重力势能的值。一般规定地面为“零势能面” ,当然有时为了简化问题也常常根据具体问题选定“零势能面”。“零势能面”一但选定后 ,重力势能就必须是相对于此“零势能面”的值 ,在“零势能面”之上的为“正值” ;在“零势能面”之下的为“负值”。…  相似文献   

6.
1问题的提出 例1 m1=lkg,m2=10kg的两个物体放置在空中两个位置。m2比m1高1m。若我们取比m2高1m的某点为零势能面,则有:  相似文献   

7.
解决链状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动能和势能的转化关系,常规做法是先选择恰当的零势面,然后确定物体初末状态的机械能,最后根据机械能守恒得出结论.这种做法过程繁琐,使学生在计算时常出现错误.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可采用“平移法”,即在解题过程中先假想出末状态物体的形状并判断此形状是物体初状态时哪部分平移而成,则该部分物体势能改变量应等于整个物体动能改变量。 例1 如图1所示,总长为L的光滑匀质铁链跨过一个光滑的轻小滑轮,开始时底端相齐,当略有扰动时其一端下落,则铁链刚脱离滑轮瞬间的速度多大?  相似文献   

8.
在分析和解答一些有关万有引力问题的题目时,常会应用物体的引力势能去处理问题.通常所用的物体引力势能的表达式为Ep=-GrMm,这是指选取离地球无穷远处引力势能为零时,物体在地球外部空间的引力势能,其中G为万有引力恒量,M为地球质量,m为物体质量,r为物体距地心的距离.当物体在  相似文献   

9.
王立怀 《物理教师》2007,28(4):30-31
中学物理中,关于势能为零的参考点应该选在哪里,教材没有作出明确的说明,只是在涉及到机械能的有关问题时,对势能为零的参考点的选择以方便计算为原则,势能零点的选择也体现了其相对性的特点.因为从能量守恒和转化的过程来看,参考点的选择的任意性不会影响能量的转化,只是物体具体能量的表述发生了一点变化.问题是在更多的时候,我们都默认选取地球表面为重力势能为零的参考点或是选择在物体运动的最低位置势能为零等,为什么我们不将地球之外的无穷远定为零势能参考点?电学中,在讨论点电荷的电势能的时候,比如玻尔的氢原子理论中却将势能为零的参考点选择在无限远而没有选择在原子核的表面.究竟势能为零的参考点选择在哪里?有没有一个明确、可以遵循的规律?如果对此做出一种全面的认识和理解,找到一种统一思路或遵循的规律,这对于我们的教学无疑是有很大益处的.  相似文献   

10.
重力势能具有相对性,即物体的重力势能是相对于参考平面(即零势能面)而言的. 在研究物体的重力势能时,必须先选取参考平面.对于同一个物体,选取不同的参考平面,其重力势能不同;对于同一个参考平面,同一个物体处在不同的位置时,其重力势能也有可能不同.如何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重力势能的相对性呢?  相似文献   

11.
题以v0=24m/s的初速度从地面竖直向上抛出一个物体,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H=24m.设空气阻力大小不变,则上升过程和下降过程中动能和势能相等的高度分别是(以地面为零势能参考面,g=10m/s^2)( )  相似文献   

12.
多个物体组成的系统满足机械能守恒定律时,在解题过程中除了要注意机械能守恒条件的判断、零势能面的选取、不能漏掉各物体的各项机械能等常见误区外,还应注意系统机械能守恒中的以下几种典型误区.  相似文献   

13.
1 问题的提出 例1 m1=1kg,m2=10kg的两个物体放置在空中两个位置.m2比m1高1m.若我们取比m2高1m的某点为零势能面,则有:  相似文献   

14.
机械能守恒定律中涉及到被研究系统的势能和动能。在零势能点选定的前提下,系统的势能只与系统内物体间的相对位置有关,与参照系的选择无关。但系统的总动能的大小是与参照系的选择有关的,当系统处于某一确定状态时,若计量动能所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则动能的大小也不同,因而也将使得系统的总机械能也不同。机械能守恒定律要求所选取的参照系能唯一地确定系统的  相似文献   

15.
一、知识点回顾(一)简谐振动的图像1.物理意义:表示振动物体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特别要注意的是,振动的图像不是质点的运动轨迹.2.应用:直观的读取振幅A、周期T以及各时刻的位移x;判断回复力、加速度的方向;判定某段时间内的位移、回复力、加速度、速度、动能、势能的变化情况.(二)简谐振动的能量振动过程是一个动能和势能不断转化的过程.在任意时刻的动能与势能之和等于物体振动时的总机械能.振动物体  相似文献   

16.
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在任意方向的合力均为零,因此,力的分解方向是不确定的,这就意味着选取力的分解方向有一定技巧性,选取恰当.过程就能简化.  相似文献   

17.
物质处于液态或固态时的分子势能是高中热学内容中的重点和难点,其大小不仅与温度和分子总数有关,还与分子间的平均距离及组成物质的分子之间的结构有关,有人认为物体受热时体积增大,分子间的平均距离变大,由于要克服分子引力做功,所以分子势能要增大;但是有些物质具有反常膨胀的性质,在反常膨张时,物体温度升高,而体积减小,分子间的平均距离减小,分子引力做正功,所以分子势能减小。  相似文献   

18.
内能和热量     
(一)热点解读1.物体的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因为一切物体都由分子组成,且分子的运动永不停息,所以一切物体的内能永远不可能是零。决定物体内能大小的主要是物体的质量、温度和体积。因为质量决定了分子的数目,温度决定了分子运动,而体积与分子势能有关。2.物体内能的改变改变物体的内能有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事实上,这两种方法是等效的。(1)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加。如摩擦生热过程中,机械能转化成内能。物体对外界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少。如水壶中的水烧开了,水蒸气推动壶盖…  相似文献   

19.
在高中阶段,我们通常所说的势能包括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对于重力势能,由于零势能点的选取不同,重力势能既有正也有负;而对于弹性势能,从其表达式Ep=1/2kx^2来看,似乎不管弹簧是伸长或压缩,弹簧势能永远大于零.但这只是惯用的表达式,即我们把弹簧处于原长时所处的自然端为零势能点时,  相似文献   

20.
韦炳耀 《中学理科》2004,(10):6-8,51
势能:①原来已处于高处的物体与原来处于低处后被举到高处一样,都具有重力势能;②具有弹性的物体,如果不受外力作用,它就不发生弹性形变,此时也就没有弹性势能,若发生弹性形变,则具有弹性势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