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郑子瑜先生在《论照应》中,对陈望道《修辞学发凡》认为“大夫不得造车马”等四个例句是“欠照应”提出异议,认为这是偏义复词。由此我想到了高中《语文》中《芙蕖》的句子:“以适耳目之观”。——目可观,耳如何观?这与望道先生所说“欠照应”的例是一致的;如今按子瑜先生的观点,当是偏义复辞了。但我却对此说有怀疑,觉得偏义复词无法包含此种现象。  相似文献   

2.
高中语文第一册《芙蕖》中“是芙蕖也者”一句,课本注释为:“这样看来,芙蕖这种东西。是,如此。也者,复指芙蕖。”把“也者”看作“复指芙蕖”的代词,这是值得商榷的。“也”在古代汉语中不能用作代词。“也者”合起来作代词的例子,笔者也未尝见闻。“者”字虽可作代词,但必须与实词或词组直接结合,不能用虚词隔开。此句“者”在虚词“也”之  相似文献   

3.
先说"连及".《易·系辞》云:"润之以风雨."雨能润物,风怎能润?其实这里只取"雨"义.象这种语言习惯上的"因其—并及其—"连类及之"的现象,就叫"连及"修辞格.课本中用"连及"格的例子有:《芙蕖》"是芙蕖也者,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耳目",仅用"目"义.再说兼言.《论语》"沽酒市脯不食."食"兼言了"饮",因为"脯"可食,而酒应说  相似文献   

4.
心理学研究表明,良好的心境可以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增强记忆力。李渔在《芙蕖》中说,芙蕖的可人之处是“无一时一刻无适耳目之观,”仅是茎叶就令作者“先享无穷逸致矣”。而荷叶之清香,荷花之馥郁能让“暑为之退”使“凉逐三生”。这就是五官感受作用于心,使身心得到愉悦的审美效果。艺术对于人的影响和教育同芙蕖之于李渔的感受是一样的。音乐是通过音调、调式、力度、幅度等表现要素对人类的各种感情进行模拟的。我们在倾听音乐的时候,实际上,是在倾听感情的流动。在朗诵《荷塘月色》的时候,配以钢琴弹奏的《月光曲》,文中清静的…  相似文献   

5.
偏义复词是指由两个反义语素中义类相关语素构成的双音复合词。在实际使用中,它只偏用其中一个语类的意义,另一个“连类而及”的语素仅起陪衬作用而无义。例如:①呜呼!死生,昼夜事也,死而死矣,而境界危恶,层见错出,非人也所堪。(文天祥《指南录后序》)②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禹汤被之矣。(贾谊《论积贮疏》)③是芙渠也者,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无一物一丝不备家常之用者也。(李渔《芙渠》)④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陌上桑》)  相似文献   

6.
在节外生枝     
吴德伟 《四川教育》2006,(10):28-28
【案例】初步体会了《石灰吟》的“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一诗句后,有学生突然问:“老师,我们习惯说‘粉身碎骨’,可这句诗中却用‘粉骨碎身’,这里的‘粉骨碎身’与‘粉身碎骨’是不是一样呢?为什么要用‘粉骨碎身’呢?”刹那间,教室里寂然无声,老师也愣住了,这可  相似文献   

7.
《吻》是英国无名氏的一首小诗。 乍读,什么玩意儿?再读,真有玩意儿。三读,的确是好玩意儿! 唐代诗评家司空图从文艺美学角度提出“味外之味”、“韵外之韵”、“象外之象”的艺术原则,《吻》深得作者之韵味。全诗由8个小句缀合而成,写得风味独具,出人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前6句用错位的语言写“我”慌不择路的行为,颠三倒四,前言不搭后语,荒谬透顶,令人惊诧;后2句如神来之笔,直接突入单纯的、真实的东西——“所有这一切都是因为,道晚安时你给我的一吻!”读来是如此地家常亲切,如此地真诚感人,这才是点睛之笔啊!是这美妙、甜蜜、极具魔力的睡前一吻,使“我”神魂颠倒、魂魄出窍、神不守  相似文献   

8.
司马光《资治通鉴·赤壁之战》中有这么一句:“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非心服也。”“荆州之民附操者”是“定语后置”的偏正词组吗?我以为这是一种误解。  相似文献   

9.
如果不了解古文化知识,会觉得“可以调素琴,阅金经”与“无丝竹之乱耳”两句很矛盾——“丝竹”指弦乐器管乐器,代指音乐,“调素琴”调出的也是音乐,何以素琴调出的音乐不乱耳,丝竹调出的音乐就乱耳了呢?  相似文献   

10.
新编高中语文第一册《芙蕖》一文中“是芙蕖也者”一语,课文注释为:“这样看来,芙蕖这样东西。‘是’,如此;‘也者’复指芙蕖”。把“也者”当成重指代词。江文同志对此提出不同见解。认为“‘也’在古代汉语中不能用作代词。‘也者’合起来作用代词的例子也未尝见闻。”其说甚是。惟谓“‘者’字虽可作代词,但必须与实词或词组直接结合,不能用虚词隔开。此句‘者’在虚词‘也’之后,显然不能看作代词”。则尚须商校。本文拟就“也”“者”二字的词性及“也者”连用构成的句式,略作辨析,以与江文同志商校,并就正于古汉语研究前辈。  相似文献   

11.
《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一首脍炙人口的长篇叙事诗。全诗三百五十多句,而虚词“相”竟有十八个之多,“见”也用了四个,这是其他诗作中少有的现象。同此,正确诠释“相”、“见”在诗中不同地方的不同用法,对更好地理解这首长诗的深刻的思想内容,无疑是十分重要的。 (一) “相”(xāng) 杨树达《词诠》卷六云:“相”,副词,“交相”、“互相”之义。这是虚词“相”的常  相似文献   

12.
《鸿门宴》中的“与之同命”句书中注:“和他们拼命。之,指项羽等.同命,死在一块儿、拼命.一说,‘之’指沛公,与沛公同生死,也通。”针对这样具体的句式,教材却莫衷一是,这只能给人造成理解上的混乱,而别无它益.笔者认为:只要把“与之同命”句与它得以存在的特定的语言环境联系起来理解,这一难题便可迎刃而解.樊哙的“与之同命”句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出现的呢?课文交代得非常清楚:“于是(这对)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  相似文献   

13.
一、至其可人之口者,则莲实与藕皆并列盘餐而互芬齿颊者也。《芙渠》课本注“互芬齿颊”曰:莲实和藕一块使人的牙齿和嘴边感到芬芳。颊,面颊。今按:“齿颊”,就是王引之称为“连类而及”,而今所谓“偏义复词”的。“齿颊”,只说“齿”,无涉于“颊”。齿,此处指嘴,这是修辞上的借代。“连类而及”的偏义复词,《芙渠》一文并非绝无仅有,本句中的“盘餐”,后文“耳目之观”中的“耳目”都是。“盘餐”,只说“盘”,“耳目”,只说“目”,它们与“齿颊”一样,都不能以并列结构视之;如果不顾其例,  相似文献   

14.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课本注“太守自谓”为“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但细究上下文,该句上文是“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有问有答,自然通畅。何以问到“名之者谁”,作者便不直接回答“谁”,却去说明命名“醉翁”的因由呢?这不是答非所问吗?我认为“自谓”就是“自称”“自号”,其后又省略了“醉翁”二字,下文“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正是对“自谓(醉翁)”的说明。但如果把该句直译为“是太守自  相似文献   

15.
陈旭问:《芙蕖》是怎样“减头绪”、“定主脑”的? “减头绪”、“定主脑”是李渔提出的写作主张。《芙蕖》一文便体现了他的这一主张。先谈“减头绪”。讲到芙蕖的好处,无非是芙蕖的美姿,花叶的清香,莲实与藕的美昧,枯叶的用处。但如果把这些材料平列起来写,那就有四个头绪了。为了减少头绪。作者用“可人”来统帅全篇,串连以上四个材料,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作者在第一节指出:“芙蕖之可人,其事不一而足”,以“可人”总领下文。以下四节具体写芙蕖的可人之处:第2节写“可目”,即写芙蕖在各个生长阶段的美好姿态给人视觉上的美感;第3节写“可鼻”,即写荷叶的清香、荷花的异馥给人以美的嗅觉和感觉;第4节写“可口”,  相似文献   

16.
春秋战国之际,墨翟在中国哲学史上第一次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基本上是属于唯物论的认识论。墨子的认识论集中表现于他的“三表法”。什么是“三表法”呢?墨子说:“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于何本之?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于何原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于何用之?废(发)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此所谓言有三表也。”(《墨子·非命上》,引文均据孙诒让《墨子闲诂》)  相似文献   

17.
“让我们牵手幸福,联网和平。”这是2000年春节联欢晚会上的最后一首歌的最后一句歌词,当时我就想:这不是“与(yu)动”用法吗?“牵手幸福”即“与幸福牵手”,“联网和平”即“与和平联网”。古汉语的特殊活用现象“还魂”了,是偶一用之呢,还是将形成气候?这个问号丢下一年多后,我才又开始关注这一语言现象,后来果有零星收获。下面的例句中标横线的词语,都是与动用  相似文献   

18.
赵燕问:《游褒禅山记》中作者是如何写游山之得的? 《游褒禅山记》的三、四两节在前文记叙的基础上发表议论,即写了作者的游山之得。那么,作者是如何写游山之得的呢? 在第三节,作者先发感慨:“于是余有叹焉。”这一句由记转议,由悔变叹。接着作者层层深入地谈了三点游山之得:1.要求思。作者认为古人之观往往有得,是因为他们不只是“观”。更重要的是他们在“观”后深广的求思,也就是作者悔恨自己没有古人那种深广的求思精神。作者告诉人们要观更要求思的道理。这实际上是由悔产生的一种游山之得。2.要有志。作者先写了游华山洞所见:“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后写作者的感悟:“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再根据作者的所见所感总结出游山之得:故非有志者  相似文献   

19.
在文言文的学习过程中,常遇到如“鼎足之形成矣”(《赤壁之战》)、“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曹刿论战》)两句中加点词语巧合在一起的情况。一些资料,甚或有些教参也不负责任的将此种巧合情况通称为“古今词义的不同”。其实这是一种词语运用中的偶合现象。何谓“偶合现象”?简言之,即指文言文中,两个自成语意的单音词由于表意的需要而偶然巧合在一起,似同现代汉语中同音同形却不  相似文献   

20.
1、《原君》中“以俄顷淫乐,不易无穷之悲,虽愚者亦明之矣”一句,语文课本仅释“俄顷淫乐”,没有注出难点,而一些注本把这句译成用片刻的欢乐,不换无穷的悲哀,这道理即使愚人也都明白”,也觉语意不明,弄不清“这道理”究竟指什么?我们认为,讲通这句关键在多义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