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 毫秒
1.
试论小学、中学教学中的音乐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音乐教育建立在音乐艺术的基础上,是在学生参与音乐活动的实践中进行的。音乐教学必须引导学生参与唱歌、欣赏、音乐游戏、舞蹈、奏乐等音乐实践活动,在具体教学活动中对学生进行音乐教育。音乐教育是最能培养人、陶冶情感的一门学科,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身体素质、审美素质、道德素质等方面,有着特殊的影响和不可取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青少年身心全面发展具有其他学科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进入了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的重要阶段,各级各类学校大力发展音乐教育,提高学生音乐素养,培养高尚的音乐品格。本文针对我国地方学校音乐教育发展状况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对于音乐教育发展前景提出了合理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 20世纪末中国音乐教育所取得的成就及面临问题的分析,重新审视了音乐艺术教育对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价值和作用,确立了新的课程目标,使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音乐教育,在 21世纪得到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正我国近代著名学者梁启超曾经说过:"欲改造国民之品质,则诗歌音乐为精神教育第一要件"。由此可见音乐的德育功能。德国的音乐教育家奥尔夫说道:"音乐应同其他学科一样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音乐能培养学生的情感、想象力和个性"。《初中音乐教学大纲》指出要把思想教育寓于音乐教育中,而《新课程标准解读》则更进一步指出:音乐教育要实现"育人"的目的。由此,我们不难发现音乐教育对于学生音乐素养和道德观念  相似文献   

5.
音乐教育是进行美育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对于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作为美育重要组成部分的音乐教育,不仅和德育、智育、体育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以它自己的特殊手段,有力地促进德育、智育、体育更全面地发展。它不但与德育、智育、体育相辅相承,而且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幼儿音乐教育在幼儿教育中有着重要的地位,良好的音乐教育对于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十分有利,能够促进幼儿身心的全面发展.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基本教育理念是"原本性音乐",并不是要求学生简单地做为听众,而是要求学生作为演奏者参与进来.运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幼儿能够很好地感受音乐的魅力,对于提高幼儿音乐教育质量有着很好的效果.本文将对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幼儿音乐教育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探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价值,为提高幼儿音乐的教学质量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学校音乐教育目标应是通过学习音乐 ,达到促进道德和智力的发展 ,培养丰富的个性 ,满足情感发展要求。大学音乐教育应该以提高大学生的音乐素质为突破口 ,在普及的基础上求提高 ;这就需要把音乐教育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8.
音乐是美与善结合的最好载体,音乐与伦理密不可分,应注重将伦理教育寓意于普通音乐教育之中,首先通过音乐作品熏陶给人以美的震撼和享受,继而升华为对受教育者进行伦理教化。普通音乐教育是美育和德育的结合,面向青少年,在基础音乐教育实践过程中,强化伦理熏陶,发挥音乐的道德涵育功能,应该成为普通音乐教育的价值依归。  相似文献   

9.
中职学校的音乐教育是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指标,从审美的视角去把握中职学校学生的音乐教学活动,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并形成有成效的教教育学实践模式,是当前音乐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普通中职学校的音乐教育应从人的情感和感知审美的角度,把着眼点放在对音乐教育教学的情感化和对音乐的审美化的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10.
大学教育的培养方向如果单纯追求人才对某一方面知识技术的拥有,就会偏离培养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轨道。音乐教育是大学素质教育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音乐教育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情感、审美能力、陶冶情操等有着重要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1.
音乐教育是美育的重要内容,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在全面有人的素质教育的整个过程中,音乐教育又起着德育、智育、体育所不能替代的作用。音乐学科的特点是:知识面广,综合性强。既有思想、文学、历史、地理、民俗等知识的传授,又有严格的节奏规范和发声、吐字等技能训练。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综合素质的最佳途径。那么,如何在音乐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呢?一、潜移默化的思想素质轻有音乐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内容广泛,其中有热爱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政治教育,也有爱护集体、团结同学、热爱劳动、尊敬老师、孝敬父母的传统道德教…  相似文献   

12.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现代德育为中学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内容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学语文教学渗透现代德育 ,不仅要培养学生爱国爱民的高尚情操 ,还要注重渗透现代德育意识 :培养学生创造品格 ,健全学生人格 ,砥砺学生耐挫力。激励学生的创造情感 ,培养学生的同情心与宽容心。使学生成为具有健全的人格和情操高尚的人。  相似文献   

13.
高师音乐教育不是培育简单的艺术人才,而是培育综合文化层次的音乐人才,长期以来,我们培养出的人才与基础教育严重脱节,不能服务于中小学的音乐教育。因此,《新课程标准》的出台,为高师音乐教育的改革提出了新的理念,即突出了音乐课的审美价值,强调了音乐艺术对人的全面素质的培养。笔者就此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音乐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幼儿实施音乐教育是促使幼儿和谐发展、健康成长的一种重要手段。而节奏感是从事音乐活动所必须的一种能力,是使音乐富有生命力。准确把握音乐节奏是理解音乐的基础,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可促进音乐感受能力的发展。因此,对幼儿进行音乐教育从节奏入手是极其重要的。  相似文献   

15.
音乐教育同其他艺术教育一样 ,主要功能是审美教育。在教学中 ,应充分调动听、唱、奏、思等多种手段展开教学活动 ,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下感受音乐 ,并且要善于挖掘教材中最感染人心灵的内容 ,作为教学的切入点 ,带领学生细致入微地体验音乐所表达的情感。内心与音乐产生共鸣 ,才能培养学生对音乐动心、动情的感受能力。如何更好地达到这一目的 ,我认为需要抓住下列几点。1 .捕捉音乐形象 ,激起情感涟漪要让音乐感染学生 ,首先要帮助学生听懂音乐。而捕捉音乐形象是听懂音乐的重要前提 ,特别是器乐曲欣赏 ,在分析作品时要帮助学生捕捉音乐形象 …  相似文献   

16.
音乐教育哲学是音乐教育实践的理论基础和行动指南。在音乐教育过程中结合音乐教育哲学观的审美、美育、社会功能、实践、文化的观点,突出以"音乐创造"为核心的音乐教育哲学观。用综合、辩证的思维对音乐教育哲学观进行分析,主张将音乐创造深入到音乐教育的实践过程中。激发学生和音乐教师自身的音乐创造力和音乐想象力,兼容外界新事物、新元素,将创造为核心的哲学观在音乐教育中发挥到淋漓尽致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发挥学科特点,在听听、唱唱、跳跳、奏奏中使学生接受音乐教育:利用情感的作用,用音乐打动学生心灵.培养学生高尚情操;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  相似文献   

18.
音乐素质的培养是对一个人音乐综合能力的培养,不能将它等同于弹钢琴,奏小提琴等技能与技巧,音乐素质的培养应该包括对音乐的深层认识,审美境界感悟等等许多方面,本文将对音乐教育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探讨研究。  相似文献   

19.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为高职院校学生德育提供了丰富的伦理文化资源,而且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培育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激发学生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培养学生勤劳节俭的精神品格及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等,对高职院校学生德育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建设及社会实践活动等有效途径,着力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德育资源,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德育功能,不断增强德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相似文献   

20.
美育作为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与德育和智育一起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在中学教学中特别是作文教学中实施美育,有益于培养学生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可以帮助学生写出文质兼美的习作,有利于学生情感的释放和健康心理的形成。但是,现在学校教育中盛行的功利取向的美育观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以美怡情,开启学生情感之门的良好作用。本文从美育的情感本质入手,着力于探讨中学作文教学的美育功能与学生情感解放的关系,希望以此为切入点,利用作文教学的美育功能创设学生的审美心境,解放学生的内心情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