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宝平 《出版广角》2015,(11):64-65
在报纸的编辑流程中,版面设计是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我国报纸历经了几十年的发展变革,版面形态逐渐从单一到多元,从重文字到重视觉,越来越多的人对报纸版面的视觉设计更加重视.在新媒体环境下,各种技术的革新以及媒介产品的应用,对报纸版面的创新起到了推动作用.本文从新媒体环境角度出发,对报纸版面的革新进行探究,阐述了我国报纸从文字到视觉设计的发展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2.
报纸版面是报纸编辑的重要环节,是报纸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台湾报纸版面经过数十年的变迁,版数增加,版面形态呈现从走文到方块、从单调到多元的趋势,越来越强调视觉意识.看似技术性的报纸版面形态变化,其实是由技术革新、编辑感知的读者需求、媒体竞争环境,以及各种政治及社会压力相互作用而带来的.在读图时代如何在版面设计上令图文交相辉映,充分发挥报纸的社会功能,值得每一位从业者深思.  相似文献   

3.
当下,我国的晚报、都市报等大众化报纸,以及广播电视的民生新闻栏目都呈现出一种传播形态:新闻选择更趋向于大众,新闻报道步人大众化.回望历史,我们会发现,基于特殊的历史情景以及新闻事业本身的发展规律,这种传播形态从19世纪70年代发轫一直延续到当代.  相似文献   

4.
牟国庆 《青年记者》2016,(26):41-42
近些年来,在新媒体、新技术的不断冲击下,报纸生存环境和竞争格局正发生着深刻变化,报纸的发行量出现了不断下滑的现象.报纸从产品形态、传播方式、传播价值到商业模式都受到冲击,读者阅读习惯的改变,是致使报纸发行量尤其是零售发行量不断衰减的根本性因素.颓势难以避免,但黯然退出历史舞台也似乎与现实需求不符.  相似文献   

5.
以报带网 面对网络的冲击,报纸推出应对举措,从简单的电子版,到兴办报纸网站,再到当下的报网互动,可以看出,这是一个从被动到主动的过程.以报带网,是报纸在网络时代谋变迈出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6.
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期以来,一波又一波的改版热潮,使我国报纸形态开始有了较大的发展变化,和建国后的四十多年较为沉闷、千报一面的报纸形态比较起来,真可谓是百花齐放、异彩纷呈.随着这十多年我国经济、社会、文化的飞速发展,无论是创办了百年的老报,还是创刊不久的新报;不管是中央级的党报,还是地方上的都市报;也不管是大众化报纸,还是专业性报纸,几乎无一例外每张报纸的外在形态都有了不小的革新.当然,这些革新并不是孤立的,既与社会、经济、科技等各方面的发展密切相关,也与报纸自身的许多因素不可分割.可以说,报纸形态的变化从一定程度上透露出了这张报纸的特点、定位、实力等.  相似文献   

7.
张帆 《出版科学》2012,20(5):76-78
从建国初期到现在,随着市场化的推进和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报纸的发行渠道不断发展变化,主要表现为报纸发行渠道的主体之变、形态之变和功能之变。  相似文献   

8.
刘光明 《新闻知识》2002,(2):14-14,9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报业市场和报纸产业经历了高速成长的阶段,与10年前相比,今天的报纸从办报理念、编采方针、报纸形态到报社经营管理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未来几年,随着社会发展、技术进步、报纸外部经营环境的变化和报业竞争的进一步加剧,可以预见报纸产业会发生更加深刻的变革。尽管这一过程充满各种变数,但思考和把握未来几年报纸的发展趋势,对我们主动应对报业市场激烈的竞争,自觉调整办报思路,跟上报业发展主流,仍然具有积极的意义。本文侧重于从报纸形态和报纸编辑方面,思考目前正在发生或已在酝酿的一些…  相似文献   

9.
报界曾有"三步五秒"之说,说的是读者到报摊买报纸时,选择哪一种报纸,考虑的时间只在走动三步之间五秒之内.瞥一眼,买不买,就看有没有他感兴趣的信息,这时,被称为新闻"眼睛"的标题,就显得尤其重要了.  相似文献   

10.
当下,我国的晚报、都市报等大众化报纸,以及广播电视的民生新闻栏目都呈现出一种传播形态:新闻选择更趋向于大众,新闻报道步人大众化。回望历史,我们会发现,基于特殊的历史情景以及新闻事业本身的发展规律,这种传播形态从19世纪70年代发轫一直延续到当代。  相似文献   

11.
詹佳如 《新闻大学》2023,(10):76-89+122
1905年的《申报》改版使报纸从脱胎于书册式、具有书籍向报刊过渡特征的信息组织和呈现形态,转型为现代报纸所共有的断裂的、条块化的、马赛克式的信息组织和呈现形态。《申报》的改版不是孤立现象,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上海日报业一系列显著变化的缩影。改版所透露出的是城市报纸从报人、组织机构到信息搜集、组织和呈现模式全方面的变化,背后则是报纸所生长的城市环境的变化。《申报》从面对相对同质化的士绅读者群,转向差异化的城市识字阶层。1905年的改版,使《申报》转型成为近代商业报纸的另一种典型形态,因而成为77年《申报》史的关键断裂点。这也是透视中国近代商业报纸在类型上的复杂性和历史演进规律的重要历史事件。  相似文献   

12.
互联网等新媒体的诞生给传统媒体带来了冲击,但也带来了机遇.互联网新闻出于报纸,报纸还可以嫁接到不同形态的媒介中去,发展新媒介实际就是拓展传统媒体的空间.  相似文献   

13.
从近代报纸诞生到互联网的出现,“第一媒体”和“第四媒体”的年龄相差几百年.跨越这几百年的距离,报纸和网络现在作为活跃的媒介形态同时为广大受众提供着新闻信息.这两者间的关系,经历了各自发展时期、对抗时期、竞争与合作并存时期、报网互动时期以及未来可以预见的报纸、网络和其他媒介形态走向融合的时期.本文采用文献分析和内容分析的研究方法,以报纸和网络间关系的演进过程为线索,通过对二者关系的分析,着力探讨报网互动的出现原因和互动的主要形式.  相似文献   

14.
李杰 《编辑之友》2015,(8):80-83
作为报业数字化浪潮中的一种新的传播形态,云报纸从其概念提出到成功出版,始终面临着两种声音与论调:一种认为,云报纸能让“互联网活在报纸上”,能成为拯救报业的救命稻草;另一种认为,由于其费力程度高,受众需求小,云报纸注定与之前的二维码命运一样,只是昙花一现.到底哪一种论调是贴近实际的,文章通过对云报纸及其信息收受模式的认知度与接受度进行网络调查,对云报纸编辑出版的策略提出些许建议.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新兴媒体的发展,尤其移动终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和APP应用商店的兴起,发行数字报纸成为传统纸媒不断拓展生存空间的一种新趋势.而与数字报纸兴起相伴而来的,却是数字报纸盈利模式难以解决的问题,及由此引发的关于收费和免费的争论也从未停歇. 数字报的兴起及收费阅读的发轫 目前,国内外数字报纸的形态不外乎四种:一是如2012年12月15日刚刚关闭的由新闻集团创办的《The Daily》,为iPad专属报纸;二是将现有的平面媒体内容平移到网络,诸如大多数报纸的电子版;三是精选报纸内容,诸如《南方都市报》在苹果、安卓等系统上开发的客户端;四是24小时不间断更新,即时发布信息,诸如《钱江晚报》的移动客户端"浙江24小时".不论哪种形态,数字报提供给受众的大多是免费阅读的文化盛宴.但是,就在越来越多的人们对此习以为常,坦然享受这种阅读福利的同时,情况却在悄然发生着变化.  相似文献   

16.
随着改革开放,经济发展,新闻事业发展很快,全国公开发行的报纸已达2000多种。这使得报纸副刊的类型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远不是几十年前,甚至几年前的那种形态和结构。变化特别显著的是读者、作者也与以往有很大的不同,一批被称作报纸作家、记者作家、专栏作家的专业的、业余的作者云集到报纸的副刊,使得报纸副刊的趣味性、可读性远远胜过文学期刊。当然,伴之而来的便是稿件和人才的竞争口趋激烈,各家报纸都使出浑身招数,盯住学者名士,影视名星,一为报纸出彩,二为建立一支作者队伍。  相似文献   

17.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报业从1978年的186种已发展到现在的2000多种。改革开放以来,报纸不仅在数量上有较大的发展,功能与结构也有相应的变化,这促使报业的经营机制发生了深刻的转变。这种转变分为三步:第一步是创自办发行。1985年《洛阳日报》开自办发行之先河,之后许多报纸效仿,至1992年全国自办发行的报纸已达500家。第二步是打破“大锅饭”。1992年《沈阳日报》率先实行内部聘任制,1993年有128种报纸改版、扩版后,基本上都实行聘任制、岗位责任制。第三步是组建报业集团。以1996年广州日…  相似文献   

18.
标题号称新闻的“眼睛”。拥有一双富有神采的“眼睛”,无疑会为文章增添不少生气。传播学界对报纸素有“三步五秒定销售”的说法.说的就是读者到报摊买报纸时.决定购买行为的时间仅有五秒种、不超出三五步之间。在一张信息量丰富的报纸中,首先吸引读者注意的就是标题。精彩的标题对新闻的包装和广告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相似文献   

19.
由纸媒出版物发展到电子出版物、网络出版物,一个全新的出版形态让人目不暇接.报纸作为直接影响公众的传播载体,最早实现了网络化,采编工作只需在电脑上操作就可完成,并通过网络传输给照排、校对工序实现报纸快捷迅速出版.  相似文献   

20.
曾杰 《新闻大学》2005,(2):84-86
本文就报纸版面形态的价值与功能作了界定与区分,认为自九十年代来,报纸刊型正走向多元和功能互渗时期,刷新了报纸的版面语言模式,加速了报纸的现代化进程,但也给当代报学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报学需要对刊型进行区分,通过对专刊、副刊、新闻刊的价值与特点的重新认识与把握,实现报纸版面话语由传统到现代的转型。一、传统刊型面临挑战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起,随着报纸市场化步伐的加快,报纸的专刊与副刊、专副刊与“正刊”新闻版的关系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一是传统的文艺副刊的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