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舒 《教书育人》2004,(1):16-17
一、目前现状   由于近几年来国内各高校扩大招生,学生数量明显增加,师资队伍的扩大远远满足不了学生急剧增长的需要,这就势必打破传统的小班授课,而采用百人以上的大班授课的方式,英语课堂人数剧增,给公共外语教学带来很大压力.   ……  相似文献   

2.
大班式教学(也称大班课)是指教师为合在一起的两个(60人)以上的小班同时授课的一种课堂教学形式.一般情况下合班后的人数在百人左右,个别的高达二三百人.……  相似文献   

3.
在英国,一个班级的学生人数一般为20至30人,少则十几人,30人以上的就比较少了。美国教育部颁布的《1998年降低班级学生人数暨教师素质法》规定小学一至三年级的班级学生人数降至18人。加拿大、澳大利亚、法国等发达国家的中小学也掀起“缩班狂潮”。在亚洲人口较多的日本、韩国以及我国的香港、台湾、澳门、深圳、上海、北京等地也已逐步开始小班教学。然而,目前在我国大部分地区,一个班级的学生人数一般都在50人以上,40人组成的班级就不多见了,更别说30人以下的班级了“。大班教学”还非常普遍,并且无法在短时期内改变这一现状。虽然“大班…  相似文献   

4.
通过实证研究、调查研究及比较研究法,对2011年以来四川大学大学数学课程教学班级、教师及学生人数、学生成绩等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发现教学班级数量不断增加,班级人数不断减少,但是距离30人的小班教学还有较大差距;大班、小班中学生成绩受课程及其难度的影响较大;师生对小班化教学的期望存在差异,“大班授课,小班研讨”的实施出现异化。建议正确认识适合中国国情、适合大学数学课程特点的小班化教学;加强高校教师教育,促进高校教师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方法转变;新进适量的教师,鼓励大学数学在职教师多上课,鼓励教授为本科生上课;有效推行“大班授课,小班研讨”,不断提升助教教学和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5.
自我国高校扩大招生以来,英语课堂人数剧增的实际使大班授课成为英语教学的必然趋势。大班英语教学中如何加强师生交流与配合,如何以学生为中心有效地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运动生物力学教学效果,对我院学生进行"大班授课,小班讨论"授课,并收集指标,获取数据用Spss for windows 16.0分析,结果显示92%以上学生喜欢"大班授课,小班讨论"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7.
张丽 《教书育人》2007,(4):106-107
自我国高校扩大招生以来,英语课堂人数剧增的实际使大班授课成为英语教学的必然趋势。大班英语教学中如何加强师生交流与配合,如何以学生为中心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应用英语的能力,成为我们英语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发展,进行大班英语课堂教学成为一种趋势并将长期存在。针对当前大班英语课堂提问存在的一些问题,例如人数众多而课堂授课时间有限,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教师缺乏对学生回答问题的有效评价和反馈,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有效教学提问策略,对高校大班英语教学提供启发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丘薇 《时代教育》2012,(11):189-190
随着高校的扩招,越来越多的学生进入大学接受教育。学生人数的增加给英语教学提出各种挑战,其中英语口语大班授课中存在的难题就是值得教育工作者积极探讨和并有效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从探讨大班口语课堂存在的困难和如何让大班口语课堂顺利序开展并有效帮助学生提高英语口语能力的角度出发,提出了笔者本人的看法与对策。  相似文献   

10.
亢莉 《教学与管理》2012,(30):130-131
在英语教学中,学生英语听说能力也存在大班(50人以上)授课实施困难;少数学生"垄断发言";教学中的小组讨论难以开展,学生参与度低;计算机网络教学经济成本高;学生的口语不足以表达自己的思想;教师在课堂上启而不发的现象等诸多问题[1]。直接教学"direct instruction"的理论家们认为,练习的机会  相似文献   

11.
例幼儿园有大、小两班,小班人数是大班人数的35。如果从大班调出4人到小班,则小班人数是大班人数的57。问大、小两班一共有多少人?一般解法:把不变量看作单位“1”的量题中的两个分率的单位“1”量(大班人数)和比较量(小班人数)前后都发生了变化。但是,两班总人数是一个不变的量。因此,应把题中的两个分率都转化成两班总人数为单位“1”。从“小班人数是大班人数的35”可知:小班人数是两班总人数的35÷(1+35)=38;从“小班人数是大班人数的57”可知:小班人数是两班总人数的57÷(1+57)=512。由此得知,从大班调到小班的4人,相当于两班总人数的5…  相似文献   

12.
有问必答     
请问:幼儿园按幼儿怎样的年龄分小、中、大班?每班以多少幼儿为合适?幼儿园应按怎样的编制配备工作人员?(江西王富珍) 以上三个问题在《城市幼儿园工作条例》(试行草案)第六章二十八款中都作了明确的规定,现摘录有关内容供你参考: “幼儿园按年龄分设小班(三至四岁)、中班(四至五岁)、大班(五至六岁)。”“各班人数:小班二十至二十五人,中班二十五至三十人,大班三十至三十五人。寄宿制幼儿园各班人数可酌减。各地可按实际需要,适当增减各班人数。”“幼儿园各类人员的编制:三个班以上的设园长一人,行政助理一人,六个班以上的设正副园  相似文献   

13.
一、发挥小班化优势,探索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教学方法以往的大班授课由于受条件限制,往往偏重于教学信息的单向传输,学生参与度较低,教学针对性不强,而小班化教学由于人数大大减少,教师能在教学  相似文献   

14.
"大班授课小班讨论"教学改革试图打破传统"大班授课"的封闭教学方式,促进教学多元互动的良性展开,"政治学原理"课程最适宜采用"大班授课小班讨论"教学模式。"大班授课小班讨论"教学由组建教师团队与学生讨论小组、大班授课、学生自主学习、小班讨论四个环节构成,其中,"小班讨论"环节可采取小组讨论、直接发言、辩论、读书报告会、小讲座等五种形式。促进"大班授课小班讨论"多元互动,需要改变考核方式,加大教学投入,建设高效团队,共享网络平台。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发展和教育观念转变,学校教育和班级授课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发生深刻的变化,趋势之一是小班化教育,这已成为全世界教育研究者的共识。传统大班教育由于学生人数过多,不便因材施教,不便充分发挥学生个性,教学使用批量生产的方法,使所有人整齐划一,学生不同天资水平被淹没。小班化教育由于人数减少,学生广泛参与成为可能,教育者能够在教育过程中观察学生学习特点、关照学生个体差异,具备大班教育和管理不具备的优越性,使教育个性化的实现成为可能。小班化教育实验在中国有近二十年,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但也有不少学校效果并不明显。作者认为更新教师教育理念,提升教育能力,是现代小班化教育事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6.
高职院校因师资力量缺乏、偏重专业技能等多方面原因,思政课作为公共课程,多数都是由120人以上组成的大合班进行授课。虽然"大班授课"扩大了单位教师的教学量,有利于教师在规定的时间内按规定的教学大纲和教科书有计划地进行授课。但受到时间和学生数量等客观因素的限制,不利于师生互动,针对性和实效性大打折扣。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普遍采用"大班授课,小班讨论"教学模式,它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升思政课的实效性,适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符合高职院校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值得广大高职院校借鉴,应大力加强和推广。  相似文献   

17.
很多高校"感测技术"课程采取大班授课的方式。大班学生层次差异大,接受能力不同,且"大班教学"师生之间的互动难度大,统一授课造成学生参与度降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将积极心理学融入大班课堂教学、更新和扩充学生感兴趣的教学内容、大班教学与小班研讨相结合"等解决策略,以期提高"大班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18.
Kate Exley和Reg Dennick在Small Group Teaching一书中提到,西方国家的教育家认为,人数超过35个人的班级即是大班,会给教学目标的实现带来极大的困难。而我国近几年的高校扩招政策让大学内出现了动辄四五十人的英语大班,使教师很难开展全班性的操练活动,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难以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培养。分组活动可以将大班化整为零,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课堂参与程度。  相似文献   

19.
一、发挥小班化优势。探索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教学方法 以往的大班授课由于受条件限制,往往偏重于教学信息的单向传输,学生参与度较低,教学针对性不强,而小班化教学由于人数大大减少,教师能在教学内容上进行适应不同学生的处理,[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有些应用题利用给出特殊数值代入条件(即赋值法)可实现巧解。例1幼儿园给大、小班小朋友分苹果,平均每人可得2个;若仅分给大班,则平均每人可得3个。若仅分给小班,平均每人可以分得几个?常规方法:将第一次分给小班的苹果分给大班,则大班每人可得1个。因此推知大班人数是小班人数的2倍,所以小班每人可得6个。显然这样的解法须有一定的抽象理解能力。赋值法:因为苹果的总数是偶数,而大班平均每人分得的数为奇数,所以大班人数只能是偶数。我们不妨假设大班有4人,容易得出苹果有3×4=12(个)。所以共有小朋友12÷2=6(人)。小班有人6-4=2(人)。若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