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第9届世界杯女排前六强队网上实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健辉 《体育与科学》2004,25(4):56-58,62
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统计法、比较分析法等方法,对第9届世界杯女排比赛中国队与前六强队比赛技术统计资料进行比较分析,通过分析得出:中国女排世界杯夺冠,主要是快速多变的进攻战术得到了较好的运用、心理素质稳定、失误少的结果。但是,中国女排网上实力与世界强队相比没有绝对优势。提示现代世界女排比赛朝着女子排球男子化和“速度排球”的方向发展。指出中国女排应进一步加强接发球的训练,以保证快速多变的进攻战术运用,对拦网的判断和移动的速度进一步加强训练,不断提高拦网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通过近一年来对上海女排运动员在训练中要求加强临场观察,做出准确拦网选择等,培养运动员判断意识、提高判断能力、发展集体拦网的配合协调能力的训练,使女排运动员的拦网的判断拦网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比赛中拦网得分和有效拦网有了提高,拦网无效和失误方面减少,在拦网预判和整体拦网效果较好,取得了全国联赛第二名的成绩。为女排运动训练提供了有价值的训练手段。  相似文献   

3.
运用观察和数理统计等方法,以中国女排、意大利女排、美国女排和巴西女排在第11届女排世界杯中各11场比赛数据为依据,进行对比分析,为中国女排有针对性的训练备战提供数据支撑。结果表明:中国女排应寻求接发球阵型的改变;中国女排的进攻结构不合理,应适当增加后排攻和快攻的扣球次数;相比意大利女排、美国女排和巴西女排,中国女排的拦网效果较差,应加强拦网前预判意识的训练和预判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第13届亚洲女排锦标赛前6强在拦网实力方面进行统计分析,分析亚洲女排拦网技术的发展现状,同时指出中国女排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为中国女排今后拦网技术的训练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从主动得分效果析甲A女排实力状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2002年甲A女排联赛的统计数据整理,对发球、扣球、拦网三项主动得分手段进行比较分析,指出我国女排队伍目前主动得分的实力状况,为提高主动得分能力的训练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中、古之战中国女排失利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分析了第13 届世界排球锦标赛中、古女排两场比赛的统计资料,中国女排失利的原因是身体素质、强攻能力、拦网的成功率均弱于古巴女排。建议中国女排抓身体训练的同时,提高扣球技巧,加强拦防配合  相似文献   

7.
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录像观察法和比较分析法,对2015年第12届世界杯女排比赛中国女子排球队的11场比赛得失分情况进行分类统计,并与参加世界杯的世界女排强队进行比较分析。探讨中国女排在扣球、拦网、发球及非进攻性技术上得失分方面与世界女排强队的优势和差距,旨在为中国女排今后的科学训练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8.
试析中古女排的差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中、古女排第7届世界杯和第26届奥运会两项大赛的统计材料,结论是:中国女排在身体素质、进攻能力(特别是强攻能力)和拦网成功率方面与古巴女排有一定差距。建议中国女排狠抓身体训练,加强前排强攻和后排进攻,提高扣球技巧,加强拦防配合。  相似文献   

9.
现代女子排球比赛,有很多技战术动作和男运动员越来越接近。如空中横向移动拦网、连跳拦网、高点快球、平快球、背飞、高点冲强攻扣球、跳发球等等,无一不需要有良发弹跳力。 我在多年的训练实践中认识到,对少年女排运动员的训练,除了加强思想教育  相似文献   

10.
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等,对2016年里约奥运会中国女排与塞尔维亚女排的两场比赛进行技术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女排在网上占有较大优势,拦网高度远超塞尔维亚女排;单人拦网有效拦网率和拦死率均高于塞尔维亚女排;双人拦网和三人拦网有效拦网率低,二号位拦网效果较好.通过分析影响中国女排拦网效果的因素,提出改进措施,为促进中国女排防守水平的提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龙建新  谭洁 《体育科技》2013,34(2):36-39
运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比较分析法,通过观看伦敦奥运会女排比赛录像进行技术统计,在此基础上,对伦敦奥运会女排比赛中国与巴西、美国、日本队的扣球、拦网、接发球等技术指标进行比较分析,指出中国队与世界强队在各项技术上的优势与不足,并提出建议,为中国女排的训练与比赛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2.
采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对比分析、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参加第30伦敦奥运会排球竞赛的男、女四强第二阶段16场比赛的得分特征进行了比较与分析。结果表明:伦敦奥运会男、女排的竞赛特征、得分方式及得分结构都存在显著性差异。竞技表现是决定男排运动成绩的重要因素;竞技水平是决定女排运动成绩的重要因素。女排的主要得分手段是进攻,男排的得分手段均衡,进攻、发球、拦网和对手失误相当。男排比赛突显攻击性,也增加了失误的风险;女排比赛突显稳定性特点,提升了进攻和拦网得分的比率。并针对以上差距提出训练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3.
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分析法、数理统计法等,对参加2010年女排世锦赛中国女排11场比赛的得失分情况进行分类统计与比较分析,探讨中国女排在扣球、拦网及发球方面与对手之间的优势和差距,以期为今后中国女排的训练和比赛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第29届奥运会中美女排技术效果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第29届北京奥运会中美女排比赛技术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女排在网上进攻的实力不如美国女排,发球攻击性不强,拦网、组织配合不默契等问题,为中国女排在今后的训练中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排球比赛中球队得分结构对其成绩排名有重要意义和作用。综合运用资料调研、数据统计、相关性分析等方法对世界女排强队比赛(以2009年、2010年世界女排大奖赛决赛为例)得分结构与球队成绩排名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研究。通过计算皮尔森相关系数表明:球队比赛排名与球队拦网得分、拦网平均每局效率显著相关且正相关,与扣球平均每局成功率相关性较大,与发球及发球平均每局得分相关性并不显著。对于此规律的认识对排球训练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6.
运用录像统计法、数理统计等对伦敦奥运会中国女排与欧美强队(巴西女排、美国女排)比赛技战术的运用进行比较分析.结论:中国女排在快攻数量上占有较大优势,进攻效果比对手略好,但快攻方式过于单一;强攻和后排进攻及调整攻有改进与突破,但与巴西、美国队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拦网方面与巴西、美国队的差距尤其明显.建议:中国女排应坚持快速多变的战术指导思想,在快攻中大胆创新,使进攻手段更加丰富;在以后的训练及比赛中提高队员发球及拦网技战术能力.  相似文献   

17.
通过分析2015年女排世界杯中国女排在3场11局比赛中的进攻技术、防守技术、及参赛队员基本情况等,探讨我国女排技术的发展方向.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女排参赛队员的基本情况较为理想;在胜负场比率、胜负局比率和得失分比率三方面表现令人满意;在发球技术、扣球技术、拦网技术和传球技术等进攻技术以及在接发球技术、拦网技术和后排防守技术等防守技术方面都好于其他11支世界女排强队.依据本次女排的技战术发挥状态,有针对性的提出建议,希望为提高我国女排的竞技水平和训练效果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中俄女排赛中国队失利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观看实况与录像,采用对比的方法对2002年世界女排大奖赛中俄交锋中国女排失利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队一攻稳定性比2001年大奖赛差,拦网存在明显不足,发球与强攻没有威胁,快速多变受阻,面对高大队员的进攻与拦网无计可施,战术运用不当。建议中国女排抓身体训练的同时,提高扣球技巧,加强集体拦防,渗透“后排快攻”战术。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排球的网上争夺已成为世界重大比赛的主要特点,因此各队都加强了拦网的训练。拦网需要敏捷的头脑、正确的判断和身体各部位的协调一致,因而,它是一项对身体素质要求较高的技术动作。以往,国内外对排球运动损伤的报导,多以膝、腰、肩部损伤为主,而对肘部损伤的报导较少,国外曾有人报导过排球运动员因拦网或倒地支撑等动作引起豌豆骨疲劳性骨折。但对拦网致伤肘部尚未见专文报导。本文试图通过对参加五届全运会女排决赛几个队的调查结果和临床试验分析,就拦网与肘伤的关系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解决和预防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2004~2005全国女排联赛和2004雅典奥运会女排比赛自由人的基本特征包括年龄、身高、体重、扣球高度和拦网高度比较分析,发现和世界优秀女排自由人相比,我国女排自由人的年龄偏小,体重较轻,身高、弹跳素质具有一定的优势,只有弥补不足,发挥优势,才能全面提高我国自由人的运用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