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中语文五册教学参考书译文中竞将“绿云拢扰,梳晓鬟也”一句译作:“(色似)乌云纷扰,原来是(宫人们)一早梳理发鬟。”我以为不妥。《高中古诗文译注讲析》(金盾出版社1993年12月版)190页《阿房宫赋》一文的译注与讲析中,将“绿云扰扰,梳晓鬟也”译为“墨绿的云纷纷扰扰,是美女们晨起梳头啊”,尤觉不妥,美女的头发怎会成“墨绿的云”呢?  相似文献   

2.
高四册《左忠毅公逸事》一文中有“余宗老涂山,左公甥也”一句,教参译为“我的同族的老前辈字涂山的,是左公的外甥”。查《辞海》“甥馆”条,先引《孟子·万章下》:“舜尚见帝,帝馆甥于贰室。”接着写:“古代称妻父为外舅,称婿为甥。”杨伯峻先生《孟子译注》对“舜尚(“尚”,(?)伯峻注:同“上”。以匹夫而晋谒天子,古文云“上”。)见帝,帝馆甥于贰室”一句的翻译是:  相似文献   

3.
《尚书·牧誓》一文中第一句话是这么说的: “时甲子昧爽,王朝至于商郊牧野,乃誓。” 对句中“朝”字,王世舜同志释为“早晨”(见《尚书译注》第113页,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并把全句译为: “在二月五日的黎明时刻,武王率领军队到了商的首都朝歌郊外一处叫做牧野的地方,就在那里举行誓师大会。”  相似文献   

4.
郦道元的《三峡》(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有“夏水襄陵,沿溯阻绝”之句。对于句中的“陵”字,配套《教师教学用书》的参考译文和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的《中学教材全解》都把其译为“小山包”,而长春出版社的《初中文言文译注及赏析》则把其解释为“丘陵”。笔者以为,把“夏水襄陵”之“陵”解释为“小山包”或“丘陵”都不够准确。  相似文献   

5.
《郑人买履》里,有“至之市”句。课本(初一一册)上译“等到去集市”,“至”到,等到。之,往,去。大部分文言读本、参考资料上,都把“之”译为“往”,“去”,划作动词(见《初中语文辅导》,《古代作品讲析》《中学古文译注》等)。这样,“至之市”就显得有点费解,就是把“至之”理解成同义词合用,我觉着也有点  相似文献   

6.
力排佛老、复兴儒学、大倡师道的韩愈,在《师说》一文中对“师”之阐释可谓空前绝后。关于其结构艺术及斐然文采,前辈的分析已近完善,实已无话可说。但在个别字句上,仍觉有可商榷之处。如“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也,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一句中之“书”字,许多通行的译注文本均将其释为“书本”之意。阙勋吾等先生译注的《古文观止》(岳麓书社出版)将该句译为“那些孩子们的老师,只是拿书本教孩子,学会其中的句读,并不是我所讲的传授儒家之道、解答疑难的老师”;《教师教学用书》则如此解释:“那些孩子们的老师,是教他们(读)…  相似文献   

7.
对《梅岭三章》中“此头须向国门悬”一句有以下几种解释: 一、把句中的“向”字释为“对着”。二、这句诗是“典故”(见《初中语文课本成语典故注释》,孙良明著),“故事见《史记·伍子胥列传》,‘吾眼悬吴东门之上,以观越寇之入灭吴也’。”三、重庆师院《语文通讯》曾译为:“我这个  相似文献   

8.
苏运中同志对中学统编教材《阿房宫赋》中“歌台暖响……”句的解释提出了意见,并对此句作了语法分析,认为“歌台”、“舞殿”是“状语”,“暖”、“冷”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响”、“袖”是宾语,于是将“暖响”译为“使音响有暖意”,“冷袖”译为“使舞袖产生寒气”(见《四川师院学报》1980年二期)。这样解释,有失句子原意,也打乱了原句的句法结构。我认为,“歌台暖响……”是一组对偶句,由两个分句构成。前一分句的“欣台暖响”是主语部分,中心词是“响”,带上表处所的“歌台”一词,限制“响”发出的地点,带上“暖”说明“响”给人的感受,“歌台”、“暖”应该是“响”  相似文献   

9.
“见”与“相”在古汉语中可用来表示称代。分别叙述如下。“见”,用在动词前,且处在主动句中,表示称代,用于表示第一人称,根据上下文可译为“我”、“我们”或“自己”。例如:①(吕布)因往见司徒王允,自陈卓几见杀之状(《后汉书·吕布传》)。②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例中的“见”实际上倒置动向之前,“卓几见杀”意即“卓几杀我”。“见恕”即“恕我”。一般认为是因为动词“见”的活用。“相”,表示称代时,也是居于动词前。“相”的称代用法,大致分为两种。第一,如果它后面的动词所表示的动作是由双方发出且接受的,就称代双方,常表示一种互相对待的关系。可译为“互相”、“彼此”等。例如:③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相似文献   

10.
说“何有”     
《论语》里记载了孔子说过的两句结构极为相似的话: (A)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述而》) (B)子曰:“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丧事不敢不勉,不为酒困,何有于我 哉?”(《子罕》)这两句话中都有“何有于我哉?”。杨伯峻先生《论语译注》译为“这些事情我做到了哪些呢?”译文之后还有注解,大意是:如果把“何有”看作“不难之词”,那么,“何有于我哉”便应该译成“这些事情对我有什么困难呢?”全文由自谦之词变为自述之词了。  相似文献   

11.
《五人墓碑记》中有一特殊句:“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此句如何翻译呢?先来看看有关资料的译注。①江夏等编著的《文言文评点译释》(华中工学院出版社)将此句译为:“在大宦官魏忠贤专权乱政的时代,做了官却不能改变自己志节的人,在这偌大的世上,能有几个呢?”将“缙绅”讲为“名词做动词”。②原建平编著《文言文全解》(人民日报出版社)将此句译为:“在大宦官魏忠贤的这场祸乱的时候,当官而能不改变自己志节的人,(在)全国这样的广大地域,(又)有几个人呢?”③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编…  相似文献   

12.
<正> 一、“秦人视之,亦不甚惜”新解 杜牧《阿房宫赋》中有“秦人视之,亦不甚惜”一句。常见的译注有这样一些: 秦人看着,也并不怎么惋惜。(见统编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书高中第四册) 宫中的秦国人看着它们,也不觉得有甚么可惜。(见山西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二十一所高校会编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第三分册)  相似文献   

13.
关于这句话的译注,潘正奇同志举了四种译句,均认为不当,他认为这句话是转折关系的复句,并译为:“人难免常常犯错误,(但犯错误)以后要能够改正。”这样译注,我也不敢苟同。我是这样认识的:如果把这句作为转折关系复句来看,就与这句的上下文  相似文献   

14.
笔者认为第四册《教师教学用书》中《虎丘记》的译文有两处不妥,兹论析如下:1.将“虎丘去城可七八里”一句直译为“虎丘离城只有七八里”,译文中将“可”译为“只”是错误的。“可”无“只”这一意义。查《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可知“可”有“大约、约计”意项,该意项的例句为“夺其军,可四十余人”(《史记·高祖本纪》)。课文原句的“可”放在一个约数“七八里”前,表示对路程的推测,与上面词典用法完全相同。此句中“可”应为“大约、约计”意,所以正确译文应为“虎丘离城大约有七八里”。2.将“欲祠韦苏州、白乐天诸公于其中”译为“想在这…  相似文献   

15.
杨伯峻《孟子译注》在《孟子·公孙丑》章中的“矢人岂不仁于函人哉?矢人唯恐不伤人,函人唯恐伤人”译文中间补充上“如果不是如此,为什么”,使得原本语意上为转折关系的语句而变成了一种逻辑上的论证关系。因此致误。  相似文献   

16.
初中语文第六册文言部分选编了诸葛亮的《出师表》,该课对“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一句中“不毛”的注释为“不长庄稼(的地方),意思是荒凉的地区。”认为“毛”同“苗”,意即生长庄稼。人教版的《初中语文教师教学用书第六册》的译文将“深入不毛”一句译为“深入到寸草不生的地方。”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了薛儒章、孔祥珍等知名学者编译的《中学语文课本文言语言分析》(初中五、六册)一书,该书也把“不毛”译为“不长庄稼的荒凉地区”,也认为“毛”“苗”同音,是个名化动词,为“生长庄稼”。于是乎许多中学语文教师在讲授《出师表》一课时,都把“不毛”译为“不长庄稼的地方”。或“寸草不生的地方”。对此诠释,笔者有不同看法。  相似文献   

17.
读了潘正奇同志《关于“人恒过,然后能改”》一文,(《四川教育》1985.12)有所启发。他指出了某些资料对此句译注的错误,并指出这种错误导致的恶果,是有创见的。但我认为译为“人难免常常犯错误,(但犯错误)以后要能够改正”也欠妥贴。因为如果把“常常犯错误”也看成是难免的,那些常常犯错误的人就很可能以此为借口为自己开脱。  相似文献   

18.
欧阳修《醉翁亭记》:“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中,弈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众宾欢也。”人教版新初中《语》第五册对“射中”作了这样的注释:“射的射中了目标。这里指宴饮时的一种游戏,射中的照规定的杯数喝酒。”(见133页)配套使用的《教师教学用书》将此句译为“投壶的投中了”。(见150页)我认为注释、译均不妥,注释没有解释“射”的含义,而译误把“射覆”与“投壶”混为一谈了。  相似文献   

19.
高中五册课本《柳敬亭传》中的“国变,宁南死”一句,人教社《教参》译为“南明朝廷覆灭,左良玉也死了”,课本⑩注“国变”为“明朝覆灭”,此译注皆悖于史。传载,柳敬亭“尝奉命至金陵,是时朝中皆畏宁南”,课本④注“这是北京被李自成农民起义军攻破,崇祯皇帝死后...  相似文献   

20.
释“敢”     
《鸿门宴》一课中:“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天津市塘沽区教育局教研室编《中学课本古代诗文译注》译为:沛公不先打进关中,您怎么敢进关呢?”烟台师专图书馆编《中学古文评析》译为:“沛公不先攻破关中,您怎么敢进来呢?”这两种译法都将“敢”字照抄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