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李振 《新疆教育》2012,(16):36-36
阅读教学是传授语文知识、培养学生能力、促进个性发展、提高审美情趣为一体的综合性教学。阅读教学中学生能否积极参与,成为教学成败和学生素质能否全面提高的关键。那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呢?  相似文献   

2.
刘芳 《河北教育》2000,(8):32-33
教学过程,是促进学生“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变化过程。教学这一本质属性决定了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能否主动地参与便成为学生素质能否全面提高的关键。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呢?  相似文献   

3.
陈益民 《新课程研究》2010,(2):101-101,113
教学过程,应该是促进学生“自我发展”的变化过程,教学过程只有通过学习者本身的积极参与、消化、吸收才能实现。因此,学生能否主动地参与成为教学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胡朝丹 《成才之路》2010,(4):I0008-I0008
阅读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实现“要用我们民族与全人类最美好的精神食粮来滋养我们的孩子,让他们身心得到健全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与精神成长‘打底’”这一美好愿望的重要手段。阅读教学同样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其教学过程是促进学生。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变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是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是否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是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效果的关键,也是学生语文素质能否提高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阅读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在传授语文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这是阅读教学的价值和作用的最根本体现,也是阅读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阅读教学同样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其教学过程是促进学生"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变化过程。在这过程中,教师是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投入探究,是教学成败的关键,也是学生语文素质能否提高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教学过程,准确地说,应该是促进“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变化过程。教学过程只有通过学生本身的积极参与、内化、吸收才能实现。教学这一本质属性决定了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能否主动地投入,成为教学成败的关键,成为学生素质能否全面提高的关键。如何在阅读...  相似文献   

7.
教学过程,准确地说,应该是促进“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变化过程。教学过程只有通过学习者本身的积极参与、内化、吸收才能实现。教学这一本质属性决定了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能否主动地投入,成为教学成败的关键,成为学生素质能否全面提高的关键。那么如何...  相似文献   

8.
计算机专业教学过程应该是促进学生"自我发展"的变化过程。教学过程只有通过学习者本身的积极参与、内化、吸收才能实现。因此学生能否主动地参与成为计算机专业教学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阅读文章过程,准确地说,应该是促进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变化过程。阅读文章过程只有通过学生本身的积极参与、吸收内化才能实现。阅读课文这一本质属性决定了学生是阅读课文活动的主体。学生能否主动地投入,成为阅读课文成败的关键,成为学生素质能否全面提高的关键。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发挥学生的  相似文献   

10.
教学过程,是促进学生“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变化过程。教学这一本质属性决定了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能否主动地参与便成为学生素质能否全面提高的关键。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呢? 一、摆正教和学的关系,使学生乐学 课堂教学要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其关键是要摆正教和学的关系。教和学的过程就在于,教师借助教材把知识转化为学生的能力,而这种能力又不能简单地直接灌输。因此,教学中,首先要变过去教师讲学生听的单向结构为教师讲学生听,学生讲教师听和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的三向结构。从而改…  相似文献   

11.
素质教育的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而这个目标,主要是学生在学习中能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能否主动地参与.这是教学成败的关键.是学生创新思维能力能否得到培养和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正>教学过程是促进学生"自我发展、自觉完善"的变化过程。教学这一本质属性,决定了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只有通过学生的主体参与、内化、吸收,才能实现教学。课堂上学生能否主动参与便成为学生素质能否全面提高的关键,我们知道学生的学习动机、兴趣、克服困难的意志、良好的学习思想、道德、情感思维等都是在课堂中获得发展的,因此,我们应着眼于学生的主动精神、自我意识。那么,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呢?  相似文献   

13.
教学过程,应该是促进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的过程.教学过程只有通过学习者本身的积极参与、内化、吸收才能实现.因此学生能否主动地参与成为教学成败的关键,也是增加师生互动性的前提.  相似文献   

14.
爱因斯坦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我们传授的知识能使学生产生兴趣,那么他们就会主动地、兴趣盎然地去探索和领会。为此,我认为在数学教学中可尝试快乐教学法,激活学生决乐因子。同时,教学过程是促进儿童“自我发展”的变化过程,教学的对象是具有潜在智能、充满情感和个性差异的活生生的人。教学的目的只有通过学习者本身的积极参与、内化、吸收才能实现。教学的这一本质属性决定了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能否主动地投入,成为教学的成败的关键。所以要让学生陕乐地参与,大胆地体验,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效率的高低,往往取决于对话过程的有效程度。建立平等关系,是进行有效对话的基础:师生共同走进文本,是进行有效对话的前提;抓住教学生成,是进行有效对话的关键;追求对话深度,是进行有效对话的核心;教师适时引导,是进行有效对话的保障;促进学生发展,是进行有效对话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唐新明 《生物学教学》2001,26(11):14-14
素质教育的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而这个目标 ,主要是看学生在学习中能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学生能否主动地参与 ,这是教学成败的关键 ,是学生素质能否全面提高的关键 ,是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否得到培养和发挥的关键。那么 ,这种主体意识究竟应该如何体现呢 ?1 由被动学习变主动探索传统的教学过程脱离学生的学情 ,教学效果差。而一般说来 ,学生参与度越高 ,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得越充分 ,学习效果也越好。我在上“基因突变”一节时 ,首先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上课伊始 ,投影一幅图片 (图片来自本校附近一…  相似文献   

17.
在初中语文的教育教学中,阅读是一个关键的环节,阅读教学更是以语文教学中最关键的部分出现,和学生的成长紧密相连。假设,在初中语文教育中没有阅读教学这一环节,学生也就不能培养良好的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初中语文作为基础教育出现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怎样去提高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各个方面的发展,减轻学生在课堂上、在家中的负担,成为语文教学难题。  相似文献   

18.
在小学语文的教育教学中,阅读是一个关键的环节,阅读教学更是以语文教学中以最关键的部分出现,和学生的成长紧密相连。假设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没有阅读教学这一环节,学生也就不能培养良好的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语文是母语,必须从小学生抓起,因此形成良好的教育教学方式显得尤为重要。所以,在如何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上,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便成为关键。小学语文作为基础教育出现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怎样去提高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各个方向的发展、减轻学生在课堂上、在家庭中的负担,成为教学难题。  相似文献   

19.
课堂教学是师生思维相互沟通、碰撞、交流的过程,是一个动态生成系统。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要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必须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直接决定着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让学生真正参与教学,是教师必须具备的教学能力之一。能否有效地促进学生参与教学,是衡量教师授课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准。  相似文献   

20.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具有强烈的参与意识和自尊心,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这个因素,热情鼓励和精心诱导他们最大限度地参与教学过程,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一、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兴趣兴趣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动力,而教学艺术的本质在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阅读教学中,教师提问要带有启发性,更要善于使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措词与表达方式,这样才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兴趣与热情。如教学《蜜蜂引路》一文,出示课题后,我便启发学生设疑:“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以促进他们积极思考。接着,我依据教学思路,参照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