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应该使一个人的教育适应他这个人,而不是要去适应他本身以外的东西。”目前,我们许多教师的教育教学特别是公开课教学适应的不是学生,而是为适应学生本人以外的东西。我们许多教师在公开课上玩花样、作秀、做假,使原本适应学生的公开课教学成了“目中无人”的教学,学生在公开课上不再是具体的有个性的人、有生命的个体,  相似文献   

2.
《当代教师教育》2014,(2):61-65
人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师自身人文素养教育则是实现"育人为本"的根本保障。当前教育中因教师人文素养教育缺失而导致的教师"目中无人"及"人学空场"之现象令人汗颜。如何加强教师自身人文素养教育已然一个迫切的问题,本文基于对《教师教育课程标准》的反思,从人文的教育理念、人文的课程目标、人文的课程设置三个维度分析探求了教师人文素养教育路径。  相似文献   

3.
数学学科具有很强的人文性,在教学中,教师要体现对学生的人文教育和人文关怀。以"元、角、分"教学为例,说明在教学中人文教育的具体呈现。  相似文献   

4.
三十多年阅读多种中学数学教育期刊和多年的审稿经历,使笔者读到全国各地大量优秀教育、教学论文,从中学到不少新的知识和宝贵的教育、教学经验,特别是一大批年轻研究者,他们思想开放,锐意改革的精神,值得我们好好学习.但是,从大量的阅读中,也读到了一丝忐忑与不安.那就是不少年轻的研究者以直接或间接地否定中国数学教育为铺垫来"立论",以阐释自己的"新发现"或"新创见".例如在文头或章节起始往往在"注入式教学"、"填鸭式教学"、"教师占有式教育"、"满堂灌"、"满堂练"、"记忆型教学文化"中的"教师话语霸权"、"学生死记硬背"、"机械模仿"、"教师目中无人"、"教学没有生命"等语词前冠以"中国传统数学教育(教学)".  相似文献   

5.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小公主"、"小皇帝",过多的溺爱与纵容使他们变得目中无人,但他们并非不肯付出,只是不知如何付出罢了.这就要求教师要注意启发引导,让他们学会关心学会爱.培养学生的爱心,首先,师爱是对学生爱心教育的示范.其次培养学生人集体观念,对学生进行爱心教育.再次还通过体验生活,培养爱心.  相似文献   

6.
较长一段时期以来,语文课存在着重知识传授、分析讲解,轻思想教育、形象感染的现象,缺少实际能力的培养。教师在课堂上费时费力地教,学生听得昏昏欲睡,教学陷入“目中无人”的痼疾中,背离了学校教育的目的。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作为教师,应当像导演,对所教语文课进行二度创造。这  相似文献   

7.
孟祥才 《考试周刊》2013,(33):32-32
<正>要实现新课标提出的语文教学目标,我认为必须改变旧式教育的诸多弊端,把学习语文的"权利"还给学生。旧式教学方法有三个弊端:一是教师讲得太多,二是启发性语言太少,三是个别教师"目中无人"。讲得太多,指教师在传统授课机制的影响下,每节语文课滔滔不绝地对教材进行全面透彻的分析,认为唯有这样,才算尽到职责。由于没有时间看书,学生只能顺着教师讲解的思路思考,结果事倍功半。  相似文献   

8.
苏霍姆林斯基在逝世前一年发表了重要文章《人是最高价值》,阐述了关于"人学"的基本观点:学校为学生而存在,教师不可"目中无人";学校的培养目标是"真正的人";不断改进教育教学,增强教育魅力;从培养"平民人格"做起,逐步提高育人水平。  相似文献   

9.
洋思中学和以洋思中学为代表的名校,曾经引领和推动了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他们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模式已不再适应当今教育教学的新形势、新要求。本文拟从育人理念和课堂模式两个方面论述洋思中学的教育实质还是"目中无人"的教育,已不适应"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10.
陆建国 《小学生》2012,(11):46-46
传统的历史教学法只强调教师的讲授作用,而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课堂结构的千篇一律,难以创设生气。这种仅仅把学生当作教育的对象和客体,重教师而不重学生,重传授而不重探索,重管教而不重自觉,重统一而不重多样,片面强调学生受动的一面,抹杀了学生能动的一面,压抑了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也束缚了学生主体性的发展。这种忽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体地位的"目中无人"的教学方法,其结果必然导致学生"听而不闻,学  相似文献   

11.
在素质教育不断发展的形势下,我国教育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了。激励教育是教师运用各种激励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对学习的热情度。在开展小学语文"趣、活、实"课堂教学模式中,"趣"如药引,必须贯穿整节课;"活"即教学过程中方式灵活多变,变中有律;"实"即教学效果。如果在这种课堂教学模式中运用有效的激励手段,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有利于提高教学的效率。本文主要针对激励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展开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老子说:“天下事必做于细”,西方人说“上帝存在于细节之中”,细节是文化,需要我们去学习;细节是科学.需要我们去研究;细节是艺术,需要我们去追求。教育中关注学生细节是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主动脉.观察不到学生细节的教育是目中无人的教育:不善于捕捉学生细节的教育是缺乏技巧的教育:记忆中不存储学生细节的教育是缺乏真爱的教育。总之.没有细节的教育是粗糙的教育,不完美的教育。在教学中.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细节。并及时反馈.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管理各方面的完善。  相似文献   

13.
<正>所谓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相结合的一个教育过程。在传统教学中,教师的作用是"传导、授业、解惑"。传统的教学是教师对学生单向上的"培养"活动,教师是权威、长者,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是表演者,而学生是观众、听众。学生的"学"必须要服从教师的"教",因而教学由"共同体"变成了"单一体"。由此一来,学生的独立性、独立品格日渐丧失,教育也由  相似文献   

14.
心中有学生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但心中有学生,这是一个不可更改的前提。但现实中,教师"目中无人"、"我行我素"的现象依然存在,即使在公开课、观摩课上,也往往是打造教师的精彩,学生常常成为老师的陪衬,没有真正  相似文献   

15.
传统教学是以学科为本位的教学,是一种"目中无人"的教学,这种教学过程"重教书轻育人".而当代教育应致力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数字     
《青年教师》2009,(12):2-2
中国教育“目中无人”,“失德”教师一律解聘——皖出台《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老师喊绰号“小瘸腿”致学生精神分裂  相似文献   

17.
河南电大利用双向视频开展"集体授课、三方互动"式教学活动,在注重教师与学生互动、学生与学生互动的同时,强调教师与教师的互动,创造性地将"集体授课"纳入到整个教学过程之中,并将其作为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这无疑是对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教学互动理论与实践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王萍 《中国成人教育》2007,(17):102-103
目前,高校教学中存在两类现象:一是教学中教师没有把学生当作真正的人去尊重,比况为“目中无人”;二是教师对待教学工作缺乏情感投入,比喻为“薄情寡义”。教师“目中无人”使教学失去了真正的主体和价值;教师“薄情寡意”,使教学失去了本有的愉悦和幸福。  相似文献   

19.
较长一段时期以来,语文课存在着重知识传授、分析讲解,轻思想教育、形象感染的现象,缺少实际能力的培养.教师在课堂上费时费力地教,学生听得昏昏欲睡,教学陷入"目中无人"的痼疾中,背离了学校教育的目的.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作为教师,应当像导演,对所教语文课进行二度创造.这就要根据教学目的,把学生带入课文中,既要引导他们"意会",见己所未见,又要引导他们"言传",言人所难言,这才能拨动学生上进的心弦,点燃他们智慧的火花.要达到这种境界,需要付出艰辛的劳动.  相似文献   

20.
基于建构主义的阅读教学的思考、实践与策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尽管新时期以来语文教学民主化思潮积极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新模式,但收效甚微,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并没有发生实质性变化。教师讲,学生听,主要靠教师向学生灌输仍作为认知主题。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自始至终处于被动状态,其主动性、积极性难以发挥,既不能保证教学的质量与效率,又不利于创造性人才的成长。具体到阅读教学,仍是“目中无人”的教学。重分析讲解,轻学生体验,学科知识成为了教育中的知识权威和理性典范;重概念式教学,轻交互式教学,课文被肢解成了毫无生机与活力的教条和概念;重结论识记,轻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