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对于每一名进入高等院校继续深造的学生来说,高等数学都是他们大学生活中的必修课,学习高等数学,不仅仅可以让学生的逻辑思维更加清楚,更可以提升学生的数学修养,锻炼学生的分析能力,对于学生一生的发展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之下,高等数学课程也面临着创新和改革,高等数学分级教学模式也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应运而生了。  相似文献   

2.
文章主要针对高职高专高等数学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革传统教学模式的建议和思考。笔者结合自身多年从事高职高专高等数学的教学经历,深入分析了高职高专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学习特点,并对高职高专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提出了对传统教学模式改革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3.
高职院校学生基础较差,对学习高等数学的兴趣不高.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势必对高等数学的课堂教学进行改革.本文从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出发,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师的教学效果为目的,主要讲述了如何进行高等数学课堂教学改革,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创新性学习的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现代社会要求将学生培养成学习型人才,因此在高等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应体现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的思想。基于上述理由,在多年教学经验总结和大量阅读文献的基础上构建了高等数学英文导学教学模式,包括高等数学英文导学材料的构想、英文导学材料的使用、高等数学英文导学的实施流程。通过为期一年的教学体验,发现采用"高等数学英文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的班级,学生对数学课的学习热情、学习能力均有所提高,该模式在应用型本科高等数学教学中是可行并且有效的。  相似文献   

5.
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与网络在线学习模式融合在教学实践中形成了混合教学模式。在《高等数学》课程教学中采用混合教学模式,基于网络在线学习平台,分析和探究了在线自主学习内容、课堂教学活动、多元考核评价方式的设计,通过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对比可以看出混合教学模式在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的热情等方面具有传统教学模式不可比拟的优势。  相似文献   

6.
文科院校的许多学生对高等数学是谈虎色变,如何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上好文科高等数学是每个任课教师面临的问题,本文分析了文科院校学生学习高等数学困难的原因,探讨了文科院校在高等数学课程教学中实行分级教学的必要性以及制约其实行的因素。  相似文献   

7.
对于生源分布广、学生的数学基础、学习能力差异较大等问题大学数学传统教学模式无法解决,致使教师难于控制教学进度、课堂教学无法做到因材施教,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对此本文力求兼顾学生的水平差异和专业需求,研究探讨了符合学生个性发展的高等数学分级模式及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8.
文科院校的许多学生对高等数学是谈虎色变,如何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上好文科高等数学是每个任课教师面临的问题,本文分析了文科院校学生学习高等数学困难的原因,探讨了文科院校在高等数学课程教学中实行分级教学的必要性以及制约其实行的因素。  相似文献   

9.
本文就海南省高职类学生对《高等数学》课的学习态度、学习动机、学生所感兴趣的教学手段等问题进行调查,分析学习兴趣产生的原因,分析传统教学模式与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学模式两者对学生《高等数学》课学习兴趣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在《高等数学》课程的日常教学工作中,由于学生的基本素质不同、兴趣各异,因此实行简单的统一的教学模式可能不能完全适应学生多样化的需要。在《高等数学》课程教学改革中运用多层面、分层次的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强化不同层面学生对《高等数学》课程学习的效果,更好地完成《高等数学》教学中的因材施教工作。  相似文献   

11.
案例教学法的优点已经越来越被人们接受和认可,数学案例教学,是以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为引导,以典型实际问题的案例作为教学手段的一种教学方式。对于高职的学生而言,他们的数学基础和学习习惯较差,针对这样的学情,需要逐步引导学生,由浅入深,有层次的实施案例教学。  相似文献   

12.
由于初中生学习能力和生活环境的不同,他们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各不相同。要想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升,需要初中数学教师采用分层教学法,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结合实际学情,达到整体推进的效果。本文从五个方面分析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分层的策略,旨在提升初中数学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3.
陈秀梅 《成才之路》2021,(13):126-127
分层教学在教学中的应用是为了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是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方式。文章从课前预习、课中教学、课后作业三方面阐述数学分层设计的教学方式。教师从课前预习开始就要实施分层设计,导学时要做好问题引导,课中教学要注重重难点的分析,课后布置作业要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分层设计。教师还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个体的辅导。  相似文献   

14.
广东省民办独立学院学生人数已经占全省大学学生人数的三分之一,学校的教学质量越来越受到教育部门和社会的重视,而数学的教学一直是独立学院头疼的问题。首先根据独立学院经管类各专业的实际需要,提出了分层次教学法,并根据分层次教学的目的,介绍了分层次教学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然后根据不同专业对数学知识要求的侧重点不同,探讨了分层次教学法在教学教法和期末考核上的具体内容。最后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阐明了经管类分层次教学法实施后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高职数学模块化教学是专业教学改革和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更是素质教育、创新教育、个性化教育集成的结果。根据高职数学课程的特点及学生层次的需求,对于高职数学课程,采用模块化教学,能够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能力,也可提高教师数学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16.
影响大学生高等数学学习的因素及其教学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生对高等数学产生“恐慌”或“畏惧”,学习效果差,其原因在于学生对高等数学的认知不足和学生本身对高等数学问题的认知策略贫乏。教师应该不断改进和优化教学方法,以消除学生对高等数学的“畏惧”。加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思想与学习上的交流,促进学生高等数学学习成绩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赵明成 《天津教育》2021,(9):96-97,100
初中数学逻辑性较强,学习难度较大,需要学生充分思考,认真学习,将数学知识内化于心才能保证教学的质量,若是想要充分发挥初中生的主观能动性,需要从学生入手,要转变传统教育思想,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合作学习能够最大限度地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原则。同时每名学生都有其独特性,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将分层教学的思想观念渗透进教学中,双管齐下才能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基于此,本文主要研究分层教学背景下初中数学学习小组组建策略。  相似文献   

18.
数学文化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提高学习兴趣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我国高职院校的数学课堂中数学文化的渗透做的不到位。为了解决此问题,进行了理论与实践的探索,分析了在高职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的意义和途径,结果表明数学文化的渗透能够让学生更愉快地接受数学,提升数学修养,为教学提供了有力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郭耀祖 《成才之路》2020,(3):142-143
高中阶段的数学学习对学生的记忆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要求较高,很容易出现学困生。教师应根据学困生形成的原因,指导学困生正确学习,善于发现学困生的闪光点,创设情境辅助教学,重视分层教学,激发数学学困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顺利实现转化,提高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20.
Mathematics is a particular stumbling block for community college students in developmental course work. The present study empirically investigated student-level and teacher-level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 success of community college students enrolled in developmental mathematics courses. Specifically, numerous variables in one statistical model were examined, which included student self-efficacy (SE) beliefs in various aspects of academic engagement, previous course difficulties, full-time teaching status, and class attendance policies. Multiple regression results show that attendance was the largest predictor for higher course grades, followed by repeating a mathematics course and students’ sense of SE. In the hierarchical line modeling (HLM) model, teachers’ full-time status was a significant predictor in the model, but when teaching status was controlled for, the remaining student belief variables in the model were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except SE in Cognitive Strategies, Self-Regulated Learning, and Motivational Strategies. The results provide empirical support for increased communication between full- and part-time faculty members, implementation of attendance policies, academic interventions prior to students’ failures, and the need to address students’ sense of S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