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数学自学能力是指学习者在已有认知结构和数学能力的基础上,独立自主获取知识的一种学习能力.它是一种综合能力.而阅读数学教材的能力是构成自学能力的必不可少的部分,阅读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学生自学能力的强弱.所以,自学能力首先体现在阅读能力上.本文以国标苏教版五年级上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这一课为例,从指导学生阅读数学教材的角度,谈谈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2.
历史发生教学原理是一种借鉴历史、对数学知识的自然发生过程进行再现和重组的教学方法.以“函数的概念”为例说明利用历史发生教学原理设计章节起始课教学应遵循的建构方法.数学教学应重视“章节起始课”的教学,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良好构建;数学教学应加强数学文化的渗透与融入,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3.
数学阅读能力是一种重要的数学能力,它是数学思维的基础和前提.数学课标指出:“数学为其他学科提供了语言、思想和方法.”而“数学阅读”则是学生通过数学语言符号获得意义的一种心理过程.很多学生学习过分依赖于教师,解题能力不强,不能正确地理解题意,解答出错或无从人手,这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阅读能力差而导致的.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该重视数学阅读能力的指导,让学生掌握阅读的基本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4.
班级读书会是指导学生们进行广泛阅读的一种形式.也是近年来越来越兴盛的一种学习形式。只是这样一种课程形态常常应用在语文学课内.难道我们的数学课堂只应该讲授教科书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苏联教育家斯托利亚尔说过:“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而语言的学习定然是离不开阅读的.所以.数学的教与学也离不开阅读。而通过组织数学班级读书会.能够有效地拓宽学生的数学视野.积极地传播数学文化.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5.
数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文化,更是一种语言,是描述科学的语言,前苏联数学教育学家斯托利亚尔认为“数学教学也是数学语言的教学”.从语言学习的角度讲,数学学习离不开数学阅读.新课程教材编写者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在教科书许多章节后都安排了集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教育性于一体的“阅读材料”.但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仅停留在书本阅读材料的基础上是不够的,  相似文献   

6.
数学概念复习课是高三复习中比较难把握的课型.以两节数学概念复习课为例,对“操作性数学概念”与“观念性数学概念”的复习教学进行探讨,并建议在高三数学概念复习课中鼓励学生自主构建数学概念体系以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设置恰当的学习空间让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7.
倪志敏 《广西教育》2011,(10):43-44
以往提到“阅读”,我们会自然联想到语文课堂上教师以声传情的范读,学生声情并茂的朗读,课下学生对精彩小说的“目治”……忽略了数学学习同样需要阅读。因此,从语言学习的角度思考,数学教学必须重视数学阅读。眼下,数学阅读正悄悄“升温”,为越来越多的数学教师所重视。那么,在数学阅读教学中,我们该注意哪些呢?对此,笔者进行了一番“冷”思考。  相似文献   

8.
数学大纲明确指出:“自学能力对每个人都是终身有用的,阅读是提高自身能力的重要途径”。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应从指导学生阅读人手。在倡导新课程理念之际,如何以学生为本.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谈几点体会。与同仁共勉  相似文献   

9.
近年,“数学是一种文化”的观点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认同,在数学课程中重视数学的文化价值也渐已成为共识。为此,各版本教材以“你知道吗”“数学阅读~数学百花园”“数学万花筒”等为题设置专栏进行显性体现。其中,“你知道吗”为众多版本教材用得最多的标题。但是,很多一线教师对这个教学栏目并未足够重视,有的放手让学生自由阅读,有的将其当成知识传授.有的甚至视而不见,资源利用率低.教学方法单调,学生缺乏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关注学生科学的数学学习方法的形成,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数学的方式”.数学阅读在培养学习兴趣、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等方面所起到的作用已得到教师的普遍认同.但数学阅读教学的开展往往还只停留在新授课对教材的阅读以及课外对阅读材料的阅读等层面,在高三复习课中研究则更少.本文结合具体案例谈数学阅读在高三复习课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数学为其他科学提供了语言、思想和方法”,而“数学阅读”则是学生通过数学语言符号获得意义的一种心理过程,所以在一定意义上说“数学教学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因而要切实加强数学自主学习的思维训练,最为重要的一个基点是强化“数学阅读”,培养学生准确地将生活语言和数学语言相互转化,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为学生自主学习打下坚实基础.[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必须注重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而自学的前提就是要有一定的阅读能力.下面从以下几方面阐述阅读的现状及意义和如何对学生进行阅读训练. 一、数学阅读的现状及意义前苏联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尔指出:“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近日,笔者曾就“数学阅读”的意义及方法向我校高中学生问卷调查,调查表明:85%的学生认为阅读是文科的事,数学是理科,不需要阅读,只要会做题就可以了,73%的学生解题时不是先阅读条件,而是先看题目中的数字,然后作答.  相似文献   

13.
高中数学课标课程提出的理念之一是“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稀奇素数探奇”一文作者以独特的视角对“稀奇素数”进行了探究,给出了“稀奇素数”的一些有趣性质.在体现数学文化价值的同时,介绍了素数这一古老而又经典的数学课题,这对于普及数学文化价值是颇具意义的.本刊刊发该文.旨在于倡导读者共同关注数学文化价值的体现.  相似文献   

14.
数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文化,更是一种语言,是指描述科学的语言.苏联著名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尔早就指出:“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近几年来高考加大了对阅读理解题的考查力度,要求学生能阅读理解对问题进行陈述的材料,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思想方法解决问题,并能用数学语言正确地描述.不仅如此,在平时数学教学中学生总是反映只要题目内容较长,他们就会看不懂题目,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数学语言训练.  相似文献   

15.
同课异构是优化教学活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有效方式.文章以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的综合实践活动——“数字编码”为例,设计以“调查—交流—引领”为主线、以“提出问题,启发思维,制订标准,自主建构,创造编码,实践运用”为框架的同课异构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例,从不同角度引导学生参与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知识生成的全过程,从而促使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现实世界、学会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问题,在同课异构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之中,落实对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育.  相似文献   

16.
好美的数学     
林雯 《教育文汇》2007,(2):41-41
在一次教研活动中,我准备教学“十进制计数法”一课。刚开始研究时,觉得它是一节枯燥、乏味的课,后来仔细分析,却发现这节课里蕴涵着丰富的数学文化:有数的起源.有文明古国数字的奇异形态,有阿拉伯数字的发展历史等。于是我就以传递数学文化作为这节课的切人点。查阅了大量的资料,找来了丰富的素材,制作了精美的课件。于是课堂上就有了“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的数字诗;有了我们的祖先结绳孩0痕、摆石子记数的情景;有了阿拉伯数字演变、发展的漫漫历程。在这节课上,学生的眼神里都透出惊喜。满脸都荡漾着激情。课后学生在数学日记中写道:“我觉得数学真是太神奇了!”“我突然发现,数学是这么有趣!好像把我带到了神秘的古国!”“原来我一直认为数学就是写写算算,这节课改变了我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数学阅读是学生个体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阅读数学材料建构数学意义和方法的学习活动,是学生主动获取信息、汲取知识,发展数学思维,学习数学语言的重要途径.现代社会,要求人们不仅需要具备语文和外语的阅读能力,而且还需要具备一定的数学阅读能力.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会学习首先要学会阅读,一个阅读能力不好的学生就是一个潜在的“差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应该有意识地指导学生读好数学,掌握阅读数学的方法,提高学生的数学阅读理解能力.  相似文献   

18.
“数学思想是能铭记在学生头脑中起永恒作用的观念和文化,是数学教学的终极目标”,而数学思想的隐喻性特点,决定了它不易被学生感悟.那么该如何对学生进行数学思想的渗透教学呢?本节课例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可供借鉴的操作模式.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强调数学教学要“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数学文化可以看作是由知识性成分和观念性成分构成的.诗性教育下的数学课堂,应彰显数学文化的魅力.以苏教版高中数学选修2-1《椭圆》起始课教学的三种不同的引入方式为例:其一,“重构”数学史,让学生了解数学、走近文化;其二,锤炼思维,让学生读懂数学、感悟文化;其三,动手实验,让学生感受数学、理解文化.  相似文献   

20.
“阅读材料”在不同版本的初中数学教材中都有编排,体现了其在中学数学课程教学体系中的重要价值。华师大版的初中数学教材中,每一章都编排有两组以上的“阅读材料”,成为数学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与重要教学资源。文章以华师大版初中数学教材为例,就“阅读材料”的基本编排思路予以分析,探讨其主要的教学价值,思考其有效的教学应用策略,更好地发挥其多元价值,丰富学生的数学阅读,开阔学生数学视野,涵养学生数学文化,提升学生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