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在时下低年级的数学课堂上,创设"童话情境"似乎已发展成了一种"流行"现象.然而,为什么要创设"童话情境"?怎样的"童话情境"才是有效的?创设"童话情境"应注意些什么?我们思考得既不够多也不够深.笔者结合一线教师的相关教学实践,对此做些探讨,以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2.
“童话引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张玉梅兴趣是学习的先导,“童话引路”是利用童话的生动、具体、形象,符合儿童的心理及生活等特点,将语文知识中的童话寓于数学教学之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知识结构及其具体特点,创设情境,适时适当地利用“童话引路”培养学生广泛...  相似文献   

3.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给数学课堂带来了勃勃生机,也让"情境创设"这个词一下子成为了许多数学教师备课中的"新宠儿"。"童话情境"、"生活情境"、"探究情境"等洋溢着新课程理念的关键词"不径走红"。在实践中,一个成功的情境的确能够对学生起到激励、唤醒、鼓舞的作用,但与此同时,一些情境创设已"误入歧途"。  相似文献   

4.
我曾看过这样一篇报道,一位教研员问教师:“在教多位数乘一位数时,您考虑最多的是什么?”答:“考虑最多的是创设一个什么样的情境。”再问:“那教学两位数乘两位数呢?”答:“还是创设情境。”但应者已寥寥,再问:“教学三位数乘两位数时呢?”此时已无人应答……由此可见,教学情境已经深入到教师的心灵深处,到了每逢教学必设情境的地步。我们姑且不论这样的做法是否合理,但至少应该思考如何进行情境创设。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数学教学应以“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这根主线逐步展开。作为数学教师,我们应该怎样来创设教学情境?  相似文献   

6.
在新课程数学教学中,教师既要改变自己的教育观念,也要改变课堂中的角色,将“注入式”的教学改为学生积极主动的数学,即把从“听数学”改变为“做数学”。为了实现这种转变,应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情境创设要结合生活实际,要激发学生兴趣;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7.
有关数学问题情境教学的意义与实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并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这样的观点早已有之.但在新课程中数学问题情境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我们不妨将关注问题情境的教学称为“数学问题情境教学”),它对数学教学有什么特别意义?人们争论的焦点是什么?在教学实施中又该注意些什么?笔者针对这些问题作了一些分析研究,现提出自己的观点与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8.
黄东华 《生活教育》2012,(18):58-59
童话的世界是美丽动人的,也是孩子们最感兴趣、最向往的。如果我们能将童话元素加入到英语课堂中来,借此魔力激活英语教学,一定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从三方面去思考,根据教材内容创设的童话情境、创设的童话情境要与生活实际相近、创设的童话情境要有利于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9.
所谓“真情境”,指的是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创设的情境能够基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能够立足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知识的最近发展区),将“情境创设”“真实生活”“周边世界”三者相连起来。学生在这样的“真情境”中学习,获得数学知识,提升数学能力,发展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10.
“创设情境”是当前数学教学中经常用到的一种策略,创设有效的数学情境,就是呈现给学生刺激性的、有意义的数学信息。引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使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但数学教学究竟需要怎样的情境?教学情境与生活情境、问题情境的关系是什么?创设情境需要遵循哪些原则?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在教学中我进行了不少探索.  相似文献   

11.
创设问题情境是引导学生发现数学问题、提出数学问题、以多种策略解决数学问题的前提.是数学新课程理念的体现.本文研究数学课堂教学的“问题情境”,提出了创设“问题情境”的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12.
于思雨 《语文天地》2014,(33):43-44
童话是儿童文学作品中最重要的体裁,小学低年级教材中有很多童话类课文。在低年级童话类课文教学中,我们应尝试通过学生、教师以及文本之间的平等对话,促进学生有兴趣解读童话,即依《语文课程标准》“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创设“演童话”“寓童话与游戏中”“编童话”的情境,通过创设性阅读,让学生在阅读中找到乐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一、小学教材中的童话及其特点从所占比例看,童话故事占小学低年级课文总量  相似文献   

13.
问题情境故事化 低年级的学生对故事非常感兴趣,把教材中一幅幅画面所反映的问题情境编成简短的小故事,不仅能增加教学的趣味性,还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教学“7+5=?”时,教师可以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先利用多媒体展示一片大森林,从森林里慢慢地跳出7只小白兔和5只小灰兔。学生觉得新奇,注意力特别集中。这时,教师让学生把看到的情境给大家讲一讲。学生答:“有7只小白兔去采蘑菇,又来了5只小灰兔。”  相似文献   

14.
小学第一学段童话教学需要关注其文体特点,创设情境展开教学。情境的创设可以启发学生的阅读期待,可以让学生在生动形象的语境中学习字词。情境的创设主要表现在创设情境阅读童话,在童话语境中认识字词,在故事情境中写生字。可以通过讲故事,游戏,角色体验等形式创设童话情境。  相似文献   

15.
<正>童话是什么?最普通的理解——它是一种文学体裁,但从教育的角度来理解就嫌不够深刻,也不够深远。童话魅力的核心是幻想,这种幻想是符合儿童心理特点和生活经验的一种想象,是带有强烈的儿童个人情感色彩的真实性的想象,它可以幻化为一张小报、一种游戏、一个情境……当我们对童话的理解"放大"了,那么它的教育生命力也就旺盛了。童话是生活,童话是教育,童话是一  相似文献   

16.
本文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对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值得思考的几个问题谈一些认识。 一、是否所有的情境都是好情境? 1.创设“虚构式”情境。 一位教师在教学“有趣的图形”一课时,创设了这样的情境:课始,课件出示一片草地和一棵树,然后教师点击鼠标,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相继从草地上冒出来“长”到树上。  相似文献   

17.
课堂教学中,如何创设数学情境,提高教学效率,广大教师做了很多有益的尝试,“实用的情境就是好情境”正逐渐成为教师的共识.但是在实践中,情境的创设仍然存在很多误区.笔者结合听课所见、所闻、所感,谈谈对情境创设的几点认识,以期引发教师们更理性、更深刻的思考.  相似文献   

18.
注重“问题情境”的创设是新课改下数学新课堂中的一个亮点。它使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形象化,从而更贴近学生的生活,使学生在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中获得数学知识和技能,经历数学知识学习的过程,体验数学学习的价值。创设问题情境并非是教师的“专权”,教师预设的问题情境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不一定能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引导每位学生参与情境的创设,及时生成真正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问题情境。  相似文献   

19.
陈陆爱 《考试》2009,(6):33-33,42
“问题——情境”是数学课程标准倡导的教学模式,有效“问题情境”的特征应具有可及性、直观性、开放性、挑战性、体验性。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的方法有铺垫型、认知冲突型、操作性、实践性、试误型等。创设好有效“问题情境”,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深化认知结构,培养应用意识,促进思维发展,从而提高中学数学课堂效率。  相似文献   

20.
崔峦老师说过,教学的最高境界是真实、朴实、扎实。如何让我们的小数课堂“回到粗糙的地面”,追求“真实、朴实、扎实”的最高境界呢?下面就数学情境的创设和数学活动的开展两个方面,谈谈我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