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我国大学和国立科研机构技术转移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我国大学和国立科研机构技术转移效果的影响因素包括国家政策,国家经济环境,研究机构、企业的特点以及技术转移中介机构。文章通过分析发现,国内融资服务体系不够健全,企业技术能力和技术转移经验不足,技术转移人才缺乏等因素降低了技术转移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内江科技》2013,(10):1-2,12
<正>技术转移是我国实施自主创新战略的重要内容,是企业实现技术创新、增强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环节,是创新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途径。长期以来,技术转移是我国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的薄弱环节,缺乏良好的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成为提高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重大障碍。充分发挥政府、大学、科研机构、中介机构和企业等各方面的作用,努力探索和完善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和技术转移的有效运行机制,加快知识流动和技术转移,是当前建设创新型国家十分紧迫的战略性任务。  相似文献   

3.
室文 《中国科技信息》2006,(19):307-308,311
2006年7月6日,在上海科学会堂举办的“海峡两岸科技自主创新研讨会”上,两岸学者均谈到加强一国研发创新的扩散机制(技术转移)是国际间最重视的话题。巧合的是,同一时间在北京“2006技术转移与技术创新峰会”上,中科院计算所所长李国杰院士的发言成为会后媒体关注的焦点,“尽管我国企业、大学、科研机构的创新能力都很弱,但我国国家刨新体系中最薄弱的环节是技术转移。”按照李院士的说法,“我国在基础研究到企业产品开发的过程中,有90%的科研成果死掉了。”  相似文献   

4.
美国市场主导型的大学与政府主导型的联邦实验室在技术转移中的差异性直接映射在科技政策中,1980年《史蒂文森——怀德勒技术创新法》与《拜杜法案》分别确立了联邦实验室与大学技术转移的核心制度,前者在于"设定义务",后者在于"下放权利",虽然二者不断交叉与融合,但仍保持制度内在逻辑的差异性。我国的法律移植过程,忽视了高等学校、国立科研机构与美国大学、联邦实验室的差异,忽视了美国技术转移政策之间的差异。美国的经验对我国"拜杜规则"的完善、国立科研机构的建设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5.
企业-大学间的知识转移既是企业赢得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也是大学科研院所的知识资源实现价值的途径。本文首先探讨企业与大学合作中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企业与大学合作中知识转移机制的理论模型。最后以某勘察设计院与某大学科研机构合作研究项目管理模式为例,对知识转移机制进行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6.
基于创新型国家战略目标下的我国大学技术转移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明确提出把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我国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选择.大学是我国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是实现技术转移的生力军,更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创新型国家的内涵,介绍了大学技术转移的基本概念以及我国大学技术转移状况,阐述了大学技术转移对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要性,系统研究了大学转移的模式,提出了促进大学技术转移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下研究型大学的技术转移模式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明确提出了企业是创新主体,而大学尤其是研究型大学作为知识的重要创造源头,在以知识为主的经济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对大学在技术转移方面的问题进行较深入的探讨,以探索现阶段适合我国大学通过技术转移为社会经济作贡献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8.
技术转移服务体系是以市场需求、企业创新为导向,以技术转移服务机构为纽带,以实现技术转移为目的的大学、科研机构相互耦合、协调发展、功能互补的联合体,是专业化、网络化、国际化的新型服务体系,是区域创新活动和科技产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客观分析了云南省技术转移服务体系建设现状,以及它们为云南省技术转移服务工作做出的成绩。  相似文献   

9.
本文阐述了如何发挥科研机构的知识创新能力,帮助企业早日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从而实现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的。通过剖析中科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在成果转化方面的机制与模式,提出了对我院技术转移工作的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从技术市场视角看北京科研机构技术转移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北京科研机构输出技术合同具有成交额先减后增,技术开发、技术转让合同所占比例较低,专利技术合同、重大技术合同、技术出口合同成交额都很少等特点。基于北京科研机构技术合同特点以及国家、北京市技术转移相关情况,对北京市科研机构技术转移所具有的优势、劣势以及面临的机会、威胁进行分析,进而提出健全技术转移法律法规、推动产学研合作、加强技术转移支撑机构建设、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培养技术转移专门人才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