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9 毫秒
1.
在大数据时代的影响下,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馆藏也开始应用大数据的结构类型来建设数字资源,以实现高校图书馆数字文献资源共享的目标,发挥数字资源的价值。但是,在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过程中依然存在数字资源的重复率过高,安全性能难以保证和缺乏专业管理人才等必须解决的问题。本文将论述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现状,简单介绍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实现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共享的措施,探索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的愿景。  相似文献   

2.
《科技风》2016,(9)
数据挖掘技术是大数据时代的产物,具有计算性能、功能性、可用性和辅助功能。图书馆使用数据挖掘技术,有助于充分发挥数字资源的价值,实现图书馆数字资源共享的目标。本文将简单介绍数据挖掘技术和大数据的特征,分析大数据与高校图书馆的关系,并探讨数据挖掘技术在图书馆系统中的应用策略。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了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创新的重要性,并从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整合的原则、构建区域联盟、培养馆员的大数据思维等方面提出了信息服务创新策略,借此希望能推动高校图书馆更加重视数字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4.
面对高等教育全球化发展的新趋势,档案资源共享已成为势不可挡的新局面。高校档案资源共享在大数据时代的急剧推进中,出现了新的发展机遇,展现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进而高校档案资源共享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焕发了新的生机。在大数据背景下,将图书馆的数据资源、服务应用和用户进行全面融合,高校图书馆数字化资源可以快速发展。旨在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关于数字化共享资源在高校档案中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根据高校图书馆资源共建共享建设的背景和意义,研究分析区域高校图书馆资源共建共享联盟的可行性及服务模式。以福州大学城高校图书馆联盟FULink为例,依据高校图书馆资源共享平台的特点,对高校图书馆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作初步探讨,为评价高校图书馆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陈臣 《现代情报》2016,36(8):10
数字图书馆已进入大数据时代。大数据时代既给数字图书馆带来了机遇,也给数字图书馆带来了挑战,如何将零散分布、孤岛存储的图书馆数字资源融合成完整的“大数据”,从中提取出有用的信息,并最终转化为知识和规则,对于提升数字图书馆的服务能力和竞争力十分重要。针对数字图书馆存在数据来源各异、数据存储方式多样、数据形式非结构化等问题,本文对大数据时代图书馆数字资源的重构与融合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基于大数据的图书馆数字资源重构与融合策略。该策略有助于对图书馆数字资源进行整合,可促进数字资源的共享,有助于加强数字资源、读者、系统服务资源和个性化服务模式的融合,并最终提升数字图书馆的综合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7.
梁欣 《现代情报》2012,32(1):63-66
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与必然产物,以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移动通信技术、数字图书馆技术为依托所构建的移动数字图书馆为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带来了跨时代的革命。本文梳理了国内外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的实践现状,尤其以图书馆联盟与数字图书馆联盟为重点进行了重点阐述,指出移动数字图书馆联盟将是未来我国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的发展趋势。最后对我国移动数字图书馆联盟建设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8.
郑萍 《现代情报》2013,33(11):61-64
数字文献资源已成为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重点,高校图书馆通过采购和自建使数字文献数量快速增长,为了保证这些数字文献资源能长期、稳定、可靠的使用,对其长期保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拟通过分析区域高校图书馆联盟数字文献资源建设与保存现状,就区域联盟开展数字文献资源联合保存提出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9.
李建华 《科技风》2014,(8):208-208
随着国家对于公共图书馆建设的重视与投入的增加,县级图书馆建设逐步发展,为建设系统的图书馆资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由于人们对图书馆的图书资源利用程度不高,相关领导与管理人员在图书馆数字资源共享建设上的意识淡薄,县级地区共享网络发展不够普及,技术与资金不到位,专业人才匮乏,因此,图书馆数字化资源共享建设不能及时建立起来。为此,我们应该从加强图书馆工作人员对于数字资源共享建设与重要作用的认识、大力宣传与推广县级图书馆熟悉资源共享建设平台、统一图书馆资源共享平台检索标准于网络体系、定期对图书馆管理员工进行数字化技术的相关培训等方面加强与促进县级图书馆数字资源共享建设。  相似文献   

10.
数字信息化时代数据的爆炸式增长,网络共享资源也急剧增长。在这样的背景下,微课、慕课、翻转课堂不断出现,各大高校教育工作者也在积极探索为完成课程资源共享,创建资源共享平台。结合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实际工作,论述了在资源共享课资源上传下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针对目前高校数字图书馆资源重复建设、资源利用率不高的问题,本文借助云计算强大的运算、存储和安全功能,以及理想的资源分配和共享模式,提出了基于云电子商务系统的高校数字图书馆云共享系统的结构模型,并详细阐述了高校数字图书馆云共享的具体过程。  相似文献   

12.
袁红军  宁光芳 《现代情报》2013,33(11):25-28
知识咨询是深度的知识服务,大数据时代提升了数字图书馆知识咨询能力。为此,结合大数据与数字图书馆知识咨询的内涵,详细地探讨了大数据与数字图书馆知识咨询的内在关联性,构建大数据时代数字图书馆知识咨询服务能力研究框架,提出了树立大数据理念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数字图书馆馆知识咨询能力、强化人才因素与数字图书馆隐性知识显性化、以及优化整合资源以重构知识提升数字图书馆知识咨询能力等对策,为数字图书馆知识咨询提供新方法与新思维。  相似文献   

13.
康春鹏  杜蕊 《现代情报》2014,34(5):47-49,55
本文首先分析了“大数据”的概念和特征,然后分析了在大数据时代,图书馆在数字资源建设和各项服务方面将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但大数据也会对图书馆的基础设施、馆员素质、读者服务、版权保护、信息安全等方面的发展提出挑战。最后,图书馆必须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提前制定大数据战略,加大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更加关注特色资源的建设,引进或者研发数据挖掘和分析的工具,加强用户研究与交互数据的利用,以便让图书馆在新的历史阶段焕发光彩。  相似文献   

14.
杨斌 《情报探索》2021,(1):115-119
[目的/意义]旨在为数字图书馆的发展提供参考。[方法/过程]通过分析数字图书馆馆藏资源共享评价体系构建的必要性,提出了评价体系构建原则;依次按总体设计、结构模型、递阶层次结构建立、判断矩阵构建及一致性检验、合成权重及层次总排序确定数字图书馆馆藏资源共享评价指标,利用神经网络评价方法对确定的指标进行评价,以完成整个数字图书馆馆藏资源共享评价体系的构建。[结果/结论]构建了数字图书馆馆藏资源共享评价体系,为数字图书馆共建共享活动提供基础和保证,促使资源共享扩大,推动了图书馆资源共享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林晓华 《现代情报》2015,35(1):133-136
本文首先利用网络调研了国内具有代表性的几所石油类院校图书馆,通过分析其数字资源在Web2.0环境下的建设现状及特点,树立起"用户参与"数字资源建设的核心理念.其次基于数字资源建设的方式和内容,规划了Web2.0环境下我国高校图书馆开展数字资源建设的框架流程.最后针对石油类院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有助于提高我国高校图书馆的数字资源建设水平.  相似文献   

16.
法律监督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数字革命时代,以大数据法律监督为核心的数字检察的快速发展,正在推动法治监督治理体系的重塑变革。文章首先分析了新时代法律监督对能动检察的内在需要,以及新型公益诉讼检察在社会综合治理中的创新作用,探讨了“数字检察”的大数据赋能法律监督、监督促进国家治理的核心要义与重塑作用。在总结国内外各类大数据赋能法律监督实践经验和面临挑战的基础上,提出利用新型大数据赋能法律监督的对策建议:在健全高效工作推进机制基础上,建立具有检察特色的大数据共享机制,增强可持续的数字检察科技供给能力,形成统一开放的大数据法律监督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7.
陆康 《现代情报》2015,35(9):140-145
随着资源的数字化程度不断提高,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也得到逐步重视。数字资源的真实利用率一直是图书馆管理者所希望得到的数据之一。而数字资源使用率数据一般由数字资源供应商提供,真实性和准确性有待商榷。由于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使用范围有一定的限制性,借助于这个特点,设计与建设数字资源访问统计系统,提供图书馆数字资源使用的真实信息,为图书馆资源建设提供决策基础。本文从图书馆需求入手,引入系统需求和系统技术原理,同时介绍系统实现案例部分内容,指出数字资源统计系统建设的必要性与存在的难题。  相似文献   

18.
基于资源共享的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群 《现代情报》2011,31(12):70-73
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是图书馆界多年来一直倡导并加以实践的理念,作者认为要实现资源的高度共享,高校图书馆必需向全社会开放,服务社会。文章从高校图书馆的馆藏文献、数字资源、人力资源、信息技术设备、阅读环境几个方面的资源进行社会共享来加以阐述,并提出搭建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是为社会化服务提供最基本的支撑和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