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步入知识经济社会的今天,知识更新的周期越来越短,过去基本以教师、书本为中心的传统教学过程难以适应社会的发展,而以人为本,以学生获取终身学习经验为本的“活动教学”,即使学生主动、自主地进行学习的教学过程成为教师探索和研究的新课题。 1997年秋季始,两省一市试行普通高中新教材,和旧教材相比,化学新教材一个很大特点是增加了实验习题,这为学生依据已有知识体系进行探索、发现的自主学习提供了余地。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的发展,特别是个性发展十分有利。根据实验习题的特殊功能,在教学中我实施了“启发一实…  相似文献   

2.
唐振球 《湖南教育》2005,(20):21-22
中学数学新教材实施以来,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深深感到,如果教法依旧,课堂上只重视学生“学会”而忽略学生“会学”能力的培养是很难教好新教材的。要实现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教师首先要改变观念,把新理念渗透到自己的整个教学过程中,课堂上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学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将由“关注学生学习结果”转向“关注学生活动”,重塑知识的形成过程.课程设计将由“给出知识”转向“引导活动”,数学新教材倡导学生主动探索、自主学习、合作讨论,体现数学再发现的过程.数学教学不再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单一过程,而是鼓励学生观察、操作、发现,并通过合作交流,让学生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个性品质的发展,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新教材增设的“研究性课题”是培养学生探索能力的好素材,教师只有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把探索的机会留给学生,使学生的探索潜能得到发展,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和提高学生探索未知的能力。同时,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运用有效的手段和方法,引起学生认知上的矛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5.
课堂教学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能力的主渠道,因而,加快课堂教学改革,探索优化的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智力、能力的发展是当前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之一。所谓“学案导学”是指在着眼于学生阅读“学案”的前提下,教师引导学生积极、自主学习的过程.它要求教师成为“学生式”的教师,学生成为“教师式”的学生.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为此.我校把“学案导学式”教学引入物理课堂教学,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现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让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己探索和发现的过程,让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再发现”和“再创造”的过程,让学生真正成为认知的主体从而提高学习能力,这就是新课程对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提出的新的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黄雄 《物理教学探讨》2008,26(12):19-20
习题教学是当前高中物理教学中出现频率很高的教学过程。在习题教学中怎样体现“过程与方法”目标,值得探讨。本文以新教材中的一道习题为基础,通过改编与拓展,突出学生的体验和感悟,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素质和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8.
李然 《宣武教育》2004,(7):29-30
“活动与探究”是历史新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课堂参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究式学习,简言之,就是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主动的探索、发现和体验,学会分析、思考和解决问题,从而增强思考能力和创造力。一个学期的课改实践,使我和我的学生们真切的感到了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改变,带给师生的是历史教学充满了生机和活力。下面以实施北京师范大学版活动与探究“了解身边的‘历史’”为例谈谈收获和体会。  相似文献   

9.
黄志 《辅导员》2010,(2):63-63
“探究学习”的倡导者美国芝加哥大学施瓦布教授,十分重视学生的学习方法与过程,认为探究学习的过程和方法适合在理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并指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是命令学生学习,而是教授学习的方法,培养自我汲取知识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研究性学习的理论研究已持续一段时间,在其理论运用于教学实践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可以充分发挥它的三大优势,以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能。本文拟以中小学语文教学为例,并从教学实践的角度和理论操作的层面对此作深入的探讨。一、发挥研究性学习的“体验性”优势,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研究性学习的“体验性”是学生主动探索的内在动力。学生通过自主参与学习活动和亲历问题的探究过程,获得科学研究的初步体验,加深对于自然、社会和人生问题的思考与感悟,激发起探索的兴趣和欲望,并且在这种快乐的感悟和体验的激励下,逐步形成稳固的喜…  相似文献   

11.
研究“问题解决”促进“自主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问题解决”是指个体在新的情况下,根据获得的有关知识对发现的新问题采用新的策略、寻找问题答案的心理活动。而数学问题解决是以数学问题为研究对象的一种教学手段和艺术。它具有四个显的本质特征:一是它强调学习的主体性。“问题解决”教学,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直至解决问题的全过程,都尽可能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机会,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能力。二是它强调学习的创造性。问题解决的过程,是学生“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也就是学生创造性地运用数学,探究新知,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相似文献   

12.
新教材童节的安排呈专题的形式,并增加了许多活动课内容,十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也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可通过新增设的“读一读”、“想一想”、“试一试”、“做一做”等栏目,结合教学内容并辅以一些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知识.锻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能力。  相似文献   

13.
所谓“问题解决”,就是把学习置于问题之中,把问题解决看做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过程,将学生学习由“吸收——储存——再现”转化为“探索——研讨——创造”,将教师的教学过程转化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再发现新问题”的能力培养过程,而这正是生物新课程标准倡导的理念。那么,如何将“问题解决”运用于生物教学之中呢?  相似文献   

14.
蒋继跃 《成才之路》2011,(29):70-70
本文围绕着在数学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的问题,阐明了作者的观点。创新意识的培养,应当贯彻到整个数学教学过程的每一部分中去,在“概念”的获得过程中,可以发展学生的理论知识的自觉理解性;在结论的探索过程中,可以拓展学生的主动思维与新方法的创设性;在“方法”的运用过程中,可以开发学生的灵活变化性;在“信息”的反馈过程中,可以开启学生的勇于质疑探索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5.
本文作者根据自己所在的地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现状出发,探求如何把建构主义的教学观和学习观运用到初中数学教学的实际中,从学生认知过程中探索基于建构主义的初中数学“过程化”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6.
“探究性学习”亦称“研究性学习”,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让学生通过主动地探索、发现和体验,学会对大量信息进行搜集、分析、判断,从而增进思考力和创造力。也就是教师或其他成人不把现成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课程所倡导的学生评价集中在“发展”二字上——即发展性评价。其内涵是为了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逐步发展、个性发展、全面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核心是“育人”“促进人”。目前,对如何建立科学的、具体的、可操作性强的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体系,还处于摸索、探讨的阶段。本人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进行了以下初步的尝试与探索。  相似文献   

18.
很好地落实或体现新的学习理论或观念,是当前数学教育工作所面临的一个紧迫任务。新的课程改革要求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动手能力,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感受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以及对知识的进一步拓展。这就要求教师对教学过程进行设计,以指导学生克服多年的“应试教育”所带来的消极影响,尽快地完成从知识的继承者到知识的创造者的转变。教师在工作中要关注这样几个方面:学习情境的设计,合作学习与学习共同体,活动与内化,理论与教学实践,以及对传统教学的再认识。而这其中,以情境的设计与学生的学习活动的控制尤为关键。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万,起点是一问”。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将由“关注学生学习结果”转向“关注学生活动”,重塑知识的形成过程,课程设计由“给出知识”转向“引导活动”,数学新教材倡导学生主动探索,自主学习,合作讨论,体现数学再发现的过程。数学教学不再是单纯的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而是鼓励学生“观察”、“操作”、“发现”,并通过合作交流,让学生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个性品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面对新课程笔者有四点感悟:[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初中历史新教材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教材中的“动脑筋”、“活动与探究”等思考题,符合“素质教育”教学方式由“教师中心”转为“学生中心”。但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并不意味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作用的减小。教师如何运用新教材、如何组织教学活动以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使学生通过学习真正得到能力的提高,是新课改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