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一、高效体育教学应追求课堂的"参与度"运动参与是学生习得体育知识、技能和方法,锻炼身体和提高健康水平,形成积极的体育行为和乐观开朗人生态度的实践要求和重要途径。引导、刺激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教学是实现高效教学的关键,只有充分地调动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与欲望,他们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来,在练习中提高技能,在思考中掌握知识,在合作中发展能力。课堂上,夏老师通过积极的评价、鼓励,有效地利用肢体动作和口头语言,学生不仅仅是身体能跟着老师的要求进行练习,他们的眼睛始终看着老师,全然不顾周边密密麻麻的观摩教师……学生参与的欲  相似文献   

2.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能素质的提升会直接影响体育课堂教学整体质量的提升,实施技能练习与体能练习相融合,可以有效提升课堂运动技能,促进技能与体能共同发展。本文通过分析运动技能与体能的概念、关系与融合设计的意义,探寻篮球教学中运动技能与体能相结合设计,使得学生在课堂中实现运动技能与体能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3.
<正>一、抛题聚"点",聚焦思维点,即以"一项运动技能为例,探究如何在技能教学中强化身体素质"为点,汇总参与者的金点子,聚焦思维。聚焦思维碰撞出智慧的火花,由点及面,步步深入,能让参与者明确具体的形式和做法,为课堂实践服务。创新教具增加练习密度,强化身体素质,如,利用废纸、沙包、矿泉水瓶等;通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一节"多媒体在《武术——‘形神拳’》教学中的交互运用"的公开课为例进行分析,认为体育教学必须挖掘教材和学生已有的知识、技术、技能储备,应该从会处教,教其不会,精心设计递进的练习,才能唤醒学生的技术技能储备,激发学练的积极性,用自然、朴实的教学去追求高效、灵动、和谐的课堂。  相似文献   

5.
<正>江苏省"体育名师课堂"的水平五(高二年级)《足球:胸部停球》一课,较好地呈现了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如何实现体能与技能的和谐发展。其主教材是挺胸式停球,开始导入简单直接,突出动作力度"挺",确定触球部位"胸",为课堂教学的认知目标奠定了基础;在热身部分球性练习中,渗透穿插了"抛球"、生生合作"胸夹球";在基本学习阶段,有旧知复习,也有新技术的教授。整体而言,本节课以主教材教授为中心,以体能练习为落脚点,将体能练习与主教材有效结合,使课堂教学变得扎实有效。  相似文献   

6.
《中国学校体育》2021,(3):67-68
<正>运动技能是学生在体育学习和锻炼中完成身体动作的能力,它反映体育与健康课程"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的本质特征。在体育课堂技能教学中,存在着运动技能的相互作用,已有技能会影响新技能学习的掌握,这种影响统称为迁移。影响既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本文结合案例研析影响运动技能迁移的因素、如何避免负迁移和优化正迁移,以期为运用动作技能迁移寻找新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7.
<正>技能学习是体育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途径和载体。技能教学中,不可避免会出现学生练习密度低、运动负荷小的情况,影响学生体能的发展,如何在技能教学中强化学生体能,笔者结合案例谈几点见解。一、内容保障—上下衔接案例:教师A在篮球运球课上,在学生掌握技术后,安排了"耐久跑"的教学内容。在学生初步掌握高低运球技术后,把篮球回收入筐,让学生沿着球场上的"线"进行8~10分钟的定时跑。  相似文献   

8.
<正>案例1:在七年级《足球:多种形式脚内侧运球射门练习方法》第3节课上,教师组织集体纠错时,请学生展示脚内侧踢球技术,同时让非展示的学生来评价动作技术是否正确。评价的学生提出了很多的问题和结论,如"做得很好"、"做得不好"……而后教师没有对学生的互评内容进行评价,只是口头说:"嗯,好的。"直接过渡到了下一环节的练习。分析:教师在课堂上组织集体纠错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掌握动作技能。案例中,教师认真地听取了学生的回答,而没  相似文献   

9.
<正>一、"两强"技能涵义"两强"技能是指体育教师在拥有"一专"技能的基础上还能够很好地掌握两个运动项目的技能和相关的理论知识,能够利用这两个运动项目出色地完成教学工作,还能够在课外体育活动中对参与这两个运动项目练习的学生进行指导。教师通过自身的讲解帮助学生了解这两个运动项目的发展现状,参加这两个运动项目的练习对提高身心健康发展有哪些  相似文献   

10.
<正>对学生运动能力的培养是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学校体育运动技能教学出现将竞技运动的规则、场地、器材、技术等方面的要求简单地横移到体育教学中来,用教授成人的方法进行教学成为一种常态,整堂课围绕运动项目的某个技术进行反复、枯燥、单个技术动作的重复练习等现象。出现学生学会了运动技术,却不会在比赛中运用,学生喜欢体育运动不喜欢体育课的尴尬局面。如何提高学生学习运动技能  相似文献   

11.
<正>在体育课堂教学中,经常会遇到一些无法预知且令教师"头痛"的违纪行为。处理不当,会打乱课堂组织,干扰课的连续性,影响教学计划的顺利进行,最终影响课堂教学质量。这就需要教师善用教育智慧,将这些"违纪"行为导向课堂教学,使其服务于课堂教学,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让学生身心得以健康、愉快地成长。一、将"违纪"行为导向认知目标,促进方法掌握案例:移动垫球分组练习后,教师鸣哨集合,两位学生继续进行对垫练习。教师又  相似文献   

12.
<正>一、指导思想本课以"技术、体能、运用"为体育课堂导向,以学习篮球运球技术为主线,结合体能,融入运球过人技术运用。通过单一技术学习组合和运用逐渐形成运球突破运动技能。在掌握运动技能过程中,将规则和合作意识融入"以赛促学"的课堂中,在强化运动技能的同时注重体能发展。课堂教学设计以"蹬"、"跨"、"转"为切入点,选择符合技术原理的教学手段进行针对性地练习。课堂中将多媒体技术与技能教学  相似文献   

13.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要求小学体育应重视激发和提高学生参与运动的兴趣,对运动技能教学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不能过分地要求和追求,帮助学生树立终身体育意识。小学体育"悦动课堂"其实质是践行小学体育新课程理念,倡导符合小学生身心和个性的发展性体育教学思想。小学体育"悦动课堂"教学,不但可以很好地将学生潜在的运动兴趣激发出来,使学生在"悦动课堂"中学习体育知识,掌握运动技能,而且还可以提升和发展学生体能,使小学体育教学更凸显快乐高效。笔者结合小学体育教学实践,就小学体育如何实施"悦动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谈几点实践与体会。  相似文献   

14.
六字诀培养一年级学生良好的课堂常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幼儿园的教育和小学的教育之间有一定的差别,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很强,要想让学生在体育课堂中能安全有效地进行练习,学到更多的运动技能和技术,必须要养成良好的课堂常规。笔者在实践中发现,要培养一年级学生良好的课堂常规,做到以下"六字"十分关键。  相似文献   

15.
<正>在校园网球运动的开展中,体能与技能的结合练习非常重要,在使用网球教具的同时,设计相关性或针对性的体能练习,将体能练习与网球技能进行同步结合,确保学生在学习技术的同时也进行了体能练习,保证课堂中学生的运动密度及负荷达到标准,切实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与技术水平。网球体能训练需要与学生的年龄、技术水平相对应,分别从速度、力量、耐力、韧度、技能、策略等方面进行课程设计。  相似文献   

16.
《中国学校体育》2021,(4):68-69
<正>"教会"是体育课堂的教学目标,"勤练"是学生掌握技能的途径,"常赛"是学生技能运用的平台。"教会"是"勤练"和"常赛"的基础;"勤练"巩固"教会"的技能;"常赛"反馈"教会"的效果。通过"勤练"提升的技能水平运用于"常赛","常赛"营造的运动氛围激励"勤练",三者相互促进。"教会、勤练、常赛"既可以在一节课中或某一个练习环节进行闭环设计,也可以突破课堂限制,着眼于校园体育活动的顶层设计,  相似文献   

17.
<正>在日常的课堂教学实践中,笔者根据"三段式"课堂教学结构,将其进一步细化成了5个教学环节,并按照各环节的特点和需求设置了与其相符的体育游戏——"六类"游戏,即准备部分中课堂常规环节的"激励性游戏"和准备活动环节的"一般性游戏""专门性游戏",基本部分中技能练习环节的"技能性游戏"和体能练习环节的"体能性游戏",结束部分中放松环节的"恢复性游戏"。经过反复实践,"六类"游戏对提高学生的学练兴趣  相似文献   

18.
<正>一、采用游戏丰富主教材练习的手段游戏的适时介入能有效地避免课堂枯燥,起到提高课堂练习效果的作用。如,在"耐久跑"练习中,笔者安排了2个游戏,激发学生的练习积极性。第1个游戏是"拉网捕鱼"。游戏中,利用大场地,学生在游戏中不断地变向跑、变速跑。游戏开始十分钟后,学生已大汗淋漓,却乐此不疲。  相似文献   

19.
<正>在日常教学中,体育教师对信息技术运用的理解、操作往往存在一定的偏差,导致信息技术引入课堂时出现不合理的问题。笔者认为,信息技术引入后只能作为教学的辅助手段,用来帮助提高教学质量,用来让学生更容易理解体育知识,而不应是课堂的主角。一、信息技术引入体育课堂要把握精讲多练原则在体育课堂上,教师在运用信息技术时依旧要把握好"精讲多练"的原则,因为学生只有通过多次练习才能掌握技能,教师应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去练习。  相似文献   

20.
<正>一般而言,人们较多地关注文化课的有效教学,往往忽略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事实证明,注重体育课堂的教学有效性能提高学生身体练习的密度,有效地提高学生技术、技能水平,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等,从而达到体育课堂教学的理想境界。一、组织、调动队伍的简约性与普通文化课不同,体育课堂教学中经常需要队伍调动。从队伍调动的效果来看,可以分"有效调动"与"无效调动"。"有效调动"是为了教师讲解、学生练习的需要,强调路线短、时间短。做到这一点就要求我们教师课前的备课要充分,设计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