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声呐和海豚     
在深邃莫测的茫茫大海中,如何探测鱼群的踪迹?如何发现敌人的潜艇、鱼雷和水雷?水下探测工具是什么? 目前有许多水下观察设备,例如水下摄影机、水下电视机、磁异常探测仪、气体分析仪、红外设备等,它们有着各自的优点,但有一个共同缺点——观测距离较短,一般不超过1000米。这是因为它们都是用电磁波  相似文献   

2.
水下机器人     
水下机器人,其实就是水下探测系统,也叫海底机器人。最早的海底机器人包括水面母船、遥控探测机械装置和一条玻璃光导纤维束三部分组成。如美国一种叫“阿戈和佳生”的深海探测系统,母船在海面慢慢前进,用“地形跟踪多光段声纳仪”作前导,船尾用缆绳把雪橇形的“阿戈”沉到海底,随船缓缓移动。“阿戈”装有两套声纳仪,一套在前,一套在两侧,发射三角形的探测声波,以探测海底的有关目标。此外,“阿戈”还备有5架照相机,通过电视屏向船上的科学家传送海底景象。科学家如果发现水下温泉绿洲或活动的火山等值得研究的目标,便将“佳生”从“阿戈”体内放入海底。“佳生”装有立体摄像机,在额前的灯光照射下,操作自如.锁住景象,传送到控制室。  相似文献   

3.
水下目标的散射电场分布是水下电磁探测的重点研究方向。通过建立三维海水色散介质中时域有限差分电磁计算模型,对水下目标全空间电场强度的总场和散射场分布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入射电磁波频率f变化会导致散射电场极值大小及位置发生改变,整体幅值正比于■,且频率越低,散射电场极值位置距离目标越远;在目标电导率0~2 000 S/m区间内散射电场幅值增幅明显,而后变化趋于稳定,散射电场极值正比于ln σ。通过系统分析和计算,分析了水下散射电场幅值变化规律,探讨了频率和目标电导率对水下目标散射电场的影响,可为水下电磁探测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
利用布里渊散射提出了一种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水下探测目标识别系统,并在神经网络中引入动量项和采用可变步长。经过计算机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的水下探测目标识别系统相比,该识别系统在识别时间和识别率两方面都得到了较大的改善.这些优点对实现水下探测目标的实时自动识别是极其有利的。  相似文献   

5.
廖钧 《现代语文》2005,(12):8-8
公司从德国引进一套生产设备,为了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德方派出了一名工程师长驻公司,担任技术顾问。  相似文献   

6.
目的:1.以水下轻量化水下电动机械臂为研究对象,探索水下电动机械臂和自主水下航行器(AUV)的集成技术,设计一套全新的适用于500 m以上水深的水下机械臂。2.提高AUV的现场操作干预能力和自主作业能力,为海底探测取样作业提供更加有效、经济、方便、快速的手段,在海洋资源探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创新点:1.以水下轻量化水下电动机械臂为研究对象,探索水下电动机械臂和AUV的集成技术,设计了一款全新的适应AUV搭载的水下电动机械手。2.该水下电动机械手的密封方式借鉴了深海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采用压力补偿的方式提升电动机械手本身的耐压性和防水性,提升了电动机械手的适用水深和水下工作的可靠性。方法:1.基于机器人运动学与动力学理论,进行仿真验证,并搭建水下电动机械手实验平台。2.进行陆上和水下的实验,完成轨迹的跟踪实验,并对水上水下和仿真实验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得到水下电动机械手的轨迹跟踪精度,以验证该机械手的运行精度。结论:1.在匀加速/减速过程中,机械手关节的运行更加稳定;在从匀减速到停止的过渡阶段有微量的过冲;在匀速运动过程中,关节角度跟踪不稳定,从波动幅度来看,误差范围约为0.01 rad...  相似文献   

7.
研究水中激光雷达回波信号特征与处理,对水下目标的探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首先介绍了水下激光雷达的应用领域,然后从频域角度对激光雷达探测的回波信号特征进行了分析,最后根据探测回波信号的特征设计了一些对单个回波信号处理的方法以及特征量的提取方法,为今后激光雷达的探测和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8.
周克雁 《学子》2004,(11):41-42
哈尔滨是老工业区,历史上以及解放后的几十年修建了很多人防工程,有些防空地道给哈市基础建设带来很多不便和危害。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经过多年研究和实践,总结了一套运用“电法勘探”探测人防工程位置,深度的办法,以下是我们在实践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海狼”级多用途攻击核潜艇,长99.4米,宽12.9米,水上航行时吃水10.9米,水上排水量7460吨,水下排水量9150吨,水下最大航速35节(1节=1.852千米/小时),最大潜水深度600米,其动力装置为1座核反应堆和2台功率约为52000马力的蒸汽轮机。  相似文献   

10.
要配备一套多媒体教学设备价格多在 10万元以上,这对于大多数农村学校来说是非常难的。光是大屏幕投影机、实物展示台就要数万元。所以很可能会因资金问题使农村的孩子享受不到现代化的教学,这确实有点不公平。然而真的就无法改变现状吗 ?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我们知道,常用的多媒体教学平台,不就是一台多媒体电脑、一套音响、一台大屏幕投影机、一台实物投影机、一块大屏幕的组合吗 !而其中最贵的就是大屏幕投影机和实物投影机。如果能把这两个昂贵的设备用别的较廉价的设备代替不就可以组装一个廉价的多媒体教学平台吗 ?   现在…  相似文献   

11.
最近,英国爱丁堡昆斯费里小学购置了两套苹果牌无线移动教室设备(Apple’s Mobile Classroom),这种设备包括1台教师用机和10台学生用机,可供20名学生同时上课。这种装置的最大特点是通过无线连接,使系统内所有显示屏可以共享相同的内容。  相似文献   

12.
李玮 《科技文萃》2001,(3):79-81
“神舟二号”飞船的三个舱段的各个角落,几乎都安装了大大小小的科学实验设备,返回舱 里15件,轨道舱有12件,附加段有37件。这些由64件仪器设备组成的有效载荷,都是第一次 上天的正式产品,简直就是“太空实验舱”。 这些仪器设备各有各的用途。有进行空间材料科学试验的多工位空间晶体生长炉和空间晶体 生长观察装置;有进行空间生命科学试验的空间蛋白质结晶装置和空间通用生物培养箱;有 进行空间天文观测的太阳和宇宙天体高能辐射监测仪,包括超软X射线探测器、X射线探测器 和γ射线探测器;有进行空间环境探测的大气成份探测器、大气密度探测器和固体径迹探测 器;有有效载荷公用系统,还有微重力测量仪等。科学家将通过这些设备进行材料科学、生 命科学、空间天文、环境监测等试验任务。这些任务以中国科学院为主,由全国50多个科研 院所和大学承担。 太空“百宝箱”  相似文献   

13.
《中小学电教》2003,(4):71-71
古人对水下航行坚信不移,曾制造过多种潜水器进行水下探索,但真正将这种潜水器用于军事目的还是17世纪的事。  相似文献   

14.
贺媛  牛立刚  王蕊  何艳  李昕  张彤 《教育教学论坛》2014,(41):258-259,255
基于最小二乘法原理,针对激光特性开发了一套适用于探测CCD获取图像和探测屏幕显示图像的准确测量激光光束发散角的软件。适合在多种场合下进行测量,不要求设备,不挑剔CCD型号,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高斯光束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科学与新知     
水下异物打捞机器人中国近日成功研制出“水下异物打捞机器人”,这种机器人由水下爬行机、二维云台、电视摄像系统、图像压缩存储系统、机械手、清扫机、水下吸泵和操控器组成,集光学、精密机械、自动控制、信息处理技术和系统集成于一体,具有对水下目标的自动识别、探测、作业  相似文献   

16.
水下目标磁化特性研究是水下探测的基础性工作。基于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虚拟仿真的方法,对水下目标的磁化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背景磁场频率的不同会导致目标的磁化磁极发生改变;目标磁导率会影响磁感应强度模随背景磁场频率的变化关系。进一步仿真分析得出,频率f <7 764 Hz时目标的磁化主要受静态屏蔽作用影响,频率f> 7 764 Hz时主要受趋肤效应作用影响。通过虚拟仿真的方法,分析了水下目标磁化的作用机理,可为水下磁探测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文孜 《科技文萃》2011,(1):108-113
【评论】计时和潜水其实是两个相互矛盾的存在,真正带有计时功能的潜水表,其在潜入水下之前,都要将计时按钮的锁定螺丝旋紧。由于防水垫圈的局限,按压式计时按钮是无缘在水下操作的部分之一。  相似文献   

18.
发射人造地球卫星、载人航天和深空探测.是世界航天活动的三大领域,继“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成功之后,中国何时能实现对月球的探测,填朴深空探测的空白,这就成为了人们再次关注的热点。现在,让我们跟随作者的笔端,去认识欧阳自远,这位中国月球探测领域的首席科学家,他用自己的人生与激情践行着奔月的承语……[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孔磊 《今日中学生》2013,(14):25-27
1.潜艇的"耳目"——声呐如图所示潜艇,它们的最大特点是它的隐蔽性,作战时需要长时间在水下潜航,这就决定它不能浮出水面使用雷达观察,而只能依靠声呐进行探测,所以声呐在潜艇上的重要性更为突出,被称为潜艇的"耳目"。声呐是利用水中声波对水下目标进行探测、定位和通信的电子  相似文献   

20.
海底大地电磁探测仪器的投放与回收实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探测仪器投放到海底,并在数据采集完成后实施设备回收,是海洋地质勘探的关键技术之一。进行海底大地电磁探测在国内尚无前人经验。针对上述问题,经过实验研究,探索出一套较为实用可靠的技术方案。即采用索控脱钩和声学释放的方法,达到预期的科学目的。该技术方案已在海洋实验中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