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日,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的全国中小学校长论坛上,教育部部长助理、基础教育司司长李连宁说,推进素质教育需要依靠高考改革进一步深化。对于高考改革的深化,李司长指出有四大趋势:一是改变一考定终生的制度,逐步推行多次考试。对于多次考试有两种解释,可以一年考多次,也可以一年有各种科目的考试,让学生有机会选择自己的最好成绩。二是  相似文献   

2.
《北京青年报》2002年7月15日报道近日,在北师大全国中小学论坛上,教育部部长助理、基础教育司司长李连宁说,推进素质教育需要依靠高考改革进一步深化。对于高考改革的深化,李司长指出有四大趋势:一是改变一考定终生的制度,逐步推行多次考试。对于多次考试有两种解释,可以一年考多次,也可以一年有各种科目的考试。让学生有机  相似文献   

3.
对于高考改革的深化,教育部部长助理、基础教育司司长李连宁指出有四大趋势 :改变“一考定终身”的制度,逐步推行多次考试。对于多次考试有两种解释,可以一年考多次,也可以一年有各种科目的考试。让学生有机会选择自己的最好成绩。改变万人一卷的考试形式,试行多样化区域性考试。2002年参加高考的考生全国突破500万人,到2005年普通高中就有700万考生,加上职业高中和社会的考生,2005年参加高考的考生预计将近1000万。上千万人考一张试卷,“众口难调”,任何考试专家都难以应付。改变统一科目,在3+X基础上进一步扩大X的范围。在高…  相似文献   

4.
推进素质教育需要依靠高考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权威人士认为,高考改革的深化,将有四大趋势。一是进一步改变一考定终生的制度,椎行多次考试,可以一年考多次,也可以一年有各种科目的考试,让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最好的成绩。二是进一步改变万人一卷的考试形式,试行多样化、区域性考试。高考考生越来越多,2005  相似文献   

5.
为改变“一考定终身”的影响,实现多次考试的目标,等值技术可以为大规模考试项目提供科学、可行的数据处理技术支持。文章以上海市普通高中信息科技学业水平考试为切入点,在具体分析其等值环境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主流等值术,提出了符合等值设计原则的科目等值数据采集设计方案和后期的数据等值机制,以期实现科目考试等值目的。并将方案推广至不同等值环境的大规模统一高考外语科目以及其他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保证考试的可比性和公平性,实现改革科学地落地。  相似文献   

6.
2007年是我国恢复高考30周年,据教育部透露,他们正在酝酿高考改革的新方案。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谈松华提出,要改变高考一次统考的现状,把高考变为多次考试。此前中国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也提出过类似观点:“比如变一次考试为7次考试。”日  相似文献   

7.
高考、会考的设计,本质上都是基于学科的学业成就考试,都不会改变应试竞争的状态。而所谓多元评价或多次机会的改革,也不会改变一考定终身的状态。就目前国情,“多元化或多种类考试”只会促使家长不放弃任何一种考试。有利于中学推行“素质教育”的措施是用“学能考试”替代所谓“不超纲的学业成就考试”。真正的无法复习的考试就是“学能测验”,当然编制学能测验的成本是很高的。  相似文献   

8.
自学考试是我国成人提高学历的一种高等教育形式。很多自考生对于学什么、怎么学、怎么考,并不十分清楚。笔者多次讲授过自学考试的课程,也参与过自学考试的评卷工作。下面,我从认识自学考试的特点出发,结合自考工作经验,谈谈如何应对自学考试。一、自学考试的特点1.周期长、较为灵活适应成人教育的需要,自学考  相似文献   

9.
教育部高教司司长瞿振元在参加中央电视台《时空连线》节目时指出,高考考试时间提前对考生有好处,因为在高考结束之后,考生还可以参加其他的考试,这样便可改变一次考试定终身的局面。现在教育部正在广西做试  相似文献   

10.
高考恢复以来,我国高考英语历经多次改革与调整,各阶段均有不同改进,但由于本质层面反思的缺失,高考英语的考试性质模糊不清,改革成效值得深思。从考试目的、招生政策、命题实践、学业需求等方面全面审视我国高考英语的性质,可以发现我国高考英语承载着高校人才选拔的功能,其本质更符合英语课程终结性考试的特点,可以说是高中英语学业水平考试的"升级版",考试目标及内涵需优化。  相似文献   

11.
对于很多老师来说,评价就是高风险的标准考试的同义词。但是确实存在一种完全不同的评价方式可以改变教学,这就是形成性评价。论文就形成性评价的定义、核心要素和老师有效运用形成性评价来改变教学所需要具备的知识和技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任淑珍 《考试周刊》2013,(38):64-64
<正>在多年的数学教学中,我时常有这样的困惑:有些知识点在课堂上已经详细讲解过多次,为什么学生仍然没有掌握?有些题型已分析提醒过多次,为什么学生考试时还是出错呢?有些问题学生在课堂上明明能够回答,可为什么就是无动于衷、鸦雀无声呢?困惑产生已久,问题必须解决,那么如何改变这一状况呢?  相似文献   

13.
今年的高考是采用"3+2"模式的最后一次考试,在考前对于今年的物理考题有各种猜测,考试结束后再来分析今年的试题,可以看到它有以下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对于考试,我们应该并不陌生.事实上,我国是一个教育大国,也是一个考试大国.作为考试的故乡和当今世界拥有最大规模考试的国家,我国的考试不知改变了多少代人的命运,蕴含了多少荣辱沉浮的故事.可以说,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考试都毋庸置疑地成为我们生活中的重要事件,成为国家选拔人才和评价教育质量的重要方式.但是,我们真的理解考试吗?  相似文献   

15.
教育部相关负责人称,正在听取各方面意见,酝酿高考改革新方案。近日,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谈松华提出,要改变高考一次统考的现状,把高考变为多次考试。中国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甚至建议考7次。  相似文献   

16.
由于自学考试是一次性终结考试,它不像普通高校开展教学双边活动,经过平时测验、期中考试、作业、学期考试等多次考核来评定学生成绩,因此,能否顺利通过课程的一次性考试,对于考生而言,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在每次自学考试成绩公布的时候,总有许多考生因几分之差,甚至一分之差而失败,所以,自学者应掌握应试技巧,在考试过程中尽量避免“几分之差”的现象发生,努力提高考试成功率。  相似文献   

17.
张承凤 《河南教育》2013,(10):10-11
案例1:有一名大一男生觉得考上大学以后.自己的理想实现了,认为终于可以松口气了.便开始沉迷于网络游戏,常常不去上课。对于考试,他认为最后突击复习一下就行了。在第一学期的考试中有一门课不及格.  相似文献   

18.
无论何种形式的考试,都离不开良好的考试环境,考试环境是影响考试进行的各种客观因素的综合。诸如考场的布置、环境噪声、室内装饰、光线明暗、室内的温度与湿度皆属考试环境的范畴,这些因素是考生自己无法控制的,对于考生来说,他们无论如何努力也无法改变这些客观条件。因此,对于这些客观条件,作为考试管理者必须予以认真选择和管理。一、考试环境对考试过程的影响1.对考生生理的影响。考试环境首先会对考生的生理发生有利或不利的影响。人体对环境有一定的适应过程,而且这一适应过程往往因人而异,有人需较长的时间,有人反而适应…  相似文献   

19.
自1991年开始,美国的医学院入学考试(Medical College Admissions Test简称MCAT)已进行了重新调整。本文报告新入学考试的实施状况、增加小论文考试和学科考试仅限于理科的理由、录取学生避开成绩差异入选黑人或女医学生,以及废除技能分析等等。 一、MCAT的主要改变 MCAT是由美国医学院协会(AAMC)主持的,每年进行二次,每次为时一天。申请者只要得到AAMC的许可,可以参加多次考试,每次考试成绩均通知学校,成绩的有效期为五年。从1991年4月开始,MCAT进行  相似文献   

20.
《华章》2007,(12)
中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经常面临考试,无论是考试前还是考试过程中,都会在心理上引起一些与平常不同的变化,如考前紧张、怯场、晕场,这就是考试应激反应。考试应激反应对考试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对于考试学生具有适度紧张并不是坏事,它可以使我们的思维和全身力量充分调动起来,产生一种增力作用,从而考出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