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董晓康 《班主任》2008,(5):48-48
班徽下方是两片心形的树叶.上方是一轮闪耀着光芒的太阳,代表孩子们用爱心托起明天的太阳,给世界带去温暖,同时也象征着孩子们每天都在阳光雨露滋润下茁壮成长。上方“童心童爱。温暖无限”是我班的班级口号。班徽呈圆形,意味着三(1)班的全体师生会永远团结在一起,全力以赴共创美好的明天。  相似文献   

2.
“听”出来的感觉 一位教师在执教苏教版三年级(上)的“认识周长”这节课时,在引导学生初步建立了周长的概念后,拿出了一片树叶,问道:“同学们,如果我们想知道这片树叶的周长究竟有多长,你们有办法吗?  相似文献   

3.
彭碧莲  罗彪 《班主任》2008,(10):48-48
这是2004级(4)班班徽,以两只展翅飞翔的凤凰(莱芜市素有“凤城”之美誉)为主体陶案。整个班徽背景为蓝色,意味着宁静和谐,象征着知识的海洋宽广无边;主体图案“凤凰”由两个汉字“四”的行书变形组成,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当代文学中,“狗”意象在一些文本间重复出现着,人与狗的纠葛也普遍发生着。“狗”意象象征着忠诚、善良、勇敢;“狗”意象象征着生命的被压迫以及生命应有的反抗精神;“狗”意象象征着作者对人性之恶的否定与批判;“狗”意象还暗示了性的含义。具有如此象征意味的“狗”意象在中国当代文学中出现,说明人与狗之间有着纠葛的现实物质关系,也说明人对狗的情感是复杂多样的。  相似文献   

5.
班徽     
娄同森 《班主任》2013,(9):71-71
本班班徽主体图案像一枝怒放的花,花朵由阿拉伯数字1、6、2组成,代表我们是2016届(2)班。枝叶由阿拉伯数字3和2组成,代表班级32名成员(31名学生+1位班主任)。整个班徽颜色艳丽、造型优雅,象征全班成员齐心协力,为班级的快速、健康发展“输送养分”,让班级之花盛开得更美、更动人!  相似文献   

6.
班徽     
《班主任》2013,(11):71-71
班徽整体图案像一个正在向前奔跑的人,怀中抱着一支火炬,象征传承与启迪。火炬的火焰同时又是人的头部,用红色,象征激情与活力;中间部分是草书“四”字,用绿色,象征青春与生命;最下面是楷书“二”字,也是奔跑中的两条腿,用蓝色,象征纯洁、高远,也意味着包容与和谐。这就是激昂、奋进、不断超越的二(四)班。整个图案设计简洁、大方,视觉冲击力强,富有时代感。  相似文献   

7.
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叔子指出:“科学求真,人文求善,现代教育应该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而成为一体的绿色教育。”“绿色”象征着春天与生命,象征着成长与生机,象征着健康与未来,象征着文化与文明。“绿色”寓意学生朝气蓬勃,多姿多彩;寓意莘莘学子有如青苗般茁壮成长;  相似文献   

8.
期中测试题     
一、我会选(每小题3分,共24分)1.(2008年泰安市)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A)盛了水的碗,看上去好像变浅了(B)人在河边看见“白云”在水中飘动(C)“海市蜃楼”奇观(D)太阳光穿过茂密的树叶,在地面上留下光斑  相似文献   

9.
5     
《班主任》2011,(12)
充满“激情”与“活力”的红色数字“5”,像一个在不断向前跨越的人——积极向上,奋勇争先;纯洁、高远的蓝色数字“三”,代表天空,象征我们不断超越,追求“更高、更快、更强”的理念。“三”和“5”就是我们初三(5)班——一个乐观、自信、卓越的集体。  相似文献   

10.
教育的生命观就是把学生作为“人”的一种真正的存在,强调生命是一种存在。这种存在具有三个特点:第一,生命是整体的存在。它是一一种包括生理、心理、物质、精神、行为和认知的整体存在。在任何一种活动中,人都是以一个完整的生命体方式参与和投入的。第二,生命是有差异的存在。“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每个学生个体在心理、情感,志趣等方面都存在明显的差异。第三,生命是发展着的能动的存在。不能把学生当作是接受的机器以及灌输的对象,学生能自主地选择生命的存在和发展方式。  相似文献   

11.
班徽     
《班主任》2020,(4):72-72
衣班徽采用圆环设计,象征班级师生同心同德,共圆梦想。圆环上面是校名与班名,圆环内部主体图案由两部分组成。上半部分主体图案由阿拉伯数字“1”和“3”以及我们的班训组成。“1”代表坚定一个信念——班训“心之所向,虽远必往”,“3”代表我们是3班,同时也寓意学生、家庭、学校三方携手努力,和谐共生。“1”和“3”两个数字组成了飘杨的红旗图案,寓意“信心十足,斗志昂扬”。下半部分由“海浪”和“书本”两个基本图案构成,寓意在徜徉书海的过程中虽充满惊涛骇浪,但我们无惧艰辛,勇往直前。整个班徽象征我们会一直高举3班旗帜,不忘初心与梦想,追寻诗意和远方。  相似文献   

12.
班旗     
《班主任》2014,(9):71-71
我们是201602班,本班班旗图案由正反两个阿拉伯数字“2”组成,恰好构成一个浑圆的“互”字,两条互相勾连的笔画,象征互助友爱,激流勇进,形象又生动。图案中的红色代表太阳,表示我们在太阳下快乐地学习、成长;黄色象征青春向上,寓意生机与活力;蓝色象征全班学生共同生活、学习、成长的这片蓝天,以及未来要达到的那片梦想的天空,激励着我们努力奋发;白色象征学生品质的纯真、高洁。  相似文献   

13.
2005、2006两年中考作命题,用“最”、“也”、“又”、“更”、“其实”、“原来”等副词设置适度障碍的情形渐见其多,例如:“最美丽的_____”(河南课改区);“让生命与生命更近些”(连云港市);“____也美丽”(嘉兴市);“幸福原来”(河南);“_____,也是一种享受”(山西);“这也是课堂”(徐州课改区)等。考生往往对题目中的人称和动词很注意,匆忙中很容易忽略这些副词的限制作用,从而造成审题偏差。副词其实不“副”,我们怎样才能“慎而审之”呢?方法有三:  相似文献   

14.
班旗     
孙玲莉 《班主任》2013,(1):71-71
本班班旗选择了和国旗一样的红色为底色,象征青春如火。文字主体为白色阿拉伯数字“9”,代表(9)班。白色的横线象征地平线,“9”字上半部分变形为“日”,寓意我们像早晨初升的太阳,正发出夺目的光芒。白色的文字还是一个“早”字,当年,鲁迅先生曾在桌上刻过一个“早”字,我们希望自己也能时时早、事事早,有效利用时间,今日认真学习,明日报效祖国!(设计者:钱雨欣)  相似文献   

15.
班徽     
黄增丰 《班主任》2010,(3):63-63
我班是艺术特长班,由音乐和美术两类特长生组成。班徽整体图案像阿拉伯数字“10”,代表(10)班,由画笔和音符组成。画笔冲出外围圆圈象征(10)班学生将为了梦想而拼搏,不断突破自我,努力实现梦想。整个班徽图案简洁明了,将画笔与音符巧妙结合在一起,寓意学生们相互鼓励、团结上进、共同奋斗的班级精神。  相似文献   

16.
刚接了六(4)班,前任班主任老师就说这个班有些特殊,三年级时,由于某些特殊原因,班上的好学生都到别的班“定居”了。人数少了以后,只要是从外校来的孩子都“住”进了这个班(绝大多数是所谓的“潜能生”),来接班的我哭笑不得。但我始终坚信一点,只要自己给他们足够的尊重和爱,一定会换来孩子们的可贵信赖。  相似文献   

17.
哲理古诗深沉浑厚、含蓄隽永,言近而旨远,它洞悉着世事的奥妙,阐释了人生的哲理,让人们在审美鉴赏的过程中获得了理性的启迪,在冷静的思辨中,体悟出人生的真谛,感知到世界的规律。然而,古诗本身就具有意象的朦胧、模糊、多解与象征等特征,哲理古诗更有其深刻的哲理韵味,这些无疑加大了学生理解哲理古诗的难度。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始终关注学生,给他们指出一条终南捷径,帮助他们去阅读、理解、鉴赏哲理古诗,使他们能深刻体味诗中之“理”、“理”中之“情”、“情”中之“趣”,深入“有理趣而无理障”(清·刘熙载《艺概·诗论》)的境界。  相似文献   

18.
教学三年级“24时计时法”一课时,多数老师是借助课件进行教学的。但我了解的三年级学生在生活中对钟面与时间的表达并不陌生,能否利用学生的这些“经验”,上一节南学生提供素材的数学课呢?基于这样的思考,我找了三年级一个班的孩子做了课前交流。师:现在是什么时间?生:(七嘴八舌)知道,知道。现在是3时半。生:不对.是下午的3时半。  相似文献   

19.
《史记》中“所”字结构主要包括“名(代)+所+动”、“名1(代)+所+动+(之)+名2”、“名(代)+之+所+动”、“名1(代)+之+所+动+(之)+名2”、“其+所+动”、“其+所+动(之)名”等六种格式,这几种格式存在着三种共现情况。“名(代)+所+动”是主谓结构里面加助词“所”,而“名+之所+动”里面的“之”只是古人用来凸现说话重心的一个标志。  相似文献   

20.
班微     
班徽图案由一片叶子、一滴水和一对翅膀组成。叶子象征学生们朝气蓬勃,水滴代表学生们的纯真。叶子和水滴构成数字“7”造型,代表7班。翅膀象征梦想,寓意学生们在梦想的带领下飞向更高的天空、更美好的未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