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我国碑志文学的产生由来已久,然而成就卓异者当推宋代古文家欧阳修。方苞云:“退之、永叔、介甫,俱以志铭擅长”。①方氏将欧阳修与韩愈并提,说明欧公的碑志创作足以引起我们注目。欧阳修一生所撰碑志甚丰,《庐陵欧阳文忠公全集》中《居士集》有墓志六十九篇,墓表十四篇,碑铭十一篇,墓碣二篇。《外集》有志  相似文献   

2.
王安石是北宋一个杰出的人物,具有多方面的成就,以一身而兼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学家。作为政治家的重要标志的,是他推行了一次变法运动,所以列宁称他为“中国十一世纪时的改革家”。他之所以成为思想家,主要是他著有《三经新义》,对《周礼》、《诗经》、《书经》作了新的解释,以为变法的理论根据。王安石的文学,无论散文或诗歌,在当时都  相似文献   

3.
<正> 《临川先生文集》中,碑文墓志有128篇,这是一个不小的数目。与其他散文家不同,王安石没有写过专门的人物传记,因此,对这128篇专门写人的碑志,我们不妨视其为是一种特殊的传记文字,是王安石记叙才华的集中表现。 由于王安石为人刚直孤峭,不媚时俗,不苟作碑志,故他的这些传记文字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如《胡君墓志铭》有云:“取吾素知者为之志而铭之。”又如《太常博士郑君墓表》为其外姻朱介之的丈人郑诒而作,因了解不多,王安石为此还专门作了询问调查。这些都是明证。正  相似文献   

4.
此志文在《柳宗元集》中全题为《故尚书户部侍郎王君先太夫人河间刘氏志文》。文安礼《柳先生年谱》作《户部侍郎王公太夫人刘氏墓志》。《柳文指要》称此志文是某些人认为“不便与天下共见之文”,因而在他们编“柳集”时都“阴为删去”。章士钊先生是很重视和推崇此志文的,认为“至今凡能使人了解叔文之志行功绩,恰如其分者,惟恃此志文中寥寥百余言耳”(引文均见《柳文指要·卷十三》)。他因此作了十一节共万余字的文章对此志文作了详细介绍、评价。但,章士钊先生的文章侧重于旁征博引历代的柳文点评家对此志文的评议,或辨其谬误或肯定其正…  相似文献   

5.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抚州临川(今江西临川县)人。北宋唯物主义哲学家和心理学思想家。他被列宁誉为“中国十一世纪时的改革家”。在王安石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和教育思想里,有着丰富的心理学思想,他的心理学思想与他的社会政治改革有密切联系。他的关于人的智愚“非生而不可移”和能力与禀赋关系等方面的观点,至今仍闪耀着光辉。王安石的著述收在《王临川集》里,其中《礼乐论》、《原性》、《性情》、《性说》、《洪范传》、《伤仲永》等篇,比较集中地反映了他的心理学思想。  相似文献   

6.
三、作为文学作品的碑志文碑志文为盖棺论定的人物传记,属于史传散文。自司马迁《史记》开创史传文学后,如班固《汉书》、刘义庆《世说新语》以及唐传奇等,都塑造了大量鲜活的人物形象。碑志文,作为史传散文的一种,从理论上说,也能够塑造人物形象。但是,碑志文的性质,如同朱剑心《金石学·说石·墓志》所说:“故其为文,不过略叙生平梗概,使陵谷变迁,后人可以识其墓处,觇其行诣而已。”[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正> 欧阳修是北宋杰出的古文家、史学家,又是锐意改革的政治家。其一生在文学方面的造诣尤为超卓,其为文以韩愈为宗,致力于反对浮靡的时文,提倡语言质简、内容充实的古文,是北宋文学革新运动的领袖人物。他在文学创作方面的成就是表现在诸方面的,且如其序文来说吧,今存《欧阳修全集》中《居士集》就收录序文三十篇。  相似文献   

8.
正《李璧墓志》,北魏正光元年(520年)刻,清光绪年间于河北景县出土,一说宣统元年(1909年)于山东德州出土。今藏于山东博物馆。志石高85厘米,宽84厘米。魏楷书,33行,行31字。志阴字稍大,14行,行4至10字不等。志文书法欹侧峭劲,前人认为其字与《张猛龙碑》极为相似,且兼有《司马景和妻孟敬训墓志》之纵逸。  相似文献   

9.
王安石的《读孟尝君传》历来被认为是一篇名作。古今不少评论家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宋代谢枋得誉之“笔力简而健”(《文章轨范》),清代沈德潜评论这篇文章说:“语语转,字字紧,千秋绝调”(《唐宋八家文读本》卷三十),今人吴小林认为“这篇史评翻新出奇,议论精辟,观点卓绝,富有反潮流、反传统的精神,表现出一种哲理的深度”(《古文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但是,笔者认为,这篇翻案文章也有缺乏事实根据、推论不合逻辑的毛病。  相似文献   

10.
马怀素,唐朝著名的文学家、目录学家,《新唐书》、《旧唐书》皆有本传,其墓志全名为《故银青光禄大夫秘书监兼昭文馆学士侍读上柱国常山县开国公赠润州刺史马公墓志铭并序》,此墓志录自《古志石华》卷九,收录于周绍良主编的《唐代墓志汇编》,其志文内容与《新唐书》、《旧唐书》多有出入,遂作此考证。  相似文献   

11.
王安石小传     
王安石(1021-1086)是北宋地主阶级比较进步的政治家、思想家。他在北宋中叶进行了有名的变法运动,被无产阶级的伟大领袖列宁称赞为“中国十一世纪时的改革家”。 (《列宁全集》第十卷,第152页注②)。北宋(960-1027)时期,契丹等族不断由北方、西北方向中原进攻,北宋政府面对严重的侵扰,采取屈膝投降的政策,每年向契丹族统治者奉送大量贡物。当时,封建国家用种种手段搜刮农民。地主  相似文献   

12.
在一九六九年《南齐刘岱墓志》石出土之前,《吕超静墓志》石是存世的惟一南齐墓志石;而鲁迅一九一八年六月所撰《南齐吕超墓志跋》(收入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九五六年版《鲁迅全集》第七卷)则是考证《吕超静墓志》的一篇权威性论著。这篇跋文以史志互证的方法,由墓志所载郡名、岁名,考定其绝对年代为南齐永明十一年。这一论断与另一金石家范寿铭所撰跋文不谋而合,纠正了此前张拯亢以墓志时代为隋朝的误断,从而确定了该志的珍贵价值。鲁迅的跋文又根据墓志所载干支,推算出墓主的卒、  相似文献   

13.
欧阳修与苏轼,是北宋文学及政坛上的重要人物。他们当中,一位是倡导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重要领袖,一位则是代表着北宋文学最高成就的文坛大家。二人推崇古文,提倡仁政治国,关系紧密,私交颇深。而苏轼的一篇科考之作《刑赏忠厚之至论》则是他们彼此相知的“契合点,”体现欧阳修与苏轼在仁政思想和文学风格(散文方面)等方面存在传承关系。  相似文献   

14.
《汉书·艺文志》是《汉书》“十志”之一.“十志”中,除《天文志》为班昭续作以外,全是班固毕生精力荟萃之处.因而后世享有“作者之渊海”(见刘知几《史通·书志》)的评价.《艺文志》则是班固根据刘歆《七略》编定的一部专门著录西汉封建王朝国家藏书的总目录.共著录先秦、战国至西汉时期各种书籍六略(类)三十八种;作者五百九十六家;总计图书一万三千二百六十九卷.其中包括:六艺一百三家,三千一百二十三篇;诸子一百八十九家,四千三百二十四篇;诗赋百六家,一千三百十八篇;兵书五十三家,七百九十篇,图四十三卷;数术一百九十家,二千五百二十八卷;方技三十六家,八百六十八卷.  相似文献   

15.
墓志属于碑文的一种,它的主要功能是用来记叙墓主的生平的。如:《文章辨体序说·墓志》说:"墓志,则直述世系、岁月、名字、爵里,用防陵谷迁改。"墓碑分为立于地表的"墓表文"和埋于地下的"墓志铭"。即所谓的"志以志诸阴,表以表诸阳"(《江西出土墓志选编》)。一般来说,墓志通常是由两部分组成的,即墓志和墓铭。墓志通常用散文体书写,主要记叙墓主的身世;墓铭通常是韵文,主要是为了称赞墓主。  相似文献   

16.
王安石是中国十一世纪时的改革家,他对人才培养和起用的见解,始终是紧扣着北宋王朝百年承平之后改易更革弊政之需要的。“人于材有以教育成就之”王安石说“天人之道”,论“继天道而成性”①,关键在学。他肯定地调“可以学而至于哲。”②那么所谓“哲”反映在哪里?反映在穷理。王氏说:“为学者劳理也。”③穷理,不仅要读圣贤书,而且要“自百家谱子之书至于《难经》、《素问》、《本草》、诸小说,无所不读,农夫女工无所不问。”①这就是说,既要继承间接知识,因为“星历之数、天地之法、人物之所,皆前世致精好学圣人者之所建也”⑤,所以不可轻…  相似文献   

17.
柳宗元的传记题材的作品较多,如把行状、墓志、碑传等算在内,有七十多篇。其中有一些名篇,如《段太尉逸事状》等,历来为人称道。此外,象《捕蛇者说》,标题为“说”,而文中所叙蒋氏三世的不幸遭遇,是很好的传记文。不过《柳宗元集》中,归入“传”类  相似文献   

18.
北宋的儒法斗争,是环绕着王安石变法展开的。这场斗争再一次证明尊儒反法思潮的极端反动性。“王安石是中国十一世纪时的改革家”。他主张变革的思想政治路线,遭到大地主阶级顽固派的拚命反对和疯狂攻击。孔孟的卫道士道学家们,是大地主阶级顽固派的一群打手。《辨奸论》就是道学家邵伯温(1056—1134年)“无端造谤”攻击王安石的一篇代表作。后来朱熹又把攻击王安石的一切反动言论,收进他编的《三朝名臣言行录》,使其流毒八百多年。资产阶级野心家林彪把《辨奸论》奉为至宝,并用作搞政变阴谋的理论根据。因此,把《辨奸论》作一番剖析,对正在深入进行的批林批孔斗争,是有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19.
伟大导师列宁在《修改工人政党的土地纲领》一文中指出:“王安石是中国十一世纪时的改革家。”十一世纪,是中国北宋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正在一步步走下坡路的时候。王安石(公元1019—1086年)在北宋神宗熙宁年间(公元1068—1077年),曾两次作宰相,实行过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变法运动。他的变法,削弱了大地主阶级的土地兼并,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封建国家的财政收入,提高了北宋军队的战斗力,有一定的进步作用,所  相似文献   

20.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是北宋中叶的文坛领袖,诗文革新运动的倡导人,在散文、诗歌创作和史传编写、诗文评论等方面都有相当高的成就,著名的古文家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等都出自他的门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