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62 毫秒
1.
寿涌 《中文自修》2003,(11):39-40
鲁迅先生有一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著名散文,描述了他幼年时代在“三味书屋”读书的情景。“三味书屋”的“三味”究竟是什么意思?那是把经书、史书、子书比喻食物,经书是米谷,史书  相似文献   
2.
寿涌 《中文自修》2004,(6):44-45
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有些课文选自史书的人物传记。如《鸿门宴》节选自《史记》的《项羽本纪》,《李将军列传》节选自《史记》的同名之作,《张衡传》选自《后汉书》,《伶官传序》选自《新五代史》。这些人物传记均属于正史中的纪传体篇章,即人们所称之为二十四史的纪传体篇章。  相似文献   
3.
<正> 《临川先生文集》中,碑文墓志有128篇,这是一个不小的数目。与其他散文家不同,王安石没有写过专门的人物传记,因此,对这128篇专门写人的碑志,我们不妨视其为是一种特殊的传记文字,是王安石记叙才华的集中表现。 由于王安石为人刚直孤峭,不媚时俗,不苟作碑志,故他的这些传记文字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如《胡君墓志铭》有云:“取吾素知者为之志而铭之。”又如《太常博士郑君墓表》为其外姻朱介之的丈人郑诒而作,因了解不多,王安石为此还专门作了询问调查。这些都是明证。正  相似文献   
4.
宋代以后的学者曾对王安石的诗歌做过不少补遗下作,其中以李壁的搜集为最多。一般认为,比起《临川先生文集》来,李壁搜集到的王安石诗歌要多出七十二首,这自然是件好事情。但实际上其中有一些是误收的,我们应该谨慎对待之。除了学术界已经公认的若干首之外,文中以《全宋诗》为依据,又新发现此书误收有其他三人的诗歌各一首。被误收的三人是:梅尧臣,赵湘,欧阳修。  相似文献   
5.
李壁<王荆文公诗笺注>所收集的王诗,虽比<临川先生文集>多出72首,但其中明显有误收.对其中一些误收的作品进行探讨,是必要的.不过综观学界已有的讨论,大都均以直接判定为多,而以分析说理为少.这样的讨论往往显得猜测有余而研究不足,令人觉得说服力不强.一般而言,判断一篇作品是否属于误收,应当要展示出令人信服的依据来.故本文试图重在突出事实根据,对一些误收之作力求搜寻出相关的人物事迹和版本年代来,然后再以这些史实为依据,用来证明其确系误收.  相似文献   
6.
在王安石的诗集中,人际交往诗歌占有不小的比例。一般说来,这些交流的对象大部分都有姓有名有官职。依据人物的姓名及官职,我们便可以追寻梳理对方的社会地位、生活处境以及与王安石的私人关系,从而做到确切理解诗意,全面了解双方的情感交流。然而在这部分诗题中,也有一些是难以落实具体交流对象的。这些人士或是有姓无名,或是无姓有名,或者是虽然有姓又有官职,但到底是张三还是李四却难以落实。本文对其中一些诗题的疑难姓名和相关人士进行了考证和试探。  相似文献   
7.
王安石究竟何时进入汴京就任度支判官一职?这始终是被学人所关注的一个疑点和难点。传统说法认为应在嘉祐四年,但这一说法并不符合历史事实,有关论据实际上难以成立。我们只要认真分析考究一下王安石的《呈陈和叔并序》、《韩持国见访》和《与王逢原书之八》,就可知道,它们并不能成为论据。王安石并非是在嘉祐四年才入京为度支判官的。  相似文献   
8.
明刊本<临川先生文集>是根据南宋绍兴十年(1140)詹大和刻本覆刻的,它保存了宋刻本的原貌,诞生年代较早,搜集又相对齐全,所以是学界公认的善本.  相似文献   
9.
在<临川先生文集>的书信中,绝大部分都有姓有名有官职,所指人物十分清楚.然而有一些标题却难以落实具体对象.这些人士或者是有姓无名,或者是无姓有名,或者是虽然有姓有官职,却不知究竟是指张三还是李四.总之,是我们无法得知这些人士的真实身份.这就妨碍了我们对王安石行实仕履的深入的了解和全面的把握.本文依据<续资治通鉴长编>和<宋史>的相关记载,对其中一些标题的疑难人名进行了试解.  相似文献   
10.
国人评论古典诗文,往往依据于史高于文的传统观念。尊史固然有其好处,它可以使我们目光深邃,品鉴审慎,但若是重史过了头,以至于文史不分,甚至是指文为史,却不免要使人误解原作,拒绝审美,感受不到应有的艺术情趣和文学魅力。如《长恨歌》明明姓文,却偏有论者说它姓史,还拿它去与元稹的"史诗"之作《连昌宫词》相比,说它不是一首"史诗",不是一首"好诗"。这便是指文为史而有违治学之道了,对此不能不加辨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