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走一步,再走一步》这篇编入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的课文,对于处在成长关键期的初中生来说,是一篇有关成长的启示录:悬崖,人生中各种考验的象征;朋友,生命中不可缺少的遇见;父亲,永远引领我们前行的灯塔。  相似文献   

2.
荀子在《劝学》中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今天,我就借用这句话来谈一谈我是如何教《走一步,再走一步》这篇课文的. 《走一步,再走一步》是一篇语言风格简洁、故事性强、在寻常故事中蕴含深刻人生哲理的记叙文.就单元教学内容来讲,《走一步,再走一步》既是对前一篇课文《紫藤萝瀑布》感悟人生话题的延续,又是为后一篇课文《在山的那边》继续感悟人生作铺垫,在单元教学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正是基于《走一步,再走一步》在教材中的这种地位,整个教学过程我渗透了三方面的教学思想.  相似文献   

3.
最近看到一篇题为《光荣背后多少母亲痛》的文章,内容是对钢琴明星朗朗母亲的采访。看过文章,我的心情可以用震撼来形容。对朗朗我们都不陌生,但一直以来看到的都是他和父亲的故事,这篇文章谈的却是一位母亲对儿子成长过程中因为缺失阳光和幸福感而承受的苦痛,这让我一直以来苦苦思索的一个问题有了答案,那就是教育要散发人性的光辉。  相似文献   

4.
书巢雏声     
《广东第二课堂》2008,(4):12-13
《名人背后的故事》普通人与名人在成长过程中,都会经历影响人生的故事,而名人与我们之间究竟有怎样不同的成长经历呢?  相似文献   

5.
小说《追风筝的人》是关于一个阿富汗少年成长的故事,也是他在背叛友情后自我救赎的故事。本文通过对主人公儿时背叛友情,在美国自我的成长并最终来完成内心的救赎这一线索,来展现一个男孩到男人的转变。  相似文献   

6.
孙双金 《江苏教育》2006,(1B):11-13
“特级教师”专栏今天和您见面了。这是《江苏教育》小学教学版2006年献给广大读的一个新栏目,主要内容包括:特级教师成长故事,特级教师最得意之课堂实录(或节选),特级教师的教学主张。开设这样一个专栏的目的。是希望通过对部分特级教师成长过程的展示(特别是对一些特殊行走脚印的聚焦)告诉大家一个最简单的道理:所谓特级教师,都是从最普通的小学教师,从最普通的小学课堂一步一步走出来的。我们每个小学教师,只要对自己的人生有所设计,对教育事业有所追求并始终保持那么一点精神。都会在平凡中有所创造——钢铁就是这样炼成的!开办这样一个专栏还有一个目的,就是用特级教师的经验来为广大青年教师的职业成长提供示范。第一期推出的“特级教师”。是老师们比较熟悉的小学语特级教师孙双金。希望大家能从他的故事中得到借鉴或启发。至于得到多少,那就见仁见智。全凭各人的悟性了。[编按]  相似文献   

7.
2010年《江西教育》第1-2期师路心语专栏里曾刊发了一篇题为我们距离幸福有多远随笔类的文章。这个看似平淡无奇的题目,却在我心里掀起一阵涟漪。我想到了肖川教授在《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一书中的一段话:一个懂得休闲的教师大抵是一个很有生活情  相似文献   

8.
朱永新 《河南教育》2006,(1S):52-53
两个月前,《河南教育》编辑部的涵冰编辑给我来信,告诉我《河南教育》新开了一个《园丁茶座》栏目,第1期的主题是教师成长的故事,已收到好多投稿,希望我在栏目开张之际来捧个场,对发表的作品进行简单的点评,并谈谈对教师成长选题的看法和见解。  相似文献   

9.
生命成长隐喻着人的一生经常在蹒跚学步。学步之际,适时有只手牵引,将使自己看清方向,走得坚实,走得稳健。我的半生教育生涯就是这样走过来的,其中的每一步,都有《四川教育》这只手在牵引着。  相似文献   

10.
《教育文汇》2013,(15):47-47
从您走上教坛的那一天起,一个个难忘的故事(案例)就在您亲历亲为的教育教学中发生。这些看似平常的故事(案例),或使人欣喜、感动,或值得总结、探讨,或令人警醒、反思……它是最鲜活、最生动的教育学;它蕴含教书育人的大道理,反映出教育新理念和教师的修养、智慧、学识;它为启迪、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供了难得的典型样本。请您拿起笔,将印刻在记忆中的一段难忘的故事(案例)写出来吧!《我亲历的教育故事》要求内容真实,主题集中,案例典型,材料充实,注重事实,情节单纯,突出细节,特别要写出故事(案例)背后的个性化、深层次的认识和感悟;每篇1500—2000字。  相似文献   

11.
崔建斌 《师道》2012,(Z1):18-19
郑立平老师曾经说过:"在成长的路上,我们究竟能走多远,不仅要看自己的执着,还要看和什么人一起同行。"2010年末,我在博客里邂逅并结识了郑立平老师(追梦书生)。是他,让我与昨天告别;是他,让我走进心语(全国班主任成长研究会);是他,让我走进《心语月刊》,开始走上属于自己的人生追梦之路。  相似文献   

12.
一、当下教育研究的"地表现象"《江苏教育》有"大家意识",关注真正的"大家",全力将"大家"介绍给大家,影响深远。《江苏教育》更有"平民情结",以极大的热情扶持一线的普通教师,乡村教师尤其受到眷顾。《江苏教育》在推动苏派教学发展、教师专业成长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笔者也是《江苏教育》的忠实读者。在阅读中我发现,教  相似文献   

13.
常规教育之外存在"非常规的教育",美丽班级的建设启迪了我的教育情怀观,教材主题的整合启迪了我的课程统整观,少年出书的成功启迪了我的学生功课观,教育角色的换整启迪了我的资源整合观,"另类故事"促使我不断成长。  相似文献   

14.
几年前,我读过《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这本书。从书中介绍的魏智渊、朱国红等30位老师的成长经历中,我发现他们共同的特点是热爱教育,积极从事教改实践;海量读书,有很深的知识积淀;善于利用网络,皆为教育网站的著名网友;笔耕不辍,都善于随时记录自己对教育的思考和感悟等。为此,我写了一篇题为《读一本好书,交三十个朋友》的文章发表在《教育文汇》上。  相似文献   

15.
青年大学生正值现实冲突、人生选择、人生问题、人生课题最集中的阶段,迫切需要得到人生成长方面的教育。现行人生成长教育课程及指导还未能有效满足学生的需求,还需要找到一些入脑入心的方式,在引导学生规划人生、思考人生方面尚存不足。需要将人生成长教育有机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坚持"高处着眼、低处着手"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建立人生成长教育协同育人联动机制。  相似文献   

16.
林妮娜 《师道》2024,(1):45-47
<正>美国作家莫顿·亨特在《悬崖上的一课》中写道:“我生命中有很多时刻,面对一个遥不可及的目标……我都能够轻松应对……容易的第一小步,迈出一小步,再一小步,就这样体会每一步带来的成就感,直到达成了自己的目标……”《走一步,再走一步》原名《悬崖上的一课》,也是我第一次在全区做公开展示的一节中小衔接的课例,“走一步,再走一步”这句话也成了我专业成长的动力。  相似文献   

17.
最近看到一篇文章优荣背后多少母亲痛》,文章是对国际钢琴大师朗朗母亲的采访。看过文章,我的心情可以用“震撼”一词来形容。我们对于朗朗都不陌生,一直以来看到的都是他和父亲的故事,以及父亲在他的成长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但我从这篇文章里读到的却是一位母亲因为儿子成长过程中缺失阳光和幸福感而痛苦着。这篇文章让我这些天来苦苦思索的一个问题有了答案,那就是教育要散发人性的光辉。  相似文献   

18.
一本书的诞生,或者说一本书的新生,不是被放到销售架上的一瞬,而是当我们带领孩子们翻开它,在纸页的摩挲中,在一字一句地品读中,这本书的意义才最终实现,这本书的生命才得以展现。来,这次我和孩子们就一起走进了《哈利波特与魔法石》这本书的生命中。《哈利波特》是英国作家J.K.罗琳所著的魔幻文学系列小说,一共七部。前六部是以霍格沃茨魔法学校为重要舞台,描写的是主人公——年轻的巫师学生哈利波特在霍格沃茨前后六年的学习生活和冒险故事;第七部描写的是哈利在第二次巫师大战中在外寻找魂器并消灭伏地魔的故事。我们这次要带领学生阅读的是第一部《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在这部作品中,哈利的成长主要体现在他离开了原来的"麻瓜家庭",接触了魔法世界。在霍格沃茨,他收获了未曾感受过的友情、亲情,也历练了勇气,给了自己自信,这个"大难不死的男孩儿"战胜了来自外部世界的邪恶力量,完成了成长的第一步。可以说,《哈利波特》向我们展示了一个"魔幻世界"中的孩子的成长故事。  相似文献   

19.
马志响 《中国教师》2011,(13):75-77
<正>《成长路径》一书系统介绍了江苏徐州本土地区12位优秀教师的专业成长故事,细细品读,受教匪浅。在序言中,成尚荣先生谈到这本书的编辑模式——"编辑者言,自己笔下的自己,他人眼中的他,成长历程"四个板块,这提示了教师成长的路径和一般模式。"自己",成长的主体,自己对自己要有清醒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背后的故事     
李小琴 《现代教学》2014,(Z2):119-120
<正>曾经,我很喜欢湖南卫视《背后的故事》这一档节目。每次看完访谈,我都觉得策划者别具匠心,能将节目办得这样有品味、不做作、不张扬,真是不简单。读懂每一个"背后的故事"后,我就会情不自禁地感到:眼睛看到的是有限的,耳朵听到的不一定是真的,只有用心去体味,才能真正有所发现。这学期,在遇到转学生小昊后,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教育方式,由衷地感慨:教育学生,更要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