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对语文性质认知极具高度: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作为重要的人才选拔考试,高考语文卷命制必然要紧扣这一性质。有"指挥棒"效用的高考评价,必将对高中学习产生深度影响。2019年高考全国卷Ⅰ语文试题以课程标准为基准,积极探索试题的正向价值,发挥试题的评价作用,作为教育工作者需敏锐捕捉到这一信息,更好实现立德树人目标,现结合"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分析高考语文试卷的特征,从当代语文学科评价的意图折射当前语文学习的要义,希望能够为语文评价和教学贡献些许智慧。  相似文献   

2.
2008年各地中考语文试题中涌现了一大批灵活考查考生的语文能力的创新题型,这些试题或形式新颖.或角度别致.或贴近生活,或紧扣时事,令人耳目一新。研究这些试题,对我们备战中考会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小学五年级语文试题命制为例,建议试题命制人员以统编语文教材课后练习系统为导向,对试题命制进行探究和实践,从而为教师用好统编语文教材、把握课改理念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4.
中考语文试题的变化反映出对学生综合能力、思维方式的新要求。研究试题变化对于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综合素养、提升学生中考成绩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深入探讨中考语文试题变化,可以更好地指导学生备考,为教学改革和创新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从江苏省无锡市中考语文试题的内容变化出发,探讨语文教学的有效策略,以期有效推进课程改革进程,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5.
笔者在研析近些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题时,发现每年都有很多地区的试题中出现一些“有语文之名,而无语文之实”的试题。这类试题只是借用汉语言文字的符号,而考查的却是语文以外的知识或能力。因此,称之为“泛语文试题”。现略举数例如下:  相似文献   

6.
语文是高考重要科目之一,是检测学生语文学习成果的重要方式。语文老师讲解高考试题时过于重视解题技巧和方法传授,学生研究高考试题时过于关注如何提高答题能力,对高考语文试卷的研究和解读仅限于提高成绩,忽视语文试题的美。本文以研究江苏省高考语文试题为出发点,探寻语文之美。  相似文献   

7.
<正>每年的高考作文题都有两个部分:试题内容和写作要求。纵观语文高考试题,其他任何一道试题都只有内容而无要求(个别诸如"简答"姑且忽略不计)。作文试题为何被人另眼相看?只有一个原因:分值高,含金量大。命题人深知其中玄妙,总想给"高考的奴仆们"提个醒,便有了这些千叮咛万嘱咐的"写作要求"。这些高考作文写作要求理应对考生写作有高度的规范作用,可现实中这些"规范"的背后有太多  相似文献   

8.
小学语文的教学离不开评价,离不开命题.由于对命题的基本理论和课标中关于教学评价的理解不够,加之对统编小学语文教材把握不准等原因,致使许多老师并未真正认识到"命题对教学的作用",也不能真正掌握"怎么科学命制试题"的技术.基于此,笔者将从"从命题到教学:再识命题对教学的作用"和"从教学到命题:如何科学命制语文试题"谈谈自己...  相似文献   

9.
语文教学中的"应试教学"现象之一是文本的品味被答题套路的训练所代替。引发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在大规模考试中,对语文能力测试点的定位、理解偏于简单化,语文能力测试点与试题之间的对接过于模式化。综观PISA、PIRLS、NAEP等国际阅读测评项目,从设定测量目标到编制试题的过程,体现出如下三个特征:一是认知目标的立体阐释;二是认知目标与试题之间内在的准确对应;三是在显性层面,试题本身的表达与认知目标的表达没有固定的对应模式。三者合力保证了认知目标与试题之间的"张力",较有利于形成教学和考试之间的良性循环。因此,当前我国语文考试研究可能需要深入探讨语文测量目标的设定和呈现方式,以及这些测量目标可能的、弹性的测试途径和方式。  相似文献   

10.
现代文阅读历来是高考语文卷考查的重点内容,通过对2020年全国高考三套语文卷"现代文阅读"试题进行分析,寻找和把握"现代文阅读"的命题特点和理念,针对该部分试题存在的不足提出建议,一方面在于增强高考语文卷命题的权威性和科学性,另一方面在于提升中学语文教学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1.
语文是决胜高考的"武林高手"。我们能否笑傲高考,能否独步天下,语文将为我们作答。今天,我想简单地与大家谈谈09年高考语文应试策略。一、从近5年高考试卷看2009年命题趋势(一)2004年至2008年湖北高考语文试题回顾1、板块结构趋于稳定。2004年是湖北自主命题的第一年,基本是模仿2003年全国语文试题模式,试题平稳,难度适中。  相似文献   

12.
中考语文试题如何贯彻素质教育,是语文科中考改革的内容之一。1999年部分省市的中考语文试题,很有一些体现素质教育的好题。这些试题较注重考查学生的阅读和写作的实际操作能力,文字表述性主观试题增加,这些鲜活的试题类型的确给人们一种全新的感觉。这对初中语文课的教学起到了良好的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13.
语文 一、试题结构的总体配置平稳 2004年高考语文试题有十五种之多,总体上配置平稳、动静结合、张弛有度,较好地体现了《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学科性质的界定,符合语文考查也符合语文学习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王长景 《学语文》2008,(4):25-26
2008年高考虽已拉下帷幕,但高考试题仍是近期人们议论的热门话题。今年是安徽省高考语文试题自主命题的第三年,今年的试题也是传统高考的最后一套试题,因明年的语文新课标高考题将会有一定变化。今年的高考语文试题具有一定的过渡导向作用,所以备受人们关注。今年的安徽省高考语文试题是紧扣考纲、稳中有变、注重人文、难易鲜明、不足明显。  相似文献   

15.
随着新课改的逐渐深入,教师的评价素养变得日益重要。以语文教师为例,在现阶段,我们可以把提升语文教师的试题(试卷)研究和编制能力作为主要的抓手或者平台,来提高语文教师的评价素养。当前语文教师在开发和使用试题的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研究意识和能力薄弱。要提升语文教师试题研究和编制素养,需要抓住三个基本要点。文章最后也以一所学校的真实实践为例,提供了提升语文教师试题研究和编制素养的操作策略。  相似文献   

16.
新课改背景下的语文命题,体现了一种新型的评价方式,而试题的命制,体现了语文学科的综合性特点,涵盖了语言积累、语言运用和设计活动等多种类型,着重考查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语文教师应遵循新课改精神,对语文试题的命题思路不断探索,命题时注重答案的个性化和角度的丰富,使考试能更好地为教学服务,以真正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整体水平。本文探讨了小学语文试题(笔试)的命制与评价,希望和大家交流与学习。  相似文献   

17.
综合性学习作为一个独具特色的语文教学领域.已成为我国当前语文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它是语文课程的一种新的基本理念,是一种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方式。本文对语文综合性试题进行了简要剖析,归纳总结出中考语文综合性试题的几大关注点.以让广大的教师和学生对这一类试题有个更清楚、更深层次的认识和把握。  相似文献   

18.
孙海芹 《考试周刊》2007,(51):10-11
本文试对新课程语文试题的命制作探析,旨在通过分析试题的类型结构及难易程度来凸显语文考查的趋势特点。新课程下的语文试题注重学生的阅读理解与感悟,注重考查学生的情感态度与审美价值,注重考查学生对现实生活的顿悟能力。  相似文献   

19.
长沙、株洲、常德三市语文教改活跃,中考语文试题富有特色,为湖南省各市州中考考区所关注。下面请语文名师对三市的语文试题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高考语文试题受到某些权威人士的抨击.一说“试题荒唐成瘾成癖,考倒鲁迅考倒巴金”,另一说“标准化试题把语文教学引入了‘死胡同’”。对上述两种批评和指责,笔者不敢妄加评判,只是由此引发了我的一些思考。思考之一:20年来高考语文试题是否“荒唐”?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