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邓敏 《海外英语》2011,(1):243+245
语用迁移现象是语际语用学的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是二语习得理论与语用学研究的接口。该文从语用迁移的基本定义入手,分析了引起语用失误的母语语用负迁移现象,及其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语际语用学(interlanguage pragmatics)的兴起,语言迁移问题备受人们的关注,其中母语的负迁移更是跨文化和二语习得领域内学者们关注的一个重点问题,本文拟从语用负迁移中的语用语言负迁移和社交语用负迁移的两个层面,以跨文化交际中的实例来探讨母语语用负迁移对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3.
语用迁移是指二语习得过程中母语语用知识与目的语语用知识的异同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语用迁移可分为语用正迁移和语用负迁移,而语用负迁移又可细分为语用语言负迁移和社交语用负迁移。学习者应培养积极的认知态度,提高英汉差异对比分析意识,强化英语语言文化输入,以避免或减少汉语语用负迁移对英语学习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文章试图阐述语用负迁移对外语学习和跨文化交际的负面影响和正面影响,并藉此提出对二语习得和外语教学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5.
语言迁移是语言学习中的重要影响因素。正迁移推动二语习得,负迁移阻碍二语习得。研究和探讨母语负迁移对我们的外语学习必将产生重要的作用。该文结合教学实际,从以汉语为母语的日语学习者常见的语用失误入手,着重探讨和分析了跨文化交际中母语负迁移的现象及成因,并就如何克服母语负迁移,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及对策。  相似文献   

6.
语用迁移与交际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用迁移是跨文化交际中常见的语言现象,它无时不在影响着人们的交际效应。因此语用迁移一直是语际语用学研究领域颇有争议的论题。通常认为正语用迁移产生正交际效应,负语用迁移产生负交际效应。但是,在真实的跨文化交际中,正语用迁移并非一定会保证交际的成功,负语用迁移也并非一定会导致交际的失败。本文重点探讨正、负语用迁移的交际效应,尤其是负语用迁移的正交际效应。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中介语语用学的角度对中国大学生请求语策略的使用进行调查研究。从跨文化交际、语用语言迁移,社交文化迁移等方面探讨语用迁移,特别是语用负迁移在中国英语学习者语言习得过程中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不同文化的人在跨文化交际中把自身的文化背景、价值取向、社会规范等方面运用在目的语的言语行为上,造成交际中的语用迁移,甚至语用失误.语用迁移研究是语际语用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也是语言学和外语教学结合最紧密的方面,只有运用适当方法讲授语用知识,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9.
董杰 《宜春学院学报》2010,32(5):143-144,183
语用迁移主要出现在目标语的迁移过程中,通常会形成一种有别于母语和目标语的语际语.使用目标语的本族人对语际语的认可、接纳程度的差异使语用迁移呈三个发展方向:正向的语用迁移、积极的负向语用迁移和消极的负向语用迁移.故本文对引起语用失误的语用迁移现象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10.
语用迁移是二语学习者使用言语行为时的普遍现象,负迁移是导致语用功能失误的一个主要因素.文章从语用失误与语用负迁移的关系,语用负迁移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以及对学生学习外语的影响三个方面详尽地阐述了负迁移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汪雪莲 《海外英语》2011,(11):211-213
Pragmatic transfer is an evitable phenomenon in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When the rules of the native language and the target language are the same,the transfer can be positive;otherwise,negative transfer arises.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ragmatics,this paper classifies and makes a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the pragmatic failure in students’ writing and elucidates the implications for the teaching of English writing.  相似文献   

12.
语用能力(pragmatic competence)指的不是天生的语言能力,而是后天的语言运用能力,即准确理解和恰当使用语言的能力。因此我们要在语用学的指导和启发下训练语用能力。文章首先重温了语用学家对语用学的见解,从中析出多个研习语用学的维度,并将语用能力训练归结为三大训练内容,接着根据前述三大内容讨论发展语用能力的具体策略。我们相信,通过普及语用学知识,让学生练就高超的语用能力,我国的语言教育将会走上一个新的台阶,取得更大的进步。  相似文献   

13.
母语迁移在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中占重要地位.时至今日,母语迁移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作用得到了广泛的承认,并已形成了较为全面的理论:行为主义的刺激-反应论,对比分析假说,心灵主义的迁移最小论和普遍语法理论.母语迁移对二语学习者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语音、词汇、语法以及文化四个方面.因此,要合理的运用母语的正迁移,尽量消除或降低母语的负迁移,达到促进第二语言学习与教学.  相似文献   

14.
负语用迁移引起的语用失误是跨文化交际失误的重要原因。语用失误可以分为语用语言失误和社交语用失误两个方面,减少或避免语用失误有助于外语学习和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15.
语用移情指语言习得者将自己的感情完全融入到对方的社会文化中去,它要求语言学习者在掌握语言形式的同时必须熟悉目的语国家的文化,并将其作为交际的背景知识进行言语交际,因此它是语言习得的较高层次。本文从语用学的角度分析第二语言习得,并将如何培养语言学习者的语用移情意识、跨文化交际意识以及如何把这些意识运用于外语教学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6.
语言迁移是外语学习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在二语习得理论研究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也是第二语言习得整个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它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正迁移能促进外语学习,而负迁移增加了外语学习的难度。分析母语迁移对外语学习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迁移是教育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文章运用迁移的理论分析了正负迁移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作用,并提出了克服负迁移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迁移是教育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文章运用迁移的理论分析了正负迁移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作用,并提出了克服负迁移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语言迁移是语言和第二语言习得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模因论是一种基于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从模因论的视角出发,对语言迁移这一语言现象从词汇、句法、语篇三个方面结合实例进行考察,认为语言迁移现象是语言发展的需要,是语言模因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