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道启 《教育文汇》2013,(20):23-23
上完《慈母情深》这篇课文,为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感悟伟大而无私的母爱,我要求学生课后围绕歌颂母爱写一篇自己亲身经历的文章。作业刚布置完,不知是哪位女生轻轻地说:“老师,不写行吗?”“不行!今天晚上必须完成。我明天要检查。”我头也没抬,边说边收起课本,与学生互道“再见”。  相似文献   

2.
许多学生说 :“我最怕抄课文了 ,从头抄到尾 ,抄得头晕脑胀 ,抄完还不知写些什么 ,烦死人了!”看来 ,布置家庭作业也得放“调味品”。我在教完《狼牙山五壮士》一文后 ,布置了“抄写课文中描写战士们英勇跳崖的章节 ,抄完后再读两遍 ,并找出用得生动的词语来”的作业。抄写的文字虽不多 ,都是文章的精华 ,抄完后还要读、找、画。学生普遍反映 :抄写的文字虽然少 ,但都是好句子 ,抄完后 ,课文中的情景好像出现在眼前 ,印象深刻。在教学《丰碑》一文时 ,我没有布置抄课文、写生字的作业 ,而是要求学生学习作者抓住特点写人物的心理、神态、外…  相似文献   

3.
滕王阁因王勃而名扬海内外。《滕王阁序》匠心独运,字字珠玑,句句生辉,章章华彩,一气呵成,使人读完后犹如身临江南水乡,难怪韩愈情不自禁地称赞说“江南多临观之类,而滕王阁独为第一”。最近,我用了“鲸吞蚕食”,边学边背之法(此法类于私塾),给学生细讲了《滕王阁序》,讲课中我毫不掩饰这是我最喜爱的高中语文课文,边讲边赏边背,多数学生也听得入迷,颔首表示认同。这是一篇“美文”,“文以气为主”,何谓气?才气也。王勃的才气何在?  相似文献   

4.
一、预习课文——粗读粗读是人们常用的一种阅读方法,它只须略观大意,知其梗概就可以了。在预习课文时,我常常采用这种方法,要求学生在课前借助工具书,理解有关字、词,并按照预习提纲,初步懂得课文的大意。如指导学生预习《田寡妇看瓜》时,我要学生找出文章写田寡妇在土改前后的哪几次“看瓜”。学生按课文的内容理出了田寡妇“看瓜”的顺序:(土改前)每年“总要看爪”——(土改后)开始“仍然看瓜”——后来“不再看瓜”——结果“无心去看”。这  相似文献   

5.
有苦难言     
“唉,明天又是星期天!”你听了一定会感到奇怪,星期天又有什么不高兴?你可不知道,我的星期天不是写作业,就是看作文书,好像一分钟都不能休息。星期天早上8点,我的小闹钟准时叫醒了我。我揉揉那双刚醒的眼睛,穿上了衣服,然后洗脸、刷牙、梳头、吃饭……做完一系列的事情,就开始写作业,不知过了几个小时,才把作业写完。我走到爸爸身边,小声说:“爸爸,我可以看电视吗?”爸爸严肃地说:“看电视?不行,写作业去!”我轻轻地说:“写完了。”爸爸又说:“写完了?那就把背过的课文再背一遍,然后把‘AB卷’做两张,‘练习王’做四个单元。”我无奈地走进…  相似文献   

6.
一、创设有趣情境 ,激发学生主动提问的欲望在教学《浪花》这一课时 ,我先在黑板上板书出课题 ,然后问学生 :“看到‘浪花’这个词你想到了什么 ?”学生有的说大海 ,有的说波浪 ,还有的说沙滩贝壳之类的 ,课堂气氛一下就活跃起来了。这时我告诉学生 :“老师今天带你们到海边去看浪花 ,去和浪花交朋友 ,好吗 ?”接着播放有关大海的录像片 ,边看边提问 :我们到哪了 ?谁在沙滩上呀 ?她在沙滩上干什么 ?等一系列问题 ,学生们兴奋地举起手要求回答。这时我告诉学生今天所学的课文就是说浪花和小女孩在玩什么。通过引导性的提问 ,激发了学生主动求…  相似文献   

7.
通用小学语文教材要求朗读、背诵、复述、默写的课文很多,四者加起来约占80%。朗读、背诵、复述、默写绝不是学生自己的事,对教师来说,也是责无旁贷的。几年来,我坚持朗读、背诵、复述、默写“作业下水”尝到了甜头,现在欲罢不能。我的做法是:要求学生朗读的课文,我首先朗读好,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要求学生背诵的课文,我首先背诵下来。要求学生复述的课文,我首先能复述。“作业下水”好处有三: 第一,能加深理解教材。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一篇文章通过朗读、背诵,或者复述、默写,可以达到“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使其意  相似文献   

8.
视听入手,激发兴趣。首先,学习新课前,布置学生完成听录音的作业。采用的方法有边看边听、先听后看、听后模仿和边听边模仿等。学生每天听磁带15分钟到20分钟,要求能背诵所学的对话或课文。我制作了一个“情况登记表”,要求家长对学生每天听磁带、读英语的内容(如第几课)和时量进行登记,并将情况及时反馈给我。其次,布置磁带作业,要求学生在家反复听课文录音,定期自录朗读磁带,在班上播放交流,并交给我检查。我在检查完之后,将学生的录音情况进行总结,指出其错误。第三,每两周安排一节早自习进行听力训练。训练学生的听力技巧,培养学…  相似文献   

9.
常听到有学生跑到办公室问:“老师,今天的语文作业是什么?”A老师说:“预习下一课,读课文三遍。”B老师说:“把今天的字词抄三遍。”C老师说:“把刚学完的一课的《同步训练》做完。”读课文的,多半学生不会去做,这和没作业差不多;单纯的字词抄写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同步训练》会做完,但多数同学会抄答案。布置语文作业,还得巧妙设计,既要让学生愿做,还得让学生有收获。一、每早一诗学生人手一本《课外古诗词必背》,如果不布置背诵,没有人自学,这本书一定被束之高阁。每天早上,课代表把今天要背的诗的题目写在黑板上,学生一到校就背诗,背过…  相似文献   

10.
国庆七天假回来的第一天,我在办公室一边改着学生的周记,一边跟大家谈论着不少学生不做或漏做假期作业的问题。突然,王老师快步走进办公室,嘴里生气地嚷道:“这还了得!大家快来看,看我们教室门前站的学生。”果真,教室门前站了一长溜学生。王老师继续“控诉”着:“我本想了解一下假期作业完成的情况,便让没写完作业的同学站起来,凡是主动站起来的不惩罚。没想到一下子站起来这么多。84个人中只有24人按时完成了作业。我都下不来台了!”孔老师听到这里也生气地说:“这帮孩子真是反了,等会儿语文课我就不讲课了,挨个查语文作业,只要没写、漏做的,罚每天把7课要求背的部分抄一遍。”  相似文献   

11.
背育课文或者课程以外的名篇佳作,常常是老师留给学生的一项重要作业,也是许多人(包括老师、父母等)乐此不疲的业余爱好。然而,由于不得要领,背育速度慢、吃苦多、效果差的问题普遍存在,有的人往往惟“背”是“恐”,因“背”而“悲”。怎么也过不了背诵这一关。其实,在背记文章的过程中还有一种省时省力、事半功倍的方法,却不太为人所注意,这就是用“耳朵”背诵。 有人也许会感到不可思议,我们平时背育课文从来都是眼看口读,与耳朵有什么关系?这里,我先向大家介绍一个我和女儿用“耳朵”背诵《珍贵的教科书》一课的情况: 《…  相似文献   

12.
变“背”为“说”──谈低年级说话能力的训练对于低年级学生,“背”和“说”(复述)都是基础训练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但要求学生用自己语言复述课文时,学生大多是将课文背诵一遍,这是学生“说”的一大弊病。变“背”为“说”的几种方法:1.示范低年级学生不易接受抽...  相似文献   

13.
义务教育六年制教材第二册第32课《吃水不忘挖井人》是一篇讲读课文.教学时,我是这样设计的.一、抓审题训练,弄清题目与文章内容的联系.题目是文章的眼睛.课文以石碑上乡亲们的话作为文章的题目,其内容都是围绕这个题目来展开的.教学时,我从抓审题入手,引导学生弄清题目与文章内容之间的联系.板书课题“吃水不忘挖井人”后,启发学生思考:看了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些什么?(课题中的挖井人指谁?吃水的人指哪些人?)在此基础上,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边看边读课文,在看、听课文的同时,要求学生思考并回答以上审题中的两个问题.以上审题、思考问题的过程,实际上是对课文内容整体感知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关于背书这件事
  接手一年级汽修班的班主任后,英语老师多次向我反映有几个学生不交作业。于是我就对这几个学生进行了口头警告。可是说归说,几天下来,不交作业的还是照样不交。问原因,学生回答得很直接:“初中时候英语就不怎么样,也学不会,我来这儿的目的是学专业课的。”我在对学生鲁某进行个别谈话时,连初三都没上完的他反应更是激烈:“真学不会!再逼我,我就跳楼了!”我对他们说:“这样吧,学不会英语的同学,明天早读,我和你们一起背诵英语课文,能背多少就背多少,我能背会的,相信你们也能背会。”第二天早上,我把几个声称不学英语的学生集中了起来,一起背起课文来。一遍又一遍,先是搞清楚每个单词的汉语意思和读音,然后再把完整的句子读出来……终于,经过努力,有的记住了一段,有的记住了两段,有的背会了三段,尽管没多长的几句话,对他们来说,已经是长足的进步。接下来的几天,我就和他们一起复习,一起背书。终于,他们也和我一样背会了两篇英语课文。学生鲁某感慨地说:“在初中,英语老师只管那些成绩好的,我的英语也就越来越不行了,没想到如今自己也能背会英语课文了!”从那时起,英语课再也没有出现学生不交作业的现象。  相似文献   

15.
第一次教学《乌鸦喝水》,是我踏上讲台的第一年。这篇课文浅显易懂,内容简单明了,我边引导学生读课文,边在黑板上一步一步地把“乌鸦喝水示意图”画了出来,学生们轻松地弄懂了乌鸦是怎么渐渐喝到水的,再多读两遍课文,会背了!这一课即将结束,我提出了早设计好的拓展性问题:“要是瓶子旁边没有小石子,乌鸦该怎么办?”也不知是乡村孩子太“笨”,还是他们根本没动脑筋,反正教室里十二分  相似文献   

16.
《醉翁亭记》上完了,我要求学生把它背下来,并强调背不出的罚抄课文三遍。第二天,我首先点了一个成绩优异的学生。他除了把“伛偻提携”背成“区娄提携”外,基本过关。接着,我又点了一个中等水平的女生,谁知她仅背了第一句就不做声了。后面几个学生,除了一个背了一半以外,其余的全成了哑子。我有些生气。“能背诵《醉翁亭记》的请举手。”等了半天,六十六个学生中,仅有两双手犹犹豫豫地举起来了。“这篇课文就这么难背!?”“不难背你就试试!”一声嘀咕清晰地传遍了整个教室,冷不防将了我一军。“好吧!我背一遍。”“背不出也要抄三遍。”一…  相似文献   

17.
在自学《加了一句话》这篇略读课文时,同学们有的边默读边思考,有的边勾画边做批注,还有的和同桌小声讨论着什么。突然有一个学生问道:“老师,你看书上说‘听到有人询问,老人先是一愣,接着长叹一声’,我不明白为什么先是一愣呢?”我觉得学生提的这个问题挺有意思,能否从这个“愣”字入手,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目的呢?直觉告诉我可以试一试!于是我提高嗓门顺水推舟地问“:孩子们,你们怎么理解这个‘愣’呢?”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了。“孩子们,请你们反复读读课文,相信一定会明白的!”学生们津津有味地读着,认真地勾画着……几分钟过去了,学生…  相似文献   

18.
一、声情并茂,引人入胜,用“兴趣”撬开智慧大门。爱因斯坦说:“热爱是最好的老师。”我在教改实践中也深深体会到“‘兴趣’就是天才。”在教学中,始终注意了培养学生的兴趣。 (一) 创设情景,激发兴趣。每学期初,在电教计划制订后,我便立即着手搜集、创制有关录音带、投影片等软件,以备到时使用。在教《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根据课文内容,我创制了六幅投影图片,一盘录音带。在引导学生自学课文时,我顺着作者的思路,依次出现图景,同时根据需要及时播放录音,让学生结合书写投影自学提纲边看边听边想。此时此刻,那一幕幕  相似文献   

19.
“明明,怎么又去看电视了,作业写完了吗?”“没有,还有一篇作文没写呢。要把那么长的一课缩写到几百字,我可没法完成。”明明一边看电视,一边回答爸爸的问话。“哟,什么样的作文能难倒你?”爸爸走出房间,对明明说,“让老爸来看看。”明明不情愿地离开那精彩的电视画面,把语文书翻到“积累·运用(7)”后,双手递给爸爸。爸爸一看乐了:“缩写《小抄写员》,这还不容易,你看,要求写得明明白白,第一内容要完整,重点要突出;第二语言要简练,不要超过三百字。”“说得倒轻松,几千字的课文,叫我怎么缩。”明明不敢大声说,只是小声嘀咕着。爸爸把书翻回…  相似文献   

20.
电话购物     
FUDAO自从有了电话,生活变得方便多了,再也不用一个人跑到楼下去问同学作业了,打个电话就可以了。一个星期六的晚上,我们一家坐在电视机旁边看电视。爸爸说:“要是现在可以边吃瓜子边看电视那该多好。”妈妈说:“我想来点开心果。”我大声说:“不,要是可以一边吃糖果一边看那才好呢!”可是我们家离超市太远了。爸爸说:“我们可以电话购物。”妈妈也高兴地说道:“这个主意不错。”“我来打电话。”我边说边提起话筒问爸爸,“什么号码?”“8866331”爸爸答道。我拨通了电话,“嘟———嘟———嘟,喂!”电话通了,我说:“请问是购物中心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