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余军奇 《教育》2010,(2):56-56
素质教育实施了这么久,己成为当前课堂教学改革的主旋律。但也有人心存疑惑。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到底是什么样的?它的课堂有怎样的特点?它有哪些方式方法?它的目的、它的价值取向是什么?从素质教育推进的第一天起,这些追问就没有停止过,而且实践探索得越深入,答案可能越丰富。笔者认为,我们需要的素质教育课堂至少具有以下特点:生本、开放、民主、生动。  相似文献   

2.
于连霞 《成才之路》2011,(11):85-85
为什么说它是新式的呢?因为它竞带有一个微机室,这在“羊村”历史上可是从来没有的。但由于“喜羊羊”从没见过,还真是发生了不少趣事。  相似文献   

3.
有人说:现在是信息化时代,电脑越来越多地走进人们的家庭,社会也用电脑代替了“写字”,还要练字干什么?其实不然,工具越是先进,对人的整体素质要求就越高。而写字,它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技能训练,它是一个形成良好习惯,培养高尚品质的过程,一个磨练意志,陶冶情操,学会做人的过程。它对培养学生的思想素质、审美素质及科学文化素质都有极重要的作用。“电脑时代.是否还需要像过去那样强调写字教学?”,这是笔者参加新课程远程研修学习时,远程研修平台曾作为热点讨论的一个话题。在参加研讨期间,笔者一直关注着其他老师就电脑时代是否还要强调写字教学这一个观点的讨论和见解,  相似文献   

4.
为什么读经典? 在不同的时期读经典,意义不同。青少年时代,每一次阅读都是第一次接触一个世界,如同在现实中接受新鲜的经验一样。许多年之后,也许我们已经忘记了我们读过的书,可是它已经把种子留在了我们身上,它持续地在我们身上起作用,虽然我们未必意识得到。一个人在成熟的年龄,  相似文献   

5.
漫画文化是阿Q式的自娱自乐吗?谁也不能否认它比文字更吸引人关注。毕竟,从娃娃开始,我们就开始阅读、欣赏漫画,它带给我们的笑声和回忆太多了,它是最具亲和力,最容易侵略读者内心的武器……  相似文献   

6.
林皓 《文学教育(上)》2009,(10):146-147
艺术依托媒体而存在,顺应媒体变革而更新。在数字传媒时代,作品的优劣好坏,不仅受到创作主体的艺术想象的影响,同时受到数字传媒时代新兴电脑技术的影响。由于数字媒介的介入,数字传媒时代的艺术想象明显有别于传统的艺术想象,具有自身的特点。那么,它究竟有哪些新特点?它因何而生?其本质又为何物?这是本文要分析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7.
或许是因为故乡处于海的怀抱,海给我的感觉是那样的亲切和神秘,蓝蓝的保护色亦是我的最爱。不知在从前,这样关丽的海洋充当着一个怎样的角色?它又有怎样的感情?站在海边,柔和的海风迎面吹来,海浪一浪接一浪地向岸边涌来。看着眼前这样舒适的水天一色的蓝,我不由得想起昨天看过的书—《大发现的时代》。  相似文献   

8.
轰趴     
《四川教育》2012,(11):2-2
轰趴 什么名堂?一炮轰趴下?呵呵,当然不是。脱下它的马甲吧:homeparty,立马原形毕露了,家庭排队啊!例句:下班后要去参加一个轰趴,我得赶紧装修(梳洗装扮)一下。奥特曼 在网文语境中,说的并非日本儿童动画片那个打怪英雄,而特指老土、过时、跟不上时代潮流的人,若写成英文:Outman,就一目了然咯。  相似文献   

9.
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着一种矛盾的现象。和数学打交道最庞大的群体是中小学生,数学是他们花费精力和时间最多的课程。待到走出校门踏上工作岗位以后,大多数人发现自己从事的工作并不需要多少数学知识。那么,学生时代的投入是否值得?难道数学教育仅仅是升学的敲门砖?它对一个人的素质、修养和文化品位到底有多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iPad玩多长时间合适?孩子能用手机玩游戏吗?能用电脑看动画片吗?…… 在这个全新的电子时代,眼睛受到的考验可不小,尤其是孩子!  相似文献   

11.
三个“有利于”标准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它凝结着邓小平的时代意识,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它的依据和根基就在于我们这个时代。这是它能拓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高鸿 《教师》2012,(19):52-52
文言文教学,不仅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一个教学难点。由于它在教学内容和语言形式上都与现代语文存在时代差异,所以学生对文言文也是似懂非懂,不感兴趣。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对文言文感兴趣并学好它呢?  相似文献   

13.
AIESEC是什么?如果你还和以前的我一样对AIESEC一无所知.那真是“走宝“啦!不管是刚进入大学的新生.还是即将毕业想要为自己寻找实习机会的大三大四的学生,AIESEC都绝对是能给你一臂之力的”核武器”。想知道AIESEC到底是怎么样的一个组织吗?那就随《双语时代》一起来探索吧?  相似文献   

14.
米兰·昆德拉在《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中这样说过,小说“是在世界变成陷阱中对人类生活的探索”。在这个精神目益失重的年代,文学被置于消费的链条之上,它还能承受探索生活的期许么?它将如何在艰难处境中获得人性的永恒和对人生的哲学追问,导向对丰富精神境界的追求呢?这一语境同样昭示了文学批评的歧路和困境。  相似文献   

15.
Kitty 《学生电脑》2007,(5):20-25
传说中的“聊神”是什么样的? 他一定是熟知网络潮流,妙语连珠,英俊潇洒,贴心温柔,聊友有难拔刀相助的真男儿! 想成为“聊神”吗?那一目教你的这招“聊神”攻略,你一定不能错过![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小草     
中学时代的大学梦终于在我26岁那年圆了。当我接到录取通知书时,内心既欣然也怅然。秋叶是否和春花一样灿烂馨香?自己老大不小,重新回到学生时代,还能适应吗?  相似文献   

17.
牛车     
严力 《中文自修》2005,(11):24-24
《牛车》可能作者对这种重复循环的生活印象很深,年复一年,牛车是人操作的,但是干草是人与牛的生存都需要依赖的物品,牛需要它来填饱冬天的肚子,人需要它来满足各种生活之需,为了度过冬天。这是一种农业时代的生活。从现代人的眼光来看,此诗最后所谓的“希望”仅仅是幸存。不过,现代大城市的生活不也是一种重复式的生活吗?在依赖电的生活中,电就是干草!  相似文献   

18.
缸里的鱼儿有吃有喝有人养活,笼中的鸟儿好吃好喝给人唱歌, 鱼儿荡来荡去好不寂寞。鸟儿有翅难展闷闷不乐。这是为什么?这是为什么?这是为什么?它在想什么?它在想什么?它在想什么?  相似文献   

19.
师:(出示红辣椒)这是什么?它是什么颜色?你是怎么知道它是这种颜色的? 生:这是辣椒。它是红颜色的。 师:你是怎么知道它是红颜色的呢? 生:我是通过眼睛观察的。 师:(出示地球仪)谁上讲台说说这个地球仪是什么形状的?  相似文献   

20.
灵魂     
灵魂是什么形状?像一朵云彩,一团气体,还是一坨泥巴?它是什么颜色?纯白、漆黑,还是五颜六色?它栖居在哪儿?它以什么为食?它会死吗?常听到"不死的灵魂"的说法,是否所有的灵魂都是不死的?假若灵魂有死的有不死的,那么怎样的灵魂会死去?怎样的灵魂会永生?假若不死的灵魂愈来愈多,会不会挤满天空,阻塞阳光和雨水的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