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玉燕 《青年记者》2006,(22):47-47
新闻竞争日趋白热化,它不但表现在抢时效、争首发,同时也在拼原创、比深度。读对新闻媒体的认知度与满意度,不仅建立于新闻时效上,而且还建立于深度报道上。从某种意义上说,深度报道是新闻媒体争夺受众的制胜法宝之一。与广播、电视、网络媒介相比,虽然报纸在争抢新闻时效上暴露出来的劣势显而易见,但由于传媒自身的特点,完全可以在深度报道上寻求自己的优势。作为地方党报,其竞争对手还有同城的诸多纸媒体。由于同一区域的新闻交叉重复不可避免,因而为了凸显与其它报纸的差异性而赢得更多的读,报纸之间的新闻较量往往集中在深度报道上。  相似文献   

2.
当今,新闻竞争日趋白热化,它不但表现在抢时效、争首发,同时也在拼原创、比深度。读对新闻媒体的认知度与满意度,不仅建立于新闻时效上,而且建立于深度报道上。目前一些企业报的深度报道,从其报道的问题和报道的角度来看,尚存在着不太切合需要、切入主题的深度和广度不足等问题,以至于不能引起读“共振”。因此,企业报深度报道如何选题,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3.
目前的新闻竞争不但表现在抢时效、争首发上,更表现在拼原创、比深度上。从某种意义上说,深度报道是新闻媒体争夺受众的制胜法宝之一。与广播、电视、网络媒介相比,报纸尤其是广播电视报这样一份周报,在争抢新闻时效上有劣势,但可以在深度报道上寻求自己的优势。于是,我们就将注意力集中在深度报道上。  相似文献   

4.
武汉都市报业的新闻竞争,已转向深度报道的竞争阶段,深度报道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和面貌出现,也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这种探索是值得肯定的,目前深度报道在武汉都市类报纸中的生存状态,也许将酝酿出新的报道模式。深度报道与市民报所谓深度报道,是一种通过系统地提供新闻事实的背景,用客观事实解释和分析,延伸和拓展新闻领域的报道方法,它既要有深度——深入新闻事实内部,揭示新闻事实含义,又要有广度——详尽报道有关新闻事实的一切情况。作为市民报,武汉几家“小报”给人的印象是:注重新闻的可读性、贴近性、信息量。具体表现为:在体裁上…  相似文献   

5.
深度报道的一般新闻要素,是指它和其他新闻报道所共同拥有的基本的新闻要素。作为独特的报道方法,深度报道还拥有自己特殊的、不是所有新闻报道都具备的新闻要素。对这种特殊新闻要素的构成和运用规律,这里暂不做探讨。 从一般意义上讲,新闻要素是新闻事实的基本构件,也是表述新闻事实的基本成分。而在深度报道中,一般新闻要素的功能并不仅限于表达事实本身,它还在更广的意义上,体现事实更为复杂的存在关  相似文献   

6.
八十年代中期,深度报道在国内新闻媒体崛起,对受众的信息接受冲击力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同时,也为记者的新闻思维变革和创新,带来了客观条件。 (一)深度报道对新闻思维带来的影响 深度报道是一种用客观报道的形式,提供新闻事实和阐明新闻事实发生的原因、环境及其发展趋势的报道方式,它着重回答新闻的“why”、“how”,揭示新闻的深层次意义。 1986年前后,深度报道犹如一股强劲的旋风席卷新闻媒体,象《中国青年报》的《第五代》(1986年5月)《经济日报》的《关广梅现象》(1887年6月)、新华社《关于粮食市场的通信》(1983年12月21日)。尤其是《中国青年报》《红色的梦》、《黑色的咏叹》、《绿色的悲哀》三组对大兴安岭火灾的深层背景的透视更令人耳目一新。经过近十年的发展,我国深度报道从内容到形式已形成了它的特色和思维模式,并可从中把握它的发展趋势和规律。  相似文献   

7.
《新闻导刊》2004,(6):57-57
深度报道是一种新闻报道活动,它以深刻和全面为报道理念,运用解释、分析、评论等报道方式来认识、反映新闻事实的潜层信息,灵活运用各种新闻表现方式.来阐明新闻事实因果关系、预测新闻事实发展趋势。深度报道就是在对新闻报道理念、方式和体裁的合理要素进行整合中形成、发展的。  相似文献   

8.
论文缩微     
新闻是选择的 社会系统工程 赵凯在《新闻记者》第3期上撰文说,世界上的新闻媒体,其基本的功能和任务,就是通过事实和议论反映舆论,引导舆论。反映舆论,就是新闻媒体通过报道新闻事实和公众的议论,来表达群众的意见和社会舆情,但新闻媒体反映舆论不是被动的、消极的,而是通过反映来体现出新闻人的意图;新闻媒体反映什么,不反映什么,多反映什么,少反映什么;先反映什么,后反映什么,都是有选择的。至于如何反映,更是一种选择。 虽然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但是,报道什么,如何报道却是有选择的。这是因为:事实的当事…  相似文献   

9.
所谓深度报道.就是对主体新闻的时间和空间维度进行深度扩展的报道。具体地说,它要通过对主体新闻的生成背景、波及的环境影响和发展的趋势这三个领域的事实要素进行展示和剖析,进而反映客观环境的最新变动状态。深度报道作为新闻的报道形式之一,自八十年代中期在国内兴起至今,一直广为各大新闻媒体所采纳。无论从哪个角度看,深度报道都在拓展新闻社会职能方面展示了优于其他报道形式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10.
所谓深度报道,就是一种全面深入的新闻报道形式,是相对于客观报道的平面性、片段性和孤立性而言的.是站在时代的高度,对新闻事实作纵横交错的综合、分析和透视。它在交代事实的同时,更侧重于提示、说明事实产生的原因、发展过程及后果,对事实进行解释、分析,使受众对新闻事实的本质及意义有全面、纵深的理解。如果说客观报道的基本要求是“实事”,那么.深度报道的本质要求则应该是“求是”。与传统的动态新闻相比,深度报道在内容上不再流于简单、肤浅,对事物的反映也更加全面深入。做好电视新闻深度报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1.
深度报道的特点及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为深度报道?有人认为,深度报道是思想上有深度的新闻报道;也有人认为,深度报道是更长更详尽的报道;还有人认为,深度报道是一种解释性报道。不同新闻媒体对深度报道的诠释各有不同。深度报道自诞生以来,就一直在理念方面不断自我整合,其内涵也不断丰富。在历史新闻学看来,深度报道在出现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内由于理论特征的不清晰,长期以来被人们视为与消息、通讯等新闻体裁并列的一种新闻文体。组合文体的深度报道兴盛以后,深度报道的张力被凸现出来,它的理念正在全面地向新闻事业的各个领域扩散。深度报道是一个发展的动态的概念,它在过去…  相似文献   

12.
试论深度报道在校报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晓芬 《新闻知识》2003,(10):57-58
深度报道,它是一种对重大新闻事件和社会问题进行深入地、系统的、全方位的、详尽的报道形式。赋有思辨色彩是它最大的特点。这种报道形式不是单纯地反映新闻事实,而是将新闻事实与理论评论巧妙  相似文献   

13.
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的逐步建立,新闻深度报道被我国各种新闻媒体竞相采用,频频亮相,吸引了不同层次的广泛的受众,也为新闻媒体增添了不少亮色。深度报道正在新闻宣传中崭露头角,成为异军突起的一种报道形式。深度报道的丰富内涵关于深度报道的论述,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艾丰在《新闻写作方法论》中认为:报道某一个很具体的  相似文献   

14.
深度报道又称之为解释性报道、调查性报道或分析性报道等,和一般新闻报道相比,它是一种更为全面的,深入的报道方式。它不仅向受众交待所发生的新闻事实,更侧重于揭示、说明新闻事实所产生的原因、发展过程,新闻事实背后的新闻以及最后的结果,从而给人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杨国军 《新闻传播》2010,(4):110-110
深度报道,顾名思义,就是对新闻事实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深入、详尽的报道。目前深度报道已成为各新闻媒体普遍采用的报道形式,不仅是报纸辟出大量篇幅,刊登深度报道,而且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电视台也开办了类似《新闻调查》等深度报道专栏。深度报道在新闻评奖中所占比例也逐年增加,涌现出不少深度报道的精品。  相似文献   

16.
纸媒的深度报道是一种内容为王的体现,而从当下的媒介环境来说,纸媒的深度报道也是为应对电子传媒信息传播速度的竞争发展而来的。从深度报道的采写内容上来说,厘清事实就是深度、深度报道不是追求文本文体创新、深度报道的"时效"更多的应该是指读者的阅读心理时效等问题,有利于纸媒深度报道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从第一层次报道延伸至新闻的"第二个落点"新闻的第一层次报道是指新闻事件发生后新闻媒体力求第一时间发布最新、最有价值的新闻。多年来,新闻媒体不惜代价,以快制胜,力求在时效上争抢新闻,第一层次报道成为各媒体竞相争抢的新闻传播制高点。但在互联网时代新闻传媒多元化的形势下,网络媒体以其速度快、传播范围广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来,我国各新闻媒体出现了一种新的报道形式-思辨性报道,这一报道是在展现事实的基上融入理性的分析,理性的思考,既为读者提供思辨的事实,又让读者从中得到供思辨的事实,又让读者从中得到一种新思想,它所采用的事实不一定全是新近发生的,但它所触及的问题必须是时下的“热点”,所阐明的看法必须具有新意,它阐明的看法必须具新意,它除了深度报道,其理性思考事实的深度,分辨是非的明晰度,都是超道和探讨性报道,一般新闻报道要求可读,可亲,可信,而思辨性报道还要求可思,或者说侧重于可思,实践证明,采写思辨性报道必须注重四点。  相似文献   

19.
『磨』新闻     
“抢”新闻 ,这是众所周知的常识。然而笔者却主张 ,新闻不仅要“抢” ,而且要“磨”。“磨”———通往时效的门径“磨”的提出 ,看似与新闻特性有悖 ,其实不然。“抢”是为了新闻的时效 ,“磨”也是一条通往时效的好途径。“磨”新闻不仅成为一种可能 ,而且十分必要。“效果”并非越快越好 ,既然新闻媒体允许时间要求上的区别 ,新闻特性和新闻发布都要讲究“时宜”,那么我们为什么不好好“磨一磨”呢 ?要“磨”出时效 ,有三条必须注意 :第一 ,“磨”的对象要合适。一些动态消息、突发事件多侧重于“抡” ,而一些解释性新闻、重大深度报道…  相似文献   

20.
深度报道是一种系统反映重大新闻事件和社会问题,揭示其本质,把握其趋势的报道方式。它的本质特征是通过对新闻事实的报道,揭示隐藏在现象背后的本质,表象后面的真相,把握被局部掩盖着的全局,跨越时空,由表及里,由内到外。因此,深度报道,是对新闻事实真相的追问,是对新闻事实发生发展原因的提示,是对新闻意义的探寻和挖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