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北京市370名中学生为被试,采用网络成瘾问卷、网络偏差行为问卷、一般问题行为问卷考查了青少年网络成瘾与网络偏差行为的关系,并探讨了两者对一般问题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1)网络成瘾、网络偏差行为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男生得分均显著高于女生;网络偏差行为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初一学生的网络偏差行为最多;(2)网络偏差行为与网络成瘾呈显著正相关;(3)网络成瘾者比非成瘾者表现出更多的一般问题行为;(4)网络偏差行为在网络成瘾与一般问题行为的关系中起到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2.
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网络的发展可谓日新月异,人类已进入网络时代。这场新的信息网络革命,已逐渐改变着我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工作和学习方式。然而,网络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它带来了许多负面的影响,并引发了网络失范行为。研究探讨网络发展所带来的伦理道德问题,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网络教学中问题行为的特点,本文以远程教育与网络教育实践课程为例,采用内容分析法和非参与性观察法,对网络教学中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学生是网络教学中问题行为的主体,学生提出的问题类型、对问题的主持情况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网络教学的质量。同时,教师也要利用提问及回应行为发挥其引导者与助学者作用,共同促进网络教学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4.
李杰  林国健 《广西教育》2012,(42):38-40
一、研究背景 异常行为,也称为偏差行为或越轨行为,是指背离、违反社会规范的行为。青少年异常行为是指青少年在青春期出现的偏离或违背社会规范的行为,这些异常行为的表现包括校园暴力、欺负行为、逃学、拉帮结伙、吸毒、自杀等。青少年时期是个体生理和心理发展的特殊时期,他们对道德标准的认识比较薄弱,分辨是非的能力较差,对各种消极思想、违法行为缺乏辨别和抵制的能力,很容易受到影响,从而出现行为异常。  相似文献   

5.
随着信息技术革命的到来,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与此同时,与网络使用有关的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特别是北京“蓝极速”网吧火灾这一恶性案件发生后,有关网络的社会问题更是引起了各界人士的极大关注。本文试就网络对青少年心理发展和健康的影响及对策进行探讨。一、网络对青少年心理发展与健康的积极影响网络以其丰富性、开放性、虚拟性、互动性、即时性、隐秘性等特性对人们产生了极大的吸引力和诱惑力,对处于  相似文献   

6.
张野 《辽宁教育》2002,(7):62-63
夫妻离异给孩子带来的消极影响是十分广泛的,不仅会遏制其智力、性格和社会性的良好发展,而且还会导致精神异常和心理变态.我国心理学研究认为,5岁前就与父亲分离的男孩,由于缺乏适当的性别行为榜样,他们的行为缺乏男子汉气概;他们的进攻性要比正常家庭中的男孩少一些,而依赖性多一些;他们在游戏中也表现出较多的女子气动作模式.而缺少父亲的女孩在长大后易在异性交往上出现问题.Lamb(1999)的研究也表明,在单亲家庭中,儿童容易出现心理压抑、认知失调等问题,并在人格方面出现障碍.  相似文献   

7.
网络给青少年带来了许多便利,同时也对其生活方式、心理行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聊天的参与面越来越广,青少年的参与度也越来越高,但因过度使用而导致情绪障碍、社会适应不良等心理问题的人数也日益增多,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保持健康的网络心理,已成为青少年心理问题的一个焦点,也是中小学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新课题。根据调查研究,青少年中使用Email、聊天和BBS进行网络人际沟通的人数均超过半数。  相似文献   

8.
文章通过对网络成瘾青少年的网络行为模式进行研究,发现网络成瘾青少年无论是在性别、城乡、父亲职业等人口学资料上.还是在初次上网年龄、网龄、上网时间、上网频率、上网条件与上网地点、上网内容、网络态度、网络情感等方面与非成瘾青少年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9.
网络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日益凸显,已渗入到思维方式、行为模式、价值观念和道德问题等各个领域,文章分析了青少年德育面临的挑战,指出青少年网络道德危机的独特性,提出了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0.
高校大学生毕业期间,毕业生因毕业分离、就业压力、情感危机等出现酒后闹事、破坏公物等行为方面的问题,严重影响了正常的教育教学环境。高校应为毕业生提供就业心理辅导,引导毕业生理性处理情感问题,组织有意义的毕业活动,避免行为问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1.网络经济罪错行为。网络经济罪错行为在青少年网络罪错行为中占较大比例。由于青少年大多经济上不能独立,加之受拜金主义的影响,使他们极易采取不劳而获的手段来满足他们的需耍,网络的虚拟性恰好为他们的作案动机提供了方便,借助网络诈骗他人钱财,盗窃他人商业秘密或财产。抢劫他人财物,甚至实施绑架勒索等。  相似文献   

12.
青少年网络行为调查与心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信息化社会里,青少年与互联网的关系越来越紧密,过度使用和不良使用互联网会导致青少年网络成瘾,造成身心损害,危害家庭和社会.所以青少年网络成瘾正在成为一个社会问题。文章结合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通过对840名青少年的网络行为进行调查研究.探讨青少年网络行为和心理的现状,为进一步研究青少年网络健康教育、网络成瘾机制、诊断方法、矫治措施和防治策略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3.
宁波青少年网络行为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宁波区位优势日趋凸显,不断提高的经济社会信息化程度为市民提供了良好的网络环境,普通市民的家中基本都拥有电脑并能上网。面对日新月异的网络,宁波青少年上网地点的选择及网络行为更为人们所关注。通过调查,了解宁波青少年网络行为的特点和种类以及网络给他们带来的影响、特别是对学业的影响,从而有针对性地倡导学生家长和教师给其建立一个良好的上网环境,指导青少年学生健康上网。  相似文献   

14.
网络的发展与进步,给当代大学生带来便捷的同时,也深刻影响了他们的心理及行为,甚至催生很多严重的心理和行为问题。本文将着重对大学生网络心理及行为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探讨,并从中归纳出大学生网络心理及行为特征,最后提出引导当代大学生形成科学、规范的网络心理及行为对策,以期加强当代大学生健康的网络心理及行为。  相似文献   

15.
学习不良小学生的问题行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问题行为,是指在儿童和青少年中出现的那些妨碍本人身心健康成长,同时也给学校、家庭、社会带来某种不良后果的行为。学习不良小学生有持续的慢性低水平抑郁、不适应感、孤独感、挫折感、过分依赖和低自尊等现象。对学习不良小学生来说,学校本身就是一种压力因素,体验到不断增长的压力,会影响学习不良小学生的心理与行为,而且学业失败更会加剧学习不良小学生的心理与行为问题。  相似文献   

16.
我国教师问题行为研究现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问题行为有其发生、发展的过程和产生的原因。近年来,对教师问题行为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还不够深入,尤其缺少实证性研究。加强对教师问题行为的反向研究有助于防止教师教育行为出现偏差,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青少年学生网络不良行为与学校网络道德教育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当代青少年学生“网上一代”的特征日益突出,目前他们中出现了多种不良网络行为,而学校在网络道德方面教育的效果却不尽如人意。要改变这种状况,就要努力探索和总结网络道德教育的新方法、新经验,构建学校网络道德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分析及教育的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成为大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社会拓展大学生生活空间的同时,引发的网络道德问题日益引起社会的关注.通过大学生网络道德状况问卷调查分析了大学生主要网络行为特征以及网络行为背后的价值观、道德观、大学生网络道德现状及高校的网络道德教育状况,要从观念、全员教育体系的构建、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阵地建设、网络道德社区的建立等方面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19.
网络社会的内在结构性风险,导致已有的借助技术、法律、道德以及日常控制等实现的社会控制方式,在应用于青少年网络行为控制时,面临一种悖论或失效的处境。消除网络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应通过制度建设、风险管理、共同治理、网络素养教育、需要满足场域转移等措施和方法,构建网络行为的社会时空边界,将网络行为风险控制在安全的时空边界以内。  相似文献   

20.
学习不良青少年往往存在社会行为问题,主要表现在社会性、孤僻性和攻击性三个方面.造成这些社会行为问题的原因主要有社会环境、家庭因素、教师方面的因素和个体自身因素.矫正学习不良青少年社会问题行为的对策、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