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少年文摘》2013,(3):92-93
2012年山东高考作文题目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惟我辈既以担当中国改革发展为己任,虽石烂海枯,而此身尚存,此心不死。既不可以失败而灰心,亦不能以困难而缩步。精神贯住,猛力向前,应乎世界进步之潮流,合乎善长恶消之天理,则终有最后成功之一日。  相似文献   

2.
人生免不了失败。失败降临时,最好的办法是阻止它,克服它,扭转它,但多数情况下常常无济于事。那么,你就换一种思维和智慧,设法让失败改道,变大失败为小失败,在失败中找成功。[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直面失败     
偶尔在报纸上看到这样一段消息,一个人,22岁生意失败,23岁竞选州议员失败,24岁生意再失败,25岁当选州议员,26岁情人去世,27岁精神崩溃,29岁竞选州议长失败,34岁竞选国会议员失败,37岁当选国会议员,39岁国会议员连任失败,46岁竞  相似文献   

4.
不久前,笔者从报纸上看到这样一则新闻:最近一个非营利性的民间组织——日本失败学会宣告成立,来自政府、企业、大学和医院等不同部门的100多名代表出席了成立仪式。据报道。日本失败学会的研究任务包括调查失败案例的原因、研究防止失败的对策、普及失败知识、举行关于失败的研讨会、发行失败杂志;同时还以个人和企业为对象,帮助研究失败对策,开展防止失败咨询等业务;通过因特网发布各种防止失败的信息。以供会员采用。据悉,日本失败学会现已掌握1800多件失败案例.其中630件通过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和技术人员的分析,原因已经查明并提出了对策。有些失败的案例已制成软件,可用作对在校大学生和企业员工进行教育的材料。失败学会会长、东京大学名誉教授村洋太郎在失败学会成立大会上介绍.人们在挑战未知领域时.由于现有知识的局限.经常会遇到挫折和失败.如果不认真分析总结.“吃一堑长一智”.失败就会成为通往胜利的障碍。人们因为种种失误和疏忽大意。会造成各种灾难和事故。如果认真吸取教训,可防止重犯错误;通过失败知识的普及和活用。人们模拟体验失败,这样在挑战未来领域时。可以少走弯路。各种事故隐患也能够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有消息说。早在2000年8月,日本文部省就设立了失败知识活用研究会。并受到许多企业的高度重视。日本失败学会就是在此基础上成立的。  相似文献   

5.
俗话说“失败是成功之母”,但有些学生有的是“失败的母亲。却没有“成功的儿子”,究其原因还在于失败中不能总结、分析,不能悟出失败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失败     
只有对自己进行精心设计的人,才有资格谈论失败;只有为人生奋力拚搏过的人,才有机会拥有失败。  失败不是错误。相反,一个人最大的错误就是从来没有经过任何失败,因为他从来就没想过要在哪一方面有所成功。  只有失败,才能使人静下心来叩问自己的灵魂,以真正的思考状态展示出人所独具的深沉;只有失败,才会使人沉住气去审视周围的世界,以探索的态度显现出人所特有的冷峻。在失败面前,人才能展现出他的一切优良品性。  一个接一个的失败,很可能会铺出一条通往成功的道路;一个接一个的成功,却未必能开出一剂对付失败的良方…  相似文献   

7.
无论你怎样善辩,我都不跟你争论。我坚信,只有成功才是成功的母亲。不说世间许多失败的傻子,失败了一次,还是没有认清楚失败的根由,总是以“失败是成功之母”去失败第二次、第三次……这些人不明白,失败不是成功的母亲,他们甚至不是一个家族。你成功了,是因为你先前的准备、经验、做法都是成功的,所以才蓄积成了最后的成功。如果你成功的要素中,有一项是失败的,那最终你绝对不会成功。  相似文献   

8.
战胜失败     
陈杭琪 《辅导员》2010,(9):46-46
爸爸妈妈从小教育我,要我学会“战胜失败”。读六年级以来,我对这句话的理解越来越深刻了。在平常的学习、生活中,我们常常遇到各种挫折,常常会被失败所困扰,甚至经历失败的沉重打击。然而一些做事冷静、易总结经验教训的人,却把失败变成了成功的助推剂。失败,到底是成功的助推剂还是打击,我们面对失败又该怎么做呢?我想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朱美琴 《江苏教育》2006,(9B):42-42
“失败乃成功之母。”但事实上一个人在失败之后往往不一定就能成功。拿学生来说,有一部分人恰恰是因为小失败后不去反思修正而造成大失败,由大失败而到“破罐子破摔”的。那么,怎样让学生从暂时的失败和挫折中吸取教训孕育成功呢?  相似文献   

10.
失败的教训     
人的一生,少不了失败,失败会给我们带来很多的痛苦。但我想,正是因为有了失败,我们的生活才显得真实而味道。  相似文献   

11.
民主革命时期以群众运动作为贯彻实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有效的方式,已经成为全党的共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群众运动又成为实现生产关系对生产力、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之反作用的重要方式.这是"八大"路线产生和中断的动因之一,具体反映在"八大"前后刘少奇对以群众运动加快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方式有过三次思想认识上的转变:即从批评农业社会主义思想到赞同毛泽东<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讲话;从支持"反冒进"到认同反"反冒进";从提出社会主义建设的总路线到批评以群众运动代替群众路线来建设社会主义的错误做法等,这个过程反映出党对迅速来临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思想理论准备不足"的历史状况,也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重新认识群众路线与群众运动的关系提供了重要的历史启迪.  相似文献   

12.
分析汽包水位测量误差的原因和保护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法,以提高汽包水位测量准确性,加强汽包水位保护可靠性。  相似文献   

13.
《红楼梦》是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内容博大精深,囊括了中国封建社会的“事体情理”,要熟悉并弄通《红楼梦》的内在意蕴,必须先熟悉并弄通马列主义的理论体系,破除迷信,大公无私,探索红学失误的理论根源,从红学家们的二律背反中去探寻走出红楼迷宫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苏德战争初期 ,由于战前的一系列政治、经济、军事原因 ,苏军在兵力兵器大于德军的情况下遭到重大失利。苏联没有从这些方面进行总结 ,而把苏军的重大失利归结为双方兵力悬殊。这种观点是违背历史事实的 ,掩盖了战争初期苏军失利的真正内在原因。如果以分析苏军的编成和部署为研究视角 ,就可以探讨战争初期苏军失利的真正原因 ,以还历史的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15.
在河南农运发展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制定了相应的政策以促使红枪会与农民运动紧密结合。实践证明,部分红枪会在党的指导下对河南农运的发展确实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然因其根深蒂固的小农局限性,至大革命失败,红枪会在农民运动过程中的消极性和破坏性一直存在着。  相似文献   

16.
周汝昌研究《红楼梦》的主观唯心论及其走红的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21世纪第一个10年,一场严肃的红学打假斗争深入进行着。这场斗争揭露周汝昌国学底子较差,名利心太重,一生治学,为此所误。他过去有关《红楼梦》的研究,其本质属新索隐派的龙门红学。周汝昌解读《红楼梦》文本、对曹雪芹及其家世历史的研究,以及不端学术行为,充分表现出主观唯心主义的特点,——证明他的红学是"反《红楼梦》"的典型代表。周汝昌新索隐派龙门红学之所以走红,红学界、新闻媒体和主管文化思想的相关领导难辞其咎。  相似文献   

17.
试析1922年开滦五矿同盟罢工失败的主观原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22年开滦五矿工人同盟大罢工,是中国第一次罢工高潮中最主要的一次罢工,在中国工运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深入总结这次罢工失败的原因,尤其是主观原因,对全面认识这次罢工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对罢工失败的主观原因作了系统论述,并指出主客观因素的统一,应是全面考察这次罢工失败的立足点。  相似文献   

18.
虽然<红楼梦评论>浸染了过多叔本华悲观主义的哲学色彩,主观唯心思想浓厚,但却是中国第一篇用西方哲学和美学思想深刻分析本国作品的批评著作,它为中国古代文论向现代文论的转型做出了贡献,其理论构思和框架是全新的,反映了中国古典文论向现代文论的转变,代表着当时中国文论的最高水平.  相似文献   

19.
论述了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及其对翻译的影响。首先论述了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其差异主要表现在对具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综合型思维与分析型思维,本体型思维与客体型思维,求同思维与求异思维等四个方面,然后分别论述各个方面对汉英翻译的影响,并用《红楼梦》两个译本中的一些例子来论证其影响。  相似文献   

20.
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我们纪念长征,最主要的是学史明智,以史为鉴,学习红军不怕远征难的革命精神,为中华崛起而努力奋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