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华武术》2013,(7):53-54
为促进田径器材和设施的发展,满足高水平竞赛对器材及竞赛设施的标准要求,中国田径协会(以下简称协会)依据国际田径协会联合会(以下简称国际田联)标准,参照国际田联认证体系程序制定本办法,对在中国范围内田径训练和比赛所需的器材、竞赛设施及运动装备实施审定。举办国际田联田径竞赛规则(最新版)第一条国内1~6类所有田径项目竞赛必须使用经本协会审定的器材和竞赛设施。1.审定目的1.1保证我国生产的田径器材、竞赛设施及运动装备符合国际田联相关标准,保护使用者安全,推动田径运动水平提高,促进企业技术研发和创新。  相似文献   

2.
为适应运动设施的迅速发展,满足高水平竞赛对器材及竞赛设施的高标准要求,中国田径协会(以下简称协会)依据国际田径协会联合会(以下简称国际田联)标准,参照国际田联认证体系程序制定本办法,对在中国范围内田径训练和比赛所需的器材及竞赛设施实施审定。举办国际田联田径竞赛规则(2004~2005年)第一条国内1-6类所有田径项目竞赛必须使用经协会审定的器材和竞赛设施。  相似文献   

3.
1987—07作者利用在内蒙古自治区少年田径冠军赛负责裁判工作的机会,收集了全部比赛成绩,并向所有参赛运动员发了调查表且与部分教练员进行了交谈。对从各方面得到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对改进内蒙自治区少年田径比赛的比赛制度和运动训练工作提供了参考依据和改进意见。其中对影响运动训练的社会学因素见附表。  相似文献   

4.
《中华武术》2009,(2):50-51
为适应运动设施的迅速发展,满足高水平竞赛对器材及竞赛设施的高标准要求,中国田径协会(以下简称协会)依据国际田径协会联合会(以下简称国际田联)标准,参照国际田联认证体系程序制定本办法,对在中国范围内田径训练和比赛所需的器材及竞赛设施实施审定。举办国际田联田径竞赛规则(2004-2005)第一条国内1—6类所有田径项目竞赛必须使用经协会审定的器材和竞赛设施。  相似文献   

5.
应中国田径协会邀请,国际田联负责 场地、器材的技术官员巴诺伊特(比利时)先生于2000年6月25日~7月1日来华对北京文体百货联合公司体育器材厂(即飞鹿体育器材厂)、北京皇冠体育用品公司、江苏张家港金陵体育用品有限公司及山东泰山体育器材厂生产的田径器材进行了现场检测认证,并考察了石家庄国家体育用品检测中心和华东理工大学材料工程学院实验室。通过认证的器材如下: 北京皇冠体育用品公司 跨栏架(T101)、障碍栏架(T200)、起跑器(T300)、跳高架(F500)、撑竿跳高架(F510)、撑竿跳高海绵…  相似文献   

6.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科学技术等方面的高速发展,田径技术水平、器材设备、比赛成绩等也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青少年田径训练是提升和发展田径整体水平的基石,没有青少年田径训练水平的提升,田径的现代化发展便无从谈起。基于此,笔者以近年来田径项目发展、训练的新特点为背景,依据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特征,结合自身训练实践,提出青少年田径  相似文献   

7.
姜超 《中华武术》2014,(2):33-33
正随着科技与体育运动更多地融合,产生了许多新颖和实用的训练器材,田径训练器材也不再仅仅局限于杠铃、沙袋和哑铃。本文意在介绍几种训练效果较为突出的器材,以供广大教练员和老师作为选用训练器材的参考,也可以根据所描述的器材进行自制或者进一步创新,从而使我们日常教学训练方法和手段更加丰富多彩。一、超重训练绳  相似文献   

8.
田径运动是各种运动项目之母,但在学校体育中田径项目以枯燥无味著称,大部分学生在一些田径教学课中表现出不感兴趣,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学生兴趣,使课堂效率显著提高昵?笔者利用一些易于搬动、安全可靠的体操器材进行田径教学,取得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在十运会田径比赛中,裁判工作在岗位设置上更加符合国际田联竞赛规范,裁判员分工更加精细,责任明确,各种现代化电子设备在比赛中得到应用,赛场气氛热烈,使田径比赛呈现商业化的趋势。这些特点使我国的田径竞赛裁判工作逐步与国际接轨,为举办国际、国内大型田径比赛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10.
在1999年“田径国家级裁判员考试”的试题中 ,有关场地器材设施方面的题目多达17题 ,占总题量的34% ;分值为27分 ,占总分的27% ,是历次田径国家级裁判员考试所没有过的。而这次考试失分也占了相当大的比例 ,暴露出相当多的裁判员对场地器材有关知识的学习不重视。尤其是近年来塑胶面层跑道的田径场日益增多 ,跑道上的划线都是建设时一次性画就的 ,比赛前很少再对场地标志线进行检查 ,使裁判员对场地设施标准的重要性逐渐淡忘 ,这方面的知识明显不足。而作为裁判员是应了解与掌握的。1标准400m半圆式田径场地基本结构标准4…  相似文献   

11.
1 前言 田径裁判工作是田径竞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整个竞赛过程是否能够顺利进行与举办成功的关键因素。随着田径运动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田径规则的不断修改与补充,科学技术被广泛运用于田径比赛中,同时伴随着场地、器材的不断更新,这就给田径裁判工作特别是检查裁判工作增大了判罚的难度,相应地对检查裁判工作在裁判过程中提出了更严更高的要求。本文根据1992年国际田联手册中有关规则部分,并结合自己10多年来参加国内各类田径大赛裁判工作的经验与体会,就田径检查裁判工作的重点与难点,各项目易犯规的特点以及检查的方式着重谈一些浅见,以求教于田径裁判界的同行与前辈。  相似文献   

12.
为了使读者了解和掌握田径竞赛规则发展变化的有关精神,根据基层田径比赛裁判工作中经常遇到的疑难问题,我们特请田径国家级裁判员丹登宝撰写了《田径比赛的裁判工作问答》一文。本文以问答形式从田赛、径赛的裁判工作及竞赛的场地器材的发展变化方面的问题进行介绍。本文分六次刊登,如有误,应以最新的竞赛规则为准。在实际工作中,您常会遇到的难题也可致信编辑部,以使我们的问答更能满足您的实际需要。  相似文献   

13.
<正> 田径比赛是体育竞赛的主要项目之一。在田径比赛中,裁判质量的优劣,业务水平的高低,与运动员的比赛成绩密切相关。第十一届亚运会比赛结束后,国家体委决定在全国田径比赛中,执行使用1990年至1991年国际田联手册,这就要求从事田径裁判的工作者必须努力钻研和深刻理解国际田联手册的条款,并在实践中认真总结经验,不断提高裁判水平,使国际田联手册的内容在我国得到全面而有力的贯彻执行。为此,笔者通  相似文献   

14.
2003年1月10日由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器材审定委员会和中国田径协会联合召开的3种田径竞赛仪器和器材审定会在北京召开。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器材装备中心、田径运动管理中心,北京市文体百货工业联合公司,3种田径竞赛仪器和器材研制、生产、鉴定等有关单位领导及有关田  相似文献   

15.
本文结合国际重大田径比赛的实际,论述了竞赛规则与纪录之间的关系,以及自然条件、场地设施对比赛成绩的影响。为贯彻公平竞争原则、保持纪录的真实性和价值,作者针对目前国际田径运动出现的新情况,提出了进一步调整和完善田径竞赛规则的五点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6.
随着田径运动的发展,近些年我国田径竞赛制度发生一些变化,尽量与国际接轨,一般每年都要进行三站(上海、天津、北京)室内田径比赛,室内田径比赛越来越受到广大教练员和运动员的重视特别是2005年全国室内田径锦标赛的三站系列赛实行了“积分制”,这在中国田径史上还是第一次按照规定,运动员必须至少参加三站比赛中的一站,如果在一站比赛中拿到足够的积分,就可以获得参加十运会的资格。由此可见,室内田径比赛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和重视.,作为田径比赛的组织者和实施者的裁判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下面结合几年的裁判工作经验,谈谈室内田径比赛检查裁判工作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7.
2002年亚运会田径比赛中的成绩与2001年广州九运会田径比赛成绩相比有一定差距,因此九运会可代表我国新世纪初的田径水平。将九运会田径比赛成绩与2001年全国田径纪录进行比较,分析中国运动员的表现,用客观的数据得出中国田径在亚洲田坛所处的位置,促进中国田径进一步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苏玲 《体育师友》2011,34(5):57-59
田径健身性游戏与体育游戏有所不同,二者在运动形式上既有相似之处又有区别。田径健身性游戏是以田径运动中跑、跳、投技术的基本特点和原理为基础,在场地器材和竞赛中有比较严格的标准和规则要求,具有教育、健身、娱乐和比赛竞争功能的运动项目,其竞争属性远远大于体育游戏。田径健身性游戏充分显现出田径运动的回归,它符合儿童、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能使其在运动中愉悦身心。  相似文献   

19.
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针对哈尔滨市3所高校的田径专修学生不能正确欣赏田径比赛的现象,分析问题存在根源,明确在教学中教授学生正确欣赏田径比赛的重要意义、提出培养学生欣赏田径比赛的能力等建议.  相似文献   

20.
田径全能运动及其锻炼价值,田径全能运动也称田径多项运动。它是由田径运动中的跑、跳、投部分比赛项目所组成的综合比赛项目。它最能代表一个国家田径运动的发展水平,也是当今世界田径强国争夺的主要项目之一。比赛是根据《田径运动竞赛规则》在规定的时间内按顺序进行的,比赛成绩按各单项所得分数相加,总分多者为优胜。现代全能运动正式比赛项目是男子十项,女子七项,其比赛日期、项目和比赛顺序详见《田径运动竞赛规则》的规定。(见附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