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咸丰<安顺府志>是全国名志之一,是安顺现存最早的<府志>,是安顺最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部典籍卷帙浩繁,内容宏富,是研究和了解古代安顺乃至贵州历史文化的重要文献.安顺编撰志书,肇始于明代,但均已散佚.<安顺府志>一书,由清安顺知府长白人常恩任总纂,聘请湖南新化人著名学者、地方志专家邹汉勋和贵州永宁人吴寅邦任总修,开局于清宣宗道光庚戌(公元1850年)正月,成书于清文宗咸丰辛亥(公元1851年)六月.由于该志书编著于<遵义府志>、<贵阳府志>、<大定府志>之后,故能吸收各家之长.这部志书叙述周详,用语精审,人物传记深得太史公笔法,尤其对舆图作了创新,成为后来<兴义府志>等志书的典范.此次<安顺府志>的整理出版,由安顺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聘请安顺学院中文系颜建华教授独立完成全部工作.点校所采用的蓝本,为原安顺地区档案馆1986年依据咸丰和光绪本电光扫描誊印的版本.由于不是善本,字迹不清楚的地方甚多,甚至还有缺页、重页,尤其是舆图多有缺漏模糊之处.  相似文献   

2.
《安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8(1):F0002-F0002,F0003
沈庠,金陵人,明孝宗弘治九年(1496)任贵州等处提刑按察副使,他与赵瓒合纂的《贵州图经新志》即刻印于弘治年间,该书是现存最早的贵州省志。在《贵州图经新志》中,作者收录了自己巡按普定卫时所作的《普定山寺》一诗,民国时,任可澄等所编纂的《续修安顺府志》把沈庠的这首诗和其他几首与安顺城有关的诗附录在《营建志》之下。其诗为:  相似文献   

3.
有关徐州的记载散见于史籍,可谓久亦可谓多矣。然而,以方志体裁专门记述徐州的史料,目前国内仅存十四种(州志、府志九种,铜山县志五种),版本最早的当数明代正统二年(公元1437年)宋骥主修的《彭城志》。据张国淦先生《中国古方志考》著录,在明代以前徐州志书尚有:晋宋刘义  相似文献   

4.
沈痒,金陵人,明孝宗弘治九年(1496)任贵州等处提刑按察副使,他与赵瓒合纂的《贵州图经新志》即刻印于弘治年间,该书是现存最早的贵州省志。在《贵州图经新志》中,作者收录了自己巡按普定卫时所作的《普定山寺》一诗,民国时,任可澄等所编纂的《续修安顺府志》把沈庠的这首诗和其他几首与安顺城有关的诗附录在《营建志》之下。其诗为:禅关寂寂隐山腰,坐听松声海上潮。冲破晓烟常见鹤,噪残秋色不闻蜩。游山诗客闲登塔,禁足幽僧不过桥。风景依稀犹在目,烟光云影路迢迢。由于《贵州图经新志》和《续修安顺府志》均未点明普定山寺在何处,而明代纂修的几部《普定卫志》又未曾保留下来,因而普定山寺的位置所在就成为令人费解之谜,于是竟有人以为指康熙三十八年后逐渐建成规模的金钟山寺,然而此说毕竟与诗人所言的普定山寺归旨大相径庭。  相似文献   

5.
最早撰写《菱湖志》的庞太元,是明代万历年间的菱湖人,然而他的三卷《菱湖志》,虽说间或经人引用,却并未流传。在清代乾隆、咸丰、同治等年代,虽曾屡又有人撰作《菱湖志》,可是也无传本,只是到了光绪十九年刊刻孙志熊纂辑的《菱湖镇志》时,才有了唯一的一部刻板流传的菱湖志。然而可惜得很,孙志熊编竣的那一年(光绪18年,公元1892),也正是他过早去世的一年,因此这部《菱湖镇志》(以下简《镇志》)开卷第一篇,就是一篇孙志熊的墓志铭,当年他才二十五岁,就如他生父孙锡思所慨叹的:“使志熊先一年死,或是书后一年成,则功亏一篑,谁复续之?不光不后,书成而死,”这也可算是不幸中之一幸了。  相似文献   

6.
民国年间,承德(当时行政建制为县)编纂了一部地方志——《承德县志》,它是继《钦定热河志》、《承德府志》之后又一项较大规模的修志工程。书中记载的大量珍贵资料,在今天仍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可做“资治”“辅治”之用。此书因涉及政治斗争当时未能出版。此后,这部志书便悄然从承德消失了。承德文史和方志工作者一直在苦苦寻觅。种种臆测,扑朔迷离。经过多年来的苦心追寻,终于查明《承德县志》现在台湾  相似文献   

7.
根据佚文以及现存文献提供的线索,《永乐大典》收录的《新安续志》的编修时间存在两种可能性:一种是这部志书修于元代延祐年间,即洪焱祖编修的《新安后续志》,另一种是这部《新安续志》包括两部志书,一部是宋代端平乙未李以申编修的《新安续志》,另一部是元代延事占年间洪焱祖编修的《新安后续志》。  相似文献   

8.
《邢台学院学报》2015,(3):118-121
宣化地区历史积淀深厚,建置沿革悠久,方志的修撰也极为兴盛。其中明代《宣府镇志》以及清代《宣化府志》为中国志书中的精品,在体例、类目等方面都有独到之处。两部志书成书于不同朝代,在研究它们的背景、体例、内容等方面同时,通过比较,可以充分了解宣化地区的时代变迁,尤其是宣镇军事重镇地位的丧失和张家口商贸新城的崛起。  相似文献   

9.
邳县古称“下邳”。张良谋杀秦始皇不遂,曾逃匿下邳;汉高祖封韩信为楚王,曾都于下邳;应劭解释说:“邳在薛,其后徙此,故曰下邳”。古代以北为上,以南为下,“下邳”即由此而来。汉代以后,邳地建置历朝变易。明时,省县入州,并领宿迁、睢宁二县,属淮安府,清初,承袭明制;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升为直隶州,雍正十一年徐州升为府时,又归属徐州府。民国时,才改称邳县。邳县地方志书,明代以前的今均不存,明代及其以后的除了《淮安府志》、《徐州府志》中有专节记载之外,专书记载一方之事的今存六种,分藏于国内外各大图书馆。现据所见各书版本情况略述如次: 一、明嘉靖本《重修邳州志》明代嘉靖十六年(公元1537年)陈柏主修、杨辅主纂的《重修邳州志》是目前世存最早的邳县地方志书。书名曰:“重修”,杨辅序曰:  相似文献   

10.
一、清乾隆十年本《铜山县志》清代乾隆十年(1745年)铜山在任知县张宏运主修的《铜山县志》是现今世存五种以“铜山”命名的铜山县志书中版本最早的。铜山县境即古彭城县境,一度裁县入州,至清代雍正十一年(公元1733年)升州为府时,又复置县,始取境内铜山为名。而本县志书亦始有以铜山为名者。北京天文台主编的《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江苏部》中并列著录有陈振藻纂修的乾隆十六年本《铜山志》,有误。观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资料室之原本,此乃  相似文献   

11.
莆仙有修志的优良传统。莆田置县以来,所修志书不下百部。其中最具影响力的,当推南宋史学家郑樵。他以布衣之身独力编纂200卷的鸿篇巨著《通志》。其他主要的志书有:宋乾道钟离松、陆琰《莆阳图经》、潘畴《莆阳志》;绍熙赵彦励、郑侨《莆阳志》。明永乐《莆阳志》,景泰《莆阳志》;成化岳正《兴化府志》,黄体勤、林若权《兴化府志》;弘治彭韶《莆阳志》、黄仲昭《八闽通志》,周瑛、黄仲昭《兴化府志》;嘉靖郑岳《莆阳志略》;万历康大和《兴化府志》,林尧俞《兴化府志》。清康熙林麟火昌 《莆田县志》;雍正俞荔《莆田县志》;乾…  相似文献   

12.
一、固原三百年间的惟一州志固原地区在我国历史上常处于令人注目的地位,从而引起历代文官武将、学者诗人为她写出大量文字。因此,本地的多种地方志,则具有更大的史料价值。本地区的志书,据近代张国淦的《中国古方志考》,宋代以前已有《安定图经》,元代有《开城志》,但都已失传。现存明代的有《固原州志》两种,分别成书于嘉靖十一年(公元1532年)和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自此到清代,乾隆和光绪两朝,甘肃省先后修成两种卷帙浩繁的省通志(分  相似文献   

13.
点校本《安顺府志》以1986年电光扫描誊写本为蓝本,以咸丰、光绪两个版本和历代文献、地方志书、大型工具书为校改的依据,多次核对原著,避免了错字、漏字、脱句、落段等现象。为了减低阅读障碍,在编排体例上,按照现行编排规范处理行文,在文字选用方面,以国家语委规定的通行汉字为标准,是一部适合现代读者了解安顺历史文化的重要读本。为了便于反映原书的面貌,在校勘记中,对校改的地方做了较切实的说明,除写出原字的书写样式外,还注明原字与改正后的文字之间的关系,是一部适合各方面人士研究和查阅的重要典籍。这部点校本所具有的独创处,在学术上和地方史籍的整理上都有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4.
段澍(明)《景泰云南图经志书》:段澍,字汝霖,(昆明)致恩坊第二里人。以《诗经》洪武丙子(公元一三九六年)举应天府乡试,丁丑,登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初授监察御史,不就职,乞任教官,遂改鹤庆军民府儒学教授,入为国子监典籍,复除姚安军民府儒学教授,终于官。《天启滇志》:段澍,(云南府)郡人,洪武丁丑进士。事亲至孝,以监察御史不  相似文献   

15.
点校本《安顺府志》以1986年电光扫描誊写本为蓝本,以咸丰、光绪两个版本和历代文献、地方志书、大型工具书为校改的依据,多次核对原著,避免了错字、漏字、脱句、落段等现象.为了减低阅读障碍,在编排体例上,按照现行编排规范处理行文,在文字选用方面,以国家语委规定的通行汉字为标准,是一部适合现代读者了解安顺历史文化的重要读本.为了便于反映原书的面貌,在校勘记中,对校改的地方做了较切实的说明,除写出原字的书写样式外,还注明原字与改正后的文字之间的关系,是一部适合各方面人士研究和查阅的重要典籍.这部点校本所具有的独创处,在学术上和地方史籍的整理上都有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6.
《宣德宁夏志》名称考辨──兼说宣德《宁夏志》之重要价值及古灵州州址陈永中陇右著名学者张维先生于1934年出版的《陇右方志录),记载宁夏在明代编纂有七部地方志书,最早的志书名称为《永乐宁夏志》,其它志书名称分别为:《弘治宁夏新志》、《嘉靖宁夏新志》、《...  相似文献   

17.
道光《徽州府志》征引了大量文献,其中有不少志书。这些志书中有一些原书已经亡佚,有的虽有辑本却已不完整。道光《徽州府志》注明了资料出处,因而成为辑佚这些旧志的资料来源。道光《徽州府志》总共辑出16部志书的40条佚文,其中包括6部总志的24条佚文,5部府志的8条佚文,以及5部不知归属之志的8条佚文。  相似文献   

18.
《郧台志》原不同于《郧阳府志》,《郧台志》孤本仅存台北图书馆,中国大陆不存《郧台志》,由此中国科学院图书馆的先生们把《郧台志》误认为是《郧阳府志》。本先从训诂方面立论,后引台湾朋友提供的确证,说明二志实有区别,不可混同。  相似文献   

19.
光绪《滁州志》是在清代修志高潮的大背景下编纂的一部通志,也是滁州现存记载时间跨度最长的志书。这部志书不仅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而且具有重要的文献学价值。就其文献学价值来说,主要体现在目录学和编纂学两大方面。对这部志书的文献学价值进行研究,有利于人们更好地认识和利用这部方志。  相似文献   

20.
一、明正统三年本《彭城志》五百多年前,明英宗朱祁镇正统三年(公元1438年)落成的《彭城志》,既是现存最早的官修徐州志书。亦是现存版本最早的抄本徐州志书。关于明正统本《彭城志》的编修经过和主要条目,笔者已有专文《明正统本<彭城志>考略》发表在《徐州师范学院学报》1982年第1期,在此不赘。二、明弘治七年本《重修徐州志》明代弘治年间,马暾编纂的《重修徐州志》是现今世存版本最早的刻本徐州志书,也是唯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