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材分析本课为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认识图形”中的内容。教材编写改变了传统数学教材以知识本身的逻辑关系为序的编排体例,按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顺序来组织教材。在此之前,该教材已经安排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等三维立体图形的认识,本节课安排长方形、正方形和圆等二维平面图形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活动内容 :义务教材数学第一册认识图形活动课。活动目的 :通过活动 ,加强学生对已学各图形的直观认识 ,达到初步发展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 ,提高学生的辨别能力和学习兴趣的目的。活动准备 :幻灯、正方形白纸、图形卡、数字卡、剪刀。活动过程 :(一)引入课题师 :小朋友们 ,我们已经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现在老师想看看大家是否还记得这些图形。出示幻灯(1) :幻灯上的图形都编有序号。师 :这道题一共有7个图形 ,请小朋友找一找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分别都是哪几号?当老师问你找什么图形 ,你找的是几号 ,就举起几的…  相似文献   

3.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带着学生到香江长隆游玩。也许是出于数学教师的职业敏感,我看到各种玩具就想起“轴对称图形”“圆”等到有关概念。于是,在随后的《轴对称图形》一课的教学中——  相似文献   

4.
课前说课: 圆是一种生活中最常见的平面图形,也是最简单的曲线图形。教材的编排思路是先借助实物揭示“圆”,让学生感受到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再引导学生借助“实物”、“圆规”等多种方式画圆,初步感受圆的特征,并掌握用圆规画圆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通过画一画、量一量、折一折等活动,认识直径、半径、圆心等概念,同时掌握圆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5.
“圆的认识”一课选自小学数学教材第11册,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多种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展开,也是小学阶段认识的最后一种常见的平面图形。教材的编排思路是先借助实物揭示出“圆”,让学生感受到圆与现实的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6.
在学校的教研活动中,非常有幸,听到了几位老师同上《圆的认识》一课,感触良多。圆是一种生活中很常见的平面图形,学生学习圆的知识是在学过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等直线图形的认识后,对一种新的由曲线围成的平面图形的认识,也是小学阶段认识的最后一种常见平面图形。  相似文献   

7.
用"用球怎么画圆啊"-- 走慢点 课例一 在"平面图形的认识" 教学中,教师让学生动手操作-- 把所学的立体图形的一个面画下 来,旨在让学生具体感知立体与平 面的关系,由此抽象出平面,切入教 学主题。学生纷纷从学具袋中取出 模型来画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 圆。在活动进行中,有个学生拿出了 球的模型,想通过球画出一个圆,因  相似文献   

8.
在"平面图形面积的复习"教学中鼓励学生在"做"中思,在"做"中问,在"做"中说,让学生在复习过程中完善知识结构,把握数学实质,引发数学思维,提升数学核心素养。翻转数学复习课堂,一是翻转了复习课课堂的结构,由"先教后练"向"先学后教"转变;二是翻转复习课学习的方式,由"被动接受"向"主动学习"转变;三是翻转复习课教学的目标,由"知识本位"向"素养本位"转变。  相似文献   

9.
学校教科室要求我给全校教师提供一节生态教育展示课,力求体现我校生态教育的研究成果和发展方向。拿出教材一看,发现教学进度正好是“圆的面积”,头脑中立刻呈现出清晰的教学程序:复习已知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及推导方法,使学生感知未知化已知的学习思路,进而引导学生将圆转化成学过的平面图形,利用等积变形的方法推导出圆面积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0.
笔者有幸参与了某校数学教研组的“同课易构”教学实践活动,聆听了三位青年教师执教苏教版教材中的“认识图形”一课。教材分“认识”和“应用”两部分。认识目标是通过操作、观察、比较和交流活动,初步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平面图形,知道名称,识别图形。应用目标是使学生在折、移、拼等活动中,进一步体会图形的变化以及相关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11.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有关图形变换的问题,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下的数学课程增加了图形这一部分知识的内容,课标中有关“空间与图形”这一版块中,安排了四部分内容,“图形与变换”是其中之一,而且一至三学段(即七至九年级)都安排有“图形与变换”,由此可见,图形变换在数学课程柑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2.
我在教学复习课“轴对称图形”一课时.为了让学生加深对对称轴的理解,在练习时就这样设计:让学生在黑板上画出小学阶段学习过的有关平面图形的对称轴。  相似文献   

13.
一、别人“怎么教”——经典案例聚焦 “圆的认识”这节课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多种平面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也是小学阶段认识的最后一种常见的平面图形。几乎所有的小学数学名师都用过这节课来展现自己的课堂教学艺术,后起新秀们更是频频用这节课来“小试牛刀”。因此,有关这一内容的课例可谓异彩纷呈。  相似文献   

14.
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上册第56、57页《认识圆》。 一、说教材 “认识圆”是在学生掌握了直线图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并且对圆已有了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从学习直线图形到学习曲线图形,不论内容本身的一些名称,还是研究图形有关问题的方法都有所变化。  相似文献   

15.
一、复习导入师: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圆,学习了圆的周长。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圆的面积。(板书课题:圆的面积)师:首先,请大家回顾一下,在此之前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些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生: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师:还记得这些图形的面积公式是怎么推导出来的吗?  相似文献   

16.
《认识周长》一课是学生在已经认识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学习的,但学生对图形的认识只是停留在对这个图形的整体印象上,也就是只能感受到这个平面图形的大小,对于周长还所知不多。这一课时主要通过适当的学习活动来理解周长的含义,为以后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等平面图形的周长计算方法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7.
一、简介 圆属于“空间与图形”这部分的内容,同时它也是新世纪版教材中安排到接近最后的一章内容。在前面学生已经学习了直线型图形的有关性质,会借助于变换、坐标、证明等手段去认识图形的性质,而且在小学和学习变换等知识时,已经积累了大量的有关圆这部分的经验.  相似文献   

18.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第26~27页内容。内容简析:本节课是学生直观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等常见平面图形的基础上,教学四边形、五边形和六边形的认识,积累学习空间与图形领域内容的经验和方法。  相似文献   

19.
谭倩 《西藏教育》2014,(9):25-26
<正>圆柱体的初步认识是一节几何知识课,它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立体图形,是在学生已有相关知识(长方体、正方体、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学这部分内容,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为进一步学习圆柱体的表面积,体积和解决实际问题打下基础。一、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师:学习新课之前,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已经学习过哪些图形?生:长方形、正方形、长方体、圆……师:你能把这些图形分成两类吗?分类的依据是  相似文献   

20.
古希腊的数学家毕达哥拉斯认为,一切立体图形中最美的是球,一切平面图形中最美的是圆.圆代表着对称、和谐、美满,人们称它是一切美丽图形的形象大使.本文就带领你到圆的“世界”里挖掘其中蕴含的丰富的数学知识和思想方法.领略其美丽的风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