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互文性是一个文本(主文本)与其他任何文本(互文本)在语言、结构、主体、意象等方面存在着引用、模仿、典故、重写、原型等关系,互文性解读就是运用互文性理论通过研究互文本来更准确、更科学地解读主文本,获取文本的意义和内蕴。对文本进行互文性解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切入。  相似文献   

2.
文本社会学是奥地利学者皮埃尔·V·齐马提出的社会学批评理论。他充分地汲取了巴赫金的对话理论、克里斯特娃的符号学,在文本与社会之间、文本各层次之间、文本生产与接受之同、文类体系与社会体系之间构建了互文性。文本社会学将“互文性”作为其理论核心,不仅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既经验又批判的社会学批评方法,可以成为中国21世纪文学理论多元化中的一元,而且还能为文学研究和文化研究的和谐沟通提供一种精致而有效的理论范式。  相似文献   

3.
广告文本有着特殊的创作规律与多样的表现形式,本文运用互文分析理论,研究广告文本中的水平互文与垂直互文、内互文与外互文,分析互文性的存在对于广告传播的意义,并进而对广告文本的创作进行再思考。  相似文献   

4.
文本符号与意义的追寻——对互文性理论的再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互文性”这一概念的提出打破了关于作品原创性的神话,深化了人们对于文本特性的认识,并启迪人们探索新的文本空间.互文性理论认为绝对独立的文本是不存在的,各文本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交织、相互渗透的关系,无数的前文本汇织成新的文本.本文主要从互义性理论的定义、价值、分类以及发展等方面对互文性理论进行了解读.目的是希望人们进一步了解互文性理论.  相似文献   

5.
互文性理论主要以文本为对象,研究文本与它所吸收、引用、改写、扩展或在总体上加以改造的其他文本之间的关系。张居正传记文本的多样性和它们之间明显的承袭关系,很好地诠释了互文性的这些特点。分析张居正传记文本的语言层面、结构层面、主客体之间的关系、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对话,有助于更好地了解互文性在文本生成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互文性是文本的一个基本特性,它泛指一个文本对其他文本的指涉现象。本文借用Kristeva的互文性理论为分析框架,以2010年广州亚运会会徽为例,尝试对多模态文本中的互文性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在文本创作过程中,外在的影响和力量被纳入其中,因此读者可以从更加宽宏的视野来把握和审视多模态文本。  相似文献   

7.
在网络与多媒体时代,由经典英语文学作品改编而来的众多影像文本,对于大学英语教学而言,既是挑战也是机遇。视觉文化对年轻一代有极大的冲击力与吸引力,在英语教学中利用好影像文本与文学文本的互文关系,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并促成对文学文本的新的阐释。  相似文献   

8.
王俊生 《考试周刊》2012,(81):13-14
互文性是西方文论中的重要概念之一,它不仅指文本和其他文本之间的指涉.还包括文学文本与文化文本即言语所存在的社会、历史环境的关联。莫里森的名著《宠儿》在创作中成功地体现了文化和文本的互文性,使其成为一部扣人心弦之作。  相似文献   

9.
姚慧  南佐民 《现代语文》2013,(5):148-150
旅游正在发展成为世界性的热潮,旅游文本的作用也在逐渐凸显。旅游文本不仅能够介绍旅游地的相关信息,也是文化交流的一种有力手段。然而,当前旅游文本的英译工作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试图探讨互文性理论在旅游文本英译中的应用,研究旅游文本中的互文现象及其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典文学文本总是与某些特定的文本间存在明显的"互文"关系。在古代的文学家看来,虽然各种文章在文体上千差万别,但都上接天道,下达世理,远写自然,近通人情,由共同的经典之根所生发,从而构成一个具有高度统一性的文化共同体。中国文学史上许多文本,甚至是一些经典文本,往往是"述而不作"的产物。围绕一个核心文本,会不断有新的文本产生。文本衍生性,是中国古代文学文本互文性的一种重要体现方式。中国古典文本在具有强烈互文性的同时,仍然保持着森严的文本秩序与等级关系。经典的权威,不是在文本的互文性关系中被解构了,而是得到了更进一步的强调。  相似文献   

11.
新历史主义之"新",在于它是一种将历史文本化,用文化阐释的方式解读历史的理论,它关注的重心不再是由实在事件构成的"历史",而是由话语符号构成的文本和贯穿于文本之中的"文化",因而对其更为准确的描述应是"历史文化主义"。相对于原来带有实证主义色彩的历史主义而言,它将一种对于文学而言的外在性历史视角,转化为文化场域内历史文本与文学文本的互文关系。这种研究方法一方面通过将历史文本化,历史首先被视为一种文本的建构而非客观的存在,动摇了历史叙述中那种根深蒂固的语言透明性,使外在性的历史以"文本—文化"的方式转化成了内在性的历史;另一方面通过在文学文本和历史文本之间建立起互文关系,将形式方法扩展到了文化领域,将原有的文学文本之间的互文转化成了一种文学与历史之间的"跨文体互文",新历史主义在一定意义上打破了形式主义、结构主义等研究方法的纯内在性。这种泛文本化的思想方法为文化研究开辟了道路,形成了一种文化诗学、历史诗学。但这种文本化的方式依然存在着两方面的困境:其一是使文学理论研究中的二元对立的否定性结构更为显著;其二是使"历史"被抽空了丰富性的内核,成了空洞的概念。新历史主义的这种困境也是文学理论尝试以二元对立的共时性结构来批判实证主义、经验主义,重建一种文本自律性的理论体系这一尝试的最终困境。新历史主义使文学理论走到了"文学之外",却没能使文学研究以一种新的方式真正地走到"文化之外"、"文本之外",新历史主义者依然没能走出杰姆逊意义上的"语言的牢笼",将一切泛文本化实际上否定了文学有任何超越文本之外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2.
互文性是一种常见的语篇现象,也是语篇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这一概念最初在文学研究中被提出来,后来进入到语言学研究领域。在研究中,研究者们提出了一些术语,对互文现象进行了分类,并从语篇研究、批评语言学、语用学和系统功能语言学等不同角度对之进行了研究。文章对这些研究进行了述评,并对今后的研究作了一定的思考。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梳理互文性发源的基础上,主要运用克里斯蒂娃的文本观等互文性理论,对《时时刻刻》和《达洛维夫人》两个文本进行研读,主要从《时时刻刻》的主题着手,分析它的创新手法,揭示互文性对文学创新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自20世纪60年代法国学者克里斯蒂娃首创以来,互文性这一概念就被各国学者赋予了各种新的内涵,而互文性理论正式引入翻译研究是在英国翻译理论家哈特姆和梅森的著作《话语与译者》一书中,书中提出互文性理论与翻译研究存在根本的契合。通过互文性理论我们可以得知,众多形式各异的文本间存在广泛而错综复杂的互文关系,对于译者来说,翻译时如何感知、理解并在译文及译语环境中恰当地反映出原文中的互文关系,则显得至关重要。本文拟在互文性理论视角下,以互文性范畴中重要一环的典故为例,结合钱钟书本人的典故思想,探讨其名作《围城》题目的日译问题。  相似文献   

15.
小亨利.路易斯.盖茨是最著名的当代美国黑人文学批评理论家之一,其专著《表意的猴子》是研究黑人文学的戏仿与互文不可或缺的文本。本文结合黑人作家伊什梅尔.里德的代表作《芒博琼博》,从"表意"的语言、"表意"的文本以及黑人文本间的"表意"与互文关系等对盖茨的理论进行梳理。本文认为,盖茨理论构建的偏颇之处,不在于其批评范式或政治性,而在于其对文本不确定性的过分强调。  相似文献   

16.
新闻类学术论文与参考文献的主体互文性是作者、互文本作者、学术群体、读者之间的关系,表现为:(1)作者与互文本作者、学术群体的一致、交叉、极性互补关系;(2)作者与读者的一致关系。作者与互文本作者、学术群体的互文是作者构建学术论文的观点、理论、方法的基础,是学术论文发展与创新的基础;作者与读者的互文表现出作者构建学术论文是以“读者为中心”。学术论文与参考文献的主体互文性表明:(1)作者具有多重角色:作者、互文本作者、学术群体、读者。(2)参考文献是独立的主体,也就是说,参考文献对作者角色的建立具有反作用。(3)学术论文的创新是建立占主导地位的作者角色,并发展成为未来的互文本作者角色、或未来的学术群体的代表角色。  相似文献   

17.
新闻类学术论文正文与参考文献的互文形式为:互文标记十互文本.互文类型有:共存关系和派生关系.互文揭示了:互文关系是语篇理论的一个核心概念,从本体上,互文关系是文本与文本之间的关系,形成相互依存、彼此对释、意义共生的条件或环境;从话语理解上,互文关系是主体的对话关系,是交际双方的协商、讨论,从而达到交际的理解、接受;从认识论上,互文关系是人们以关系的方式把握知识、经验的认知方式的存在形式和传播媒介;从方法论上,互文关系作为人们认知经验世界的一种方式方法,是对知识、经验的认识和传播的具体反思后形成的一种思维方法,是一种视角、一种图式、一种模式、一种框架.  相似文献   

18.
仿拟是互文性的一种重要表现方式和实现手段。仿拟式手机短信主要是通过仿拟已有的语篇结构达到各种修辞效果,其互文性结构大致分为成分性互文、语篇性互文、体裁性互文三类。  相似文献   

19.
互文性把任一文本都视为对其他文本的吸收和转换,历史、文化、社会、意识形态等都可视为文本。从互文性视角看冰心的原作和译作,可以发现作家兼翻译家的文学创作和翻译作品之间在文化历史背景、意识形态、生活环境等各要素方面相互映射,存在很多共性。  相似文献   

20.
主体间性与文学批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体间性”是20世纪逐步兴起的一个哲学与美学概念,随着西方哲学与美学的“语言学转向”与后现代主义美学和文论思潮,它越来越引起文学理论家的关注,并且发展出“文本间性”(或“互文性”)。这样“主体间性”就成为文学批评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概念;它可以比较合乎逻辑地解决作者、文本、读者三者的关系,是西方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发展的必然结果。不过,“主体间性”也有其适用的场域和限度,过分地运用它势必产生文学本体的混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