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广告翻译的目的是将一国的产品推销给生长在另一种文化中的人,汉语广告的英译也越来越重要。随着中国的市场经济及经济交流的发展,这就要求广告的翻译在考虑跨文化情感传递时以等效为原则,译出符合译入语市场消费行为和译入语行文习惯的地道译文,实现外来广告的当地化,进而打开市场,促进销售。广告翻译不同于其它翻译,它除了具备其自身的语言特点和表达风格外,还需具备一个重要特点,那就是情感传递功能。由于中西方文化因素的差异,情感传递在广告翻译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广告翻译过程中应遵循等效的原则才能达到“以情传意”的目的。本文将从跨文化情感传递的角度上具体阐述广告翻译应该怎样遵循等效原则。  相似文献   

2.
乔迎新 《金秋科苑》2010,(22):136-136
在翻译中异化翻译方法尽量保持源语的信息,以原文读者为中心,能够把源语的文化最大限度传递到译入语当中,丰富译入语的文化。而归化是以译入语的读者为中心,遵守译入语语言文化和当前的主流价值观。在翻译界对这两种翻译方式哪一个为主的问题也进行了较有深度地论辩。本文从翻译策略的角度,对异化、归化进行了重新思考。笔者认为采用哪种翻译方法要看文本的类型,对这两种翻译方法应该进行最大限度的整合,达到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3.
张慧清 《今日科苑》2007,(12):158-158
文化差异会影响受众对广告的理解及广告翻译的效果。在商务广告翻译过程中,译者必须对译文作一些符合译入语文化特性的调整,以实现广告翻译的文化信息对等。  相似文献   

4.
丘晓芬 《内江科技》2010,30(1):20-20,77
本文旨在突出商务英语广告翻译中跨文化意识的重要性和改译应用的必要性。文章先提出跨文化和广告翻译的密切联系,后引出改译在翻译中作为连接不同文化的桥梁。同时,针对如何应用改译和培养改译技能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5.
广告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流形式,是商品营销的不可或缺的部分。在进行广告翻译时,应充分了解目的语的语言特点,目地语国家的民族文化和消费习惯,采取灵活的翻译策略。本文通过对中英文广告的对比分析,从翻译功能理论角度探讨了广告英语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6.
广告的语言风格,内容及形式,借助语言通过文字的形式将所要表达的内容传递给目标读者。跨文化的广告传播需要通过翻译达到广告宣传效益,为达到翻译目的,创作者与译者会适应时代与市场的发展要求。本文将以广告为材料着重探讨语用学中适应论在广告创作与翻译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是语际间的信息传递,归根结底是一种文化互动。从宗教文化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地位出发,充分考虑了宗教因素在翻译中所起的作用,从而探讨了在多元文化大语境下宗教文化的翻译策略,以辅助翻译工作,增强翻译工作者的跨文化交际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8.
基于外宣文本翻译的传播性特征,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需要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以达到最佳的翻译效果,其中包括语际信息转换是否恰当、译语是否通顺流畅、译文是否符合目的语读者审美视野等。"变译"是译者充分发挥主体性作用,在特定场域下为特定读者而译的一种翻译行为。本文在分析外宣翻译异质特征的基础上,提出外宣文本中所采用的"变译"策略对实现翻译过程中语际转换、文化传递、信息传播的有效作用。  相似文献   

9.
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导致了某些文化意象的不等值,为了使译文读者获得与原文读者相同或者类似的感受,在翻译的过程可对文化意象作适当的处理甚至将译出语中的文化意象转换成译入语读者熟悉的文化意象,但是,转换必须有正确的标准导向,否则,将违背翻译的基本原则,误导译文读者。  相似文献   

10.
本文将抽象的文化翻译理论与秦皇岛市旅游文本的对外英译这一具体实践相结合。将秦皇岛旅游文本分成各种类型,重点考察并解决下面四种类型的旅游文化的翻译问题,包括:景区景点名称翻译中存在的一词多译现象;旅游公示语翻译中拼写错误严重问题;旅游广告与宣传资料翻译中逐字翻译,枯燥乏味问题。  相似文献   

11.
<正>越剑所著的《河里的石头滚上坡》一书讲述了贵州屯堡住宅、建筑师和村庄布局。这本书不仅吸引更多的人了解屯堡文化,而且丰富了跨文化交流。翻译过程中的语境是译者在使用目的语解释源语言文化过程中动态生成的。随着翻译过程的发展,语境也会随之变化。深入研究《河里的石头滚上坡》的英译策略具有重要意义。一、物理世界的顺应(一)时间参照对于时间参照,Verschueren认为必须要区分三个基本时间参数,即事件时间、话语时间、指称时间。在翻译时间指称时,译者必须同时考虑原文和译入语的文化因素。此外,译者还应该考虑到时间滞后、源文本创作时间、翻译时间及目标语阅读译文时间。  相似文献   

12.
提到广告这一充斥在日常生活中的概念,人们总会想到各式各样形形色色的广告。作为商品促销的有效形式,广告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由于广告与跨文化交流密切相关,其翻译必须把握好广告与跨文化交流之间的联系,以满足顾客的期望。本文通过列举实例,简述了跨文化交流对广告语翻译的影响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并深入探讨了文化因素对广告语翻译的影响,文中作者也详细列举了这些文化因素,并具体阐明了广告用语的翻译方法,以达到广告的商业宣传目的。  相似文献   

13.
跨文化意识运用于旅游景点英语翻译中,能将我国的文化信息准确地传递给国外游客,这到旅游翻译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韩菲  罗雷  苏曼 《科教文汇》2013,(28):133-134
互文性对文学文本翻译有着一定的解释力。在后现代文本理论中,《红楼梦》这部文学巨著在跨文本语际翻译中已进入一个开放性的空间,与他者文化相互对话、碰撞。本文从互文性的视角分析了《红楼梦》在跨文本语际翻译过程中的源语文化重建的必要性,及其和译入语文化的关系,突出其日益明显的文本交流性、开放性和全球性。  相似文献   

15.
1 前言 今天在全球化大潮的影响下.世界各国各民族之间交往更加频繁.各国的文化交流呈现出多文化趋势。而随着中西文化纵深发展.翻译是传播的主要手段之一。语言是人类用来表达思想的工具.是最具有民族色彩的东西.不同的语言.蕴含并传递着不同的文化信息和民族色彩。成语在文艺作品、政治、科技文化中经常用到.因而成语翻译的好坏对整个译文质量有直接影响.本文对如何处理好成语翻译中的民族色彩、传递本质含义、使译入语读者理解和品味原文文化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张红梅 《百科知识》2021,(30):63-66
成语是汉语中一类独具特色的语言现象,是最能集中体现民族文化的精华.如今各国间跨文化交际十分频繁,随着中国文化的"走出去",把汉语成语翻译成其他语言变得十分重要,这也对翻译提出了更高要求.汉语成语的翻译不仅是字面上的转换,更重要的是用不同的语言文字表达出其中的思想和文化,以使译语读者能够理解和交流.奈达动态对等理论在翻译学领域中具有很大影响力,对翻译现象有着极强的解释力,为当代翻译理论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动态对等给翻译研究注入了一种新的活力,更加注重翻译的交际目的,要求翻译用最近似的自然对等值再现源语的信息以获得译文读者与原文读者对等的阅读理解程度.本文立足于动态对等理论分析《西游记》俄语译本中所翻译的汉语成语,探究有效的汉语成语俄译方法,试图在翻译汉语成语的实践中找到最佳的文化交际途径,促进中国文化的传播.  相似文献   

17.
本论文将中国翻译家金陧先生的等效翻译论运用于电影字幕中译西内,探索如何在符合字幕翻译要求的前提下将中国电影中的跨文化现象成功地译为西班牙文。分析过程中笔者将翻译方法分为三类(直接对等;调整语义,事实不变;调整内容,效果不变)并以优秀译作为例验证在不同情形下追求“等效”的不同方式。  相似文献   

18.
张莉 《科技创业月刊》2009,22(12):74-76
功能翻译理论认为,为实现交际目的和功能,舛原文做适当的增删以及改动都是可行的.目前我国城市公示语在翻译中存在着许多错误,已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因此,应以功能翻译理论为指导,在公示语翻译中采取套译、仿译、简译、不译、创译等策略.  相似文献   

19.
张欣然 《百科知识》2021,(21):62-63
诗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承载着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具有特殊的格律和句法韵律的特点,更决定了诗词翻译的难度.我国诗词翻译以许渊冲先生的成就为最大.许教授以其杰出的诗词译文作品和深厚的理论研究,被称为"诗译英法唯一人".他倡导的"三美"初见于鲁迅的《自文字至文章》.在鲁迅的"诵习一字,故其所函"的三美释义中,意美感心,音美感耳,形美感目.许渊冲的"三美理论"原则得益于其在中国古诗词翻译实践中的感悟和体验.因而,"三美理论"对文学翻译,特别是"唐诗中意象、韵律以及情感的传递有重要指导意义".在"以诗译诗,以韵译韵"的美学主张下,诗词翻译应突出诗意的"意境美"、神韵的"情感美"以及音韵的"节奏美".而"形象美"将汉语的平仄、韵脚孕育于英文的扬抑、音韵之间,体现了"诗词句式的长短和对仗工整方面,尽可能的形似".  相似文献   

20.
习语是民族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了一个民族的文化精髓。正确理解和使用习语是一件非常重要和复杂的事情。英语动物习语是英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产生英汉动物习语差异根源的深入探究,并采用合理的翻译策略,使其顺应译入语文化,从而促进跨文化交际大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