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态文明建设时期,美丽大学的任务就是要为社会培养不仅具有较高思想道德素质和较高科学文化水平的人才,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生态道德观。美丽大学要求高校既要有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又要培养大学生成为具有良好的伦理道德、环保意识、科学技术、行为品质的生态人。而这两方面要求的实现都必须以生态道德教育为支撑。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的重点在普及生态道德认知、培养生态道德情感、养成生态道德行为习惯上。高校只有营造良好的生态校园文化,构建生态道德教育体系,创新生态道德教育方法,才能更好地推动美丽大学的建设。  相似文献   

2.
科技创新主体的生态化意识强化与社会责任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技创新生态化运用生态学思想于科技创新全过程之中,坚持科技创新的可持续发展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生态可持续发展相衔接,以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作为根本目标。决定大学生生态道德的核心因素是社会责任感。在我国高等学校的道德教育中,生态道德责任教育应成为重要内容,并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加以实施。  相似文献   

3.
提高环保意识,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观念已成道德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专家称之为生态德育。科学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科特点和教材中生态资料的优势,以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生态德育教育。创造性地开展研究性学习,努力培养具有良好生态道德意识和意志的一代青少年。  相似文献   

4.
增进积极情感体验、培育积极人格和促成积极社会组织是积极心理学的基本思想。积极情感体验、积极社会组织是激发大学生主体性道德需要、唤起大学生主体性道德意识、发展大学生主体性道德能力和培育大学生主体性道德人格的必要条件,积极人格的实质即为大学生主体性道德人格。以积极心理学为视域,实施大学生主体性道德教育是大学生学雷锋常态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创新模式,是道德教育的时代创新。  相似文献   

5.
水战红 《科教文汇》2008,(13):39-40
长期以来,我国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是低效的。提高道德教育效果的关键在于道德认识要“内化”为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信念,我国很重视道德教育,但现实生活中仍存在诸多不良现象和弊端,青年大学生的道德水平和道德意识并不太高。造成这个结果的主要原因是传统的德育片面注重灌输和空洞说教,有时纯粹为了考试,忽视了学生道德情感的激发和意志信念的培养,从而造成道德情感意志信念的薄弱或缺失,达不到德育的目的。教师是道德教育活动的调控者,真正的主角是学生;德育方式方法应创新,应力求引起迅速的共鸣;考核评价机制也应进行改革;德育要求学校、社会、家庭的共同配合和努力。  相似文献   

6.
从道德维度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分析。认为,生态伦理的确立是生态文明社会道德建设的前提,从人与自然协同进化的生态世界观出发,要注意人之"小"与人之"贵"的特殊性;从人与自然和谐论的生态价值观出发,要处理好人类价值取向和所取与所予适度的问题。生态文明的道德维度建设关键是区分人的类内关系和类外关系两大维度,提出了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类的自我关系等的基本态度和方式。  相似文献   

7.
随着互联网的日益普及,大学生道德发展不仅受传统环境因素的制约,更受到网络环境的影响。由于网络具有开放性、共享性、虚拟性等特点,网络的发展使高校道德教育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影响着大学生道德信仰。由此,本文阐述了网络环境的发展状况,分析了大学生道德在网络时代所面对的机遇和挑战,提出了网络环境下对高校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高校扩招后的学生读者群数量增大,层次更为复杂。作为高校教育的三大支柱之一的图书馆教育,道德教育同样也是一个紧迫问题。本文通过对当前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分析,对图书馆道德教育提出应对政策,最终培养出较高道德素养的大学生。  相似文献   

9.
人类在不断改造自然和创造财富的同时,裹挟了自我中心主义"自私、贪婪"的遗传密码,造成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失衡,甚至对立。如何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成为人类社会亟需解决的重大课题,这就客观上要求把生态道德教育纳入高校教育的内容体系。从哲学渊源、现实诉求和路径选择三个维度探讨当代高校进行生态道德教育的理论依据和实现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生态文明的中心思想之一就是做好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而人作为事物的主体,必须具有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识。意识决定行动,行动付诸于实践,全面提高居民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观念是发展中的重中之重。只有让民众从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无意识到有意识的观念发生改进与发展,才能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真正和谐;只有让民众积极的参与生态文明的建设,才能真正的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生态文明的建设必须在政府的参与引导,国家出台的相关法律政策的制约,各地方的全面贯彻执行和大力宣传下,把积极倡导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发展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11.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越来越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也逐步的成为了推动我国社会进步的重要保障。目前,在开展大学生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应该重点的培养其环境保护的意识,提升其生态文明意识,以此来为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培养优秀的生态型人才,为构建新时代的环保节能型社会提供强大的助力。本文就生态文明视域下的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做了相关的阐述。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的剧烈变革,时代的发展进步,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是高校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就高校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针对大学生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结合道德教育的规律,提出了加强大学生道德教育的一些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的剧烈变革,时代的发展进步,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是高校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本文就高校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针对大学生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结合道德教育的规律,提出了加强大学生道德教育的一些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作为青年的主体,他们对生态意识和生态观念的认识程度,关系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布局。如何培养大学生的生态意识,既是理论问题,也是现实需要。本文通过剖析当代大学生生态意识中存在的问题,为如何提高当代大学生生态意识提出对策。这就是,国家、社会、高校和家庭要携手努力,共同培育大学生的生态意识。  相似文献   

15.
蒋伟  张弦 《中国科技信息》2012,(10):211-212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带给人们前所未有的信息冲击。作为网络的主力军,大学生在合理利用网络资源的同时如何抵制网络毒素的侵蚀,已成为全社会面对的重要课题。对大学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要做到,加强高校的网络道德建设工作,提高教育工作者自身的网络道德修养,建立和完善相关网络法规,树立网络道德自律意识,提高大学生的道德践行能力,加强社会监督,大家齐抓共管,加强网络安全技术研究,营造良好的网络生态环境,关注手机上网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组织大学生广泛地参与各种活动和社会实践。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的剧烈变革,时代的发展进步,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是高校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本文就高校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针对大学生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结合道德教育的规律,提出了加强大学生道德教育的一些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17.
人的一切生态行为都由意识所控制,那么对人的生态意识的培育和提升就成为了生态德育的重点。生态意识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新见解,也是把环境保护化为每个人自觉践行的前提。大学生作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坚力量,应具备基本的生态意识。本文通过以生态体验为侧重点,通过体验式干预设计,从根本上摆脱传统教育模式,通过主题式探索、对话反思等各种形式的方法,有组织计划地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影响,丰富其生态情感,激发其生态意志,并对强化大学生的生态意识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18.
吴清一 《科教文汇》2013,(19):199-200
加强国际旅游岛生态道德建设,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应从几个方面加强生态道德建设:落实海南国际旅游岛战略,提升生态旅游中的道德智慧;加强生态道德的宣传教育,培养承担道德责任、履行道德义务的理性生态人;引入绿色生活生产方式,促进生态道德意识深入人心;完善生态道德制约机制,营造生态道德建设的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19.
加强国际旅游岛生态道德建设,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应从几个方面加强生态道德建设:落实海南国际旅游岛战略,提升生态旅游中的道德智慧;加强生态道德的宣传教育,培养承担道德责任、履行道德义务的理性生态人;引入绿色生活生产方式,促进生态道德意识深入人心;完善生态道德制约机制,营造生态道德建设的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20.
胡帮翔 《科教文汇》2009,(26):197-197
建设生态文明是一项系统工程。加强对全社会,特别是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是这一系统工程的重中之重。抓好对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应培养学生的生态学观点,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养成良好的生态行为习惯,构建新的道德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