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更加深入发掘奥林匹克文化的内涵,传播奥林匹克精神,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发展中心、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育史分会、《体育文化导刊》杂志社、曲阜师范大学于2007年9月在山东曲阜联合举办“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奥林匹克高级论坛。本次论坛邀请国内外高级专家担任主题演讲  相似文献   

2.
2007年奥林匹克文化高级论坛于9月21日至23日在山东曲阜师范大学举行。论坛的主题是“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论坛主办者--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发展中心和中国体育史学会邀请了四位德国、澳大利亚、印度和英国的奥林匹克专家以及任海等六位国内知名学者作主题报告。在本次论坛,中外专家学者共发表论文50篇,内容涉及奥林匹克运动、东西方体育文化、中国传统体育现代化、区域体育的发展对策等研究领域。其中,有一些热点话题及出新之处值得关注。一、奥运遗产问题:悉尼之鉴奥运遗产问题在奥林匹克运动的实践中愈发受到关注。悉尼科技大学奥…  相似文献   

3.
北京奥运会百年一遇,奥林匹克运动第一次来到东方文明古国。当西方的奥林匹克文化遇到东方的传统体育文化。两者就会在冲突中产生融合,这种融合是奥林匹克运动发展的必然趋势。融合了东西方体育文化的北京奥运会,促进了奥林匹克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奥林匹克主义的中国化诠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探讨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之时代意义及其矛盾所在,进而提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奥林匹克主义”,完善现代奥林匹克思想。研究发现,当前奥林匹克运动的实质,是以“竞技体育为主,兼容体育及其它文化活动”,因而造成了奥林匹克理想与现实上的冲突。改进之道,在于融入中华文化之精神,遂行中国化的“奥林匹克主义”改以“全民体育为主轴,竞技体育为辅助”,如此,奥林匹克理想才有可能实现。基于此,全体中国人应共同研究,配合2008年北京奥运中“人文奥运”的呼吁,推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奥林匹克主义”,使奥林匹克运动成为兼容东、西方文化的全球性运动。  相似文献   

5.
通过考察奥林匹克文化的发展历史,认为奥林匹克文化转型的流变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奥林匹克文化萌芽时期,特点是具有宗教文化色彩;奥林匹克文化成形时期,具有西方体育文化特征;奥林匹克文化完善与自觉时期,体现了作为世界多元文化的包容性特征。现代奥林匹克文化完成了去宗教化转型;现阶段处于由西方一元体育文化向多元全球体育文化的转型期;在这一转型期奥林匹克文化对促进世界文化的交流、对话起到重要的桥梁作用,为消除文化差异、建立文化信任提供了实践与经验。  相似文献   

6.
体育文化与和谐世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文化部恭王府管理巾心、北京体育大学主办的体育文化与和谐世界高峰论坛于2008年12月29日至30日在北京体育大学举行.到会专家深入研讨了传统体育文化以及奥林匹克精神与和谐世界的关系.论坛演讲分主题演讲和分议题演讲形式,主要研究观点如下:  相似文献   

7.
传统体育文化的现代抉择与人文精神的复归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探讨了传统体育文化体系的价值取向以及传承形式变化引起的文化抉择。在倡导奥林匹克精神的同时,传统体育文化的内容、结构和人文意蕴为中国人阐释现代奥林匹克思想寻找到了契合点,在现代体育文化的发展流变中,以武术为代表的东方体育体系伴随着民族的繁荣而逐渐回归现代社会,“人文奥运”是实现东西方文化对话和交融的平台,也为东方体育体系的传承和复兴取得一种新的契机。  相似文献   

8.
一、前言2002年8月24日,国际奥委会“寓教于体”(Education Through Sport)世界论坛在德国威斯巴登市举行。会议一致通过了促进奥林匹克教育在全世界进一步发展的“威斯巴登宣言”。宣言指出:教师要把与奥林匹克有关的主题引入能够鼓励终身体育的学校体育课程中。在这次大会上,  相似文献   

9.
奥林匹克精神与2008年北京人文奥运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6  
获得 2 0 0 8年奥运会承办权以后 ,北京要兑现“新北京 ,新奥运”的口号和“人文奥运”的主题 ,必须在未来的近 7年时间里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工作 :一是通过对奥林匹克精神的原典研读、活动阐释与中国国情相结合 ,树立正确的奥林匹克观 ;二是通过对体育活动的哲学分析与文化批判相结合 ,构建科学的体育文化观 ;三是通过发动全民、运用多种手段形成中国奥林匹克文化的动力和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基础的儒道家学说,使中国传统体育更重于人体康寿、保健养生,与奥林匹克文化中的“更快、更高、更强”对人自我极限的挑战精神有一定距离。通过比较研究可以发现,将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精华与奥林匹克文化相互融合补充,才能使二者共同发展与进步。  相似文献   

11.
试论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和奥林匹克文化的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奥运会为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与奥林匹克文化的交融提供了平台,在此背景下对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与奥林匹克文化的差异与融合研究有重要现实意义.研究认为,两体育文化在科学基础、价值观念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和谐思想是两体育文化的共有属性,弘扬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价值观是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对奥林匹克文化的补充与奉献.  相似文献   

12.
各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自己特有的文化,也形成自己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奥林匹克全球化的今天,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能否与奥林匹克文化的融合和互补,以达到继承和弘扬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对现代奥林匹克文化的补充与贡献,并能促进两者之间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3.
学校体育教学内容"移植"与"复兴"探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中国近代学校体育史,不难发现民族传统体育逐渐让位于西方体育,这一结局虽然意味着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在“移植”西方近代体育之后显得充实、丰富,但同时也标志着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衰落。学校是西方文明的输入口,学校也应成为东方文明的输出口。从实际出发,“复兴”民族传统体育,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教学内容体系,是面向新世纪我国学校体育改革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对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与奥林匹克文化整合方法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文化学的视角,探讨了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与奥林匹克文化进行科学整合的方法,提出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与奥林匹克文化进行科学整合的方法是:①健全对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心态;②唤醒对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自觉;③首要的方法是求同存异;④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与奥林匹克文化整合还需要文化移情。  相似文献   

15.
日本文部省为宣传长野冬奥会出版了一本题为《和平、友好、自然。感动──冬季奥林匹克》的书。书中有这样一段话:“国际体育在一定意义上是开垦异民族、异文化的体育。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相互交流,约法三章是必要的……所谓国际体育是构建在这种相互理解、努力之上的横断异文化层面上的复合交叉文化。”国际体育集人类史上初始的体育经验,通过奥林匹克付诸于实现。因现代体育的介人,使不同文化的民族之间的交流在今天成为可能。奥林匹克为国际主义。世界和平奠定的基础或许是她奉献给人类的最美好礼物。现代奥林匹克的百年,如果的确能…  相似文献   

16.
奥林匹克背景下的东方体育文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奥林匹克作为一种强势文化,构成世界范围的重要体育文化背景,在这种背景下各民族国家的体育文化受到种种影响。东西方体育文化存在较大差异。东方体育文化的优势在于人文关怀精神。这种精神对人的健康发展大有裨益,可以弥补大背景中主客两分造成的遗憾,使人全面发展。同时,各民族国家的体育文化从强势文化汲取生存的养分,使东方体育适应时代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中国道文化与西方奥林匹克精神的核心传统之间,有着明确的内在联系。研究道文化与奥林匹克精神的相通性可为中国传统道文化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同时可挖掘中国传统道文化中适合奥林匹克运动未来发展的文化,为东西方文化跨文化的交流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18.
由于历史的、现实的以及其他方面的原因,西方文化在奥林匹克文化中始终居垄断地位,表现在奥林匹克文化以西方文化精神为主导;奥运会组织为西方人士所控制;奥运会的项目绝大多数是西方体育项目等。奥林匹克文化垄断性造成国际奥委会决策的偏差和奥运会参赛主体的不公平,同时在某种程度上强化了体育的政治功能,影响了奥林匹克宗旨的实现。因此奥林匹克运动要实现良性发展就必须消除垄断,实现文化上的多元化。  相似文献   

19.
2008年奥林匹克科学大会于8月1日在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开幕。本届奥科会由国际体育科学与教育理事会、国际运动医学联合会、国际奥委会和国际残奥会等四家国际组织首次联合主办,中国国家体育总局和广东省人民政府承办。本届奥科会的主题是“21世纪的体育科学与和谐社会”,来自近70个国家和地区的2000多名体育科学学者、专家及奥科会官员出席了会议,共同运动训练、运动医学、生理生化、体质研究、体育教育、奥林匹克研究、社会与文化心理、全球化等问题做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20.
从公元前776年至今,漫长的奥林匹克历史,塑造了人类的奥林匹克传统精神,随着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百年诞辰的到来,现代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也日趋丰富、更加深刻。它以“和平、友谊、团结、进步”为宗旨,以“公平竞争”为原则以“更快、更高、更强”为目标,以“参与比取胜更重要”为格言,然而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