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晚唐诗歌的创作主流是现实主义的怀古咏史,而其中最有特色的又是怀古咏史一类,刘沧以其独具一格的怀古诗以及对诗歌意境的开拓,使得他成为继李商隐、杜牧之后,堪与许浑比肩的晚唐诗坛上又一位重要的诗人。  相似文献   

2.
李宪生 《天中学刊》1998,13(1):50-52
李商隐是晚唐著名诗人,其诗作包蕴密致,沈博绝丽,至今慕者如云。王蒙(李商隐研究会名誉会长)认为,中国的古诗,特别是李商隐的诗,有一种绝对性。他的纯粹性和普遍性、深刻性是无法比拟的。①李商隐独特的诗歌艺术的确有许多是值得今人去重新认识和研究的。在此仅就其《无题》诗意象方面的特征微加探讨,略表浅识,以求教于方家。真情的凝聚心灵的浓缩李商隐生活在国势日衰,朋党争斗的晚唐时代。此时,李白式的“裘马颇轻狂”的生活,杜甫式的“致君尧舜上”的理想,以及两位大诗人开拓的豪放、沉郁顿挫的诗风,都已不合时宜。于是李…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宏观世界话玉溪》如何运用历史的、逻辑的学术研究方法,凸现了晚唐诗人李商隐在我国古代诗歌发展史中的重要地位,他的诗歌成为唐诗、宋诗的纽带,代表了晚唐诗歌的最高峰,是宋“婉约词”的张本。也正是历史的、逻辑的这两种方法的相互补充、相互渗透,使《宏观世界话玉溪》具有科学性、思辨性,连贯性和有序性。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宏观世界话玉溪》如何运用历史的、逻辑的学术研究方法,凸现了晚唐诗人李商隐在我国古代诗歌发展史中的重要地位,他的诗歌成为唐诗、宋诗的纽带,代表了晚唐诗歌的最高峰,是宋“婉约词”的张本。也正是历史的、逻辑的这两种方法的相互补充、相互渗透,使《宏观世界话玉溪》具有科学性、思辨性,连贯性和有序性。  相似文献   

5.
晚唐诗人李商隐以写情闻名于世,一千多年来,关于李商隐诗歌的接受和研究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晚唐到明末;明末到1978年;1979年至今。李商隐诗歌研究存在着六个障碍。研究李商隐贵在“原”商隐诗歌之“始”。  相似文献   

6.
《宏观世界话玉溪》通过对学术方法的运用,使得文章具有逻辑性、思辨性,时间性和历史性,清晰而透彻地阐明了李商隐在晚唐诗坛的重要地位,以及以其为代表的晚唐诗歌在中国诗歌史上承接唐宋诗歌的桥梁作用。  相似文献   

7.
从初唐到晚唐,风格各异的著名诗人层出不穷,有的激愤,有的不羁,有的沉郁,有的明媚,有的晓畅,有的蕴藉,使得唐代这个诗歌的大观园姹紫嫣红,分外壮观。其中,在连年的政治斗争中被浪费生命和才华的李商隐最让人唏嘘。他是晚唐诗歌的最杰出代表,但他的诗歌又是这个帝国的末世哀音。  相似文献   

8.
余霞 《襄樊学院学报》2012,33(10):67-70
晚唐五代,贾岛获得了诗人们极大地推崇和学习。除开时代与诗坛氛围外,贾岛一生遭际所引起的悲悯与共鸣是其重要原因。贾岛以一生的实践提升了诗歌对于诗人生命的价值意义,从而为晚唐五代诗人树立了精神偶像,另外,贾岛诗歌在技艺层面的典范意义,也是贾岛获得推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晚唐诗歌中存在明显的家园回归情怀,这种情怀与晚唐诗人浓烈的家园意识密切相关。晚唐诗人运用直抒胸臆、托物言志这两种最为常见的方式来表达他们浓烈的家园回归情怀。这种家园回归情怀的出现和表达是和晚唐特定的政治、社会背景,以及晚唐诗人的社会生存和心灵感受密切相关的。晚唐诗歌家园回归情怀的表达,从一个侧面体现了唐代诗歌由外拓向内敛的演进轨迹。  相似文献   

10.
一篇谈白居易《池上》用字之妙的文章最后总结时说:“一首看似内容简单、语言平直的小诗,因为用字的巧妙而情趣盎然,读后令人忍禁不俊,浮想联翩。我们不禁感叹,白居易不愧为晚唐诗歌的代表诗人。”(《语文教学通讯》小学刊2014.06)文章的最后一句把白居易归入“晚唐诗歌的代表诗人”应该是错误的说法。  相似文献   

11.
晚唐诗人李商隐素有“兼济天下”的士人理想,一生为仕途奔波,却对佛教有了虔诚的信仰,这看似矛盾,实则折射了一个封建社会末路文人的痛苦人生,折射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  相似文献   

12.
晚唐时期,由于社会颓弊、国家衰败以及自身想匡正时弊却无能为力等诸种复杂情况,使得晚唐诗人对历史、人生、事物以及客观规律产生了理性思索和省思,反映到诗歌中则产生许多哲理性话语,使晚唐诗歌呈现出一种哲理思辨色彩。  相似文献   

13.
李商隐是晚唐一位非常有艺术个性的诗人。他的诗歌喜欢营造系列意象,并寓之以深刻内涵,表情达意。分析李商隐相关诗歌"神秘而梦幻、瑰丽而妖娆"的"仙道"意象特点,从李商隐诗作中有关的仙道故事入手,是探讨李商隐诗歌创作艺术特色的另一角度。  相似文献   

14.
晚唐诗人李商隐的诗歌,意象选取纤细精妙,意象组合独具匠心,呈现出变幻多姿与凄迷伤感的审美特质。  相似文献   

15.
刘卫平 《文教资料》2010,(10):17-18
李商隐是晚唐杰出的抒情诗人。在晚唐诗歌创作的各个流派中,“温李”一派为大宗,其内部以温庭筠和李商隐为正宗。而李商隐又不限于这一派的正宗,他综合了前人丰富的艺术成果.融汇铸合成自己独特的情深词婉和风格.他的成就和影响超越了“温李”诗派的范围,达到了晚唐诗坛的高峰。  相似文献   

16.
由于晚唐特殊的时代背景,诗人独特的生活境遇及个性等原因,李商隐的诗歌呈现出“朝内转向”的特点,即着重表现诗人内在的精神世界及其矛盾情态,从而使他的诗歌体现了强烈的悲剧性生命意识。  相似文献   

17.
盛世剧变的晚唐,诗人的心态发生了巨大变化。诗人杜牧的心态堪称晚唐诗人的典型。纵观杜牧的山水题材诗歌,整体上呈现出较为浓郁的援道入儒心态。横向考察整个晚唐诗人群体,具有这种同样的心态,这种心态的变化对晚唐文学有着比较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晚唐诗人李商隐是中国古代诗人中刻意追求意象美的杰出代表,他是一位积极入世的诗人,但因其政治追求的失意和人生际遇的坎坷,情感长期郁积,导致他的诗歌意象运用独特,形成了一系列以悲剧心态为情感底蕴的诗歌意象,有浓烈的主观色彩和悲剧情调,从而产生了跨越古今的美学感染力。  相似文献   

19.
晚唐两大诗人群落及其风貌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晚唐诗人大体可划为两个大的诗人群体:一是继承贾岛、姚合、张籍、孟郊的穷士诗人群,工于穷苦之言,诗歌风貌的特征是收敛、淡冷、着意;二是以李商隐、温庭筠、杜牧为代表,在心灵世界与绮艳题材的开拓上作出重大贡献的诗人群,诗歌风貌特征是悲怆、绮丽、委婉。晚唐诗人群落的分布,对于社会生活的覆盖不像盛中唐那样全面,使其时诗歌在弹奏时代主旋律及表现整体气象上受到限制。  相似文献   

20.
李商隐以其绵密细腻的诗歌风格在晚唐诗坛独树一帜,是抒情诗人的杰出代表。但仔细分析其诗作可以发现,其诗中也含有浓厚的叙事色彩。将其诗歌分为四种叙事类型,举例并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