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5 毫秒
1.
近日读了去清华大学培训时买回的《李吉林与情境教育》一书,感触颇深。不仅为自己能了解到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理论“情境教学-情境教育-情境课程”的发生、发展过程及其影响而高兴,也为李吉林老师热爱教育、热爱儿童,时刻“警惕着女人的脆弱和碌碌无为”的敬业精神而感动。但更让我难以忘怀和引发深思的是,李吉林老师在语文科成功开展情境教学试验后,希望通过跨学科的顺利拓展来证明情境教育思想的正确性时,在数学科进行了两个实验教例。如下:  相似文献   

2.
一口气读完李吉林老师厚厚的一本《情境教育的诗篇》,我仿佛也在散发着油墨香味的诗篇中跟随着李老师走进那改革创新的求索之路,走进那如诗如画的教育境界。  相似文献   

3.
整整一个寒假,我都窝在书房里读李吉林老师的八本文集。尽管窗外烟花灿烂,鞭炮噼哩啪啦的响,屋内电视节目热闹非凡,但我仍被李吉林老师的人格魅力、学术见解深深吸引了。从李老师的这八本书中,我们可以看出李老师作为情境教育主张者,作为情境教育流派的创始人,她对情境的理解是清晰的、深刻的,她的理念,她的全部实践,都说明了这一点。李老师在好睛境教学探索的故事》中写道:“……这次尝试让我领悟到,情境教育在其他各科的拓展,一定要遵循这门学科自身的规律,而不能削足适履。”  相似文献   

4.
曲君 《教师》2012,(30):61-61
拿到李吉林老师的《情境教育的诗篇》后,我是如获至宝的,真正开始读这本书后,果然被李吉林老师“诗化的教育,创意的人生”所深深折服,她历经26年,在“情境教学一情境教育一情境课程”三部曲里,写下了一首首清新隽永的小诗,如满架蔷薇,留下一院馨香。“情以物迁,辞以情发”,李老师基于学生智力发展的情境教学也是浸润在中华文化的文脉之中的。惊喜地发现,她提出的“形真、情切、意远”等情境教学的特点,不仅适应于小学语文教学,在我的初中语文课堂上,竞也可以觅其踪迹。  相似文献   

5.
“课程”不仅仅是“跑道”,更是“跑”的“过程”。李吉林老师从“情境教学”到“情境教育”,再到“情境课程”的开发,将情境教育的实践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境界。其实,每个一线教师几乎都在实践着情境教学,开发着一个个“微”情境课程,只不过境界有不同、功效有差异而已。拜读了李吉林老师关于情境课程开发的理论,结合《航天飞机》一课的教学,我体会到,情境课程的境界之分,会带给我们不同的教育教学效果。关键是要引领学生能从无“我”之境到有“我”之境,努力让学生成为情境课程中的“小主人”。  相似文献   

6.
编者手记     
小东 《中国德育》2006,1(6):80-80
前些日子,意外地收到李吉林老师托人寄来的刚刚由人民教育出版社付梓出版的八卷本《文集》和参加“李吉林教育思想研讨会暨《李吉林文集》首发式”的邀请,有一种受宠若惊的感觉。李老师作为新时期中国教育改革的前行者,用了整整28年的时间蹚出了一条独具风格的情境教育之路,她的  相似文献   

7.
"我爱小池,爱其清澈;我爱溪流,爱其长远;我向往大海,因其奔腾的涌浪。"这是我国当代著名教育家、情境教育的创始人李吉林老师从心底里流淌出来的人生诗句。是的,李老师  相似文献   

8.
南通师范二附小是我教育生涯的第一个驿站,李吉林老师主张和创建的“情境教育”奠定了我教育理想的基础。在情境教育思想和南通师范二附小情境教育实践的濡染下.我踏上了一条对数学情境教学的执着追求之路。在十多年实践的基础上.我开始了对情境数学的理性思考和经验提炼。  相似文献   

9.
多年来,李吉林老师一直行走在“情境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研究之路上。结合对自己多年教学的回顾和提炼,从文体的视角研究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是李老师对“情境教育”的充实和发展。本刊推出其代表性的课例及其设计,以呈现李老师的这一最新研究成果,《燕子》一课教学是散文类课文情境教学的典型课例。  相似文献   

10.
当代中国“情境教育”的创立者李吉林老师在30年实践与探索的历程中,坚持不懈地进行研究。本文是对李吉林个人研究行为的研究,从“学、思、行、著”四个方面描述、勾勒或概括李吉林教育教学研究的方式、方法、路径、特点,从一个角度揭示出李吉林成长为一名著名儿童教育家的内在机理,从而为当下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一点借鉴。  相似文献   

11.
李吉林 《广西教育》2010,(4):30-31,48
以“情”为经,以“境”为纬,通过各种生动、具体的生活环境的创设,拉近学科教学与现实生活的距离,这就是李吉林老师创立的“情境教学”。从“情境教学”→“情境教育”→“情境课程”及正在研究的“情境教育与儿童学习”,李吉林30年不辍探索,构建起情境教育的理论框架及操作体系。情境教育,是具有中国本土文化特色的教育理论,是中国教育研究领域的一朵奇葩,受到教育界的普遍欢迎和应用。  相似文献   

12.
一生的导师     
王美 《江苏教育》2012,(5):17-18
2000年,我由南通师范学校毕业,进入通师二附小工作,恰逢情境教育研究所需要助手,我有幸获得李吉林老师的认可,从此便一边担任语文教师,一边在李老师身边帮忙处理一些所务,并参与实验研究,先后有四年时间,为我日后从事教育研究打下了扎实而重要的基础,而日常所受李老师的教诲和熏陶,亦将深深地影响  相似文献   

13.
对话李吉林     
2006年5月29日,北京。由中国教育学会、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国教育报刊社联合主办的“李吉林教育思想研讨会暨《李吉林文集》首发式”在人民教育出版社隆重举行。——《李吉林文集》的出版,标志着具有中国特色的、我国原创的教育思想流派的出现和成熟。——李吉林老师的研究“为中国自己的教育研究和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一种很好的范式”。原教育部副部长柳斌,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中央教科所所长朱小蔓以及与会的数十名教育专家对李吉林老师的教育思想和研究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就在这次会议上,我们见到了精神矍铄而神采奕奕的李吉林老师。我们的对话从她几十年实践与追求的情境教学、情境教育和情境课程渐次展开。记者(以下简称“记”):李老师,您好!在基础教育界,李吉林这个名字与“情境教学”几乎联成了一体。我想先请您结合自己的成长历程说说您与情境教学的情缘。当初您提出并实践“情境教学”的思想背景是怎样的?李吉林(以下简称“李”):1956年,我从江苏省南通女子师范学校毕业,分配到女师一附(即现在的南通师范第二附属小学),从此开始了“在小学里读我的大学”的生涯。每天五点半起床,坐在学校荷花池边诵读唐诗宋词,走进郭沫若、普希金、...  相似文献   

14.
李吉林情境教育体系可以称得上我国基础教育界首次由一线教师创构的教育体系。它是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涵盖了先进深刻的教育思想、科学鲜活的教育理论和灵动高效的教育实践。这一项很“厉害”的贡献得到了教育界诸多领导、专家、学者的积极关注和高度赞扬。作者从解读诸多领导、专家、学者何以如此关注李吉林老师及她的情境教育体系的视角,勾画了李吉林老师四十年如一日,秉持一颗永不消退的纯净童心,以锲而不舍、永不停歇的探索精神在情境教育的园地里不断耕耘、不断收获而描绘出的一幅壮美画卷。  相似文献   

15.
不知大家和我是否有同样的感受,总觉得教育理论方面的书籍大多枯燥、空洞、乏味。偶尔读上几本,也往往是死“啃”,完成任务似的,而李吉林老师的这本《情境教育的诗篇》虽也是一部教育理论的专著,但它有着小说一般的情节,散文一般的结构,诗歌一般的语言,读来饶有兴趣,轻松愉悦,令人回味无穷。李老师的这本书向我们展示了从情境教学、情境教育到情境课程的探索历程,阐明了情境教育的深刻内涵,再一次让我们深刻地领悟了情境教育的理论本质和操作要义。我想每一位老师都可以从这本书中获取丰厚的营养,比如如何运用情境教学法来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16.
《基础教育课程》2011,(Z1):45-47
成果名称:情境课程的研究与实践申报单位:江苏省南通师范第二附属小学团队成员:李吉林及情境教育研究所"围绕情境教育我已经做了三十多年",李吉林老师说,"越做越觉得这是一块富矿。"从1978年在语文学科进行情境教学的实验,到1990年为了儿童的整体发展开拓情境教育,教育教学中孩子们那热情饱满的精神状态,那些沸腾的场景,每每想起来都令李吉林老师激动不已。"我一直有一个非常简单  相似文献   

17.
当前 ,国内外教学论的研究已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 ,不仅研究儿童的认知过程 ,也研究儿童的“情意”过程 ,探索儿童在教育过程中情感、意志、个性心理发展变化的特点和规律 ,使儿童的知、情、意都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李吉林老师的情境教育深深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 ,它吸取了中国古代文论有关“意境”论的有益养分 ,又借鉴了当代西方教学论中“启发学”的某些做法 ,在她自己长期的教育实践中 ,不断地融合、汇流、发展、创造了适合中国国情、具有民族气派、符合中国儿童身心特点的情境教育。其主要特色有以下几点 :第一 ,李老师的情境教育…  相似文献   

18.
李吉林老师因创立情境教学(情境教育)而闻名,而更让我感动和敬佩的是她自身的“情”和“境”;她对儿童的挚爱之情,对儿童教育的忠诚之情;她不断进取、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她“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精神境界。她自诩为一名“长大了的儿童”,  相似文献   

19.
李吉林,特级教师,著名的教育家,1978年开始,历经26年创立“情境教学”、“情境教育”、“情境课程”,构建了情境教育的理论和操作体系,对指导我国素质教育,丰富世界教育理论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情境教育的诗篇》真实地记录了26年来李吉林对“情境教育”实践、实验、探索、研究的全过程,具有历史文献价值;全书阐述了“情境教育”的理论依据、理论系统和操作体系,具有理论学术价值;《情境教育的诗篇》体式新颖、真实原创、叙理结合、语言诗化,具有实践指导和鉴赏价值。  相似文献   

20.
翻开《李吉林与情境教育》这本书,首先吸引我的是照片中那一张张笑脸,一群天真活泼的孩子,簇拥在李吉林老师身边。我想:正是为了这天真烂漫的笑容,才有了今天的情境教育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